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郎别怕,我有挂 > 第345章 军政改革

大郎别怕,我有挂 第345章 军政改革

    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但武植自己却觉得自他登基称帝以来,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每一天都如煎熬般漫长。

    每天清晨醒来召开朝会,结束后又得匆匆返回御书房处理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没有片刻的闲暇。

    “不行,我登上这皇位,可不是来吃苦受累的,必须得想个法子减轻负担。”

    武植望着眼前案桌上那等待审批的厚厚一摞奏章,心中做出了决定。

    翌日早朝,垂拱殿内,一众朝臣如往常般依次开始禀报事务。待全部议事完毕后,坐在帝座上方的武植突然开口:“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帝国幅员辽阔,百姓众多,与前朝大宋相比已大不相同。因此,朕决定对朝廷制度进行变革。”

    听到帝座之上武植的话语,原本如往常一样静待武植宣布散朝的群臣顿时神色一凛。

    左相宗泽神色凝重,跨步出列拱手说道:“不知陛下想对我朝制度进行怎样的变革?”

    其余大臣也纷纷将目光望向了帝座之上的武植。

    毕竟,历朝历代,对于朝廷制度进行改革都绝非小事。若改革成功,无疑能让朝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国力越发强盛。

    然而,一旦改革失败,一方面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极易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冲突激化,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动乱,危及王朝的统治根基。

    武植目光扫过大堂内神色凝重的朝臣,缓缓开口:“今次朝廷革新,旨在更好辅佐朕统御大明这数万里锦绣疆土。朕意决定裁撤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将此三省精简合并,新设一机构,号为内阁 。”

    “至于六部、九卿与五监,仍维持原有机构设置不变。此后,各部官员皆统一向朕与内阁负责。”

    大殿中,众人听闻武植要撤销并精简三省机构,三省中众多官员面色微变。他们心中虽有抗拒,可武植身为开国皇帝,在朝堂内外威望正盛。因此根本不敢开口,只能将目光看向三省最高长官宗泽、钱即等人。

    宗泽听闻武植要撤销并精简三省,眉头微皱。旋即向武植拱手进言:“陛下,虽说撤销三省,既能精简机构,又可强化陛下职权,然而此举恐怕会令陛下的政务负担大幅加重啊。”

    武植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从容说道:“爱卿无需忧虑,正因考虑到这一点,朕才特意新设内阁,内阁之中,设置三到五名内阁大臣,专门辅佐朕处理繁杂朝政。”

    “至于三省的权力,中书省的决策权,今后由内阁行使;门下省的审核封驳之权,可部分分予六科给事中;尚书省的执行权,今后由六部直接承担,并对朕与内阁负责。”

    听闻武植详述内阁职权,以及对今后三省职责的重新分配,大殿内的六部尚书脸上不禁皆浮现出喜色。现在的他们虽名义上身为各部首脑,可实际上大部分权力却被三省侵夺。

    如今得知武植决意强化六部职权,众人心中兴奋。毕竟身为一部之长,谁人不渴望能对自己所在部门全权统管呢?

    反观其余三省官员此刻内心忐忑不安。新成立的内阁,满打满算也只设5名内阁大臣。可三省之中足足有上百名官员,一旦三省撤销,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殿内众多三省官员神情的细微变化,自然逃不过端坐在帝座之上武植的眼睛。

    看着他们焦虑不安的神色,武植宽慰道:“诸位爱卿不必忧心。朕虽裁撤三省机构,但对三省官员,自会妥善安置。如今我大明王朝北方,原辽、金两国故地,以及新纳入版图的高丽之地,都急需各级官吏,此次从三省裁撤下来的官员,品级一概维持不变,除部分留用,其余皆派往北方各地任职。”

    听闻武植的承诺,三省官员们才松了口气。虽说前往北方任职定然不比在京师之地,但总比失业强。

    诚如武植所言,如今北方地域广袤,正急需官员。说不定自己前去,若能做出成绩,将来升迁反倒更为便捷。

    “至于内阁大臣的人选,往后便由宗泽、王进、钱即三位爱卿暂任。”武植望着三个心腹大臣开口说道。

    王进听武植任命自己为新组建内阁的大臣,脸上浮现出不解的神情。

    他身为枢密使,手中握着大明军队的调度大权,平日里只与军事要务打交道,与行政事务几乎毫无交集,想不通为何会被委以内阁大臣之职。

    尽管心中疑惑,他还是与宗泽、钱即二人一同向武植抱拳领命。

    瞧见王进脸上露出的不解之色,武桂未当即开口解释,毕竟接下来他要推进大明军事方面的改革。

    待三人领命后,武植微笑着面向殿内群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政事方面的改革已然确定,接下来便是军事方面的举措。朕决定撤销枢密院和殿前司这两个机构,进而组建五军都督府。”

    大殿内武将队列里的一众将领,乍一听闻武植要撤除枢密院和殿前司,脸上一怔。他们方才还瞧着对面文臣们经历改革而暗自窃喜,没料到这么快改革的矛头就指向了自己。

    此刻王进终于明白了武植刚刚任命他为内阁大臣的用意,心中不禁暗暗感慨。

    看着自己身旁那些面色微变的将领,王进也只能无奈地报以苦笑。论及武植在文官群体中的影响力,那已然是非同小可;而在军队里,他简直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

    整个大明军队,对武植下达的军令,无论内容如何,都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就像最为虔诚的信徒,绝对不会有任何质疑之声。

    武植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五军都督府,分别负责管理我大明王朝中部、东部、南部、北部、西部这五个地域内的驻军,以及军队的训练、指挥等事务,并统筹区域内各地区的军事防御与军事训练工作。每个都督府的最高长官为左右都督,官阶为正一品。”

    殿内武将们听闻新设立的五军都督府,其最高长官品阶居然是正一品,而且这样的正一品职位竟多达十个!他们的脸色瞬间由忧转喜。

    要知道,原本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品阶不过从一品,殿前司的都点检也仅为正二品。与这五军都督府相比,无论是品阶还是正一品职位的数量,都相差甚远。

    随后,武植对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府的管辖区域进行了划分。

    其中,中部都督府负责大明京畿之地,以及周边京西、京东、河东、河北、京南、京北及原辽国南京道、中京道地等大明中部地区的十一路地域,并任命武松为中部都督府左都督。

    东部都督府负责两淮、两浙、两江、福建等六路之地,花荣为左都督、吴阶为右都督。

    南部都督府负责两荆、两广、四川、贵州等七路之地,卢俊义为左都督、关胜为右都督。

    西部都督府负责永兴、秦凤、宁夏、甘肃、陇右、靖边、青海、西域等八路之地,林冲为左都督、韩世忠为右都督。

    北部都督府负责原辽国西北路、上京道、东京道、原金国、高丽全境等七路之地,以种师道为左都督、岳飞为右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