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昨日年少 > 第8章 字句之间:3

昨日年少 第8章 字句之间:3

    然而贺炎却不是很认可“进化论”这个观点的。

    倘若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为何人类要把自己的老祖宗圈养起来,放在动物园里供游客观赏?是为了给自己的老祖宗更好的生存环境吗?

    如今人类也已经进化到如此地步了,为何还有“未曾进化”过的“生物”出现?大自然的淘汰规律也该把落后于自然的生物淘汰不是吗?

    已经进化到如此地步的人类,和“未曾进化”的“老祖宗”们共同生存在同一个自然空间中,是否可以记录下现在“老祖宗”的形态模样,保留下来,让“老祖宗”通过繁殖生存下去,等若干年后再次记录“老祖宗”的形态模样。

    相信人类倘若有点自知之明,不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地球再转个700万年而人类依旧能生存下去以此来证明“进化论”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用如此粗笨的方法来证明“进化论”,似乎并无不妥。

    然而除了证明“进化论”的真实性,还得知道一个“起源论”,大猩猩又是怎么来的?

    这便是贺炎大胆也无法无天的“理论”了——物种是由以碳元素为主要有机物质基础的混合物“融合”而来的。

    最初的碳基生物并没有准确的形态,而自身元素也比较单一和匮乏,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单个“基础的碳基生物”所拥有的元素急剧消耗,直至消亡,为了“生存”下去,多个“基础的碳基生物”相互“融合”自身物质,并借以其他物质来构成“混合碳基生物”。

    但是组合的“混合碳基生物”的元素依旧在消耗,元素成分的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之下,“混合碳基生物”开始自主生成一种类似于“皮肤”的表层物质,以此来保护自身的元素不至于流失。

    后来,迫于环境的变化,“混合碳基生物”生成了自主的简单的神经系统,为了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进程中生存下来,“混合碳基生物”的“第二形态”,“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开始出现。

    就是人们所发现的“恐龙”。

    相较于“混合碳基生物”而言,“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生长出了骨骼,拥有了独立的行走能力,而同样为了生存,“基础的碳基生物”没办法通过生成的皮肤表层融合进入“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中,而组成了“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的元素依旧在消耗,便只能长出了用来补充维持“形态”即生命元素的口器。

    但是巨大的体型所需要消耗的元素也同样巨大,因为骨骼和“皮肤”形成所需要的元素极为庞大,即便生长出了口器,仅凭吃食动植物也依旧无法达到维持自身“基础的碳基生物”元素的条件,物种之间的竞争彼此吞食便拉开了序幕。

    在“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巨大的消耗之下,很快用来补充元素的动植物便供不应求,没有节制的相互残杀也使得“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数量锐减,在生存意识的激发下,“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生长出了用来“繁衍”“后代”的生殖系统,但是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直接的生产导致“后代”的存活率并不高,“卵生”形态便代替了先前的直接生产。

    但是“后代”的繁衍并没有改善物种之间的危机,元素的消耗反倒因数量开始“回暖”的“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而愈加强烈,物种之间的竞争也演变到了无休止的地步,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被掩埋在大地之下的恐龙,自身的“基本的碳基生物形态”因元素的持续消耗而无法得到补充,无法维持自身形态,元素便开始分解,而因为融合过“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自身的元素结构发生改变,无法在短时间内再次“融合”,近乎灭绝的自然系统开始进入“冰河时期”。

    而那些没有组成“基础的碳基生物形态”的“基础的碳基生物”,在经历“冰河时期”时,便相互“融合”成了另一种形态——寄生类生物形态,同样为了生存,它们长出的口器无法在“冰河时期”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元素,便舍弃了口器,用更多的元素来“形成”“皮肤”,并使其结构稳定,能在温度极低的冰川下减缓“皮肤”的消逝。

    “冰河时期”之后,被冰冻的“基本的碳基生物”元素复苏,再次相互“融合”。

    而有了“恐龙”的前车之鉴,新的“混合碳基生物”便不再追求体型的巨大,小型的“新型碳基生物形态”便逐渐出现,例如鸡猪羊牛熊虎狼等所谓的“低等动物”。

    在长时间的物种竞争下,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先前代替了直接生产的“卵生”方式再次出现问题,面对自然灾害和其它物种入侵时,“卵生”方式无法做到“后代”的有效转移和反抗,不得已部分“新型碳基生物形态”只能再次变回先前的直接生产,这便有了“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的分别。

    而这个时期,寄生类生物形态复苏,因为没有口器,自身因生存而所需要的元素无法补充,便附着在“新型碳基生物形态”的表层或钻入深层,与“新型碳基生物形态”“链接”在一起,靠分解它们的元素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