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开课,未来知识唾手可得 第136章 日本老百姓有罪吗②
热门推荐: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一纸离婚协议后,我踏上了不归路!
幸福食堂
重生我是京圈太子爷的朱砂痣
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
团宠小娇妻:裴总今天又吃醋了吗?
典狱长大人深不可测!
网游:开局满星账号,爆杀全服
【无耻之徒】
【等到了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城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的普通民众便开始自发的举行游行活动,以示祝贺。
一位经历过甲午战争的老人甚至直言道:“这是日清战争23年来从未有过的喜事。”】
“攻陷南京?”
想到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诸朝金陵百姓以及感同身受的古人们纷纷恨得牙痒痒,对这个不知名的老家伙也恨不得生啖其肉。
【除了口头支持外,日本的普通民众在行动上也出力颇多。
例如,日本政府为了扩大战争物资的生产,曾掀起了一股被称为“产业报国”的运动,而广大的日本劳动群众都曾自觉的投身于这项运动。
据统计,参加“产业报国会”的工人人数在1939年的时候为299万人,约占有组织工人总数的43%,1940年为483万人(占66%),1941年已经增长到了517万人(占70%)。
这些数据,可以说是日本的工人阶级参与侵略战争最直观的表现。】
古人们:五百多万人呐!这还仅仅是工人的数量,农民群体比例想来也差不多,更不用说军人和官僚、资本家,日本这真可以说是举国侵略了。
【二、日本的妇女群体
在日本发动的所有对外侵略战争中,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地域的几乎所有的日本妇女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侵略战争中。】
古人们:女人也能参与战争?怎么参与?做工人参加产业报国,做农民给军队提供粮食,还是给军队做被服鞋袜?
【他们主要通过加入各种各样的妇女团体,如“爱国妇人会”、“大日本联合妇人会”、“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等来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
古人们:好多的“会”啊,她们这“些会”是干什么的?
【以“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为例,在1934年时,该组织尚只有54万人,到了1935年12月便迅速增长到了255万人,1937年12月猛增到685万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飙增到925万人。
到了1942年,日本政府把前面三个团体合并成了“大日本妇人会”,此时会员人数达到了恐怖的1900万,这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成年女性。】
古人们:这些支持侵略战争的女人竟然比工人还要多,就算里面有一半是被逼或者不那么自愿参与的,那也超过支持侵略的工人数量了!
统治者们:日本成年女性有近两千万,那么加上小孩、老人和男人,总人口应该在六七千万,比地理课本上那个后世少一些。但这样的小国却有实力养活这么多人,还有余力侵略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足见工业化的威力之大啊!
大臣们:可是工业化需要大量识字的产业工人,天幕已经被禁,帝国也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大范围扫盲啊。
【而像日本这样把举国妇女纳入到一个妇女团体,并使之服务于战争体制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古人们:确实,闻所未闻呐!
【此外,妇女在激励士兵的作战意志这方面,也能起到其他群体都起不到的作用。例如,在战争期间,日本的妇女流行一种为出征的士兵缝制“千人针”的风俗。
所谓的“千人针”就是头巾、腰带或小背心一类的物件,它一般是在士兵出征时,由兵卒的母亲、姐妹、妻子等女性,邀请街坊邻居的1000位女性各缝一针,制成此物以送给士兵穿戴。
那些女人相信,士兵们在穿戴上此物后,在保佑他们生命的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勇敢。】
古人们:和百家被一样是个迷信和寄托,但还不如百家被有用,那个起码还能盖一盖……而且这个名字也太怪了,听起来就很扎得慌。
【关于这一点,《郭沫若传》中有相关记载,那是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久,决意回国抗日的郭沫若没有告知妻子,便自行回到了上海,这让他的日籍妻子佐藤富子心情很沉重。
有一天,佐藤富子在街头闲逛时,看到有好些妇女拿着布匹和针线在街上巡行,她们一看到有过路的女子,便走上前去请求她们在布匹上缝上一针。
就在佐藤富子继续走着时,一位年轻女子忽然上前拦住了她,请求她也缝上一针。但佐藤富子迟疑了半天,并未接手,那女人便向她解释道:“这千人针缝好了送到军部去,可以作为前敌将士避弹的护身符呢。”
佐藤富子反问了一句:“那东西真正能够避弹吗?怕是迷信吧?”
谁知刚说完,那个女人便狠瞪了她一眼,说道:“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不是日本人吗?”可见当时的日本妇女对于这种护身符是看得很重的。】
古人们:这么有用那你们为什么还战败了呢?
【除了缝制千人针外,日本妇女还会为士兵缝制大量的“慰问袋”,这些慰问袋实际就是一些可以放生活用品的小布包,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日本妇女寄给海外战场上的日本士兵,以激励他们勇敢作战的。
而在这些各式各样的物件中,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物件,那就是日军常常随身携带的“武运长久旗”。
我们从武运长久这4个字也能看出来,这玩意和前面的千人针、慰问袋一样,也是求吉利的。
但这几个字不是重点,重点是旗子空白部分签的密密麻麻的人名,这些名字都是侵华日军在出征前,由他们的亲戚乡邻亲手签上的。】
古人们: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就慰问袋还算有点用,但他们支持侵略的心是真的,对侵华日军的激励也是真的。
【我们现在视频画面上展示的这面旗帜,就是一个名叫“东史郎”的日本士兵所有的。
东史郎曾亲身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后来日本战败,他在回国后良心发现,公布了很多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和日记,这面旗帜就是他捐给中国的。
他说,他当年就是用枪挑着这面签满了自己乡邻名字的旗帜,率先攻进了南京的四方城,并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古时诸朝南京百姓:不是,他怎么没死啊?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畜生凭什么还活着!
一位经历过甲午战争的老人甚至直言道:“这是日清战争23年来从未有过的喜事。”】
“攻陷南京?”
想到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诸朝金陵百姓以及感同身受的古人们纷纷恨得牙痒痒,对这个不知名的老家伙也恨不得生啖其肉。
【除了口头支持外,日本的普通民众在行动上也出力颇多。
例如,日本政府为了扩大战争物资的生产,曾掀起了一股被称为“产业报国”的运动,而广大的日本劳动群众都曾自觉的投身于这项运动。
据统计,参加“产业报国会”的工人人数在1939年的时候为299万人,约占有组织工人总数的43%,1940年为483万人(占66%),1941年已经增长到了517万人(占70%)。
这些数据,可以说是日本的工人阶级参与侵略战争最直观的表现。】
古人们:五百多万人呐!这还仅仅是工人的数量,农民群体比例想来也差不多,更不用说军人和官僚、资本家,日本这真可以说是举国侵略了。
【二、日本的妇女群体
在日本发动的所有对外侵略战争中,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地域的几乎所有的日本妇女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侵略战争中。】
古人们:女人也能参与战争?怎么参与?做工人参加产业报国,做农民给军队提供粮食,还是给军队做被服鞋袜?
【他们主要通过加入各种各样的妇女团体,如“爱国妇人会”、“大日本联合妇人会”、“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等来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
古人们:好多的“会”啊,她们这“些会”是干什么的?
【以“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为例,在1934年时,该组织尚只有54万人,到了1935年12月便迅速增长到了255万人,1937年12月猛增到685万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飙增到925万人。
到了1942年,日本政府把前面三个团体合并成了“大日本妇人会”,此时会员人数达到了恐怖的1900万,这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成年女性。】
古人们:这些支持侵略战争的女人竟然比工人还要多,就算里面有一半是被逼或者不那么自愿参与的,那也超过支持侵略的工人数量了!
统治者们:日本成年女性有近两千万,那么加上小孩、老人和男人,总人口应该在六七千万,比地理课本上那个后世少一些。但这样的小国却有实力养活这么多人,还有余力侵略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足见工业化的威力之大啊!
大臣们:可是工业化需要大量识字的产业工人,天幕已经被禁,帝国也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大范围扫盲啊。
【而像日本这样把举国妇女纳入到一个妇女团体,并使之服务于战争体制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古人们:确实,闻所未闻呐!
【此外,妇女在激励士兵的作战意志这方面,也能起到其他群体都起不到的作用。例如,在战争期间,日本的妇女流行一种为出征的士兵缝制“千人针”的风俗。
所谓的“千人针”就是头巾、腰带或小背心一类的物件,它一般是在士兵出征时,由兵卒的母亲、姐妹、妻子等女性,邀请街坊邻居的1000位女性各缝一针,制成此物以送给士兵穿戴。
那些女人相信,士兵们在穿戴上此物后,在保佑他们生命的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勇敢。】
古人们:和百家被一样是个迷信和寄托,但还不如百家被有用,那个起码还能盖一盖……而且这个名字也太怪了,听起来就很扎得慌。
【关于这一点,《郭沫若传》中有相关记载,那是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久,决意回国抗日的郭沫若没有告知妻子,便自行回到了上海,这让他的日籍妻子佐藤富子心情很沉重。
有一天,佐藤富子在街头闲逛时,看到有好些妇女拿着布匹和针线在街上巡行,她们一看到有过路的女子,便走上前去请求她们在布匹上缝上一针。
就在佐藤富子继续走着时,一位年轻女子忽然上前拦住了她,请求她也缝上一针。但佐藤富子迟疑了半天,并未接手,那女人便向她解释道:“这千人针缝好了送到军部去,可以作为前敌将士避弹的护身符呢。”
佐藤富子反问了一句:“那东西真正能够避弹吗?怕是迷信吧?”
谁知刚说完,那个女人便狠瞪了她一眼,说道:“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不是日本人吗?”可见当时的日本妇女对于这种护身符是看得很重的。】
古人们:这么有用那你们为什么还战败了呢?
【除了缝制千人针外,日本妇女还会为士兵缝制大量的“慰问袋”,这些慰问袋实际就是一些可以放生活用品的小布包,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日本妇女寄给海外战场上的日本士兵,以激励他们勇敢作战的。
而在这些各式各样的物件中,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物件,那就是日军常常随身携带的“武运长久旗”。
我们从武运长久这4个字也能看出来,这玩意和前面的千人针、慰问袋一样,也是求吉利的。
但这几个字不是重点,重点是旗子空白部分签的密密麻麻的人名,这些名字都是侵华日军在出征前,由他们的亲戚乡邻亲手签上的。】
古人们: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就慰问袋还算有点用,但他们支持侵略的心是真的,对侵华日军的激励也是真的。
【我们现在视频画面上展示的这面旗帜,就是一个名叫“东史郎”的日本士兵所有的。
东史郎曾亲身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后来日本战败,他在回国后良心发现,公布了很多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和日记,这面旗帜就是他捐给中国的。
他说,他当年就是用枪挑着这面签满了自己乡邻名字的旗帜,率先攻进了南京的四方城,并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古时诸朝南京百姓:不是,他怎么没死啊?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畜生凭什么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