下书看 > 灾年悠闲生活 > 第124章 分离

灾年悠闲生活 第124章 分离

    谢郢眉头稍皱,恐怕奚德元早已知晓有人逃出蕃阳城之事,故才抢先一步请皇上降罪,祖父此时上朝禀奏,相当于将谢家暴露在奚德元的眼皮底下。

    皇帝荒废朝政,一昧痴迷修道长生,但也不至于对奚德元无一丝一毫的猜忌心,恐怕奚德元千里之外送来的信里还有些别的事情。

    “安王世子可回京城了?”谢郢问道。

    谢子斟吐出嘴里的烤羊排,歪头疑惑道:“安王世子?那个闲散世子?没有回京城,前段时间好似听到他在哪个郡县兵营呢,月初安王妃寿辰他都没有露面,惹得安王发了一场大怒,欲请皇上另封庶次子为世子呢。”

    “荒唐,光霁兄长是先帝所封世子,岂容更改?!”谢郢脸色愈发难看,他没有想到如今内忧外患,京城居然乱成一锅粥:“今日我们便启程回京。”

    “那是自然,二叔这趟出来可不容易,回京城后恐怕立马便要率兵出征了。”谢子斟叹口气,皇上如今无人可用,便逮着他们苏家与谢家俩氏族使唤。

    都没空与苏二姐姐出湖游玩了!

    一顿饭吃过,荆若阑便匆忙收拾行囊,她带来的东西没有多少,不过半个时辰,便已全部收拾妥当,由侍卫装入车厢。

    赵家院门,荆若阑母子已坐上马车,李氏站在马车旁抹泪:“山高水远,以后恐怕无缘再见了,万万保重。”

    荆若阑温声笑道:“李姐姐你说什么呢,咱们可是亲家,我刚才可与夫君商量了,等知筠弱冠便让他与桃花成亲。”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上路吧。”赵老头面无表情的说道。

    “桃花呢,怎么没出来?”荆若阑四处张望了一会儿,疑惑问道。

    李氏笑道:“想必是不知道躲在哪里抹眼泪呢,刚才知筠收拾行囊时,硬是扒着他衣裳不让走,被我说了一顿。”

    荆若阑闻言有些遗憾,想了想,从行囊里拿出一块桃花玉佩、还有那支八两重的牡丹金簪递给李氏:“这是我留给桃花的,这块玉佩是我让夫君请京城名楼的工匠打造,特意取了桃花样式,不知道李姐姐你是如何做想,但定亲的事情我是极为认真的,日后若是桃花长大了,李姐姐便问她愿意嫁给知筠吗,若是愿意皆大欢喜,若是不愿……这两样东西便当作我给她成亲时的添妆吧。”

    李氏手里沉甸甸的,一时无法发出声来,她一直以为荆若阑说要定亲是玩笑话,直到此时她才知道,人家是诚心诚意想聘娶她家桃花做儿媳……

    马车慢慢往前行驶,李氏有些愣然的看着马车走远,直到一行人马消失在她的视线,她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一旁赵玉敏看着李氏手中的两样首饰,脸上高兴的表情简直抑捺不住:“嫂子,那位夫人的意思是要咱们桃花给她做儿媳吗?这便是定亲的信物了!”

    李氏低头看着手中的玉佩金簪没有说话。

    “唉哟!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怎么还这般模样,那可是在京城做官的名门,咱们桃花走大运了!”赵玉敏看着李氏仍在发呆,恨其痴傻的推了推她,道:“你赶紧把东西收起来啊,这可不能丢,若是丢了日后人家翻脸不认咱们桃花怎么办!”

    “哼,我闺女又没说一定嫁!你操什么心,吃饱了赶紧回去歇着吧。”赵老头没有好气的哼声,转身走进院子。

    “三哥,我这是为咱们桃花好!嫁泥腿子有什么好的?整日为人家洗衣做饭,还落不到一个好,若是运气不好遇到个搓磨人的婆婆,那这辈子都完了!你瞧着这荆夫人如此喜欢咱们家桃花,又是大户人家,日后桃花嫁过去定是享福的!”赵玉敏冲着赵老头的背影大喊,瞧着他跟听不见似的,一闷头往屋子里走,不由气道:“老顽固!跟大哥一个德行!”

    赵玉敏又收回目光看向李氏,担心道:“嫂子你可得想清楚些,你看看咱们村子的男娃,还只会坐在地上搓泥巴玩,字都不会认一个!”

    忽然瞧见旁边望着她的三个侄子,赵玉敏立马改了口:“连虎子他们都不如!你再看看那个谢郢、还有那个什么子斟的,那小脸长得叫一个俊啊!若不是我家宝莹年岁大了些,我都想让她嫁!”

    李氏实在是耳朵都要起茧子了,顿时摆手道:“日后再说吧,我家桃花还小呢,若是日后她遇到自己的心上人,我也不好阻拦是不是。我还得去跟儿媳洗碗呢,你赶紧跟大哥他们回去吧。”

    说完,便撒腿往院里跑。

    赵玉敏瞪着眼看着李氏跑远,气得胸痛,大喊一声:“这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若是我年轻个四十岁,我就嫁!”

    冯玉姚‘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姑母,这么多人在呢,让人听见该笑话了!”

    葛红玉一脸嘲讽道:“人家看中的是桃花,姑母年轻个四十岁有什么用?唉哟——”

    丁婆子伸手揪着葛红玉的耳朵,拽着她往老宅走:“我怎么交代你的,又忘记了!”

    “娘,你撒手!痛啊!我不跟姑母顶嘴就是了嘛——”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朝廷与洛河县城的叛匪打了六年,终于在一个深夜,叛匪头子带着余下的伤兵残将屠戮县衙上下,焚烧房屋、杀上千百姓后逃离洛河县城,不知奔往何处。

    为朝廷打了胜仗的陈将军率领将士班师回朝,留下洛河境内一片残墟之景,城内十室九空,白幡扬满全城,幽怨凄厉的哭声日夜不绝。

    又过了大半年,朝廷才派来新县令上任,新县令勤勉爱民,与洛河县城百姓共同修缮房屋,让城内富商搭棚施粥,将失去爹娘的孤儿集中在县衙后院学武,替县衙办事,自求离去的也不阻拦。

    足足经历三年春秋,洛河县城才缓过气来,百姓虽然日子仍旧过得很苦,可却有盼头。

    隔壁青郡,那才叫人间地狱,连安王世子都已在青郡失踪三年,前安王妃得知消息气急攻心,于三年前亡故,如今的安王妃乃是安王庶次子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