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2016,开局狂赚百亿 > 第381章 F1为撒这么烧钱,一年花几十亿

重生2016,开局狂赚百亿 第381章 F1为撒这么烧钱,一年花几十亿

    长期以来,华国车企在F1赛场上的缺席引人注目。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昂的投入成本

    F1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烧钱”的运动之一。

    顶级车队如梅赛德斯、红牛、法拉利每年的预算普遍在 3.5亿至4.5亿美元之间。

    具体多烧钱?

    一位负责换车胎的技师,在梅赛德斯和红牛这类顶级车队的年薪普遍在30万~35万美元之间。

    千斤顶技师,年薪15万美元。

    小到前翼、大到悬挂系统,一次碰撞可能让车队损失50万美元甚至超过1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维修工时与测试成本。

    更别提一辆F1赛车1500万美元以上的成本了。

    若算上赛事运输、VIp招待、模拟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等隐性支出,一站比赛(单场)成本可高达700万~800万美元。而这样的比赛一年有24场。

    一个直观的对比——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约5200家,其中年营收超3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仅1200家,占比仅约23.1%。

    换句话说,国内近八成上市公司的整年营收,不足以支撑一支顶级F1车队年度预算。

    相比之下,华国大多数车企的研发预算集中在新能源、电动化、智能驾驶等“更现实”的应用层。

    尚未具备将数十亿级别资金投入到F1这类“品牌与技术象征性”为主的项目中的意愿与结构。

    二、技术与研发门槛

    F1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全球最尖端的工程秀场。

    一辆F1赛车包含上万个高精密零部件,涵盖 空气动力学、复合材料、数据采集与实时运算、赛车控制软件等多个技术维度,几乎涵盖整个汽车工业的技术巅峰。

    华国车企在这些维度虽已有所作为,但仍难以支撑F1全链条所需。

    三、品牌全球影响力不足

    F1的商业逻辑从来不是“赢得比赛即盈利”,而是“站上全球舞台,放大品牌声量”。

    目前参与F1的车队,几乎都是全球顶尖品牌或其运动部门的延伸,例如:

    法拉利:将F1视为品牌核心,超过60%的全球销售客户因其赛道光环购买法拉利。

    梅赛德斯:借助F1推动AmG品牌全球溢价能力。

    红牛:虽然不是车企,但靠F1打通了“能量饮料+极限运动”的全球内容传播闭环。

    华国车企目前多数以“务实”出海路线为主,例如通过价格、产品功能打开海外市场,尚未建立可支撑全球F1营销价值的品牌认知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F1非但可能无法带来有效转化,反而成为高风险、低回报的品牌赌博。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华国所有大型车企都在观望甚至规避F1的同时,凌远却敢下注?

    因为F1于他而言,不只是投资,而是星瀚集团全球化布局中,最具象征意义、也最具传播杠杆效应的入口。

    而玛莎拉蒂就是这个理想跳板。

    玛莎拉蒂曾两度问鼎F1年度世界冠军(1954年、1957年),之后因资金问题退出F1,进入21世纪后在高性能语境中逐渐边缘化,产品形象一度滑向“中产豪华”。

    如今重返F1赛道,正是为了重新点燃那部分“速度+机械美学”的品牌底层逻辑。

    F1是极致的象征,是全球最挑剔消费者的信任背书。

    对于玛莎拉蒂而言,重回赛道,不只是一次竞技选择,更是性能文化归位的信号。

    空气动力学套件、碳纤维复材、主动悬挂系统调校……这些技术都曾在F1车队的测试与反馈中萌芽,并最终下沉至量产平台,成为性能车的核心竞争力。

    玛莎拉蒂的F1计划,意味着其未来产品将重新链接赛道科技,摆脱“只讲设计不讲性能”的固有印象。

    尤其在全球高端跑车竞争加剧、电动转型尚未完全打开局面的当口,F1的技术高压测试,正是帮助玛莎拉蒂构建下一代品牌护城河的最佳机会。

    而在凌远的视角中,F1不止于汽车维度。

    F1将被嵌入星瀚集团构建的高端消费网络之中,成为一场多元联动的“超级入口”:

    从现有信息判断,星瀚的奢侈品板块极可能借势F1展开联名尝试——包括服饰配饰、限量周边等。

    借助“性能+时尚”的叙事,将F1从竞技赛事转译为生活方式,扩大其在年轻消费者中的感知力。

    而在电商层面,F1可延伸为强视觉的Ip内容与消费入口。

    以星瀚旗下电商能力,一旦将赛事周边、签名纪念、官方联名款上线,便可形成从“看比赛”到“买同款”的流量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酒店与地产板块的潜在融合。

    星瀚在全球的高端酒店与商业地产资源,具备承接F1相关接待、赛事支持、车迷旅游等配套能力。

    在全球F1站点日益东移的趋势下,这或将成为其商业落地的关键场景。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凌远对体育领域的整体布局。

    凌远还持有Ac米兰。

    一个是绿茵传奇,一个是赛道回归——这背后显然不只是投资行为,更是一种品牌塑造的深度意图。

    他押注F1与Ac米兰,意在形成“欧洲体育资产+亚洲流量引擎”的双轮体系,为星瀚在全球高端消费领域提供新的叙事抓手。

    与传统单一品牌押注F1不同,星瀚构建的是一套多板块、全链条的产业网络。

    只要产品端、传播端、消费端和场景端协同运转,它就能从“支出型项目”转化为“系统型增长引擎”。

    这就是凌远的远见——他用玛莎拉蒂撬动F1,用F1撬动全球传播,再用传播反哺品牌与产业协同。

    凌远看中的,不止是赛道上的胜利,而是站在F1这座“全球最大引擎”之上。

    将国际赛事资源与旗下汽车、奢侈品、地产、酒店等板块打通,构建起一条向外输出的“高端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