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掌柜,无关风花雪月 第36章 富足的新年
晚饭时间是一家三口最愉快的时间,三人都珍惜眼前难得的一切,来省城已经两年多了,伙食从能吃饱,到现在的能吃好,三人都格外的珍惜。
吃饭的时间也是三人交流的重要时刻,路上竹儿把学堂里发生的事讲给母亲听。晚饭时良玉就会把他的学习心得讲一些,此时郑佩佩已经不能给良玉什么指导了,但很喜欢良玉继续跟自己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
他读的书,新学习了那些内容,夫子都教了他什么。这时竹儿也是倾听者,完全插不上嘴,还很喜欢听。
晚饭后大多都要消食一会,毕竟吃了很多,娘三个会在院子里转一转,竹儿还会弹一会琴。天气不冷时会在院子里弹,冷了后就到他们兄妹的书房去弹。竹儿很喜欢弹琴,几乎每天郑佩佩家的小院里都会传出竹儿的琴声。
最后才是做课业,课业对两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的,也完成的很快。
到年末店铺歇业的时候,郑佩佩带着良玉和竹儿购买了许多年货,这一年对于三人来说都是收获满满。郑佩佩结算后拿到了一大笔钱,在回家和良玉分享的时候,良玉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巴,这太让人震惊了,这还是刚刚转到钟家不到半年的时间。
郑佩佩也抑制不住的高兴,这下都够他们到京城赶考的费用了。
郑佩佩带着良玉和竹儿买了很多年礼,去拜谢了齐夫子老两口。今年老两口依然还是两个人过年,齐夫子的两个儿子只是捎回来一些年礼。看着都没有郑佩佩送来的年礼多,听说外面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据来送年礼的齐夫子老大家的仆人说,他们根本不敢带太多的东西,路上实在是不安生。前两年老大家的还想让齐夫子老两口跟着他们过,但今年来的仆人说,如果外面继续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他们也会回来,外面实在是不安全。
齐夫子和郑佩佩说起外面的情况也很忧心,老大家做的只是一个小官,他们那里前几年还算安生,可去年也开始闹兵乱。甚至全国几个皇子都在不断的争夺地盘和所下辖地的兵权,还有很多被兵乱波及到的百姓流离失所,占山落草的百姓越来越多。
齐夫人甚至去信劝京城考科举的小儿子回来,他在去年年初的春闱落榜了。本来是继续在京城读书的,但京城也不是十分安生的地方,而且最重要的是年迈的皇帝不知道究竟还能挺多久。
从眼前的局势看,一旦老皇帝有个什么,京城是最动荡的地方。齐夫子早在老二落榜后,就招他回来,但小儿子说回来能做什么,还要继续读书。一直对两个儿子都是放养的齐夫人,都开始担心起小儿子来,已经写了几封信劝他回来。
这个年其实是郑佩佩一家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但外界的动荡和隐忧还是多少波及到了她们。去年一年省城的人就增加了很多,物价在上涨,房子都很紧俏。郑佩佩离开穆嫂子一家后,穆嫂子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租户,一直都闲着。
可这次郑佩佩拿了年礼去拜访穆嫂子,她家也有人住了,是一家五口,人有点多,可给的房钱也很多有二两多银子一个月。穆嫂子说是李中人家的亲戚,实在找不到地方落脚才求到她这里的。李中人说外面的房价是前年的一倍还多,租房的价格也翻倍了。
郑佩佩店铺里面的布匹和成衣过年也是要涨价的,不仅是邺城一家涨,是所有钟家的店铺的原料和布匹都要涨。至于郑佩佩店里的业绩为什么这么多,都排到全国所有钟家店铺的第二,是有郑佩佩经营的功劳。但还有一个环境的原因,宣王爷的辖下还是非常安乐的。全国其他地方都动荡不安,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有钱有权的富人,都夹着尾巴过日子。
只有平安富庶之地布匹和成衣的销售才会好,现在全国几乎大多数地方都是动荡不安,兵乱匪乱几乎蔓延到全国各地。
听说宣王爷的辖下的人口暴增,宣王爷已经颁布了许多的政令来限制人口的流入,但收效不是非常明显。如果是这个时候郑佩佩外逃进宣王爷的属地,户籍和路引根本就拿不到,外来人口宣王爷已经宣布不再接收,那些投奔亲戚的也很难进城门。
听到这些消息,郑佩佩莫名的感到安心,那把悬在她们三口上头的刀,现在无法来宣王爷的属地了。
是的郑佩佩为了生计,不得不抛头露面,她还是怕来省城的人多了,见过她的人多了,慢慢的传播开去终究有一日会传到吴查继那里。那么那个人是会不顾一切的找来的,她们娘三个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这个隐忧郑佩佩自己心里有,想来良玉也是有的。那孩子是不会忘记小时候所受的苦,就看他每日都比别人早起练拳脚就可以看得出。
跟着齐夫子所学的家传健体拳脚功夫,不知道怎的良玉不仅习练的非常流畅非常好,还被他改良了很多地方,就连齐夫子都赞叹良玉的用心。可只有郑佩佩知道那是良玉在为将来做准备,如果将来那两个庶弟找来,别想再如小时候一样欺负到他。
郑佩佩有心请一个武师傅来教良玉拳脚功夫,被良玉给拒绝了。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在科举上,拳脚只要坚持锻炼,能做到基本的防身就行。学武一是师傅不好招,二是也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课业上,分不出那么多的心思。
而且良玉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她们三个的状况,是一定要靠着他科举才能走出更远,离开那曾经的家更远的。他不想自己的母亲再回到从前再去受那样的罪,从小母亲被打的比他还要多,他还有母亲护着,可谁能护着母亲。
良玉努力和进步的根源就是母亲,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这里,离开那个曾经的家越远越好!
吃饭的时间也是三人交流的重要时刻,路上竹儿把学堂里发生的事讲给母亲听。晚饭时良玉就会把他的学习心得讲一些,此时郑佩佩已经不能给良玉什么指导了,但很喜欢良玉继续跟自己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
他读的书,新学习了那些内容,夫子都教了他什么。这时竹儿也是倾听者,完全插不上嘴,还很喜欢听。
晚饭后大多都要消食一会,毕竟吃了很多,娘三个会在院子里转一转,竹儿还会弹一会琴。天气不冷时会在院子里弹,冷了后就到他们兄妹的书房去弹。竹儿很喜欢弹琴,几乎每天郑佩佩家的小院里都会传出竹儿的琴声。
最后才是做课业,课业对两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的,也完成的很快。
到年末店铺歇业的时候,郑佩佩带着良玉和竹儿购买了许多年货,这一年对于三人来说都是收获满满。郑佩佩结算后拿到了一大笔钱,在回家和良玉分享的时候,良玉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巴,这太让人震惊了,这还是刚刚转到钟家不到半年的时间。
郑佩佩也抑制不住的高兴,这下都够他们到京城赶考的费用了。
郑佩佩带着良玉和竹儿买了很多年礼,去拜谢了齐夫子老两口。今年老两口依然还是两个人过年,齐夫子的两个儿子只是捎回来一些年礼。看着都没有郑佩佩送来的年礼多,听说外面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据来送年礼的齐夫子老大家的仆人说,他们根本不敢带太多的东西,路上实在是不安生。前两年老大家的还想让齐夫子老两口跟着他们过,但今年来的仆人说,如果外面继续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他们也会回来,外面实在是不安全。
齐夫子和郑佩佩说起外面的情况也很忧心,老大家做的只是一个小官,他们那里前几年还算安生,可去年也开始闹兵乱。甚至全国几个皇子都在不断的争夺地盘和所下辖地的兵权,还有很多被兵乱波及到的百姓流离失所,占山落草的百姓越来越多。
齐夫人甚至去信劝京城考科举的小儿子回来,他在去年年初的春闱落榜了。本来是继续在京城读书的,但京城也不是十分安生的地方,而且最重要的是年迈的皇帝不知道究竟还能挺多久。
从眼前的局势看,一旦老皇帝有个什么,京城是最动荡的地方。齐夫子早在老二落榜后,就招他回来,但小儿子说回来能做什么,还要继续读书。一直对两个儿子都是放养的齐夫人,都开始担心起小儿子来,已经写了几封信劝他回来。
这个年其实是郑佩佩一家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但外界的动荡和隐忧还是多少波及到了她们。去年一年省城的人就增加了很多,物价在上涨,房子都很紧俏。郑佩佩离开穆嫂子一家后,穆嫂子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租户,一直都闲着。
可这次郑佩佩拿了年礼去拜访穆嫂子,她家也有人住了,是一家五口,人有点多,可给的房钱也很多有二两多银子一个月。穆嫂子说是李中人家的亲戚,实在找不到地方落脚才求到她这里的。李中人说外面的房价是前年的一倍还多,租房的价格也翻倍了。
郑佩佩店铺里面的布匹和成衣过年也是要涨价的,不仅是邺城一家涨,是所有钟家的店铺的原料和布匹都要涨。至于郑佩佩店里的业绩为什么这么多,都排到全国所有钟家店铺的第二,是有郑佩佩经营的功劳。但还有一个环境的原因,宣王爷的辖下还是非常安乐的。全国其他地方都动荡不安,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有钱有权的富人,都夹着尾巴过日子。
只有平安富庶之地布匹和成衣的销售才会好,现在全国几乎大多数地方都是动荡不安,兵乱匪乱几乎蔓延到全国各地。
听说宣王爷的辖下的人口暴增,宣王爷已经颁布了许多的政令来限制人口的流入,但收效不是非常明显。如果是这个时候郑佩佩外逃进宣王爷的属地,户籍和路引根本就拿不到,外来人口宣王爷已经宣布不再接收,那些投奔亲戚的也很难进城门。
听到这些消息,郑佩佩莫名的感到安心,那把悬在她们三口上头的刀,现在无法来宣王爷的属地了。
是的郑佩佩为了生计,不得不抛头露面,她还是怕来省城的人多了,见过她的人多了,慢慢的传播开去终究有一日会传到吴查继那里。那么那个人是会不顾一切的找来的,她们娘三个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这个隐忧郑佩佩自己心里有,想来良玉也是有的。那孩子是不会忘记小时候所受的苦,就看他每日都比别人早起练拳脚就可以看得出。
跟着齐夫子所学的家传健体拳脚功夫,不知道怎的良玉不仅习练的非常流畅非常好,还被他改良了很多地方,就连齐夫子都赞叹良玉的用心。可只有郑佩佩知道那是良玉在为将来做准备,如果将来那两个庶弟找来,别想再如小时候一样欺负到他。
郑佩佩有心请一个武师傅来教良玉拳脚功夫,被良玉给拒绝了。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在科举上,拳脚只要坚持锻炼,能做到基本的防身就行。学武一是师傅不好招,二是也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课业上,分不出那么多的心思。
而且良玉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她们三个的状况,是一定要靠着他科举才能走出更远,离开那曾经的家更远的。他不想自己的母亲再回到从前再去受那样的罪,从小母亲被打的比他还要多,他还有母亲护着,可谁能护着母亲。
良玉努力和进步的根源就是母亲,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这里,离开那个曾经的家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