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杀旗之特种兵1938 > 第210章 上级的考虑

杀旗之特种兵1938 第210章 上级的考虑

    张海洋确实饿坏了,伸手抓起桌上的窝头,就着两碟小咸菜,还有热气腾腾的两个炒菜,就大口地吃了起来。

    其实,对于师长提及的,这三个关键问题,他心里早就有了,成熟的计划与想法。

    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便师首长,今日不找他来商议,他也打算依着自己的思路,稳步推进。

    风卷残云般,八个窝头下肚,又灌下两大口酒,张海洋才感到腹中充实,彻底吃饱了。

    倪雅欣也适时 ,放下了筷子,轻声开口说道:“两位首长,关于独立团驻地的选址,我们还得实地去勘察一番,综合多方面因素,才能敲定最佳方案。”

    “至于第二件,第三件事,还是请张参谋长来解答吧!”

    “他作为 ,专业的特种兵出身,经验丰富,他的见解更具权威性。”

    两位首长的目光,随之聚焦到张海洋身上。

    张海洋清了清嗓子,略有些拘谨地开口:“两位首长,那我就献丑了。”

    “以特战连目前的状况而言,并不适宜,贸然扩大编制,反倒应该走 ,少而精的路线。”

    “从特战连组建至今,已有不下四十名队员,先后壮烈捐躯。”

    “可实际上,真正达到 S 级别的,高难度任务数量并不多。

    “能算得上 SSS 级别的顶级任务,更是仅有一两个,还都勉强够格。”

    “但队员们的牺牲数量,却远远超过,常规任务的战损标准。”

    “哦?那什么是 S 级别的任务呢?”师长敏锐地捕捉到关键,插话问道。

    “师长,特种作战任务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按照任务的难度系数,细分为 A、b、c 等类别,最顶尖的便是 S 级别,而其中的最高层级就是 SSS级别。”张海洋解释道。

    政委也赶忙追问:“这其中有什么,具体的讲究,和说法吗?”

    张海洋略作思考,组织了下语言:“打个比方,击毙一名鬼子少尉军官,属于相对低难度,可能对应 c 级任务。”

    “击毙鬼子中佐,难度上升,对应 b 级。”

    “要是击毙一个鬼子将军,那无疑是高难度,可归为 S 级。”

    “至于击杀鬼子天皇,自然就是那遥不可及,极度危险的 SSS级任务了。”

    “这就是根据,狙击目标的重要性,防御强度,以及任务环境的凶险程度等,来综合划分的。”

    见两位首长听得专注,并没有插话,和打断的意思。

    张海洋继续侃侃而谈:“培养一支特战连队,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

    “况且特种作战,从来不是靠人多取胜,而是凭借队员,精湛特战专业水平,敏捷的快速反应,与超强执行配合能力。”

    师长和政委,听得入了迷,不住地点头,示意张海洋不要停歇,接着往下讲。

    张海洋一仰头,把最后一口酒喝完。

    随后,又将如何选拔特训队员,物资器材保障,合理的人员数量,配置等要点,都详细地,阐述了一遍。

    政委见张海洋,说得口干舌燥,酒杯也空了,便让通讯员,又拿来一瓶白酒。

    就这样,张海洋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声情并茂。

    师长,政委和倪雅欣三个人 ,全神贯注地听。

    接着,张海洋又切入,第三个问题,谈到如何与老百姓相处,以及妥善安置的问题时。

    他言简意赅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依我之见,部队最好和乡亲们分开驻扎。”

    “一方面,军队本就是高度保密,纪律严明,执行高效的团队。”

    “信息保密与安全, 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混居一处,难免牵扯到,消息泄露 ,甚至出现叛徒的隐患。”

    师长和政委听完,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与认可。

    等到第二瓶白酒 ,也见了底,师长和政委站起身,真诚地向张海洋 ,表达了谢意。

    两个首长,并未当场下达 ,任何硬性命令与指示,而是关爱和温和地,让他和倪雅欣两人,先回去休息。

    张海洋和倪雅欣两个人,立刻起身立正敬礼,转身离开团部。

    回到休息之处,四下无人,倪雅欣借着酒劲,像只柔顺的小猫咪一般,轻轻扑到张海洋怀中,将头靠在他宽厚的胸膛上。

    张海洋心头一热,也伸出大手,紧紧抱住了倪雅欣,鬼使神差地,他的唇缓缓向着倪雅欣靠近。

    在倪雅欣的嘴唇上 ,亲了一下,刚想着再进一步,让这亲昵的举动升温。

    张海洋却突然身形一僵,迅速松开了倪雅欣。

    凭借着,异于常人的听力,他敏锐捕捉到,远处有轻微的脚步声 ,正缓缓逼近。

    当下,两个人立刻,默契地分开些许距离,试图平复紊乱的呼吸,与加速的心跳。

    倪雅欣脸蛋红扑扑的,恰似熟透的苹果,羞涩难掩。

    她慌乱地转身,疾步跑回自己的住处。

    一路上,脑海中尽是刚刚,和张海洋在一起, 那令人小鹿乱撞的亲昵瞬间。

    张海阳站在原地,望着倪雅欣离去的方向,心底涌起一丝,意犹未尽之感,片刻后,才缓缓转身离去。

    而师部之中,师长和政委两人,相对而坐。

    手中夹着,袅袅冒烟的烟卷,脸上不见,丝毫疲惫之色,眼神中透着 ,凝重与深思。

    还在就张海洋,提及的诸多问题,低声商议着。

    师长微微皱眉,沉声道:“这特战连的事,海洋说得在理,走少而精的路子,确实更契合当前局势,咱们的资源有限,搞不起大规模的投入。”

    政委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点头应和:“是啊,驻地选址的事情,也马虎不得,得尽快安排人手去勘察,老百姓的安置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可不能让乡亲们,受了委屈。”

    很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诸多思路逐渐明晰,达成了共识。

    他们互相对视,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

    仿佛已看到未来 ,应对困境的曙光。

    随后,便掐灭烟圈,各自起身,回去休息去了。

    只留下一室静谧,唯有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默默见证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