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何傻柱的崭新人生 > 第545章 加入救灾行列

四合院:何傻柱的崭新人生 第545章 加入救灾行列

    娱乐圈亦积极加入救灾行列。

    歌坛传奇陈女士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她此时为九龙演艺协会负责人。

    前天得知相关新闻后,立即多方联络,先找几位资历前辈,接着拜会成龙、周润发等明星大哥……发起组织赈灾义演行动。

    随即,她联合两个主流电视网络——无线和亚视,希望能够全程直播这次义演。

    两家台一向竞争剧烈,面对陈女士请求却达成共识,同意联手直播此次节目。

    义演初步定档在七月二十五日举行。

    而在艺人邀请上,

    陈女士亲自致电诸多一线明星,包括成龙等人。

    许多大牌虽有繁忙拍摄计划,但也愿意抽空赶来参加。

    一些天王天后级人物尽管平常演唱会门票供不应求,更有影帝影后的昂贵出场费记录在案,但本次演出全数自愿参与无报酬义演。

    不少海外演出艺人都承诺尽快归国,赴约此慈善盛宴。

    此次义演最终载入演艺界历史,堪称最难忘演出盛事之一。

    根据相关记录统计,当天参与超过两百位当红艺人登台,共计上演近上百个表演节目,持续七小时以上,从午后一直进行至夜深。

    有老板当场豪气冲成龙说翻筋斗即捐百万,一个筋斗二十万,结果成龙连续做了八个翻腾;

    刘德华更挑战胸口碎石绝技引动全场捐款高涨至千万级别。

    这是香港1992年经典慈善义举——“忘我之夜”。

    全港各类公益团体对此:“这算是在打我们脸吧?”

    「本月二十七的公益活动?」

    “我没意见。”

    阿牛接到陈女士来电立刻应允。

    原本他仅是发布几首歌曲,又主演了《逃学少年》《新警察故事》跑龙套身份被记住并主动邀请。

    另一方面,

    中心环球影院大厅内,影片路演正如火如荼开展。

    “爱死你啦周小亮!”

    “吴叔太赞!”

    当片尾曲响起并进入问答环节时,氛围格外热烈。

    这是他们第12站影迷见面,所到之处引起粉丝尖叫。

    完成各项程序后,在安保协助下勉强脱离人群回到车上稍事放松。

    助理小梅叹气:「当演员真是辛苦啊~」

    黄导:“但是很嗨是不是~”

    周小星:“嘿嘿哈哈哈~”

    电话铃声突起。

    「诶,什么?义演募捐,肯定来啊!

    张三望着新星大厦楼下服务中心的前台,那里有四五位邻居排成了一队,手持钞票准备向新星公益基金捐款。

    有人离去,也有人加入,队伍始终维持在三四人的规模。

    助理看到这一幕,默默地低下头。

    “……”

    张三感慨道:\"市民并不是缺乏捐款的热情,只是对我们缺乏热情。\"

    他心中满是不甘!

    这片区域,他已经努力经营了整整两月有余。

    自觉对这里的居民无比友善,做慈善毫不吝惜付出。

    倾尽全力!

    即便是最难搞的居民,他也都尽力满足他们要求。

    可这些居民是怎么回报他的呢?

    现在让他们捐款时,居然如此冷淡,对他毫不信任。

    一片丹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为何?

    你们对待陈叔这般敬重,对我却爱搭不理?

    明明是我先到的呀!

    张三注视着那支捐款队伍,神色愈发阴沉。

    铃铃铃~~~

    \"喂,老爸……好的,我马上来。\"

    ……

    傍晚六点半

    湾景大厦顶层办公室内,

    张家老爷子还在忙着工作。

    \"这陈叔,为什么还迟迟不行动?\"

    站在窗边俯瞰维多利亚港湾与繁华的城市夜景,

    这样的美景看再多也不会腻。

    但张先生此刻无心欣赏。

    所有同行都开始派传单筹集善款,唯独陈叔那边依然没有任何动作。

    这时张三敲门进来。

    \"爸爸。\"

    张三走到父亲身旁,望着同一处美景。

    他暗下决心,自己未来有一天也要站在这个位置上发号施令。

    \"基金会那边进展如何?\"老爷子询问。

    张三回道:\"不是很理想。这五天总共募得八十万港币,实在太少了,反倒是有不少居民跑到新星公益去捐款。\"

    先生皱起眉头:\"我记得你之前报告说这边公益活动搞得挺不错的嘛。\"

    张三愁眉苦脸:\"这也是我的疑惑,新星做的公益我也做了,而且不比他们差。唯一没学的就是做好事那一块,可为何会有这么大差距呢?\"

    这是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张先生拍拍儿子肩膀:\"不要气馁,继续坚持,再观察观察结果。\"

    张三重重地点点头:\"明白了,爸!\"

    此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

    秘书进来报告:\"老板,陈叔那边您交代的事,终于开始有所行动。新星公司已经在外发放传单宣传了。\"

    张先生精神一震。

    \"这陈叔,总算是要开始了。\"

    张先生接过宣传单好奇地查看起来。

    这份宣传册制作十分精美:

    【洪灾无情,人间有情,恳请大家伸出援手......】

    【洪水摧毁家园,却冲不断同胞间血浓于水的感情.....】

    还配有两张震撼图片:水淹房屋、小女孩坐盆漂流

    \"暴雨肆虐,无数家庭遭受浩劫...\"

    \"您的每一份捐赠,都将给予灾区人民最直接的援助与鼓励...\"

    内容看似普通,和其他机构相差不大。

    然而最后的内容让张先生愣住了。

    只见最后一段写到:

    【请注意1:无论数额大小都是心意!几元、几十元也可以,一百元已是相当慷慨的捐助。捐款需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切莫过度牺牲家庭财政,如前次事件发生的现象!】

    【请注意2:原则上每人捐款不得超过五百元,富裕人家除外。】

    张三大惊失色!

    \"他在疯言疯语吗?!

    不只没有积极鼓励大额捐助,反而限制捐款金额?!

    其他机构乃至我自己都希望居民尽可能多地捐赠,以获得更多的善款。

    可他居然设置上限?

    简直匪夷所思!

    接着下面还有更令人跌破眼镜的一条:

    【请注意3:捐助时间限定为七日,请大家错峰进行避免拥挤!】

    张三越看越难以置信。

    分时段捐?

    预防排队过长拥堵?

    好陌生的用词啊!

    这位仁兄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反观张先生,则是对这个人了解至深。觉得肯定不能以常理推断其想法与行为。

    但即使这样,对方的这份设计还是太过出乎预料,让人无法接受!

    陈叔难道对自己的市民动员能力到了这种程度的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