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借来僧袍 > 借来86

借来僧袍 借来86

    借来86

    20171019增删

    来说,算不了什么,几千万都不在眼睛里。何况我的区区几百万。求人不如求己,苦于没那技能。谁不着急,着急也没有用。你一言不发,坐了半天只说一句,我不想多说,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既然大师问了,等于给我台阶了。他想。

    回过神来,摇摇头,张和尚说:别提了,制片人更不像话,连面都没见上。都说不在话下,真的不在话下吗?我看未必。连剧本都不看一眼,直奔主题,最感兴趣的是钱,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担心资金。他们是玩大的,大手大脚惯了,这一点点资金,经不住他们折腾吗。

    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张和尚啊,难为你了。不过,据我所知,低成本也能拍出好电影。你啊,放低姿态再去找找那个制片人,我呢,再打个电话给他。让他帮你物色导演。争取时间,早日开机。

    摇头,叹气,低头,说:他,制片人,我也是制片人,大制作,小制作,都是制作,

    大师调侃说: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是合适人才不招。宁缺毋滥。这些想法做法都没有错。但是,按兵不动不是办法。与其满地找牙,不如骑驴找马。即使按兵不动也要做足宣传,把风放出去,让中间人来找你,让经纪人围着你转,你就主动了。是不是?至于介绍费中介费提成,也不是对方说了算。跟经纪人谈。不跟大牌谈,可以跟腰部企业谈。不过,在我面前,即使大牌也不会狮子大开口。制片人经纪人都不会。张和尚啊,下一步,紧盯经纪人,导演编剧等技术人员或者主创人员不是问题。接触腰部企业,不放弃大牌。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你说呢?

    摸后脑勺,扭脸,他说:这话好耳熟。大师,你说得对。我心里呢,总有一个坎,一直过不去,从小就这样,不夸张说,是与生俱来的。心里的坎过不去,脸上就有点抹不开。步子就迈不开,嘴上就说不出来。说白了,就是小肚鸡肠小格局。总为自己设置一堵墙。把自己堵墙里。把人也圈在一定范围。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在外人看来,是胆小鬼。是一个认为树叶子掉头上都会砸个窟窿的人。在自己看来,这个不安全,那个有风险。。

    大师调侃:什么墙,防火墙?

    张和尚说:嗯,呵呵,其实啊,把自己包起来,并不安全。安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有不断翻新,不断升级改造,才有安全可言。但是,没有项目,怎么翻新改造啊。光有资金,没有创意,怎么翻新。最近,我一直反反复复想这个事情,连放弃的念头都有了。这是真心话。我是从来不说假话的。

    大师说:其实,适当说一些大话,未尝不可。网上不是在传吗,网易养猪,从来就没有见过一头猪,阿里吹牛,从来没有见他把牛皮吹破。创意就是点子,金点子也好,馊点子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包装。对创意进行包装。包装过的创意就是项目。

    点点头,眼眶里像有几只欢蹦乱跳的兔子,起身,倒水,放水瓶,坐下,张和尚说:不瞒你说,我写过一个本子,给师父看过,师父生前是支持的。你说,是不是创意。按你的说法,创意需要包装,那么,什么是包装呢?是PPT吗?是推销营销促销诸如此类吗?其实,我都做了。够闹腾的了。还要怎么闹腾啊。拍电影,承包食堂,考公务员,上大学,貌似与和尚无关的事情,我都做了。算闹腾了。我也认同,只有闹腾,才会引人注目吸引眼球。于是,接着闹腾,豆制品排骨,素鸡,鱼香肉丝都做过,有成功,有失败。大师,我一直在想,把找导演的事情放一放,把找演员提到未来几天的工作安排上。当然,找演员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打个比方说,拍电影像一辆车子,导演,演员,资金和后期制作好比是四个轮子。二轮驱动是双驱,四轮驱动,是四驱。先把轮子装上,再把驱动或者动力引擎配上。

    频频点头,端起茶杯又放下,他说:导演演员是两个轮子的话,你就是这根轴,导演带演员也好,演员带导演也好,都离不开你这个轴,都是互相促进,一起联动。

    嗖,闪出兴奋的光芒,噌,扑进大师的怀抱,像小孩一样,其实,不是扑到大师怀里,而是把大师抱了起来,抱大师,转二圈,放下,他说:大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有点晕头转向,扶椅子背,坐下,回过神,说:要简政放权,给工作人员一些权力,不能什么都一把抓,认识演员,就有找到导演的可能。认识导演,就找到演员的可能。说起来蛮大的范围,其实,圈子不大。此外,可以收弟子。收弟子相当于收集信息。人的流动的信息站。

    大师收了不少弟子,有三千之多,在三千弟子里,难免有电影演员,明星大腕什么的,虽然都是冲着大师的名气来的,但是,那个鼻孔不是朝下的。这些名人有了金钱地位之后,就开始求神拜佛,这些人清楚或者不清楚自己的钱和地位是怎么来的,好像是一不留神就成了百万富翁或者就出了名,这些人的脖子上都挂着项链一样的东西,手腕上戴的是除了一块名表之外,还有一串佛珠。这些人的私人生活让人费解或者猜疑,也是一些小报非常热衷报道的内容,什么人都可以惹,千万别惹小报记者或者狗仔队。明星大腕怕狗仔队。狗仔队专门盯明星大腕。一旦被纠缠上,麻烦一大堆,夫妻反目,闺蜜翻脸,恋人成为仇人,连朋友都没得做。解决这些麻烦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遁入空门,做和尚或者出家。退一步也是信佛。

    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带,光溜溜的,呱呱坠地,除一声哭啼之外,还有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好奇,都说好奇是人的天性,应该是靠谱。明星大腕的私生活是秘密或者私密的,对受众而言,大家比较关心的是神秘,越神秘越有新闻价值,为找有价值新闻,小报记者千方百计挖空心思。为满足人们的这种好奇心理需要,狗仔队采取跟踪偷拍收买等等手段。

    其实,明星大腕和平常人都一样,生活也差不多,都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可是小报记者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明星大腕是摇钱树,于是偷偷地跟踪,拍一些影影绰绰的照片,把这些照片放大,夸张,缩小,ps,再添油加醋进行加工,做到符合大家的口味为止。所谓的爆炸性新闻,就这样炮制出来了。人言可畏,惹不起躲得起,深居简出,从不抛头露面。是明智的选择。久而久之,这些明星大腕就更加被披上神秘的面纱了。这些明星大腕就越来越神秘了。越是神秘,大众就越发愿意打探,小报记者就越发吃香。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你一句我一句,不知道那一句是真的了。小报不用负责真假,只要知名度和广告收入。大腕不会给小报做代言人。大企业不会在小报登广告。

    小报记者也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消息都能够打探得到,而是为信息而信息或者为信息不择手段。当打探不到什么消息的时候,就开始挖空心思,就开始造假,假的程度没有底线,怎么轰动就怎么造。话不惊人誓不休。

    和尚及寺庙与小报无交集,但是,明星大腕与寺庙有交集,明星是小报的炒作对象,明星是寺庙的香客或者善男信女。因此,寺庙与小报就扯不清理还乱了。

    张和尚鄙视小报及记者,认为太卑鄙,原则上不找小报记者,推销自己。那年,为炒作,曾经找过小报记者,但是,小报记者对和尚不敢兴趣,更何况,张和尚是一个还俗的和尚。

    不是一个名和尚,而是普通僧人,小报看不上。他们只对明星大腕有兴趣。果真如此吗?未必。

    其实,对谁感兴趣,不是小报记者说了算,而是大众说了算。当大众对明星大腕的私生活好奇的时候,小报记者就跟踪这些明星大腕。当大众对过气的明星没有兴趣的时候,小报也对此毫无兴趣。如果有一天,大众对和尚寺庙感兴趣了,那么这些小报就会把镜头对准和尚寺庙。如果有一天,大众对张和尚有兴趣,那么小报就会屁颠屁颠来找张和尚。反之亦然。

    这些明星大腕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信息站,或者说是一个流动的烽火台或哨所。信息站也好,烽火台哨所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换信息或者资源交换。是从大师这里了解,还是通过小报记者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去伪存真。小报及记者与明星大腕的死对头,大师与明星大腕是朋友。前者以出卖信息为生,后者以收纳信息为誉。小报出卖信息,习以为常。谁见过出卖忏悔的?

    洋庙有忏悔,寺庙也有,形式不一样,内容差不多。

    是不是说所有的洋庙都不会出卖,未必。

    大师说过,让他收弟子。这个点子不错,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

    与其纠缠于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考虑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张和尚没有弟子,你大师有弟子啊。换句话说,

    眼下最快的途径是从大师的弟子那里下手,大师手里的明星大腕的数,不亚于报社及小报记者,二条腿走路,大师和小报并列,他说:大师,你有多少弟子,差不多有三千吧,有没有当演员或者明星大腕的。

    点头,摇头,说:可遇不可求啊,这要看缘分啦。我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弟子是性情中人,有过迷茫,至于是不是大腕,我不怎么关注,既然你问到,那要等二天,看看有没有机遇缘分。我和我的弟子之间除了佛,还是佛,不问来自哪里去哪里或者什么单位,不问出身,身份,学历,职位,也不问年龄,也许正因为这样,这些弟子才愿意和我交往及掏钱捐款。你问我,我只能说尽力而为。张和尚,求人不如求己,你是本寺监督,也算是高僧,虽然还俗了,但是德行犹在,甚至说,个别高僧还不如你呢。你可以开课讲经,你可以收弟子。至于,你和你的弟子之间,除了佛之外,还有点别的什么,那我管不着,只要不违法及寺规,我是不管的。只要双方自觉自愿。一般而言,谁都管不着。

    明白了大师的意思,知道大师这个途径暂时走不通,与其要求严肃古执的老头改弦易辙,不如找小报来个立竿见影。还是去一趟报社,大不了化几个钱。站起来往外走,扭脸,说:大师,你坐会,我去去就来。

    起身,上前一步。迈出一条腿,扭脸,说:走啊。

    四目相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异口同声:你说我是出门呢,还是进门?

    说完,两个人都哈哈大笑。

    张和尚提壶倒水。

    大师说:不用倒了,我回去了。

    大师离开房间。

    出门,来到停车场,开门,钻进车子,发动,打转向灯,离开寺庙。来到报社,噌,上楼。进屋,拉椅子坐下,

    掏皮夹子,抽百元钞票,丢在桌子上,推到对方胸前,说:一点小意思。请收下。

    从小报记者那里买了一大串名单,几张纸。边边角角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姓甚名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应有尽有。

    回寺庙之后,关门谢客,一门心思扑在名单上。照着名单号码,一个个打电话,?一通打下来,不是忙音,就是空号,也有回答说打错了的,有一个电话是真的,对方承认自己是演员。几百元买一个演员号码,算起来还值吗。不谈值不值,见面再说。

    见面之后才知道,人家是一群众演员。他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报馆砸了。泄愤泄气,于事无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权当走弯路交学费。转念一想,也有蹊跷。他相信小报记者不会骗自己。拍着胸脯对天发誓,说情报绝对准确可靠,并且说了一件事来应验这份名单的可靠度,那么到底哪里错了问题呢。丢下名单,上前一步,拉窗帘,呼吸新鲜空气。

    小报记者说的不错,曾经把一个大导演惹急了,连大牌都急,正好印证名单不假。在新闻发布会上,大牌都骂娘了,为家庭地址个人隐私。小报记者把大导演家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一股脑登在报纸上,一个影迷看见这个门牌号吗之后,天天去大导演家门口堵那个大导演,影迷死活要见大导演,每天纠缠。大牌导演被吓到了,说影迷是一神经病,骂小报是垃圾站,说记者是想遭抽。大导演说,影迷天天去门口堵人,谁还敢回家,好端端的家回不了。在新闻发布会上大导演开骂,警告记者,杀一儆百。既然小报记者提供的情报不假,那么谁在说假话呢,为什么不敢在电话里承认自己是演员呢。为什么见面之后,还不承认自己是演员?死无对证嘛。小报记者说情报千真万确,演员又说打错了。转身,低头,盯着纸上面的电话号码,不知道该怎么办。拉椅子坐下,取笔,写写画画,对纸上的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逐个排查处理,把打不通的去掉,把忙音的勾了,剩下的就没有几个了。在剩下的电话号码中,有一个号码引起他的注意。他发现这个电话号码眼熟,好像在那里见过,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来金陵之前,在徽州佛学院食堂的时候,几乎不怎么跟人来往,或者说范围很小,就几个人而已,厨师,副院长,这个号码不是金陵,而是徽州。一个徽州电话号码出现在小报记者提供的名单上,本来也没有什么,如果说有什么的话,那是因为张和尚是徽州人。自到了金陵之后,范围扩大了,认识的人非常多,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4s店老总,政府官员,饭店老板,公司经理,诸如此类,应有尽有。现如今,走到大街上,一杆子打下去,能够打到100个经理,没有100个,也有90个。都是经理或者总经理。此外,最近,高利贷公司也很多,几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像雨后春笋一样,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