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瘫公瘸?我有系统粮满仓旺全家 第192章 坦然了
热门推荐:
别惹他,他的七个师姐太凶残
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
文娱:和女总裁闪婚后我的马甲藏不住了
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
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
八岁厅里厅气的我被全网爱戴
空降汉东主持人,问政领导干部!
五个哥哥上门接,大佬假千金她不装了!
王府郡主三岁半,被全王朝宠了
第192章 坦然了
吴桂花:“都说三岁定八十,我看也没差,这俩娃的性子怕是从小就定下咯。”
“呵呵,可不一定。”田婆对锦绣道,“锦绣我跟你说,锦南小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四岁那年有一回玩火把自家的草棚烧了,被他爷抄着棍子追了四条村,现在不也稳重踏实。”
锦绣瞪大眼意外道:“我还以为相公打小就懂事稳重呢。”
李秀红坐轮椅,掩唇笑道:“小孩子嘛,皮一点才正常。”
“大宝那小嘴巴,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呵呵。”
“小宝的眉毛眼睛和秋霞像。”
“两个娃娃真俊,瞧着真机灵,以后准有出息。”
一群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张秋霞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宝宝,周身散发着初为人母的柔光,“我这个做娘的,不求他们有出息,只希望两个宝宝能平平安安长大。”
“咱们老谢家第一个重孙辈,可不能马虎,得给大宝小宝办个满月酒,老二媳妇,你说呢。”
田婆子看向张玉英,张玉英正在逗娃,闻言头也不抬地哎了声,“家里都商量过了,除了自家人,邻里乡亲也得请,摆个二十来桌差不多了。”
像那些大户人家,讲究点的还有洗三,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家人为宝宝举行沐浴仪式,谓之“洗三。”
还有满月酒和百日酒。
农家人没那么讲究,热热闹闹办个满月酒算很重视了。
几个长辈商量满月酒,锦绣从田婆子手里接过小宝,软软糯糯仿佛没有骨头似的。
锦绣不敢抱得太用力,臂弯轻轻摇晃。
都是过来人,黄梅看她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透着喜爱,忍不住调侃:“在想以后自己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样儿吧,那你和锦南可得加把劲了,再给咱谢家添个小宝贝。”
被说中心思,锦绣嫣然一笑,大方承认,“是啊,宝宝太可爱了。”
忍不住让人心生幻想和期待。
知道实情的吴桂花嗔了一眼女儿,话里有话道:“二婶说的没错,你和姑爷得抓紧了。”
锦绣摸了摸鼻子,娘明知道她和相公都还没圆房,哪来的孩子呢。
她转移话题,反过来打趣黄梅,“二婶都当上奶奶了,大山堂弟过完年就十六了吧,让他赶紧的,争取明年就让三婶当上奶奶。”
这话说到黄梅心坎里去。
张玉英得了两个大胖孙,当了奶奶后整天笑得见牙不见眼,那嘚瑟样儿看着她羡慕又眼热。
没错。
他们大山也该娶亲了,慢一步没关系,再不济后年也该抱上孙孙了。
生出念头后,黄梅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锦绣看着她匆匆告辞,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心想来真的,这就急着回去找媒婆哩。
几个出了二房家的门,撞见谢三奶抱着个针线箩筐,田婆子喊了声:“三弟妹到哪去?”
谢三奶笑着走近,“闲得无聊,去村口跟人唠嗑唠嗑,顺便等外出的车队回来。”
各处粮食都涨价了,谢三奶得到消息,便拜托外出的车队帮忙买些盐油米回来,他们家只有两亩薄田,交粮税后没剩多少。
先不说难民的事,粮铺到处都在涨价,抢在还没涨得太离谱前赶紧买,还得多买些。
田婆子听谢三奶说了这么一通:“精细白米白面就不说了,听说粗粮都比原来贵了四五文钱咧。”
谢三奶摇头:“还有黑面,就连去年的陈粮都贵了好几文。”
“三弟妹你能买就多囤点,我看,还有得涨。”
“嗯,眼下这种情况,只有备足了粮食心里才能够踏实。”
婆子俩个站在路上聊开了,吴桂花还有锦绣推着李秀红回家。
村里每天派车队外出打探,外面还没大乱,情况还算可控。
粮食锦绣更是一点都不担心,她空间里囤得足足的。
谢锦南一早上都在屋里看书,出来透气,瞥见锦绣往后院走去,他抬脚跟上去,跟着锦绣下了地窖。
锦绣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展颜笑道:“相公怎么跟来了?”
“娘子还不打算告诉我,这个地方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谢锦南动作轻柔,捏了捏她的小鼻头。
只见地窖深处,四块半人高的石板用榫卯相互连接,围成一处空地,地底还往下挖了一米深。
这是当初建房子挖地窖时,锦绣设计的。
谢锦南不明所以。
小妻子神神秘秘,问就说以后就知道了。
锦绣咧嘴,露出整齐的贝齿,“我打算把这里做成冰窖。”
“冰窖?哪来的冰?”
“简单,没有就自己制冰。”
口气轻松寻常得像是做饭一样,谢锦南以为自己听岔了,“.....你说要制什么?”
“制冰。”锦绣高兴道,“有了冰窖,夏天咱们就能享受到冰块了,还能用来保存肉类。”
谢锦南当然知道冰的好处,冰是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的金贵东西,他惊讶的是娘子居然会制冰。
“吃惊吧。”锦绣嘚瑟道,“我是从书里学到制冰的方法。”
书,不是普通的书,是系统里的。
想到锦绣那个逆天的系统,谢锦南很快就坦然了。
“锦儿,制冰非同小可,不能给外人知道了。”
“嗯,知道。”
在古代,冰珍贵又难得,即便是权贵人家,也只能耗费大量人力采集运输冰块,存入冰窖,留待夏天享用,更别说他们南方,冬天不下雪,寻常普通百姓,一生都难见一回冰。
若是让人知晓她掌握简便的制冰之法,定会惹来麻烦。
锦绣会做很多稀奇东西,又不是第一回了,谢锦南知道妻子心里有数,只是浅浅提个醒。
锦绣捧着一颗大白菜,两人站在地窖入口,听到黎天河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姐,姐夫,你们快上来,有客人找。”
回到地上。
锦绣和谢锦南赶忙往前院走去,一眼看到院子里站着的老妇。
妇人由婢女随侍,衣着名贵又低调,旁边还站着一个让他们熟悉又吃惊的人。
“顾老先生,顾老夫人!”
吴桂花:“都说三岁定八十,我看也没差,这俩娃的性子怕是从小就定下咯。”
“呵呵,可不一定。”田婆对锦绣道,“锦绣我跟你说,锦南小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四岁那年有一回玩火把自家的草棚烧了,被他爷抄着棍子追了四条村,现在不也稳重踏实。”
锦绣瞪大眼意外道:“我还以为相公打小就懂事稳重呢。”
李秀红坐轮椅,掩唇笑道:“小孩子嘛,皮一点才正常。”
“大宝那小嘴巴,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呵呵。”
“小宝的眉毛眼睛和秋霞像。”
“两个娃娃真俊,瞧着真机灵,以后准有出息。”
一群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张秋霞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宝宝,周身散发着初为人母的柔光,“我这个做娘的,不求他们有出息,只希望两个宝宝能平平安安长大。”
“咱们老谢家第一个重孙辈,可不能马虎,得给大宝小宝办个满月酒,老二媳妇,你说呢。”
田婆子看向张玉英,张玉英正在逗娃,闻言头也不抬地哎了声,“家里都商量过了,除了自家人,邻里乡亲也得请,摆个二十来桌差不多了。”
像那些大户人家,讲究点的还有洗三,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家人为宝宝举行沐浴仪式,谓之“洗三。”
还有满月酒和百日酒。
农家人没那么讲究,热热闹闹办个满月酒算很重视了。
几个长辈商量满月酒,锦绣从田婆子手里接过小宝,软软糯糯仿佛没有骨头似的。
锦绣不敢抱得太用力,臂弯轻轻摇晃。
都是过来人,黄梅看她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透着喜爱,忍不住调侃:“在想以后自己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样儿吧,那你和锦南可得加把劲了,再给咱谢家添个小宝贝。”
被说中心思,锦绣嫣然一笑,大方承认,“是啊,宝宝太可爱了。”
忍不住让人心生幻想和期待。
知道实情的吴桂花嗔了一眼女儿,话里有话道:“二婶说的没错,你和姑爷得抓紧了。”
锦绣摸了摸鼻子,娘明知道她和相公都还没圆房,哪来的孩子呢。
她转移话题,反过来打趣黄梅,“二婶都当上奶奶了,大山堂弟过完年就十六了吧,让他赶紧的,争取明年就让三婶当上奶奶。”
这话说到黄梅心坎里去。
张玉英得了两个大胖孙,当了奶奶后整天笑得见牙不见眼,那嘚瑟样儿看着她羡慕又眼热。
没错。
他们大山也该娶亲了,慢一步没关系,再不济后年也该抱上孙孙了。
生出念头后,黄梅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锦绣看着她匆匆告辞,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心想来真的,这就急着回去找媒婆哩。
几个出了二房家的门,撞见谢三奶抱着个针线箩筐,田婆子喊了声:“三弟妹到哪去?”
谢三奶笑着走近,“闲得无聊,去村口跟人唠嗑唠嗑,顺便等外出的车队回来。”
各处粮食都涨价了,谢三奶得到消息,便拜托外出的车队帮忙买些盐油米回来,他们家只有两亩薄田,交粮税后没剩多少。
先不说难民的事,粮铺到处都在涨价,抢在还没涨得太离谱前赶紧买,还得多买些。
田婆子听谢三奶说了这么一通:“精细白米白面就不说了,听说粗粮都比原来贵了四五文钱咧。”
谢三奶摇头:“还有黑面,就连去年的陈粮都贵了好几文。”
“三弟妹你能买就多囤点,我看,还有得涨。”
“嗯,眼下这种情况,只有备足了粮食心里才能够踏实。”
婆子俩个站在路上聊开了,吴桂花还有锦绣推着李秀红回家。
村里每天派车队外出打探,外面还没大乱,情况还算可控。
粮食锦绣更是一点都不担心,她空间里囤得足足的。
谢锦南一早上都在屋里看书,出来透气,瞥见锦绣往后院走去,他抬脚跟上去,跟着锦绣下了地窖。
锦绣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展颜笑道:“相公怎么跟来了?”
“娘子还不打算告诉我,这个地方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谢锦南动作轻柔,捏了捏她的小鼻头。
只见地窖深处,四块半人高的石板用榫卯相互连接,围成一处空地,地底还往下挖了一米深。
这是当初建房子挖地窖时,锦绣设计的。
谢锦南不明所以。
小妻子神神秘秘,问就说以后就知道了。
锦绣咧嘴,露出整齐的贝齿,“我打算把这里做成冰窖。”
“冰窖?哪来的冰?”
“简单,没有就自己制冰。”
口气轻松寻常得像是做饭一样,谢锦南以为自己听岔了,“.....你说要制什么?”
“制冰。”锦绣高兴道,“有了冰窖,夏天咱们就能享受到冰块了,还能用来保存肉类。”
谢锦南当然知道冰的好处,冰是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的金贵东西,他惊讶的是娘子居然会制冰。
“吃惊吧。”锦绣嘚瑟道,“我是从书里学到制冰的方法。”
书,不是普通的书,是系统里的。
想到锦绣那个逆天的系统,谢锦南很快就坦然了。
“锦儿,制冰非同小可,不能给外人知道了。”
“嗯,知道。”
在古代,冰珍贵又难得,即便是权贵人家,也只能耗费大量人力采集运输冰块,存入冰窖,留待夏天享用,更别说他们南方,冬天不下雪,寻常普通百姓,一生都难见一回冰。
若是让人知晓她掌握简便的制冰之法,定会惹来麻烦。
锦绣会做很多稀奇东西,又不是第一回了,谢锦南知道妻子心里有数,只是浅浅提个醒。
锦绣捧着一颗大白菜,两人站在地窖入口,听到黎天河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姐,姐夫,你们快上来,有客人找。”
回到地上。
锦绣和谢锦南赶忙往前院走去,一眼看到院子里站着的老妇。
妇人由婢女随侍,衣着名贵又低调,旁边还站着一个让他们熟悉又吃惊的人。
“顾老先生,顾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