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风云录 第1287章 强力后援团
一路向前推进大约能有三四里路,沈彦廷首先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人防守。于是立即带着人向山顶攀登。
对面的王全力,由于一条小河的阻拦,相差小半个时辰才绕过了对方的防御区。马上也带着手下,开始向山顶进发。
此时的沈彦廷已经顺着山顶一路向前推进,并很快和对方开始交火。双方沿着不是很宽的山顶,开始远距离激战。
由于对方采取的是纵向防御,一旦侧翼受到攻击兵力上就会出现明显不足。很快被打的节节败退,距离山口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没过多久,另一侧的王全力也开始全力进攻,向山口方向一步步推进!
一旦对方完成三面合围,留在山口中的人员必定会相当危险。明知道时间还没到中午,万般无奈的刘二虎还是下令开始撤退。
好在叛军上下全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即使开始撤退,也是且战且退,并没有出现溃散。
眼见着对面山顶上的火枪声,正在逐步靠近山口位置。早已做好准备的张知府,赶紧下令开始进攻。
大队人马立即启动,黑压压的向山口压了上去。可是一直推进至二十几步,对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张知府也意识到,对方极有可能已经撤退。于是马上下令,加快进攻速度。
等扑到那堵石墙附近才发现,里面早已经空无一人!
一群行会成员立即开始拆除石墙,好让后面的大部队通过。
所谓的石墙,其实不过是临时用石块搭建起来的。拆除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不过却需要一点时间。
两翼的叛军利用山林掩护且战且退,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将其击溃。中间的大批叛军在刘二虎带领下,依旧保持着战斗队形。
看得出来,对方确实具备一定的战斗经验。
等到大队人马通过山口来到对面的时候,大股的叛军已经退出视线之外。由于身边缺少经验丰富的人,张知府只是带着人一路向前推进,错失了一个绝佳的良机。
其实通过山口之后,应该立即派骑兵全速出击。骑兵的冲击力绝非步兵可比,只要把对方的队形冲散,借助人数上的优势必定可以实现碾压。
眼见着对方已经退出几里远,可是官道上却一直没有动静。有点着急的王全力赶紧派人去联系,要求骑兵立即出击。
接到消息的一瞬间,张知府恨不得给自己来两个大嘴巴。心中已然明白,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已然错失良机。
一百多人的骑兵队伍立即向前冲上去,深感愧疚的张知府,也带着大队人马加速前进。
一路向后退却的叛军,慢慢的开始相互靠近,不过仍然保持着三路撤退的模式。在身后不远处,相对平坦的官道两侧,赫然出现了一片茂密的丛林。
相对来说,丛林所在的位置,也比其他地方略高一些。由于是天然形成的森林,高大的树木和灌木相互交织,显得异常稠密。
恰好在这个时候,官道上扬起了一片灰尘。上百骑兵像一把出窍的宝剑一般,以飞快的速度,向刘二虎的中军冲了过来。
处于两翼的沈彦廷和王全力一见,马上也开始加强攻势,配合骑兵的冲锋。
一旦在官道上受到骑兵冲击,闹不好就会造成大面积溃散。情急之下的刘二虎赶紧下令弓箭手反击,其他人立即后退进入丛林。
哪怕接连有人中箭落马,骑兵队伍也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顿时慌乱起来的刘二虎等人,纷纷转身开逃。
发现中军已经溃散,处于两翼的叛军也开始慌乱起来。哪怕是头领不断的大喊大叫,也无法阻止手下向后逃窜。
现场顿时变成了一片混乱,不断有匪徒倒在地上,其他的则是玩命向后逃窜。
早已等在丛林中的程大少爷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带着一百多人冲了出来,迎着对方的进攻,发起了反冲锋。
好在程大少爷出现及时,原本处于溃散状态的叛军很快又稳住阵脚,一点点退到了丛林当中。
眼前的丛林绵延不绝,目测宽度也不会低于十里。
此时处于进攻状态的人马也不过五百人左右,一旦进入丛林很容易吃亏。而且由于受到阻击,骑兵的冲击速度也不得不慢下来。
深知继续追击必将得不偿失,王全力只好下令停止追击,把人马集中在丛林对面,等大部队赶到之后在做打算。
一个小小的失误,彻底失去了击溃对方的机会!
进入丛林刘二虎和程大少爷等人马上兵分两路,借助丛林的掩护开始步步为营,有序的向后撤退。
骑兵队伍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再加上原本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一旦孤军深入,很容易被对方吃掉。
无奈的王全力和沈彦廷只能跟在对方身后,一路探索着进入丛林深处。可是由于人数上的劣势,根本无法对对方构造成致命威胁。
随后赶上来的大部队哪怕竭尽全力,还是没能追上对方。
在不断的拖延当中,大股匪徒在刘二虎等人的带领下,终于逐步接近那座面积很大的半岛。
在半岛和陆地线连接的区域,对方已经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工事。只是在中间留出一道缺口,作为来回通行的道路。
深知以目前的力量,还无法彻底攻陷这座半岛,也知道这肯定是对方的老巢。无奈的王全力和沈彦廷只能停下来,在对面摆开阵势以防对方反击。
不知不觉当中,时间已经到了中午。等后面大部队赶过来的时候,半岛上的匪徒们早已严阵以待。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几个人决定留下八百人原地驻扎,以防匪徒继续外逃。同时派人回去运送物资,做好长期对峙的准备。
回到半岛的程大少爷和刘二虎等人,自然也不敢怠慢。马上组织人手修建工事。出于安全考虑,干脆彻底封闭了初见轮廓的码头。
双方相距不到三里路,形成了对峙状态!
对面的王全力,由于一条小河的阻拦,相差小半个时辰才绕过了对方的防御区。马上也带着手下,开始向山顶进发。
此时的沈彦廷已经顺着山顶一路向前推进,并很快和对方开始交火。双方沿着不是很宽的山顶,开始远距离激战。
由于对方采取的是纵向防御,一旦侧翼受到攻击兵力上就会出现明显不足。很快被打的节节败退,距离山口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没过多久,另一侧的王全力也开始全力进攻,向山口方向一步步推进!
一旦对方完成三面合围,留在山口中的人员必定会相当危险。明知道时间还没到中午,万般无奈的刘二虎还是下令开始撤退。
好在叛军上下全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即使开始撤退,也是且战且退,并没有出现溃散。
眼见着对面山顶上的火枪声,正在逐步靠近山口位置。早已做好准备的张知府,赶紧下令开始进攻。
大队人马立即启动,黑压压的向山口压了上去。可是一直推进至二十几步,对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张知府也意识到,对方极有可能已经撤退。于是马上下令,加快进攻速度。
等扑到那堵石墙附近才发现,里面早已经空无一人!
一群行会成员立即开始拆除石墙,好让后面的大部队通过。
所谓的石墙,其实不过是临时用石块搭建起来的。拆除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不过却需要一点时间。
两翼的叛军利用山林掩护且战且退,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将其击溃。中间的大批叛军在刘二虎带领下,依旧保持着战斗队形。
看得出来,对方确实具备一定的战斗经验。
等到大队人马通过山口来到对面的时候,大股的叛军已经退出视线之外。由于身边缺少经验丰富的人,张知府只是带着人一路向前推进,错失了一个绝佳的良机。
其实通过山口之后,应该立即派骑兵全速出击。骑兵的冲击力绝非步兵可比,只要把对方的队形冲散,借助人数上的优势必定可以实现碾压。
眼见着对方已经退出几里远,可是官道上却一直没有动静。有点着急的王全力赶紧派人去联系,要求骑兵立即出击。
接到消息的一瞬间,张知府恨不得给自己来两个大嘴巴。心中已然明白,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已然错失良机。
一百多人的骑兵队伍立即向前冲上去,深感愧疚的张知府,也带着大队人马加速前进。
一路向后退却的叛军,慢慢的开始相互靠近,不过仍然保持着三路撤退的模式。在身后不远处,相对平坦的官道两侧,赫然出现了一片茂密的丛林。
相对来说,丛林所在的位置,也比其他地方略高一些。由于是天然形成的森林,高大的树木和灌木相互交织,显得异常稠密。
恰好在这个时候,官道上扬起了一片灰尘。上百骑兵像一把出窍的宝剑一般,以飞快的速度,向刘二虎的中军冲了过来。
处于两翼的沈彦廷和王全力一见,马上也开始加强攻势,配合骑兵的冲锋。
一旦在官道上受到骑兵冲击,闹不好就会造成大面积溃散。情急之下的刘二虎赶紧下令弓箭手反击,其他人立即后退进入丛林。
哪怕接连有人中箭落马,骑兵队伍也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顿时慌乱起来的刘二虎等人,纷纷转身开逃。
发现中军已经溃散,处于两翼的叛军也开始慌乱起来。哪怕是头领不断的大喊大叫,也无法阻止手下向后逃窜。
现场顿时变成了一片混乱,不断有匪徒倒在地上,其他的则是玩命向后逃窜。
早已等在丛林中的程大少爷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带着一百多人冲了出来,迎着对方的进攻,发起了反冲锋。
好在程大少爷出现及时,原本处于溃散状态的叛军很快又稳住阵脚,一点点退到了丛林当中。
眼前的丛林绵延不绝,目测宽度也不会低于十里。
此时处于进攻状态的人马也不过五百人左右,一旦进入丛林很容易吃亏。而且由于受到阻击,骑兵的冲击速度也不得不慢下来。
深知继续追击必将得不偿失,王全力只好下令停止追击,把人马集中在丛林对面,等大部队赶到之后在做打算。
一个小小的失误,彻底失去了击溃对方的机会!
进入丛林刘二虎和程大少爷等人马上兵分两路,借助丛林的掩护开始步步为营,有序的向后撤退。
骑兵队伍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再加上原本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一旦孤军深入,很容易被对方吃掉。
无奈的王全力和沈彦廷只能跟在对方身后,一路探索着进入丛林深处。可是由于人数上的劣势,根本无法对对方构造成致命威胁。
随后赶上来的大部队哪怕竭尽全力,还是没能追上对方。
在不断的拖延当中,大股匪徒在刘二虎等人的带领下,终于逐步接近那座面积很大的半岛。
在半岛和陆地线连接的区域,对方已经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工事。只是在中间留出一道缺口,作为来回通行的道路。
深知以目前的力量,还无法彻底攻陷这座半岛,也知道这肯定是对方的老巢。无奈的王全力和沈彦廷只能停下来,在对面摆开阵势以防对方反击。
不知不觉当中,时间已经到了中午。等后面大部队赶过来的时候,半岛上的匪徒们早已严阵以待。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几个人决定留下八百人原地驻扎,以防匪徒继续外逃。同时派人回去运送物资,做好长期对峙的准备。
回到半岛的程大少爷和刘二虎等人,自然也不敢怠慢。马上组织人手修建工事。出于安全考虑,干脆彻底封闭了初见轮廓的码头。
双方相距不到三里路,形成了对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