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第60章 拿了别人的文运
现在只是传达8月8日讲话的内容,但具体的高考的安排还没定下来。
前世是要等到10月下旬,才在人民日报上发布出来正式的高考的安排。
不过今天老爸说的那个昨天刚刚出台的举办科学大会的通知,倒是给季宇宁提了个醒。
除了其中恢复技术职称的内容外,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加紧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另外就是明年年初举办科学大会的时间。
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让他想起了前世的那篇着名的小说人到中年,那部小说是在1980年1月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而作者谌容产生写这部小说的创意的时间,据说就是在1978年的年底。
当时作者敏锐的注意到了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是由于存在知识分子断代问题,中年知识分子不得不承受几代人的工作压力。而就在他们为祖国发展呕心沥血时,政治地位、生活状况却迟迟得不到改善。
这篇小说写出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贡献与不相称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尖锐地批评了“左倾”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冷漠与歧视,发出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强烈呼吁。
作者并没有作耸人听闻的描绘,甚至没有感叹和议论,她只是如实地写照了下来,就像仿佛一位成熟的外科医生,把切除下来的坏死的肌肉或肿瘤全盘端到你面前,悄然无语,让你自己识辨,你不能不承认手术的精道准确。
这种写法,季宇宁觉得对于现在这个时候的环境,整体的刺激并不大。因此写这篇小说,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发表,风险并不大。
如果把小说发表在明年3月份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也许会造成比前世更加轰动的效果。
以前是作者在创作这篇小说的过程中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她自己还自学了眼科学,并通过熟人介绍,亲身观摩了医院的眼科手术过程。
季宇宁要抄这篇小说,还是很有自己的优势的,朱琳还有他母亲都是协和医学院的。
当然这篇6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季宇宁也不是全文照抄,里面有一些内容他也要调整,比如主人公陆文婷的那个闺蜜要出国的的内容放在1978年底以前就有一些不妥,恐怕他就要改一改了。
除了这篇小说,前世张贤亮在1984年发表的那篇中篇小说浪漫的黑炮,也是反映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他觉得其实也可以拿出来,那篇小说里面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手法。
这两篇小说前世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篇小说后来都被改编成了电影。
这也是他首先选择这两篇小说的原因,因为电影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起单纯的小说要大得多。
类似这几篇重磅的小说,他要提前开始准备了,因为他下个月的月初结婚,10月下旬以后,高考的具体消息就要发布出来,12月中旬就是高考的具体时间,在此之前他也要复习备考。
另外9月底如果他写的那三个电影剧本过会,估计最快的在10月以后,就要开始筹备剧组了。
甚至从10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的年初,那三个电影剧本都有可能开始开拍,那到时候他恐怕连写小说的时间都没有了。
从9月20日周二开始,他基本上白天更多的是在家里面开始写这两篇小说。
这两篇小说加起来得有10万字左右,就算是抄也要有一段时间的。
他这种先把小说准备出来,再找合适的时候和机会发表的做法,很有点儿像提前给自己准备干粮似的。
9月21日,周三,下午。
东四8条52号。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
“老崔,刚才打来电话的是谁呀?是给咱们投稿的作者吗?”
问话的是王朝银。
“这是以前跟我联系过的一个作者,以前是写儿童文学的,好像是当过老师,在中学教语文的,年初他曾经有一篇小说,写的不太好。
他刚刚打电话说,他前两天寄来了一篇小说,他自己觉得写的还行。
就是刚刚我给你看的那篇短片小说班主任。
我在电话里不好说什么,只能说是已经收到了,正准备看呢。”
说话的是同为小说组编辑的崔道仪,前世他就是那部短篇小说班主任的责编。
“哦,老崔,其实我觉得这篇小说班主任题材选的倒挺好。
就是感觉充满说教,思想可以说是庸常,而且小说的结构和人物设定描写都是落入俗套,还是我们这段时间常见的那种固定化和模式化,有点儿读不下去。”
“嗯,我也是有这种感觉。和季宇宁的那篇小说伤痕比,这篇班主任就显得庸常了。
题材选对了,同样是很敏感的内容,但思想上和写法上是放不开的,如果没有那篇伤痕,那也许这篇班主任我们倒是可以改一改啊,因为它这个题材有修改基础,但现在不行了。只能是过几天跟他说退稿了。”
“是啊,我们这段时间不能再重复发表这种太尖锐太敏感的小说了。
就像张主编说的,先发一部伤痕看看,如果有类似的其他的小说,先不发。发一部就够了。
上次季宇宁来咱们这儿拿读者来信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了这个意思,就是可一而不可再。许以也跟他说过。
小季那人聪明的很,一听就明白了。”
其实王朝银即便不说这样的话,季宇宁也明白。
他心里很清楚,前世人民文学杂志在77年11月那期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班主任以后,在其后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再发表一篇类似的这种所谓伤痕小说,直到1978年8月,沪上的文汇报在报纸上发表了那篇伤痕小说。
他先把伤痕投稿给人民文学,实际上是拿走了别人的文运。
“对了,老崔,上次季宇宁来的时候还问我,问咱们人民文学这儿,是否能发表科幻小说。
我告诉他,说咱们人民文学其实是有发表科幻小说的传统的,只要这个科幻小说有很强的文学性就行。”
前世是要等到10月下旬,才在人民日报上发布出来正式的高考的安排。
不过今天老爸说的那个昨天刚刚出台的举办科学大会的通知,倒是给季宇宁提了个醒。
除了其中恢复技术职称的内容外,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加紧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另外就是明年年初举办科学大会的时间。
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让他想起了前世的那篇着名的小说人到中年,那部小说是在1980年1月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而作者谌容产生写这部小说的创意的时间,据说就是在1978年的年底。
当时作者敏锐的注意到了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是由于存在知识分子断代问题,中年知识分子不得不承受几代人的工作压力。而就在他们为祖国发展呕心沥血时,政治地位、生活状况却迟迟得不到改善。
这篇小说写出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贡献与不相称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尖锐地批评了“左倾”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冷漠与歧视,发出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强烈呼吁。
作者并没有作耸人听闻的描绘,甚至没有感叹和议论,她只是如实地写照了下来,就像仿佛一位成熟的外科医生,把切除下来的坏死的肌肉或肿瘤全盘端到你面前,悄然无语,让你自己识辨,你不能不承认手术的精道准确。
这种写法,季宇宁觉得对于现在这个时候的环境,整体的刺激并不大。因此写这篇小说,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发表,风险并不大。
如果把小说发表在明年3月份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也许会造成比前世更加轰动的效果。
以前是作者在创作这篇小说的过程中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她自己还自学了眼科学,并通过熟人介绍,亲身观摩了医院的眼科手术过程。
季宇宁要抄这篇小说,还是很有自己的优势的,朱琳还有他母亲都是协和医学院的。
当然这篇6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季宇宁也不是全文照抄,里面有一些内容他也要调整,比如主人公陆文婷的那个闺蜜要出国的的内容放在1978年底以前就有一些不妥,恐怕他就要改一改了。
除了这篇小说,前世张贤亮在1984年发表的那篇中篇小说浪漫的黑炮,也是反映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他觉得其实也可以拿出来,那篇小说里面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手法。
这两篇小说前世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篇小说后来都被改编成了电影。
这也是他首先选择这两篇小说的原因,因为电影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起单纯的小说要大得多。
类似这几篇重磅的小说,他要提前开始准备了,因为他下个月的月初结婚,10月下旬以后,高考的具体消息就要发布出来,12月中旬就是高考的具体时间,在此之前他也要复习备考。
另外9月底如果他写的那三个电影剧本过会,估计最快的在10月以后,就要开始筹备剧组了。
甚至从10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的年初,那三个电影剧本都有可能开始开拍,那到时候他恐怕连写小说的时间都没有了。
从9月20日周二开始,他基本上白天更多的是在家里面开始写这两篇小说。
这两篇小说加起来得有10万字左右,就算是抄也要有一段时间的。
他这种先把小说准备出来,再找合适的时候和机会发表的做法,很有点儿像提前给自己准备干粮似的。
9月21日,周三,下午。
东四8条52号。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
“老崔,刚才打来电话的是谁呀?是给咱们投稿的作者吗?”
问话的是王朝银。
“这是以前跟我联系过的一个作者,以前是写儿童文学的,好像是当过老师,在中学教语文的,年初他曾经有一篇小说,写的不太好。
他刚刚打电话说,他前两天寄来了一篇小说,他自己觉得写的还行。
就是刚刚我给你看的那篇短片小说班主任。
我在电话里不好说什么,只能说是已经收到了,正准备看呢。”
说话的是同为小说组编辑的崔道仪,前世他就是那部短篇小说班主任的责编。
“哦,老崔,其实我觉得这篇小说班主任题材选的倒挺好。
就是感觉充满说教,思想可以说是庸常,而且小说的结构和人物设定描写都是落入俗套,还是我们这段时间常见的那种固定化和模式化,有点儿读不下去。”
“嗯,我也是有这种感觉。和季宇宁的那篇小说伤痕比,这篇班主任就显得庸常了。
题材选对了,同样是很敏感的内容,但思想上和写法上是放不开的,如果没有那篇伤痕,那也许这篇班主任我们倒是可以改一改啊,因为它这个题材有修改基础,但现在不行了。只能是过几天跟他说退稿了。”
“是啊,我们这段时间不能再重复发表这种太尖锐太敏感的小说了。
就像张主编说的,先发一部伤痕看看,如果有类似的其他的小说,先不发。发一部就够了。
上次季宇宁来咱们这儿拿读者来信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了这个意思,就是可一而不可再。许以也跟他说过。
小季那人聪明的很,一听就明白了。”
其实王朝银即便不说这样的话,季宇宁也明白。
他心里很清楚,前世人民文学杂志在77年11月那期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班主任以后,在其后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再发表一篇类似的这种所谓伤痕小说,直到1978年8月,沪上的文汇报在报纸上发表了那篇伤痕小说。
他先把伤痕投稿给人民文学,实际上是拿走了别人的文运。
“对了,老崔,上次季宇宁来的时候还问我,问咱们人民文学这儿,是否能发表科幻小说。
我告诉他,说咱们人民文学其实是有发表科幻小说的传统的,只要这个科幻小说有很强的文学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