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崛起后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赵匡胤问心

崛起后周 第一百七十二章 赵匡胤问心

    几乎于此同时,在禁军大本营的赵匡胤,也是在为另外一件事大伤脑筋,几乎一切事情都布置妥当了,可偏偏赵匡胤很难过了自己这一关。

    “赵普,你跟我说说,我这么做是不是真的错了?”一直沉默了许久的赵匡胤,想到了问起别人,“你不必考虑其他的东西在里面,你觉得我究竟是该做一个大周忠臣,还是该选择行今日之事?”

    赵普颇为意外,其实自从知道赵匡胤将赵光义派外边关的那一刻,赵普便清楚赵匡胤准备展开行动了。

    可赵普无论如何都想将不到,事情可以说都进行了一半,但赵匡胤心中还有这样和那样的犹疑,这似乎和赵匡胤平日的果决一点儿都不像。行谋逆之事,便如开弓之箭,岂有回头之理?赵匡胤现在的表现确实让赵普有些害怕。

    嘴皮动了动,赵普正等劝说赵匡胤一番,岂料没等赵普说将出口,赵匡胤又进一步开口道:“我欣赏你,并不全是因为你跟我同姓,算是本家兄弟,乃是因你胸藏韬略,腹有才华,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从来不人云亦云。”

    赵普突然觉得心情有些沉重起来,他万万想不到他在赵匡胤心中还有这般重要的位置。不过!赵普瞬间就下定决心,赵匡胤如此看重他,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他更应该为报答赵匡胤的知遇之恩,助他成就不朽大业。

    赵普吸了一口气,对赵匡胤抱拳行了一礼,道:“多谢将军如此赏识赵普,便是肝脑涂地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这几句话倒是赵普的由衷之言,赵匡胤笑了笑,示意他不必免礼,言道:“我自问在先帝在时,恪尽职守,一个为臣的本分至少是做到了的,甚至从不曾有过半点儿逾越。只是北伐之役,我扪心自问,当知道那是先帝最后一战时,我却是为了自己打算了起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将军何必介意区区此事?便是连圣人也不能做到的事情,将军又何必勉强自己? ”闻赵普这么一说,赵匡胤心中似乎好受了许多,“北伐之役就算勉强成功,又能如何?

    “大周能有今时今日的强盛,全系于一人之身,那便是先帝柴荣,先帝若在,‘幽云十六州’自然应保无恙。可是如今大周的朝堂,将军你也亲眼看到了,就算将军你一心一意当大周忠臣,像王溥和范质等人又岂能容你?

    “就算再退一步讲,王溥和范质即使夺去了将军兵权,迫于形势没有取将军性命,但北方辽国岂能坐看‘幽云十六州’丢失,也许辽国大举入侵之机,便是将军重新掌权之时。北方辽国一动,北汉又岂能坐视不理。

    “即便将军为全与先帝之间的君臣之义,选择死忠,北周两面受敌,试问只有将军一人,又如何应付?

    “不过是疲于奔命,拆了东墙补西墙,永远都补不好大周这间破庙,大周尽早有一日会为他人吞并,更不要说一直与大周隔江遥望,虽然如今没有动静,但和大周却是仇深似海的南唐的了。如果看到大周落魄,南唐李煜又岂有坐视不理之理,只怕更会抓住机会,趁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多。

    “还有南汉、后蜀,况且!大周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先帝在时,能凭借他的威望自然能压住一切,可是先帝死后呢?

    “就算将军你本人为顾大局,宁愿选择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身受委屈也再所不惜, 可将军你能做到这一点,难道你能保证禁军将领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赵普口才非凡,而且很多事情都说到点子上了。

    赵匡胤闻言沉默,半天之后才叹道:“禁军之中多是骄兵悍将,也许我在之日,能为小皇帝震住一切,可是我身死之后……”

    不等赵匡胤把话说完,赵普立刻接过话头道:“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将军选择死忠,最多能管生前之事,不论是为大周填补窟隆,还是代大周管理禁军。相信等将军百年之后,大周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烂摊子而已。

    “如今的的大周天子如何,相信也不用我多说,将军你也应该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还不如在深宫之中遥控指挥的小符后。

    “如果将军选择缚手,我相信以小符后前些日子的表现来看,她定会利用王溥和范质稳定朝局,而后联络在外的亲父符彦卿。朝中大权在握,再加上符彦卿手中一支不俗军力的支持,也许加以时日,小符后就会成为另一个东汉窦后。”

    “这……这……”赵匡胤似乎有些不太相信赵普之言,犹豫道:“先前诸事,赵先生你说得可谓字字在理,但唯有此事却是有些言过了。”

    “那将军如何以为?”赵普不答反问道。赵匡胤想了想,道:“我并不觉得当今圣上就是无能之辈,还要就是小符后也绝对不是有野心之人,虽然前段时间在朝堂之上表现的确有些精艳夺目 ,但也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

    听罢赵匡胤此言,赵普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日前将军和光义将军之间争论,你依旧是坚持自己原来意见? ”

    赵匡胤抬头看了赵普一眼,想要解释什么,终究还是没有说将出口,他的沉默无异于等于了承认赵普之言。

    赵普想了想,又继续说道:“‘事实胜于雄辩’,如今的圣上和太后如何,相信无数双眼睛都是看着的,谁都心里有数。至于将军心中所想,赵某多少能猜测一二,也许将军是由于对先帝的尊重,爱屋及乌之下,所以对于他的亲子才……”

    听赵普说到这里,赵匡胤也长叹了一声,打断道:“也许你说得不无道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总盼着陛下能如先帝一般,奈何……”

    “你如此想才怪?正是由于你对先帝柴荣的顾忌,生怕柴宗训也如其父一般,所以你才顾虑重重。就算小符后表现得再如何惊艳,也难吸引你的眼球,说到底你赵匡胤这样的畏惧是来自于柴荣。”当然!这是赵普的心里话,无法说将出口。

    “将军你清楚这点就行,要是当今陛下贤明,你若是选择做大周忠臣,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如今大周奸臣当道,若是将军你还是选择这么做,那无疑于将自己还有大周和先帝的心血都推上绝路。”赵普自然知道赵匡胤既然在“北伐之役”中选择了那般做,他心中自然就有他自己的打算。

    至于眼下的表现,也许真的不过是良心一时发现,自己有些受不了良心的拷问罢了,而赵普眼下需要做的,不过是继续帮赵匡胤将良心遮掩起来罢了。

    “你所言不无道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伺’,虽然先帝于我有恩,但若是因为我的愚忠,反而让大周无以为继,那才是我最大的失败。”说到这里,赵匡胤又想了想,“竟然当今天子不够贤明,我也唯有代他行天子之事。”

    “将军想通这一点便好。”赵普脸上了装出一幅欣然之色,高兴的的说道。

    “只是我还有一点疑虑,自古以来改朝换代皆是以流血为代价,而当今天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先帝的骨血,况且在位虽然无所作为,也没有犯什么大错。朝中之事大多都由他人作主,若是我还是这样做的话,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再见先帝?”

    “将军此言谬也!”赵普打断道:“到了九泉之下,将军如果见得先帝,告诉先帝将军为他保住了大周江山,为我汉人延续了汉祚,只怕先帝感激将军还来不及,又岂有责怪之理?只是将军的想法偏了而已。”

    “真的是这样?”赵匡胤问将道。

    赵普这般话只能自己骗自己,可偏偏赵匡胤就信这一套。赵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况且!若是大局已定,将军未必非得采取前人的做法。

    “历来是历来,可将军是将军,其他人的做法将军未必非得一样去效仿,若是将军觉得此法不可用,自然可以选择其他方法。比如将军非但不对柴家赶尽杀绝,反而待之以礼,当然!如果是将军坐上了那个位置。

    “再用天子之礼,以待当今圣上,那自然不行,有道是天无二日 ,将军可以选择以王候之礼待之。至于小符后,她乃是先帝名正言顺所立的皇后,如果为了稳定人心,将军可以考虑以太后之礼待之。

    “但有一点,将军切不可忘记,那便是将小符后软禁在皇宫之内,绝对不能让之离开半步,既是先帝太后,在宫内为先帝守孝也说得过去。”

    “这……这……”赵匡胤装出为难的样子,“好歹是昔日一国之母,若是这么做只怕会惹人非议。”赵普继续提议道:“小符后谋略过人,若是不能将之置于眼皮之下,只怕为他人所用,当成大患。”就算赵匡胤心有疑虑,但赵普所言却是大实话不得不考虑,当下点了点头,“将军可做另一事以缓天下人的非议。”

    “但请明言。”赵匡胤一脸正色的问将道。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或是将之用于小皇帝和小符后身上也应适合,对于小符后我们既采用了‘张’之一法,对于小皇帝,我们自然可以以‘弛’之一字待之。我们对小皇帝越好,越是能让人忽略我们在小符后身上的‘张’之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