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来自朔方 > 第112章 日不落帝国

我来自朔方 第112章 日不落帝国

    已然聊的兴起,李俊索性也不打算再藏着掖着了。

    李俊说道:“无论是周时的诸侯制,还是汉时的分封制,亦或我朝的节度使制,虽然称呼各异,但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方主政者权柄过大。”

    李俊说完这些,李倩思考了一下,深以为然,点头示意李俊继续。

    李俊:“相较之下,县府制分工明确,一地虽有主官,但权柄有限,受其他官员和部门的制约。好处很明显,但缺点是距离中央过远的地方,凡军国大事都要奏报,容易遗误军情。”

    李倩听完,说得没错。

    李俊继续说道:“是故,如安西北庭之地,与京城动辄数千里之遥。圣天子为便宜地方主官行事,方才授予节度之大权。”

    李倩听到这里,连连点头,是这么回事。

    李俊:“圣天子雄才大略,有无上开阔之胸襟。可各节度毕竟皆为凡人,一旦坐拥权柄日久,不免会心生觊觎。”

    李倩叹道:“确是如此。”

    李俊:“是故,何不将古法借鉴改造之?”

    李倩奇道:“如何借鉴?”

    李俊:“首先,改节度使制为总督制,将各地的铸币和高级官吏任命之权收归中央。使总督有行政大权,并无军权,避免政经军各权于一身。”

    “其次,总督的任职年限须有限制,比如五到八年一任,最长两届任期,到期必须换人,以防止总督将地方经营为个人属地。”

    “再次,借鉴汉时皇室子弟的分封制,我朝可以将皇室子弟分封到各总督的辖地为王,与总督平级。这样一来,各地封王与各地总督互为监督、互相牵制,遇战时又可以互为助力。既避免了汉时皇室的同室操戈,又避免了周时诸侯的裂土为王。”

    看李倩听得认真,李俊继续说道:“至于最后,根本之计当然是大力开展科考取仕,文举与武举并举,将忠君爱国之文武官吏,任命到各总督与封王属地,真正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大治。”

    李倩听得入神,喃喃自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复低吟几次之后,李倩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兴奋地喊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得好,说得好!”

    李俊笑着说道:“俊之所言,不过是抛砖引玉罢,想必圣天子和朝堂诸位大人,对此自是有更合适的安排。”

    李倩神情激动,在地上很是走了几圈,忽然回来坐到位子上,叹了口气,颓然道:“可是边塞多为苦寒之地,皇室子弟虽然众多,但皇祖父未必舍得将子弟分封出去啊。”

    李俊闻言便笑了,问李倩道:“可有纸笔一用?”

    李倩忙起身去开了门,召唤下人送来笔墨纸砚。

    不多时,笔墨纸砚摆在了包厢里的茶桌上,李俊走到案几前,提起笔来,稍加思索,便慢慢画了起来。

    屋里几个人都很好奇,都围了过来。

    只见李俊挥毫泼墨了半晌,最后竟像是画出一幅舆图出来。

    见众人惊讶,李俊对众人解释道:“俊曾遇到过一位大食的商人,他自称曾环游过诸国,这舆图便是他走遍天下后绘制出来的。俊不才,未曾索要其原着,但却有幸将舆图记下了。”

    众人惊呼:“这竟是天下之舆图?!”

    李俊指着图上一处位置,大致画了一个圈,然后对几人说道:“俊刚才所圈之处,大抵就是我大唐之疆域了。”

    安雅惊呼一声:“大唐之外竟还有那么多地方?”

    李俊指着图上的各处位置,依次给众人介绍道:“此处便是倭国,亦称为扶桑,乃是鉴真大师东渡之地,每年派遣唐使入我大唐,其文字、建筑均效仿我大唐制……这一处便是新罗和高丽之所在,对,三面环海,与我大唐东北接壤,这里,对就是渤海国……这里是吐蕃,挨着我陇右、河西与安西之地,其南部有一万丈高山,翻过去便是天竺了……喏,这里便是安西,果然很大吧?据往来安西的商旅说,安西距离京师长安,足有万里之遥……看,这里便是天竺,就是三藏法师赴西天取经之地,但我听那商人说,天竺也并非都是佛国,信佛者不过只占天竺一隅之地罢了……再往这边去便是大食,与天竺隔海相望,但也有陆地相连,大食据说在当地算是一霸,但其当年曾派出十万大军东征,我安西高仙芝高大帅仅带领一万多西域兵马,就把那大食人给打回去了……”

    李俊滔滔不绝地向几人介绍着大唐和大唐周边各国的实力和文化,在场几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么丰富的异域见闻,无不听了个如痴如醉。

    李俊讲了好半晌后,皇孙李倩指着图上一处位置问道:“贤弟,这里是什么地方?”

    李俊说道:“兄长真是好眼光!这一处便是回鹘大帐之所在。”

    李俊在图上用手虚指着画了一大圈:“你们来看,从回鹘地向西、向北而去,这些地方可都是人迹罕至的草地和冰雪山林。”

    李馨接着问道:“俊哥儿,说了半天,长安在哪里呢?我们现在所在的武川新镇,又在哪里?”

    李俊在图上指了一下:“京师长安大抵是在这一块位置。对,从这里再往北便入了朔方地界了……我们现在的位置吧,让我看看哈,嗯,差不多应该是在这一带吧!”

    李馨注意到,朔方以北竟还有那么大的空白之地,问李俊,朔方以北是什么地方?

    李俊琢磨了一下,仔细考虑了考虑,拿起笔在舆图上又画了一个狭长的图案,指着这里说道:“朔方再往北,喏,这里应该有个大湖,也就是苏武牧羊之北海了!”

    凤珍好奇地问道:“俊哥儿,那我们的松漠旧地在哪里啊?”

    李俊毫不犹豫地从朔方境稍微往东北点了一下:“大概就在这里吧。”

    凤珍惊讶道:“这么近吗?”

    李俊笑着说道:“所谓咫尺天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舆图之上,两个地方看似不远,但若让人去走,却动辄千里万里之遥。”

    见众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李俊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指着一处远离大唐的陆地说道:“你们来看,这块陆地,那大食人称其为阿非利加,有一条可媲美黄河的大河,名为尼罗河。这阿非利加人口稀少,但疆域却极其广袤,怕是足有大唐疆域的两三倍之大!”

    李俊一边说着,一边冷眼看瞧,那李倩的眼神里,果然闪过了一道兴奋的亮光。

    李俊见到了效果,接着指着一处看起来离着大唐并不算太远的陆地说道:“这块陆地,看起来像是个大岛,实则比我大唐半壁江山都大。”

    李倩一听,这么个岛竟比大唐疆域一半都大,随即便问李俊:“那这个大岛上,可有大国否?”

    对了,这皇室子弟,没一个简单的。

    李俊回答道:“据那大食商人说,他们的船队绕着这大岛走了数月,只见到一些无甚武力的蛮族,却并没有见到有大的城邦。”

    李倩惊讶地反问:“可是那苦寒之地,无法耕种之故?”

    李俊连忙摇头道:“非也,非也,这岛上之气候非常好,只是蛮荒之地无圣人教化,所以荒废在那里。”

    李倩一听,脸上立马露出了“好可惜、好浪费”的肉疼表情,连连摇头叹息。

    那公主李馨指着大唐和大岛中间的好多空白处问李俊:“大人请看,舆图中间这些空白处,可是大海?”

    李俊点头赞道:“公主真是慧眼如炬!这星罗棋布的图案是一个个小岛,也就是我大唐岭南人口中的南洋诸岛。”

    李俊指着一处海岛说道:“你们看,这个岛名叫吕宋,天气四季如夏,距离琉球诸岛很近,盛产稻谷和诸多矿产。其岛上并无统一之大国,人口仅有百万,各王室都心向大唐,想成为我大唐之属国。”

    李俊说完这些,再用旁光去打量李倩,那李倩一听“心向大唐”且“并无大国”,显然是又动心了。

    李俊接着科普下去,指着一处毗邻岭南的地方说道:“你们看,这个位置是占城,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李倩大吃一惊:“这世上,果真有一年三熟之稻谷?”

    李俊笑着答道:“兄长,早在汉时,伏波将军马援曾一度兵临占城,只因为粮草补给所拖累,终未能攻到占城,但却把大汉之南疆扩至交趾。马援将军收服交址,在其王城立了两个铜柱,上书铜柱倒、交趾灭六个大字,扬我华夏国威。那交趾之地,至今无人敢撼动其柱!”

    当兵的人,最崇拜的就是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大英雄,李俊说起马援将军这些丰功伟绩之时,自己也不禁胸怀激荡,语气也变得慷慨激昂,流露出心驰神往的神色。

    李倩静静地听着、看着、畅想着,他的右拳不经意间紧紧攥住。他张嘴准备说些什么,最终却忍住了冲动,没有将话说出口。

    李俊知道,李家的子弟,血脉里都有太宗皇帝的那股狠劲儿,天生对开疆拓土有着与生俱来的追求和痴迷。如今有了这舆图,万里之外的广袤疆域近在咫尺,仿佛得之如探囊取物,焉能让这个皇孙不动心?

    李俊索性更进一步,指着大海的对岸说道:“那大食人说,这块连在一起的陆地,被称作阿美利佳,从极北之地延伸到极南之地,疆域足有我大唐数倍不止。更奇的是,那广袤土地上只有廖廖百万众的土着,似是我商朝后裔迁徙而去的……”

    李倩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商朝之后裔?”

    李俊点头道:“对,我商朝后裔!”

    李倩大喜道:“这数倍于我大唐疆域的阿美利佳,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之属地?”

    李俊一听,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他立马竖起一个大拇指,赞叹道:“兄长所言极是,这阿美利佳之地,确是我华夏自古以来之属地,如今理应是我大唐之疆域才对!”

    李倩大喜过望,直把这舆图当成个宝。他小心翼翼地询问李俊:“贤弟,可否将这舆图赠送与为兄?”

    李俊正色道:“这舆图是俊匆忙间草草完成,刚刚又被俊给弄污了。若兄长宽限几日,容我再好好打磨打磨,改日必定给兄长献上一幅工整的寰宇天下之舆图!”

    李倩见李俊说的如此郑重,抱拳正色道:“没错,便是该称作寰宇天下之舆图!贤弟,这舆图事关我大唐今后百年大计,有劳贤弟费心打磨之!”

    凭心而论,任是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上位,不想把自己的子子孙孙,安排个舒舒服服、妥妥当当?更不要说大唐这种武力值拉满的人类巅峰帝国了。

    可是皇室的子孙动辄成千上万,任是再大的疆域,都经不起一代又一代的分封。为了豆子大的地盘和指甲肚大的丁点利益,皇室内部、叔侄之间、叔伯兄弟之间,动辄就是刀兵相向、血流成河。

    说到底,还是疆域有限的缘故。

    那羸弱的后世赵宋就算了,不但无力扩张疆域,就连祖宗费力打下来的江山都守不住,索性不提也罢。

    可是现在毕竟是大唐啊!

    作为人类古代历史长河之中,集经济、文化、军事之大成的巅峰帝国,大唐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李俊想着,趁着李唐皇室的血性和气魄还在,不大肆扩张一番,岂不是愧对自己穿越而来的机缘!

    李俊明白,李倩和自己所谓的一番推心置腹,何尝没有那高高在上之圣人皇帝李隆基的授意?

    既然皇帝都已经对这尾大不掉的节度使制心怀芥蒂了,那李俊不妨助推一把:“俊相信,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孙,都有当初太宗皇帝的雄心壮志。这寰宇之大,足够再造数个乃至十数个大唐。皇子皇孙皆应立志,凡大唐之疆域,太阳永不落山。我大唐之圣天子,就应该拥有亘古未有之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