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茯和她的瘸腿夫君 第7章 谢四丫丈夫
“娘身子好多了,吃完饭你跟着村里人去镇上学堂,不用在家照顾娘,好好听夫子的,不许跟夫子顶嘴知道吗。”
裴青生放下碗筷:“我知道了娘,我去问问叔什么时候去镇上,您先吃,碗放着等我回来洗。”
拿起一个馒头起身。
“没吃饱再吃点,锅里还有呢。”
“不吃了,娘,我去了。”
何小溪见他跑出门,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孩子要是能稳重点,她的心能少操一半。
裴青生跑到屋后,远远看到在林中找野菜的小姑娘,快步跑过去,等离得近了,脚步又放慢,慢悠悠地走过去,咳嗽了一声。
谢茯回头,仰望着站在离她两米远的小少年。
他今日一身靛蓝色新衣,逆着光,看不清脸上的神情。
将野菜扔到箩筐里,拿着镰刀起身,感激道:“昨天谢谢你的馒头。”
“不用说谢。”他不好意思地摸了一头,左手从背后伸出,“我这还有一个,早上没吃完,给。”
谢茯盯了他几秒,目光落在馒头上,最后垂下望着地上的野草:“谢谢,但我不能总要你的吃食,你拿回去吧,我不能要。”
裴青生以为她误会了,连忙解释:“我、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不要误会,这、这个馒头你拿去。”
“谢谢你的好意,你留着晌午吃吧。”
见她转身要走,急忙塞给她:“拿着,我要去学堂了,你不用去我家还,我走了。”
他娘并不知晓这件事。
怕她拒绝,馒头塞给她便往村子里跑。
“你等等……”
谢茯抱着馒头,颇为无奈地望着背影消失,他怎么这两天老是给她送馒头。
后知后觉想起来,今天打算见到他把那块小布还给他的,现在还在怀里揣着。
站在原地待了许久,将馒头用布包起来装进怀中,决定收下,等会悄悄带回去,不能让爹娘看见。
他刚才说不让她去他们家,看来他娘并不知道。
中午回到家,小声在谢四丫耳边说了一句,对方露出担忧的神色:“小妹,以后他再给你馒头别要了,要是让何婶知道,传到爹娘耳朵里,他们非打断你的腿不可。”
“我知道四姐,以后说什么都不会要了。”
谢茯出去倒水时,见裴青生坐着村里驴车出村,应该是去镇上学堂,以后在村里见面还是避着一点吧。
他娘本来就不喜欢他们家,如果再和他有接触,恐怕会以为是自己在纠缠裴青生。
***
这天,村里一个小男孩到地里喊她们。
“谢四丫,你爹娘让你快回家,给你找的婆家来了,让你快点回去。”
谢茯听罢,连忙转头往右侧看去,不舍地站起身,眼眶湿润:“四姐,我不想你走。”
前面三个姐姐自从出嫁后,再也没见过,现在四姐出嫁,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再见到了。
谢四丫将手中的草扔到山沟里,搓了搓手上粘着的泥,安慰道:“小妹,你在这里,别回去了,空了我会回来看你。”
笑着看向她,带着苦涩和悲凉:“千万别哭,四姐嫁人是喜事,让爹娘看到你这样会挨打,小妹,我走了。”
“四姐。”谢茯忍着眼泪,追出去几步,见她越走越快,哽咽着嗓音,“四姐,你要好好的,有机会我会去找你们,一定要等着我。”
走到地头的人点了点头,没有出声回应。
地里除草的婶子们在交谈着,她们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好像是故意在说给她听一样。
“啧,这李贵芬家又到手六两六,嫁出去四个姑娘了,底下还有一个,肚子里生出来要是个男孩,手里的钱能娶三个儿媳妇了。”
“我听说四丫找的这个婆家不咋样,男的快三十了吧,是老光棍,还是死了婆娘的,你们听说没?”
“我去问过了,死了婆娘的,听说是活生生累死的,这男的家里人多,娶得婆娘不给吃饱饭,天天累得跟老黄牛似的。”
“那这四丫嫁过去能过啥好日子,还不跟前头一样,还有五丫,再过几年也该说婆家了。”
“李贵芬命真好,生了五个丫头,一个丫头赚六两六,哪像咱们,拼了命的种地赚钱,存着给儿子娶媳妇。”
“那你也多生几个丫头,一个要八两八,你就坐等着享福了。”
“就是,你要是羡慕,和你家的再生几个。”
“谁要是眼红谁就生呗,反正丫头好养活,长大了还能给家里干活。”
“……”
谢茯站在原地,目光望向越来越小的背影,耳边听着她们的讨论声。
她今年八岁,再过三年,最多四年,爹娘便会让媒婆给她找婆家。
这样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重活一次,她不愿意再走别人安排好的路。
谢茯扔下镰刀,小跑着追上去。
快到家旁,听到屋里传出爽朗的笑声,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中气十足。
从屋里出来的谢四丫低着头,走进杂物房,收拾两件破衣裳带走,这就是她的嫁妆了。
李贵芬笑呵呵的进屋把银子收起来,一出门看到谢茯回来,脸上的笑意收了一点:“五丫,你回来干什么,地里草除完了?”
“没,我回来拿背篓,除完草去割猪草。”
她扫了眼堂屋,一个面相凶巴巴,皮肤黝黑,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她爹对面,对方眼神也在她身上扫了一遍,便移开目光。
说道:“岳父,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四丫,您和丈母娘就放心吧,我不会让她过苦日子的。”
媒婆会隐瞒一些事情,但有些事情她们隐瞒不了。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各个村子都有八卦的婆娘,哪个村男人打死了婆娘,谁家生了几个女儿,儿子找了什么样的媳妇,知道的一清二楚。
谢大牛夫妻眼睛里只认钱,眼前的女婿前头婆娘是怎么死的,他们知道。
“四丫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人,跟我们老谢家没有一点关系,不听话婆娘该打,打几次就老实了。”
裴青生放下碗筷:“我知道了娘,我去问问叔什么时候去镇上,您先吃,碗放着等我回来洗。”
拿起一个馒头起身。
“没吃饱再吃点,锅里还有呢。”
“不吃了,娘,我去了。”
何小溪见他跑出门,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孩子要是能稳重点,她的心能少操一半。
裴青生跑到屋后,远远看到在林中找野菜的小姑娘,快步跑过去,等离得近了,脚步又放慢,慢悠悠地走过去,咳嗽了一声。
谢茯回头,仰望着站在离她两米远的小少年。
他今日一身靛蓝色新衣,逆着光,看不清脸上的神情。
将野菜扔到箩筐里,拿着镰刀起身,感激道:“昨天谢谢你的馒头。”
“不用说谢。”他不好意思地摸了一头,左手从背后伸出,“我这还有一个,早上没吃完,给。”
谢茯盯了他几秒,目光落在馒头上,最后垂下望着地上的野草:“谢谢,但我不能总要你的吃食,你拿回去吧,我不能要。”
裴青生以为她误会了,连忙解释:“我、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不要误会,这、这个馒头你拿去。”
“谢谢你的好意,你留着晌午吃吧。”
见她转身要走,急忙塞给她:“拿着,我要去学堂了,你不用去我家还,我走了。”
他娘并不知晓这件事。
怕她拒绝,馒头塞给她便往村子里跑。
“你等等……”
谢茯抱着馒头,颇为无奈地望着背影消失,他怎么这两天老是给她送馒头。
后知后觉想起来,今天打算见到他把那块小布还给他的,现在还在怀里揣着。
站在原地待了许久,将馒头用布包起来装进怀中,决定收下,等会悄悄带回去,不能让爹娘看见。
他刚才说不让她去他们家,看来他娘并不知道。
中午回到家,小声在谢四丫耳边说了一句,对方露出担忧的神色:“小妹,以后他再给你馒头别要了,要是让何婶知道,传到爹娘耳朵里,他们非打断你的腿不可。”
“我知道四姐,以后说什么都不会要了。”
谢茯出去倒水时,见裴青生坐着村里驴车出村,应该是去镇上学堂,以后在村里见面还是避着一点吧。
他娘本来就不喜欢他们家,如果再和他有接触,恐怕会以为是自己在纠缠裴青生。
***
这天,村里一个小男孩到地里喊她们。
“谢四丫,你爹娘让你快回家,给你找的婆家来了,让你快点回去。”
谢茯听罢,连忙转头往右侧看去,不舍地站起身,眼眶湿润:“四姐,我不想你走。”
前面三个姐姐自从出嫁后,再也没见过,现在四姐出嫁,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再见到了。
谢四丫将手中的草扔到山沟里,搓了搓手上粘着的泥,安慰道:“小妹,你在这里,别回去了,空了我会回来看你。”
笑着看向她,带着苦涩和悲凉:“千万别哭,四姐嫁人是喜事,让爹娘看到你这样会挨打,小妹,我走了。”
“四姐。”谢茯忍着眼泪,追出去几步,见她越走越快,哽咽着嗓音,“四姐,你要好好的,有机会我会去找你们,一定要等着我。”
走到地头的人点了点头,没有出声回应。
地里除草的婶子们在交谈着,她们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好像是故意在说给她听一样。
“啧,这李贵芬家又到手六两六,嫁出去四个姑娘了,底下还有一个,肚子里生出来要是个男孩,手里的钱能娶三个儿媳妇了。”
“我听说四丫找的这个婆家不咋样,男的快三十了吧,是老光棍,还是死了婆娘的,你们听说没?”
“我去问过了,死了婆娘的,听说是活生生累死的,这男的家里人多,娶得婆娘不给吃饱饭,天天累得跟老黄牛似的。”
“那这四丫嫁过去能过啥好日子,还不跟前头一样,还有五丫,再过几年也该说婆家了。”
“李贵芬命真好,生了五个丫头,一个丫头赚六两六,哪像咱们,拼了命的种地赚钱,存着给儿子娶媳妇。”
“那你也多生几个丫头,一个要八两八,你就坐等着享福了。”
“就是,你要是羡慕,和你家的再生几个。”
“谁要是眼红谁就生呗,反正丫头好养活,长大了还能给家里干活。”
“……”
谢茯站在原地,目光望向越来越小的背影,耳边听着她们的讨论声。
她今年八岁,再过三年,最多四年,爹娘便会让媒婆给她找婆家。
这样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重活一次,她不愿意再走别人安排好的路。
谢茯扔下镰刀,小跑着追上去。
快到家旁,听到屋里传出爽朗的笑声,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中气十足。
从屋里出来的谢四丫低着头,走进杂物房,收拾两件破衣裳带走,这就是她的嫁妆了。
李贵芬笑呵呵的进屋把银子收起来,一出门看到谢茯回来,脸上的笑意收了一点:“五丫,你回来干什么,地里草除完了?”
“没,我回来拿背篓,除完草去割猪草。”
她扫了眼堂屋,一个面相凶巴巴,皮肤黝黑,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她爹对面,对方眼神也在她身上扫了一遍,便移开目光。
说道:“岳父,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四丫,您和丈母娘就放心吧,我不会让她过苦日子的。”
媒婆会隐瞒一些事情,但有些事情她们隐瞒不了。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各个村子都有八卦的婆娘,哪个村男人打死了婆娘,谁家生了几个女儿,儿子找了什么样的媳妇,知道的一清二楚。
谢大牛夫妻眼睛里只认钱,眼前的女婿前头婆娘是怎么死的,他们知道。
“四丫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人,跟我们老谢家没有一点关系,不听话婆娘该打,打几次就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