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朔方 第8章 丰州城
热门推荐:
羽与蓉她是我的
听懂兽语后,恶女稳拿万人迷剧本
无限末日逃生
诡秘:求职之旅
和校花妈妈之荒岛求生
风流小屌丝
军婚蜜恋之萌宝空间
被迫下堂后,我转身成了状元妻
我还没出世,大帝全来跪下了?
丰州城,大唐和北方草原各族交往贸易的最重要节点,所有去往北方草原深处的商队,都要来此作为最后一次补给的一站地。
得益于北靠阴山南临黄河的独特地理位置,丰州城的气候相对还算温和。冬天虽冷,却少有恶寒,夏天也热,但少有酷暑。因此,丰州城虽不大,但百姓生活安逸,胡汉杂居且以唐人为尊,是安帅心中安置爱女的一方宝地,也不用再担心被朝廷和各方势力打扰。
安雅虽是庶出,可安帅常年行军在外,年岁日高且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偶尔逢年过节时和小女儿的团聚,成为他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
因此,安思顺愧疚不能给予安雅更多,心里便更是关爱有加,视安雅为掌上明珠。
为谨慎计,安思顺把安雅安置在丰州城内,为其置办了一座还算精致的小院居住。除了命丰州府衙上下尽心维护外,还安排追随自己多年的老秦为管家,选军中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的几个老兵护院,并安排朔方军的丰州少戎军四周警戒。
朔方十万大军,每遇征战,总有些军中将士战死,留下来一些孤儿。
毕竟不是每个当兵的糙汉子,都能有个稳定的家庭,过上温饱舒心的日子。
当兵的常年在外打仗,虽然主帅不克扣军饷,有些仗打完了还能分些金银财货。但是,当兵本身就是个刀头舔血的营生,很多兵汉子手头但凡有点银钱,便只是图个吃喝玩乐,主打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兵汉子们,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安稳过日子的有。同样的,把妻儿打跑了的,把老婆换了喝酒,甚至赌钱输了把婆娘顶账的,自然也不少。
多年下来,颇有些军中将士的子弟沦落为孤儿。
安思顺命人把这些孤儿收养起来,尽量托人四处找寻孩子的亲友,找到了之后便颇给些银钱,补助着让这些亲友照料这些孤儿,尤其是女娃和身体瘦弱的男娃,自然留不在军中了。
而另外那些野惯了的小兵痞子们,索性就不送出去祸害人了。安思顺派人在庆州、绥州、延州和丰州等地,将送不出去的这些小兵痞子养起来,成立个少戎军,派军中识文断字的将领,指点孩子们读些史书、讲讲兵法,再教导一些军中武艺,演练一些军阵战法,算是为朔方军培养的预备役子弟兵了。
因此,各地的少戎军颇受朔方老兵们的照拂,因为所有老兵也明白,有朝一日,自家的后辈子弟或许也会被送进去。
少戎军是个特殊的存在。
如果把少戎军安置在大都护府的治所和朔方各军的军营之中,定会招惹朝廷的忌惮,猜忌边将豢养私兵和死忠。
因此,各州府衙都按着节度使的意思,选各个州城内临近城门、不打扰百姓生活、便于出城拉练的民宅大院,稍加改造便集生活和操练于一体,算做是安置少戎军的营房了。
丰州城的少戎军更特殊。
管家老秦有心,上报安思顺和丰州府衙,将安府小院对面的几个院子买下,作为安置丰州少戎军的营房。有少戎军四个营房大院拱卫在侧,丰州安府便又多了一重保护。
而少戎军的娃娃兵,在安帅的盛名和庇护中长大。众少年虽年龄尚小不能上阵杀敌,但却都在内心里,尊安帅的爱女安雅为少主人。
因此,安雅作为安帅唯一一个随父亲常年在塞外边关的女儿,在少戎军娃娃兵们的心目中地位颇高。
安帅虽子女众多,更不乏嫡出的年轻翘楚,但他们毕竟远在长安城的豪门大院之中,远到这些少年兵遥不可及。
丰州城在北方边塞诸城之中,规模算是比较大的,三横四纵的主街,把城内分割为近二十个区块。
京师长安,内建高墙把城市划分为一百零八个坊,以坊来治城。
丰州城不似长安划坊治城,本只是个边塞军镇,依着城内各处不同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生活区域。
城内东北是丰州军的驻地,城内西北则集中了丰州各主要的衙门和大的佛教寺庙,城内东南聚居了诸多行商和定居于此的各色胡人,城内西南则以农耕为生的汉人百姓为主。
丰州城内商业氛围浓郁,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附近,各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交易市场,俗称为“市”。
比如城西门处,出城向西便多有草场和马场,因此西门附近逐渐形成了着名的牛马驼羊贸易集市,俗称牛市巷。
城北门处,出城即为千年的茶马古道,商家聚集此处,开了很多经营茶叶和布匹的店铺,民间多称之为“麻市巷”。
城东门附近,多住有城内府衙和驻军的官员、本地的大户和来往的豪商。在城北门和东门之间是一座寺庙,因后院有一座小塔楼,通体洁白,被丰州百姓称为白塔,而其脚下不远处就是丰州府衙。每逢初一十五,白塔寺内有高僧开坛讲法,信众颇多,香火鼎盛。因此城东门处便集中林立了诸多的食肆和糕点铺子,既经营南方的各种酥酪点心,又经营草原的炒米奶酪,因此得名“酪巷”。
城南门处,是丰州城和内地商品货物交通的主要集散之地,从内地来的大宗商品,尤其以各种布匹占地最多。因此围绕城南门处开满了各种染坊和铺子,久而久之,此附近被百姓称为“染巷”。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丰州城内的生活安逸,大唐承平日久且百业兴旺,又因朔方军战力卓着,多年没有受到战乱的纷扰。因此,丰州城内的生活对比塞外诸多边关,也算是有数的好地方了。
天宝十二年,臣服于天可汗多年的胡人阿思布率部反唐。
安思顺受玄宗皇帝令,联合北庭都护府大军,深入草原,出奇兵大败阿思布部。
战后,安思顺不忍夷灭阿思布和葛禄两大部族,升堂亲审阿思布部和葛禄部残余部众。却不曾想,两部族人把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娓娓道来,起因竟源于天下第一大节度使安禄山,放纵范阳军威逼大唐东北草原各部,勒令在短时间内为安禄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献上数量庞大的军马和粮草。
范阳军所下达的时限紧急,除非各部将自己部族的战马和草料交出去,否则根本不可能足额上缴摊派。
阿思布忍无可忍,率部愤然全族起兵反攻安禄山,同时派遣了信使南下长安,向天可汗玄宗皇帝告状。
却不料,安禄山手下孙孝哲,派人于长安城,当街诛杀阿思布部信使,一行十余众当场喋血街头。
血案震动京畿。
第二天,与安禄山素来不睦的右相杨国忠,上表玄宗皇帝,应宣安禄山进京自辩。
素来亲近杨国忠的玄宗皇帝,这一回却选择了偏袒安禄山,于此案不予深究,更没有派人安抚阿思布部。
安禄山急于撇清关系,上表唐明皇,说自己两年前刚去拜见过陛下和贵妃,现在治下颇多事务尚待处理,不便进京。
随后,竟破天荒再次上表,建议朝廷,委任安思顺为招讨使,帅朔方军和北庭军去征讨叛乱。
若玄宗宣安禄山进京,那大唐的历史或许将因此改写。
安禄山此时,不敢也不能进京。
一旦进京,若造反的意图败露,则必然会被卸了军政大权,轻则就此赋闲养老,重则阖族被牵连问斩。
如若坚持着不进京,一旦走漏了风声,就只能铤而走险,在仓促中举旗谋反。
如此一来,兵马粮草的储备必定不足,仓促之间举旗势必会遭到重兵围剿,谋反大业也就此功亏一篑。
谁能料到,玄宗皇帝竟然能昏聩至此,让安禄山绝处逢生。
安禄山顺势举荐安思顺北征,此举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让朝廷有了干预草原事务的借口,借此平息朝堂的争议;其二,借此让朔方军、北庭军和草原各部进行消耗,自己安心养精蓄锐;其三,把安思顺拉入乱局,为之后策反朔方军做准备。
可惜,自命不凡的唐明皇,沉浸在所谓“开元盛世”的梦幻之中,随手掀起了一场北方草原数以十万计的杀戮,给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天宝十三年,八月。
安思顺北征而归,在丰州城整休兵马,在丰州府衙召见丰州刺史颜季明等人。
安思顺高坐于主位。
下方三人分左右落座,分别是丰州刺史颜季明、丰州长史范文峰和丰州司马贺鲁铁。
颜季明,琅琊人士,开元朝的着名御史大夫,于前些年出外任丰州刺史一职,乃是本朝平原太守颜真卿的本家侄子。
长史范文峰和司马贺鲁铁,二人皆为安思顺心腹部下。
安思顺将北伐见闻告知此三人,表面上是和三人商议对策,谋划后面如何与安禄山打交道的章程。
但其实是告与颜季明知晓其中利害,借其手将此事传信告知与平原太守颜真卿。颜真卿是个忠义耿直的性子,得知北伐秘闻必会上报朝廷,好让皇帝对安禄山有所戒备。
颜季明当即告知安思顺,即刻修书给颜真卿,尽快上书朝廷。
但旋即,颜季明对安思顺说道:“大帅,若安禄山当真有反意,也望大帅尽早上表陈情,不然终会被安禄山连累。”
安思顺听完思忖良久,轻叹一声道:“容某再筹划筹划。”
得益于北靠阴山南临黄河的独特地理位置,丰州城的气候相对还算温和。冬天虽冷,却少有恶寒,夏天也热,但少有酷暑。因此,丰州城虽不大,但百姓生活安逸,胡汉杂居且以唐人为尊,是安帅心中安置爱女的一方宝地,也不用再担心被朝廷和各方势力打扰。
安雅虽是庶出,可安帅常年行军在外,年岁日高且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偶尔逢年过节时和小女儿的团聚,成为他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
因此,安思顺愧疚不能给予安雅更多,心里便更是关爱有加,视安雅为掌上明珠。
为谨慎计,安思顺把安雅安置在丰州城内,为其置办了一座还算精致的小院居住。除了命丰州府衙上下尽心维护外,还安排追随自己多年的老秦为管家,选军中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的几个老兵护院,并安排朔方军的丰州少戎军四周警戒。
朔方十万大军,每遇征战,总有些军中将士战死,留下来一些孤儿。
毕竟不是每个当兵的糙汉子,都能有个稳定的家庭,过上温饱舒心的日子。
当兵的常年在外打仗,虽然主帅不克扣军饷,有些仗打完了还能分些金银财货。但是,当兵本身就是个刀头舔血的营生,很多兵汉子手头但凡有点银钱,便只是图个吃喝玩乐,主打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兵汉子们,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安稳过日子的有。同样的,把妻儿打跑了的,把老婆换了喝酒,甚至赌钱输了把婆娘顶账的,自然也不少。
多年下来,颇有些军中将士的子弟沦落为孤儿。
安思顺命人把这些孤儿收养起来,尽量托人四处找寻孩子的亲友,找到了之后便颇给些银钱,补助着让这些亲友照料这些孤儿,尤其是女娃和身体瘦弱的男娃,自然留不在军中了。
而另外那些野惯了的小兵痞子们,索性就不送出去祸害人了。安思顺派人在庆州、绥州、延州和丰州等地,将送不出去的这些小兵痞子养起来,成立个少戎军,派军中识文断字的将领,指点孩子们读些史书、讲讲兵法,再教导一些军中武艺,演练一些军阵战法,算是为朔方军培养的预备役子弟兵了。
因此,各地的少戎军颇受朔方老兵们的照拂,因为所有老兵也明白,有朝一日,自家的后辈子弟或许也会被送进去。
少戎军是个特殊的存在。
如果把少戎军安置在大都护府的治所和朔方各军的军营之中,定会招惹朝廷的忌惮,猜忌边将豢养私兵和死忠。
因此,各州府衙都按着节度使的意思,选各个州城内临近城门、不打扰百姓生活、便于出城拉练的民宅大院,稍加改造便集生活和操练于一体,算做是安置少戎军的营房了。
丰州城的少戎军更特殊。
管家老秦有心,上报安思顺和丰州府衙,将安府小院对面的几个院子买下,作为安置丰州少戎军的营房。有少戎军四个营房大院拱卫在侧,丰州安府便又多了一重保护。
而少戎军的娃娃兵,在安帅的盛名和庇护中长大。众少年虽年龄尚小不能上阵杀敌,但却都在内心里,尊安帅的爱女安雅为少主人。
因此,安雅作为安帅唯一一个随父亲常年在塞外边关的女儿,在少戎军娃娃兵们的心目中地位颇高。
安帅虽子女众多,更不乏嫡出的年轻翘楚,但他们毕竟远在长安城的豪门大院之中,远到这些少年兵遥不可及。
丰州城在北方边塞诸城之中,规模算是比较大的,三横四纵的主街,把城内分割为近二十个区块。
京师长安,内建高墙把城市划分为一百零八个坊,以坊来治城。
丰州城不似长安划坊治城,本只是个边塞军镇,依着城内各处不同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生活区域。
城内东北是丰州军的驻地,城内西北则集中了丰州各主要的衙门和大的佛教寺庙,城内东南聚居了诸多行商和定居于此的各色胡人,城内西南则以农耕为生的汉人百姓为主。
丰州城内商业氛围浓郁,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附近,各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交易市场,俗称为“市”。
比如城西门处,出城向西便多有草场和马场,因此西门附近逐渐形成了着名的牛马驼羊贸易集市,俗称牛市巷。
城北门处,出城即为千年的茶马古道,商家聚集此处,开了很多经营茶叶和布匹的店铺,民间多称之为“麻市巷”。
城东门附近,多住有城内府衙和驻军的官员、本地的大户和来往的豪商。在城北门和东门之间是一座寺庙,因后院有一座小塔楼,通体洁白,被丰州百姓称为白塔,而其脚下不远处就是丰州府衙。每逢初一十五,白塔寺内有高僧开坛讲法,信众颇多,香火鼎盛。因此城东门处便集中林立了诸多的食肆和糕点铺子,既经营南方的各种酥酪点心,又经营草原的炒米奶酪,因此得名“酪巷”。
城南门处,是丰州城和内地商品货物交通的主要集散之地,从内地来的大宗商品,尤其以各种布匹占地最多。因此围绕城南门处开满了各种染坊和铺子,久而久之,此附近被百姓称为“染巷”。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丰州城内的生活安逸,大唐承平日久且百业兴旺,又因朔方军战力卓着,多年没有受到战乱的纷扰。因此,丰州城内的生活对比塞外诸多边关,也算是有数的好地方了。
天宝十二年,臣服于天可汗多年的胡人阿思布率部反唐。
安思顺受玄宗皇帝令,联合北庭都护府大军,深入草原,出奇兵大败阿思布部。
战后,安思顺不忍夷灭阿思布和葛禄两大部族,升堂亲审阿思布部和葛禄部残余部众。却不曾想,两部族人把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娓娓道来,起因竟源于天下第一大节度使安禄山,放纵范阳军威逼大唐东北草原各部,勒令在短时间内为安禄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献上数量庞大的军马和粮草。
范阳军所下达的时限紧急,除非各部将自己部族的战马和草料交出去,否则根本不可能足额上缴摊派。
阿思布忍无可忍,率部愤然全族起兵反攻安禄山,同时派遣了信使南下长安,向天可汗玄宗皇帝告状。
却不料,安禄山手下孙孝哲,派人于长安城,当街诛杀阿思布部信使,一行十余众当场喋血街头。
血案震动京畿。
第二天,与安禄山素来不睦的右相杨国忠,上表玄宗皇帝,应宣安禄山进京自辩。
素来亲近杨国忠的玄宗皇帝,这一回却选择了偏袒安禄山,于此案不予深究,更没有派人安抚阿思布部。
安禄山急于撇清关系,上表唐明皇,说自己两年前刚去拜见过陛下和贵妃,现在治下颇多事务尚待处理,不便进京。
随后,竟破天荒再次上表,建议朝廷,委任安思顺为招讨使,帅朔方军和北庭军去征讨叛乱。
若玄宗宣安禄山进京,那大唐的历史或许将因此改写。
安禄山此时,不敢也不能进京。
一旦进京,若造反的意图败露,则必然会被卸了军政大权,轻则就此赋闲养老,重则阖族被牵连问斩。
如若坚持着不进京,一旦走漏了风声,就只能铤而走险,在仓促中举旗谋反。
如此一来,兵马粮草的储备必定不足,仓促之间举旗势必会遭到重兵围剿,谋反大业也就此功亏一篑。
谁能料到,玄宗皇帝竟然能昏聩至此,让安禄山绝处逢生。
安禄山顺势举荐安思顺北征,此举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让朝廷有了干预草原事务的借口,借此平息朝堂的争议;其二,借此让朔方军、北庭军和草原各部进行消耗,自己安心养精蓄锐;其三,把安思顺拉入乱局,为之后策反朔方军做准备。
可惜,自命不凡的唐明皇,沉浸在所谓“开元盛世”的梦幻之中,随手掀起了一场北方草原数以十万计的杀戮,给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天宝十三年,八月。
安思顺北征而归,在丰州城整休兵马,在丰州府衙召见丰州刺史颜季明等人。
安思顺高坐于主位。
下方三人分左右落座,分别是丰州刺史颜季明、丰州长史范文峰和丰州司马贺鲁铁。
颜季明,琅琊人士,开元朝的着名御史大夫,于前些年出外任丰州刺史一职,乃是本朝平原太守颜真卿的本家侄子。
长史范文峰和司马贺鲁铁,二人皆为安思顺心腹部下。
安思顺将北伐见闻告知此三人,表面上是和三人商议对策,谋划后面如何与安禄山打交道的章程。
但其实是告与颜季明知晓其中利害,借其手将此事传信告知与平原太守颜真卿。颜真卿是个忠义耿直的性子,得知北伐秘闻必会上报朝廷,好让皇帝对安禄山有所戒备。
颜季明当即告知安思顺,即刻修书给颜真卿,尽快上书朝廷。
但旋即,颜季明对安思顺说道:“大帅,若安禄山当真有反意,也望大帅尽早上表陈情,不然终会被安禄山连累。”
安思顺听完思忖良久,轻叹一声道:“容某再筹划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