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择 > 第168章 鹊桥

天择 第168章 鹊桥

    在星环的资源采集工业体系和天择遗骸的超时代理论体系的双重加持下,周成的科研工作进度异乎寻常的顺利。

    用中微子流搭建起来的恒星级深空观测望远镜,精确地捕捉到了蜉蝣舰队的位置。而用于追击和战胜蜉蝣舰队的技术也同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周成兴致勃勃地将肖山带到了实验舱,展开了一幅浩瀚的星图。其中右上角一个缓慢移动的红色光团代表着蜉蝣舰队的位置,而左下角静止不动的蓝色光团则是人类舰队所在的五合星系。

    “蜉蝣舰队从太阳系离开之后的航行方向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而且已经达到了高亚光速的速度区间。

    要达到这个速度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ta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都不会改变航行方向。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战舰的加速能力几乎不可能在大撕裂到来之前追上ta们。”

    肖山轻哼了一声,带着几分不屑的口吻说道:

    “这可能就是蜉蝣舰队敢于一直不改变航线的原因吧。就算我们能追踪到ta们,也追不上ta们。”

    周成将蜉蝣舰队的栩栩如生的细节放大了出来,其中还加入了人类舰队的影像。相比那些挥舞着数千公里长触须的主舰,人类舰队就像从巍峨山脉前飞过的一行大雁。即使是相比围绕在蜉蝣主舰周围的小舰,星汉号在尺寸上也差了一大截。

    肖山眯起眼睛,仔细对比之后,疑惑地说道:

    “无论是个体大小还是总体规模,蜉蝣舰队都要比我们之前观测到的更大了!这是观测设备的精度原因,还是.....”

    周成面色微沉,声音也压低了几分:

    “不,蜉蝣舰队的规模确实在扩大。ta们的触须能够吸收真空零点能,然后将其用于自身的壮大。不仅如此,从中微子振荡和引力波特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蜉蝣舰队融合并极大增强了血肉病毒的特质。

    现在恐怕除了类星体这种宇宙级的洪荒之力,已经很难通过能量释放强行摧毁蜉蝣主舰了。而传统的低能切割方式,或许只有用天择遗骸打造的利刃,才有可能切割开ta们有着超强韧性和硬度的表层外壳。”

    听完周成的话,肖山感觉后颈一阵冰水倒入般的彻骨凉意。

    “别说我们现在压根追不上,就算是我们的舰队直接出现在蜉蝣舰队的前方,恐怕也是以卵击石。”

    周成挥手关掉了全部投影,带着肖山一边向着空间实验舱栈桥的尽头走去,一边指了指就在不远处进行改装的曙光号战舰。

    “要是我们没有捕获天择遗骸,而是直接对蜉蝣舰队展开追击,结果大概率就是你说的那样。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专门针对蜉蝣舰队的武器系统已经完成了研发,正在装备战舰,很快就会进行测试。

    只要理论和计算没有错,我们根本不用出动庞大的舰队。就单曙光号一艘战舰出手,就能让整个蜉蝣舰队如临天神一般的顶礼膜拜。”

    肖山看了看正在坞舱中装入巨大箱体结构的曙光号,又回头看了看骄傲之色溢于言表的周成,眉眼间的焦虑旋即烟消云散:

    “既然你老周对于战斗都已经胜券在握了,想必如何追上蜉蝣舰队就更是胸有成竹了吧!”

    周成哈哈大笑道:

    “其实办法早在公元纪元1935年就被爱因斯坦和罗森提出过了,只是我们之前别说运用,连验证理论正确性的能力都没有。”

    肖山一怔,失声问道:

    “爱因斯坦和罗森?你指的是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虫洞?”

    周成点了点头,然后在通讯频道里对助手下令道:

    “鹊桥首次实验准备开始!”

    一枚通体黝黑的六棱椎体航天器缓缓从实验舱里飞向了开阔空域。它的尺寸硕大,好似一枚10层楼高的巨大黑水晶,但刚好可以装入战舰的货舱中。

    “我在对天择遗迹的研究中发现,虫洞是完全可以用于实体物质传输的。而且要单纯从技术手段来说,要开启虫洞并不算复杂,我们当下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最大的难题在于能量和虫洞出口的定位。”

    肖山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空间中,被称为鹊桥的实验装置分裂成了六个大小相等的三棱锥体,并在空间中组成了一个等六边形的阵列。说道:

    “公元纪元的时候,我阅读过一些关于虫洞的学术资料。根据理论计算,越大质量的物体通过,所需的能量就越大。”

    周成点了点头:

    “是的,而且随着质量的增大,所需的能量会呈指数上升。如果想要制造出可以通过曙光号这种级别的战舰,其所需的能量远远不是人力所能制造的。而像蜉蝣那种质量的生物,就更不可能利用虫洞技术穿梭时空了。”

    此时,六个装载着反物质的能量核心模组飞到了鹊桥阵列的六个顶点上,并开始通过高能电子束向鹊桥阵列传输能量。

    “报告,所有系统自检完成,是否开始空间折跃试验?”

    “开始吧!”

    周成下达指令之后,从随身设备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水晶容器递给了肖山,然后指着实验舱里的一个正对着六边形鹊桥阵列的电磁发射装置,说道:

    “你手里的容器里装着一个质子,另一个和它处于纠缠态的质子就在发射器里。待会儿我将用六艘战舰的备用能量模组制造出一个虫洞,将纠缠态质子发射到2964.2光年之外的一颗白矮星附近。

    如果实验成功的话,发射器里的质子会在穿过虫洞之后的的12秒因为碰撞致密的白矮星而发生相变。你手里处于纠缠态的质子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感器如果检测到了这种相变就会发出震动,我们的实验就成功了。”

    鹊桥阵列的六个边陡然绽放出不可直视的耀眼光芒,一层层的时空涟漪从六边形阵列的正中央开始向着四周荡起。而在涟漪的始发点,一个形同透明玻璃珠子的小点随着越发汹涌的时空涟漪开始变大。

    背后的星空在六角形的空间内被扭曲变形,尤其是在阵列的中心点,仿佛所有的星光都吸附到了那个直径不到1公分的玻璃球边缘,形成一个明亮的光环。但在那璀璨的光环之内,却是无尽的、通透的黑暗。

    突然,一道锐光从粒子发射器中喷涌而出,直指六角形中央的时空奇点而去。鹊桥系统也在几乎同时关闭,光芒四射的六边形瞬间消失。

    肖山一哆嗦,不由得握紧了手里的水晶容器,口中低声默数着。

    “1、2、3、4......11!”

    当12的数字刚刚出口之时,手里的水晶容器“嗡嗡”地震动了起来。

    空间实验室里的人都把期待而又紧张的目光投向了周成。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的肖山,圆瞪着双眼看着周成,声音颤抖地问道:

    “成功了吗?”

    周成在手环投影上仔细检查了所有的传感器数据之后,兴奋地在通讯频道里喊道:

    “同志们,我们刚刚通过人类制造的时空裂隙,把一枚质子送到了2964.2光年外的白矮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