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 > 第255章 先亏不是亏!

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 第255章 先亏不是亏!

    \"依小人愚见,\"何先生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苏家定是另有所图。兴许是想......\"

    而今《晋时日报》竟敢定价五十文,这不是摆明了要把其他人往死路上逼吗?顾藩心中暗骂,这苏家小子,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派系的大佬们也都气得直跳脚。当晚,在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中,几家报坊的东家秘密聚首,商议对策。

    \"诸位,\"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人拍案而起,\"这苏家简直欺人太甚!若是任由他们这般搞下去,我们这些报坊,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正是此理!\"另一人愤愤道,\"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就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清晨,匆匆用过早饭的苏大少便迫不及待地出了陈府,要亲眼查看报纸的销售情况。天色尚早,街上已经有不少人排队等候。小贩们推着担子从队伍边经过,油条的香气和豆浆的热气在晨雾中飘散。

    \"各位客官莫急,报纸管够!\"一个伙计扯着嗓子喊道。

    \"给我来两份!现钱!\"

    \"我要五份,是周大人府上的。\"

    \"劳烦给小的三份,这是赵员外吩咐的......\"

    和往常一样,陈府门外排着好几条长龙。那些各府第的家奴早早就候在那里,有的倚着墙根打盹,有的三三两两地闲聊。

    \"你们家老爷如何评价这报纸?\"一个身着褐色短打的家奴问道。

    \"我们老爷啊,\"另一个穿绿衫的得意洋洋地道,\"每天都要把报纸从头到尾看两遍呢!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前儿个还说,这报纸写得比那些时文集子有意思多了!\"

    五十文钱对于那些财大气粗的世家大族而言,确实不值一提。就连那些身份卑微的家奴都不曾在意,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钱。一个体面人家的门面,总不能在这点小钱上斤斤计较。

    看着如此火爆的场面,苏大少暗自松了口气。看来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三千份报纸确实有点供不应求了。他转身对身边的管事低声吩咐:\"让印刷作坊准备加印,至少再来一千份。\"

    从纯商业角度来看,五十文的售价远低于成本。苏大少不仅赚不到一文钱,还要贴补报坊的日常开销。但这正是他的如意算盘——以价格优势打垮对手,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待到竞争对手尽数退出,这偌大的报业市场,可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了!

    他这么做,为的就是要挤垮其他几家报坊,使得《晋时日报》成为独家经营的报坊。即便不能垄断全部,也要让《晋时日报》占据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牢牢把控报业市场的主导权。到那时候,还愁赚不回这些投入?

    早在两天前,苏大少就将印刷工匠和木匠们召集到后院的工坊。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进来,照在一张张期待的脸庞上。工坊里飘着淡淡的墨香,几十个工匠分列两旁,注视着站在中间的苏大少。

    \"诸位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苏大少缓步踱在工匠们中间,目光温和却带着一股摄人的锐气,\"我知道,你们中有人跟着父辈学艺十几年,有人走南闯北,积累了无数经验。但是,好手也要不断精进才是。今日我想跟诸位说说,如何能把咱们的纸张做得更好,成本却更低。\"

    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嘟囔:\"这哪里可能?要么质量好成本高,要么成本低质量差,这不是行业常识吗?\"

    \"就是,\"另一个蓄着山羊胡的老匠人摇头道,\"我干这行三十年,还没听说过这样的好事。\"

    苏大少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一张特制的纸样:\"有,而且就在眼前。诸位请看......\"

    他走到一个装满竹子的木桶前,拿起一截新鲜的竹子:\"比如这竹子,若是处理得当,完全可以用来造纸。\"说着,他取出一本详细记载着后世造纸工艺的笔记,开始细细讲解。

    工匠们越听越是入神。那些原本一脸不屑的老师傅,也渐渐收起了轻视的表情,不住地点头。

    \"少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工匠忽然抚掌道,\"您这法子,倒让老朽想起一事。我爹在世的时候,也曾提过类似的法子,说是他年轻时在南方见过。只是那时无人重视,渐渐就被人遗忘了......\"

    至于这些工匠们能够参透多少,那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事情了。反正,本公子已经把方向指给你们了,能走多远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他特意吩咐管家,说谁要是能改进造纸方法,重重有赏。这消息很快就在各个作坊传开了。

    \"你们听说了吗?陈府那边说只要能改进造纸方法,赏银十两呢!\"一个年轻工匠兴奋地对同伴说。

    \"知道知道,\"他的同伴眼睛发亮,\"我那表弟已经开始琢磨法子了。你想啊,咱们祖上不也是一步步摸索,把纸张做得越来越好的吗?\"

    这些议论很快在各个作坊里传开。不过几日,就陆续有人找上门来,说是有了新想法要试试。苏大少来者不拒,每个建议都仔细听取,还让人记录在册。

    转眼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陈府的围墙上,给青砖抹上了一层金色。苏大少站在书房里,望着案头厚厚的一摞建议书,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只要能够降低纸张成本,提高纸张质量,《晋时日报》的成本就能进一步降低。如此一来,薄利多销的效果必然更加显着。

    接下来,他还打算将《晋时日报》改为日刊。想到这里,他已经开始让人着手准备了。这才是真正的细水长流之计!

    不过现在的报纸确实还入不敷出,但代印书籍的生意却红火得很。因为陈府报坊的印刷价格比其他坊市足足便宜了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质量上乘,速度奇快。这么明显的优势,但凡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该把书稿往哪里送。

    \"王兄,\"苏大少在街上巧遇一位熟识的文人,笑着问道,\"听说你新编了一部文集,怎么不送到我这来印?\"

    \"哎呀,苏老弟,\"那文人搓着手,笑容可掬,\"小弟正想找你呢!听说你这印工精湛,价钱公道,我这就是来......\"

    此外,那些想在《晋时日报》上发表文章的文人墨客,也没少暗地里\"捐献\"银子。这些\"润笔费\"加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进项。

    \"少爷,\"一个身着绫罗的年轻文士满脸期待地说,\"小生不才,斗胆写了一篇文章,想请少爷过目......\"说着,他将一封信笺和一锭银子一同递上。

    苏大少接过文稿,扫了几眼:\"嗯,倒也不是不能刊登......\"

    也不知是否各派系大佬事先串通,《晋时日报》开始收费后,他们的报坊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刊。他们打的什么主意,简直昭然若揭——就是要看《晋时日报》在巨额亏损下坚持不住,早日倒闭!

    可事与愿违,三千份报纸在半个时辰内就销售一空,甚至还有许多人扑了个空。苏大少不得不临时加印一千份,这才勉强满足了市场需求。

    \"唉,又没买着!\"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人跺脚叹气,\"这都第三天了,早不早来都是一样。\"

    真正买到报纸的人喜滋滋地离去,但仍有许多看热闹的人驻足不去。他们三五成群,低声议论。这些看客中,藏着不少各大派系派来打探消息的眼线。他们装扮得与普通百姓无异,却一直冷眼旁观。

    直到十二个摊位尽数收摊,整整四千份《晋时日报》售罄,这些\"眼线\"才略松一口气。他们脸上挂着不屑的冷笑,三三两两地离去:\"走,回去复命吧。\"

    就在不久前,这些人还是报业上的竞争对手。如今为了对付共同之敌,他们已放下前嫌,结成了攻守同盟。这些大佬们私下达成共识,各家报坊的成本都在九十文上下,最低的也要八十文。在他们看来,《晋时日报》每售出一份,至少要亏损三十文,这四千份加起来,便要亏空近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