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年代反派竹马暗恋我? > 第7章 满载而归

七零年代反派竹马暗恋我? 第7章 满载而归

    母子两个身携巨款,在县城供销社逛了半天。

    米、面、油、红糖……日常用的都买了一些,又买了几斤挂面,几斤点心,张罗着到时候去送礼。

    东西挺多,两个人都是又矮又瘦的,宋幼林干脆做主买了辆自行车,买的凤凰牌的,一百八一辆。

    付钱的时候,郑春梅眼睛贼亮。

    这年头有辆自行车方便很多。

    两人推着自行车出来,宋幼林就有点傻眼。

    自行车是二八大杠的,很大很高。他现在就有个一米三左右,自行车在他面前就是个庞然大物。

    他娘也不高。

    “娘,你会骑吗?”宋幼林犹豫着开口。不行的话,俩人推回去也成。

    “会。”郑春梅信誓旦旦。

    这有什么,她家以前是有自行车的。

    她小时候骑得不少。

    郑春梅刚才已经把能挂车把上的东西,都挂在了车把上,后座也放着一点东西。

    “幼林你先上,拿好东西。”

    宋幼林不信任地看着他娘。

    不知道他娘能不能够着脚蹬子。

    “快点的,没事儿。我真会。”

    宋幼林听话地爬了上去。

    没想到他娘掌把掌得还挺稳。

    他坐在后座上瞬间感觉自己很高很高,就像以前突然坐那种大型旅游车的感觉,还挺新奇的。

    接着,就见他娘动了。

    郑春梅两手掌着车把,右脚别在左脚后面当助力,左脚则往前蹬上小半圈,来回往复,溜着车子走了一段时间,稳了之后,右脚离地,从前面直接偏腿上了大梁。

    她个子小,站起来都够不到座位。

    站直了勉强可以够到大梁的高度。

    要想骑,只能让自己胯骨左扭右扭,歪左边就是左脚蹬下去,右脚上来;歪右边,就是右脚蹬下去,左脚上来了。

    不这样也没法骑,会卡裆。

    宋幼林没想到,他娘这样骑得还又稳又快。

    俩人在路上穿梭,骑车的微风,让郑春梅觉得身心十分舒畅。

    这么多年压在心底的难受,全都不见了踪影。

    她儿子真的好了,他们的生活也好了。以前觉得两眼一抹黑,现在前面都是宽阔的大路。

    宋幼林在后座上,看着郑春梅瘦弱的背影。这后背不宽阔,瘦弱到能清晰看到骨头,却为自己的儿子挡住了风雨。

    --

    今天,两人把手头的钱花得七七八八,最后又去取了两百块钱,才往村里赶。

    两人骑着自行车回村时,村里还在农忙,要不然这自行车的大件,要引起村里的轰动。

    郑口村有自行车的人家,自来才三家,这还都跟宝贝一样,不肯随便借人骑。

    村子是沿路而建的,一般沿路建的村子叫庄。郑口村以前就叫郑庄,后来不知怎么改了名字。

    郑春梅边骑车还边跟儿子说着话。

    她这两天把能说的都说给宋幼林听,包括村里的大事小情,免得儿子不熟悉,再不自在。

    以前,她也是这样事无巨细地说,只是那时候是为了让儿子多说点话,她并不指望儿子能听进去多少。

    两人穿过村中心的大队部,往左拐那条路,走到尽头,才是他们家。

    他们家很是偏僻,周围人家也都稀稀拉拉的,没村中心那么集中。

    宋幼林坐在自行车上,远远望过去,心中就知道这是他家。

    他家院子很大,是用篱笆围成的。

    院子里开了几畦地,种了时下的蔬菜瓜果。家里好几天没人在,菜地里不仅都是杂草,整个院子都绿意盎然。

    宋幼林下了自行车,跟在郑春梅后面,进了院子。

    郑春梅把自行车推进院子,想了想,舍不得在外面晒着,又推进了外屋。

    宋幼林就在院子里观察他们家的房子。

    整整齐齐的茅草垒成两边带坡的尖顶,顺着房顶坡下来,就是房檐,房檐下面是土房主体,墙上留了两扇窗,一个门。

    门是浅灰色老式木头门,窗户也是用木条做的,上面镶嵌着玻璃。

    他顺着木门走进去,能明显看到土房并不全是土,其中还掺杂了麦秆,给土色增添了一抹亮黄,也让土墙更加坚固。

    土墙的厚度也跟他上辈子想象的不同,很厚,很解压。

    就像看到巧克力块的感觉。

    进去后,屋里虽然有点暗,但是特别凉爽。

    外屋很大,有桌子有凳子,还有两个土灶,分别连通着两边的房间,应该是为了方便烧炕。

    墙脚有个大水缸,用木头做的盖子盖着。

    水缸旁边是个木头盆架。

    盆架最上面有个小台面,放着两个搪瓷水杯,水杯里放着牙刷牙膏。小台面下面是一个横杆挂了两条用薄了的毛巾。

    盆架的主要部位是一个圆形的框架,架着一个印着红花的搪瓷脸盆。

    快到支架脚的位置还有一个框架,放着同样花色的脸盆,只是盆的边缘可能磕到过,有个黑色的圆点。

    此时,他娘已经把自行车停到墙角,到东屋放东西。

    记忆里,他住在西屋,他娘住在东屋。

    宋幼林进了自己房间。

    房间里一个大炕占了屋子一半的面积。

    炕上有个矮矮的炕柜,也是黑漆漆的,还带门,带抽屉。炕柜上面叠着被子,放着两个枕头。

    炕对面挨着墙是个通头的木头大柜子,涂着黑漆。

    他摸着光滑的柜面边缘,向上打开了柜子,看到里面打着隔断。这感觉就像打开超大型的冰柜,也像打开个粮仓似的。

    柜子里面的东西不多。

    有一点晒干的红薯片,一点高粱面、玉米面、黑豆什么的。

    他记得他娘屋里也有这么个大柜子。

    好像也挺空的。

    不过,现在应该能填充一点点空间了,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回来。

    宋幼林看着屋里的一切,觉得他很喜欢这个家。

    不光是因为原主的记忆,还因为他发自内心地喜欢。

    这里处处透露着朴素的生活气息。

    其实原主的记忆并不是很全,他好像有些事情记得很清楚,有些事情又模模糊糊没什么印象。

    或许是因为原主有自闭症,时常沉浸在一个他不能触碰到的世界吧。

    “幼林,娘先做饭,等下了工咱们再去。”郑春梅收拾完,在西屋门口探头说道。

    “行。”

    宋幼林答应一声,脱了鞋子,爬上炕,站在窗口往外看风景。

    郑春梅在院子里摘了两个西红柿,洗了切到大锅里,点了火。等水烧开的空,就到院子里咔咔拔草。

    宋幼林在窗户那里看到郑春梅拔草,怕灶堂火灭了,赶紧去看看。

    其实,他更多的是好奇。

    他还从来没烧过火。

    灶坑里填的树枝,没那么快烧完,宋幼林不管。他从角落里挑挑拣拣,把捡来的树枝塞到里面,直塞得满满当当。

    这时候火果然反而不那么旺了。

    空气太少。

    过了好一会儿,突然哄的一声,火苗蹿起来。

    宋幼林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火,有种别样的成就感。

    郑春梅拔了一会儿,往屋里瞧时,见宋幼林在烧火,立刻夸儿子真厉害,才又去拔草。

    等差不多了,她在院子的水缸里舀了水,冲着洗了手,进屋继续做饭。下面条,放点酱油,就是一顿美味。

    母子俩吃完热腾腾的白面条,都十分满足。

    出院后到现在,两人还没休息。

    这一吃完饭,困劲儿就上来了。

    郑春梅催着宋幼林去屋里睡觉,见宋幼林铺了床,躺下,她也去屋里睡了。

    ……

    等宋幼林醒来,就感觉屋里更暗了,还有一种不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