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蕴哲思 第43章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第1/2页)
热门推荐:
穿越后报两世之仇的凤家女
修仙界扛把子:从灵纹开始
叫我魔主
契约婚姻,总裁别动心
奥特:收手吧,光之国全是我尼桑
他这么贱,真是修仙之人?
被渣后,我转身嫁给他哥
风华如锦
裴先生的独家复仇
七律诗词赞《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赞周易卷七之析》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
以下是对这首七律诗词的诠释: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开篇指出以《周易》哲学来深入探究卷七的内容,其中经典典故所蕴含的奥秘令人兴致盎然,思绪难平。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这两句具体阐述卷七中《青娥》的爱情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而《镜听》所展现的机缘则充满了变化的奇妙。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接着讲述《牛癀》反映了人与自然应寻求和谐共处,《金姑夫》提示对待财富要遵循中正的规则。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最后总结强调传承这种智慧能够千秋闪耀,而天地人之道的哲理在这些典故中得以充分展现。
整首诗围绕对《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这一主题的称赞,简述了其中几个典故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以及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卷七所收录的《青娥》《镜听》《牛癀》《金姑夫》等经典典故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蕴含着深刻主题思想和指导意义的文化瑰宝。从周易哲学的深度视角来解析这些典故,我们能够探寻到天地人之道的奥秘,领略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
《青娥》这一典故,讲述了一段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从周易哲学的观点来看,爱情中的阴阳和谐是至关重要的。男女双方如同阴阳两极,相互吸引又相互补充。在故事中,主人公们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得以相聚,这体现了阴阳在动态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正如周易中的“否极泰来”,困境达到极点时,往往会迎来转机。而这种转机并非偶然,而是在阴阳互动中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爱情中的坚持和执着也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主人公们为了爱情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顺应天道中的积极作用。
《镜听》则以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人心的渴望。在周易哲学中,“变易”是核心概念之一。镜听所预示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的行为和选择而发生变化。这告诉我们,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变数和转机。人的内心渴望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命运的走向。当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努力时,就有可能改变不利的局面,迎来更好的发展。同时,镜听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冷静,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以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命运的起伏。
《牛癀》的故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周易中,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牛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劳动力,其健康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故事中牛的患病,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而人们为了救治牛所付出的努力,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修复关系的愿望。这启示我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过度索取和破坏自然,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保证人类的长久福祉。
《金姑夫》讲述了一个关于财富和人性的故事。从周易的角度来看,财富如同阴阳中的阳,适度的财富能够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但过度追求财富则可能导致阴阳失衡,引发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财富时的种种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贪婪、自私等负面人性的危害。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财富,遵循“中正”之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坚守,不让财富成为人生的主宰,而是将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在文化传承方面,这些经典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它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周易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这些典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运用阴阳平衡的思维去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要以“变易”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守“中正”之道,不为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高尚。
总之,卷七中的经典典故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以周易哲学为钥匙,我们能够打开这些奥秘之门,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为我们的人生指引方向,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我们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二、《聊斋志异》中《青娥》《镜听》《牛癀》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父既隐,立志不嫁。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生郁郁不自得。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会有一道士在门,手握小镵,长裁尺许。生借阅之,道士不与。固请,乃曰:“此镵君家不能用,聊以奉赠。”生觉其言怪,受而谢之。持归,爱不释手,审谛之,则镌有“天宫”二字,喜极,怀之而出。每自念:“此镵能耨(nou)且掘,吾得借此以见青娥,可乎?”因于无人处,依镵所镌,凿石为穴,深数尺,阔容二人。已而自念:“武家闺闼深邃,计将安出?”乃于穴外复凿一窦,潜通武宅。自分足力孱弱,不能至武所,因嵌石窦中,以俟女归。
至夜,武家果举烛入窦。生自窦窥之,见青娥至,暗中捉其佩囊,曳入窦中。青娥大惊,索佩囊不得。既而闻窦中有声,窥之,见一小郎,始知为霍生。乃问:“君何为者?”生曰:“我霍桓也。”青娥曰:“此来何干?”生曰:“慕卿丽质,神魂飞越,恨无机缘,得谐缱绻。今幸得此,愿得永奉箕帚。”青娥曰:“此来必有以教我。”生曰:“但得近卿玉体,死无憾矣。”青娥怒曰:“狂生!我何爱于汝而犯非礼?”言未已,生突前拥抱之。青娥急呼:“婢子来!”婢至,无所见,遂去。生以佩囊授青娥,青娥受而释之。既出窦,女命阖扉。生曰:“卿若有意,当复见访。”女不应。生怅然而归。
逾夕,女果至,责生曰:“我与君无素,何得如此?”生谢过不遑。女曰:“今已如此,当为君图之。”因与订约而去。生喜,数日不复至。母疑之,潜窥其所为,见其常入石窦中,心异之。一日,生至窦,女适在,遽捉其臂曰:“君何往?”生惊而遁。女追之不及。归告母,母往窥之,见女坐窦中,与一少年语。母怒,呼女出,挞之。女泣曰:“母杀儿矣!”母曰:“汝既私相订约,何得复怨?”女曰:“儿与霍生虽有私约,然彼稚齿,未识情事。且此事非儿自主,乃霍生强为之。”母曰:“既如此,何不早言?”女曰:“儿欲言,恐母责儿不贞,故不敢言。”母曰:“今当如何?”女曰:“儿愿从母命。”母乃许之。
生闻女许婚,大喜,具币帛往聘。女曰:“君年未冠,且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敢私许?”生曰:“吾以情告母,母已许矣。”女曰:“既有成言,当待君娶。”生乃去。后女以情告父母,父母许之。
生年十五,入泮。未几,娶女归。夫妻伉俪甚笃。生后举孝廉,仕至某郡太守。
《青娥》白话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亲曾担任过县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聪明绝顶。十一岁时,就因为是神童而进了县学。但他母亲过分疼爱他,禁止他走出家门,以至于到了十三岁,还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乡里有个姓武的评事,喜好道教,进山修仙一去不返。他有个女儿叫青娥,十四岁,美若天仙。青娥小时候偷偷读过父亲的书,羡慕何仙姑的为人,父亲隐居后,她立志不嫁人。母亲也无可奈何。一天,霍桓在门外偶然看见了青娥。这孩子虽然不懂什么,但就是觉得喜爱极了,却又没法表达;直接告诉母亲,让母亲去求婚。母亲知道这事不可能,故意为难他,霍桓闷闷不乐。他整天想办法,也没个主意。
恰巧有个道士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镵,长约一尺。霍桓借来看看,道士不给。他再三请求,道士才说:“这镵你家不能用,就送给你吧。”霍桓觉得他的话很奇怪,收下并道谢。拿回家,爱不释手,仔细端详,上面刻着“天宫”二字,高兴极了,揣在怀里出门。常常想:“这镵能锄地也能挖掘,我可以借此见到青娥,行不?”于是在没人的地方,按照镵上所刻,凿石头挖了个洞,深有几尺,能容纳两个人。接着又想:“武家的内宅幽深,怎么办才好?”于是在洞外又挖了一个小孔,悄悄通向武家。自己觉得脚力弱,到不了武家,就把石头嵌在小孔中,等着青娥回来。
到了夜里,武家果然有人举着蜡烛走进小孔。霍桓从洞中偷看,看到青娥来了,暗中抓住她的佩囊,把她拉进洞。青娥大吃一惊,找不到佩囊。接着听到洞中有声响,一看,见是个小郎君,才知道是霍桓。就问:“你干什么?”霍桓说:“我是霍桓。”青娥说:“你来这里干什么?”霍桓说:“爱慕你的美丽,神魂颠倒,遗憾没有机会,能与你亲近。今天有幸这样,希望能永远侍奉你。”青娥说:“你来一定有什么指教。”霍桓说:“只要能靠近你的身体,死也无憾了。”青娥生气地说:“狂生!我为什么要喜欢你而做非礼的事?”话没说完,霍桓突然上前抱住她。青娥急忙呼喊:“丫环快来!”丫环来了,什么也没看见,就离开了。霍桓把佩囊交给青娥,青娥接受后放了他。出洞后,青娥让他关好门。霍桓说:“你如果有意,应当再来探望我。”青娥不回答。霍桓失望地回去了。
过了一晚,青娥果然来了,责备霍桓说:“我和你没有交情,为什么这样?”霍桓不停地道歉。青娥说:“现在已经这样,应当为你想办法。”于是和他订下约定离开了。霍桓很高兴,好几天青娥都没来。母亲起了疑心,暗中观察他的行为,见他常进石头洞,心里觉得奇怪。一天,霍桓进洞,青娥正好在,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去哪儿?”霍桓受惊逃跑。青娥追不上。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去查看,见女儿坐在洞中,和一个少年说话。母亲大怒,叫女儿出来,打了她。青娥哭着说:“母亲杀了我啦!”母亲说:“你既然私自订了婚约,为什么又埋怨?”青娥说:“女儿和霍桓虽然有私约,但他年纪小,不懂情事。而且这事不是女儿主动的,是霍桓强行这样做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早说?”青娥说:“女儿想说,又怕母亲责备女儿不贞洁,所以不敢说。”母亲说:“现在怎么办?”青娥说:“女儿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母亲这才答应了。
霍桓听说青娥答应了婚事,非常高兴,准备了聘礼去求婚。青娥说:“你还没成年,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敢私自答应?”霍桓说:“我把情况告诉母亲,母亲已经答应了。”青娥说:“既然有了约定,就等你娶我。”霍桓这才回去。后来青娥把情况告诉父母,父母答应了。
霍桓十五岁时,进了县学。不久,娶青娥回家。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霍桓后来中了孝廉,官做到某郡的太守。
《镜听》原文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
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次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此时中情所激,不觉出之于口;既而思之,始知镜听之验也。
《镜听》白话文故事
益都县有郑氏兄弟俩,都是文学之士。老大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常常偏爱他,又因为他而偏爱他的妻子;老二不得志,父母不太喜欢他,于是也厌恶老二的媳妇,甚至不把她当儿媳看待。冷热差别明显,兄弟妯娌之间很有隔阂。老二媳妇常对老二说:“同样是男人,怎么就不能为妻子争口气?”于是就不和老二同睡。于是老二感到愤恨,勤奋用心地思考,也出名了。父母对他稍稍好了些,但还是比不上老大。
老二媳妇盼望丈夫高中的心情非常急切,这一年乡试,她在除夕夜用镜听占卜。有两个人刚起床,互相推让着,说:“你也凉凉去!”媳妇回来,不明白是凶是吉,也就放下了。考试结束后,兄弟俩都回来了。当时暑气还很盛,两个媳妇在厨房做饭给耕田的人吃,热得很苦。忽然有报信的骑马来到家门,报告老大考中了。母亲进厨房叫大媳妇说:“大儿子考中了!你可以凉凉去。”老二媳妇又气又恨,哭着继续做饭。不久又有人来报告老二考中了,老二媳妇用力扔了擀面杖站起来,说:“我也凉凉去!”这时是心中情绪激动,不自觉地说了出来;接着一想,才知道镜听占卜应验了。
《牛癀》原文
陈华封,蒙山人。以盛暑烦热,枕藉野树下。忽一人奔波而来,首着围领,疾趋树阴,掬石而坐,挥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陈起坐,笑曰:“若除围领,不扇可凉。”客曰:“脱之易,再着难也。”就与倾谈,颇极蕴藉。既而曰:“此时无他想,但得冰浸良酝,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楼,暑气可消一半。”陈笑曰:“此愿易遂,仆当为君偿之。”因握手入村。
至家,出藏酒于石洞,其凉震齿。客大悦,一举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于是张灯于室,客乃解除领巾,相与磅礴。语次,见客脑后,时漏灯光,疑之。无何,客酩酊,眠榻上。陈移灯窃窥之,见耳后有巨穴,盏大;数道膜间鬲,如窗棂;棂外软革垂蔽,中似空空。骇极,潜抽髻簪,拨膜觇之,有一物,状类小牛,随手飞出,破窗而去。客觉,奋而捉之,已杳矣。
客大窘,起而谢曰:“实相告:我乃六畜瘟神。适所纵者牛癀,恐百里内牛无种矣。”陈故以养牛为业,闻之大恐,拜求术解。客曰:“余且不免于罪,其何术之能解?惟苦参散最效,其广传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谢别出门。又掬土堆壁龛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复见。
居无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陈欲专利,秘其方,不肯传;惟传其弟。弟试之神验。而陈自剉啖药,殊罔所效。有牛二百蹄躈,倒毙殆尽;遗老牝牛四五头,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恼,无所措手。忽忆龛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经夜,牛乃尽起。始悟药之不灵,乃神罚其私也。后数年,牝牛繁育,渐复其故。
《牛癀》白话文故事
陈华封是蒙山人。因为盛夏暑热烦闷,他在野外的树下躺着休息。忽然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围着围巾,快步跑到树荫下,抓起石头坐下,不停地挥扇,汗水像流水一样淌。陈华封起身坐下,笑着说:“如果把围巾拿掉,不扇扇子也能凉快。”客人说:“脱掉容易,再戴上就难了。”于是和他交谈起来,很是含蓄有涵养。过了一会儿说:“这时候没别的想法,只要能有冰浸的美酒,一道清凉的香气,经过十二重楼,暑气就能消掉一半。”陈华封笑着说:“这个愿望容易满足,我来为您实现。”于是拉着手进村。
到了家,从石洞里拿出藏的酒,酒凉得冰牙。客人非常高兴,一口气喝了十杯。天快黑了,天忽然下起雨来;于是在屋里点上灯,客人这才解下围巾,一起畅谈。说话间,看到客人脑后,不时漏出灯光,陈华封很疑惑。没多久,客人喝醉了,睡在榻上。陈华封移过灯偷偷查看,看到客人耳后有个大洞,像茶杯那么大;几道膜间隔着,像窗户棂子;棂子外软皮垂着遮住,里面好像空空的。陈华封极为惊骇,悄悄抽出发髻上的簪子,拨开膜偷看,有一个东西,形状像小牛,随手飞了出去,冲破窗户飞走了。客人醒来,奋力去抓,已经不见了。
客人非常窘迫,起身道歉说:“实话告诉您:我是六畜瘟神。刚才放走的是牛癀,恐怕百里之内的牛都没种了。”陈华封本来以养牛为业,听了非常害怕,请求他想办法解除。客人说:“我自己都免不了罪责,哪有什么办法能解除?只有苦参散最有效,您广泛传播这个方子,不要有私心就可以了。”说完,告辞出门。又捧起土堆在壁龛里,说:“每次用一合也有效。”一拱手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牛果然病了,瘟疫大肆发作。陈华封想要独占利益,隐瞒这个方子,不肯传授;只传给了他弟弟。弟弟试用非常灵验。而陈华封自己锉药服用,完全没有效果。有二百头牛,都倒地死了;剩下四五头老母牛,也徘徊着要死。他心里懊恼,不知怎么办。忽然想起壁龛里捧的土,心想也许不一定有效,姑且胡乱投给牛吃。过了一夜,牛都起来了。这才明白药不灵,是神惩罚他自私。后来过了几年,母牛繁殖,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数量。
《金姑夫》原文:
会稽有梅姑祠。神故马姓,族居东莞,未嫁而夫早死,遂矢志不醮,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谓之梅姑。
丙申,上虞金生,赴试经此,入庙徘徊,颇涉冥想。至夜,梦青衣来,传梅姑命招之。从去。入祠,梅姑立候檐下,笑曰:“蒙君宠顾,实切依恋。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设座成,当相迓耳。”醒而恶之。是夜,居人梦梅姑曰:“上虞金生,今为吾婿,宜塑其像。”诘旦,村人语梦悉同。族长恐玷其贞,以故不从。未几,一家俱病。大惧,为肖像于左。
既成,金生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诣祠指女像秽骂;又升座批颊数四,乃去。今马氏称金姑夫云。
《金姑夫》白话文故事:
在会稽有座梅姑祠。这位神原本姓马,家族居住在东莞,还没出嫁丈夫就早死了,于是她发誓不再嫁人,三十岁就去世了。族人建祠祭祀她,称她为梅姑。
丙申年,上虞有个姓金的书生,赴试经过这里,进入庙里徘徊,陷入了沉思。到了夜里,梦见一个青衣人来,传达梅姑的命令召唤他。金生跟着去了。进入祠庙,梅姑站在屋檐下等候,笑着说:“承蒙您的眷顾,我实在依恋您。如果不嫌弃我粗陋笨拙,愿以自身侍奉您。”金生唯唯诺诺答应。梅姑送他说:“您先回去。等座位设好,就来接您。”金生醒来后很厌恶这个梦。这一夜,当地居民都梦见梅姑说:“上虞的金生,现在是我的夫婿,应该给他塑像。”第二天早上,村里人们说起梦来都相同。族长害怕玷污了梅姑的贞洁,因此没有听从。不久,一家人都生病了。非常害怕,就在左边给金生塑了像。
塑像完成后,金生告诉妻子说:“梅姑来迎接我了。”穿戴好衣帽就死了。妻子非常痛恨,到祠庙指着梅姑的塑像大骂;又登上座位打了她几个耳光,这才离开。如今马氏族人称呼金生为金姑夫。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的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
在《青娥》的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可视为阴阳的互动。他们所遭遇的波折与最终的相聚,象征着阴阳在矛盾冲突后的平衡与和谐。正如周易所强调的,阴阳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相聚与分离,都是阴阳力量此消彼长的表现,而最终达到的美满结局则是阴阳平衡的实现。
对于《镜听》,其预示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体现了阴阳的动态变化。镜听所给出的初始预示可视为一种潜在的阴性能量,而人的积极行动和意志则是阳性能量的展现。当人的阳性能量足够强大并与阴性能量相互作用时,就能够改变命运的走向,实现阴阳在新层面上的平衡。
变易思想:
《牛癀》中牛的患病与救治过程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无常。牛的健康状况从良好到患病是一种变,人们努力救治使其恢复又是一种变。这与周易中的“变易”思想相契合,即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需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适应和引导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金姑夫》中,人物对财富的态度和财富带来的影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最初对财富的渴望到因过度追求而导致的人性扭曲,再到最终对财富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对待,这一系列的变化展示了人生境遇和心态的转变。
天人合一:
《牛癀》的故事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牛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患病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人类依赖牛进行农业生产,却未能给予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照顾,导致了牛的疾病。这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否则将会遭受自然的反噬。
中正之道:
在《金姑夫》中,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和行为应遵循“中正之道”。过度追求财富导致的贪婪和道德沦丧偏离了中正,而...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为您解析: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镜听奇异梦中央。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易中真谛永流芳。
不知以上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见,请随时告诉我。
诠释: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开篇指出周易中阴阳的运行规律,而卷七里的典故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和奇妙之处。
“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提到《青娥》《镜听》充满奥秘,《牛癀》《金姑夫》也有着深层的表意。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强调天地人相互依存,而其中的机缘变化难以完全知晓。
“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说明这些智慧历经千古传承,若能内心明白其中哲理,就不会被迷惑。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常常想着对卷七进行深入领悟,在周易的道理中追溯根源。
“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指出《青娥》的爱情与众不同,《镜听》中有机缘和变数。
“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表达不要辜负,天地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和道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人间的各种事情都遵循着周易的规律,卷七里的典故包含着真切的意旨。
“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青娥》中的爱情让人牵挂,《镜听》里的命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对于《牛癀》要思考人与自然共处,对待《金姑夫》中的财富要遵循规则和适度。
“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奥秘就存在于这些典故中,传承的岁月匆匆而过。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卷七的篇章中隐藏着深奥的道理,《青娥》的情事韵味悠长。
“镜听奇异梦中央”:《镜听》的奇异之处犹如在梦幻之中。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牛癀》启示我们与自然求和睦相处,面对《金姑夫》中的财富不能痴迷疯狂。
“易中真谛永流芳”:周易中的真谛永远流传芬芳。
五、《从<聊斋志异>卷七经典典故探寻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奇幻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卷七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柳生”等经典典故,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智慧。运用周易哲学的观点来深度解析这些典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其中关于天地人之道的奥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仙人岛”的故事中,主人公王勉误入仙境,遭遇了种种奇幻的经历。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王勉初入仙境时的惊喜,如同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意味着在新的境遇中,应保持谦逊和谨慎,不可贸然行事。然而,王勉却因自恃才华而骄傲自大,最终惹恼了仙人,被驱逐出境。这正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龙有悔”,警示人们在顺遂之时,若不能保持清醒和谦逊,过度张扬,必将招致悔恨。
仙人岛中的仙境与人间的对比,也体现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仙境的美好与人间的纷繁复杂形成鲜明的对照,正如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生既有顺遂如意的时刻,也有艰难困苦的阶段,只有认识到这种阴阳的变化,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颠道人”的故事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颠道人看似疯癫,却能洞察世事,预知未来。他的存在犹如周易中的“太极”,混沌未分,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颠道人的行为不受世俗常规的束缚,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世间的真相。这种超越常规的智慧,与周易中“变易”的思想相契合。
周易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观念。颠道人用他的颠狂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提醒人们要以灵活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规则和成见所束缚,而颠道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突破常规,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胡四娘”的故事则反映了人情冷暖与命运的无常。胡四娘在家族中备受冷落,但她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和坚韧。这与周易中的“坤卦”精神相呼应,坤卦象征着柔顺、包容和忍耐。胡四娘以坤德之美,默默承受着外界的压力,最终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同时,胡四娘的经历也揭示了世间的因果报应。她的善良和忍耐最终得到了回报,而那些曾经轻视她的人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与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观念相符。它告诫人们要秉持善良正直的品德,相信善恶有报,只有遵循天道,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柳生”的故事则着重探讨了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柳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在周易哲学中,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人的努力和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命运的走向。
柳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不断努力和把握机遇的结果。这正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柳生在帮助他人时,也体现了周易中的“厚德载物”精神,拥有宽厚的品德,才能承载更多的福报。
通过对《聊斋志异》卷七这些经典典故的周易哲学解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之道的奥秘。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人在其中应顺应天道,遵循自然法则,同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机遇。
这些典故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至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周易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聊斋志异》这样的经典作品,应当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传播,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聊斋志异》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仙人岛
原文: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有才名,屡冠文场,心气颇高,善诮骂,多所凌折。偶遇一道士,视之曰:“子相极贵,然被‘轻薄孽’折除几尽矣。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王嗤曰:“福泽诚不可知,然世上岂有仙人!”道士曰:“子何见之卑?无他求,即我便是仙耳。”王乃益笑其诬。道士曰:“我何足异。能从我去,真仙数十,可立见之。”问:“在何处?”曰:“咫尺耳。”遂以杖夹股间,即以一头授生,令如己状,嘱合眼,呵曰:“起!”觉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飞,潜扪之,鳞甲齿齿焉。骇惧,不敢复动。移时,又呵曰:“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楼延阁,类帝王居。有台高丈余,台上殿十一楹,弘丽无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设筵招宾。殿上列数十筵,铺张炫目。道士易盛服以伺。少顷,诸客自空中来,所骑或龙、或虎、或鸾凤,不一类。又各携乐器。有女子,有丈夫,有赤其两足。中独一丽者,跨彩凤,宫样妆束,有侍儿代抱乐具,长五尺以来,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既行,珍肴杂错,入口甘芳,并异常馐。王默然寂坐,惟目注丽者,然心爱其人,而又欲闻其乐,窃恐其终不一弹。酒阑,一叟倡言曰:“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云盛会,自宜尽欢。请以器之同者,共队为曲。”于是各合配旅。丝竹之声,响彻云汉。独有跨凤者,乐伎无偶。群声既歇,侍儿始启绣囊,横陈几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筝状,其亮数倍于琴,烈足开胸,柔可荡魄。弹半炊许,合殿寂然,无有咳者。既阕,铿尔一声,如击清磬。共赞曰:“云和夫人绝技哉!”大众皆起告别,鹤唳龙吟,一时并散。道士设宝榻锦衾,备王寝处。王初睹丽人,心情已动,闻乐之后,涉想尤劳。念己才调,自合芥拾青紫,富贵后何求弗得。顷刻百绪,乱如蓬麻。道士似已知之,谓曰:“子前身与我同学,后缘意念不坚,遂坠尘网。我不作文字交,故不为子露底蕴,何由自悟以败吾道规?今相会不久,宜早退,恐魔障一至,则堕落无底。”王乃伏地流涕,求为弟子。道士却之曰:“晚矣!”遂送归。至家,已然身卧榻上,家人云:“病七日矣,惟心头未冷。”王回顾道士已杳。自此志意消沉,愧悔欲死。又以真仙之乐,尚不及人间,犹妄求作佛,真愚极矣!后随友人外出,路傍见一长髯道人,观之似曾相识。趋而拜问,则是仙人岛主。岛主笑曰:“子志意既荒,何不再游?”王自惭失志,不敢复言。道士曰:“尔不能作仙,且作贵官。”乃以手向王脑后拍之,曰:“速去!”王如梦方醒,而身已在京都。会试中式,成进士,授江南通判。数年,迁侍御。王以忤权贵,谪戍辽阳,数年始归。至家,值次
全文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http://www.wxlif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赞周易卷七之析》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
以下是对这首七律诗词的诠释:
“易学宏篇探卷七,典中奥秘意难息”:开篇指出以《周易》哲学来深入探究卷七的内容,其中经典典故所蕴含的奥秘令人兴致盎然,思绪难平。
“青娥爱恋阴阳合,镜听机缘变易奇”:这两句具体阐述卷七中《青娥》的爱情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而《镜听》所展现的机缘则充满了变化的奇妙。
“牛癀自然求共处,金姑财富守中规”:接着讲述《牛癀》反映了人与自然应寻求和谐共处,《金姑夫》提示对待财富要遵循中正的规则。
“传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最后总结强调传承这种智慧能够千秋闪耀,而天地人之道的哲理在这些典故中得以充分展现。
整首诗围绕对《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这一主题的称赞,简述了其中几个典故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以及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卷七经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卷七所收录的《青娥》《镜听》《牛癀》《金姑夫》等经典典故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蕴含着深刻主题思想和指导意义的文化瑰宝。从周易哲学的深度视角来解析这些典故,我们能够探寻到天地人之道的奥秘,领略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
《青娥》这一典故,讲述了一段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从周易哲学的观点来看,爱情中的阴阳和谐是至关重要的。男女双方如同阴阳两极,相互吸引又相互补充。在故事中,主人公们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得以相聚,这体现了阴阳在动态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正如周易中的“否极泰来”,困境达到极点时,往往会迎来转机。而这种转机并非偶然,而是在阴阳互动中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爱情中的坚持和执着也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主人公们为了爱情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顺应天道中的积极作用。
《镜听》则以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人心的渴望。在周易哲学中,“变易”是核心概念之一。镜听所预示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的行为和选择而发生变化。这告诉我们,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变数和转机。人的内心渴望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命运的走向。当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努力时,就有可能改变不利的局面,迎来更好的发展。同时,镜听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冷静,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以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命运的起伏。
《牛癀》的故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周易中,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牛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劳动力,其健康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故事中牛的患病,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而人们为了救治牛所付出的努力,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修复关系的愿望。这启示我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过度索取和破坏自然,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保证人类的长久福祉。
《金姑夫》讲述了一个关于财富和人性的故事。从周易的角度来看,财富如同阴阳中的阳,适度的财富能够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但过度追求财富则可能导致阴阳失衡,引发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财富时的种种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贪婪、自私等负面人性的危害。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财富,遵循“中正”之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坚守,不让财富成为人生的主宰,而是将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在文化传承方面,这些经典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它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周易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这些典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运用阴阳平衡的思维去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要以“变易”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守“中正”之道,不为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高尚。
总之,卷七中的经典典故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以周易哲学为钥匙,我们能够打开这些奥秘之门,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为我们的人生指引方向,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我们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二、《聊斋志异》中《青娥》《镜听》《牛癀》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父既隐,立志不嫁。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生郁郁不自得。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会有一道士在门,手握小镵,长裁尺许。生借阅之,道士不与。固请,乃曰:“此镵君家不能用,聊以奉赠。”生觉其言怪,受而谢之。持归,爱不释手,审谛之,则镌有“天宫”二字,喜极,怀之而出。每自念:“此镵能耨(nou)且掘,吾得借此以见青娥,可乎?”因于无人处,依镵所镌,凿石为穴,深数尺,阔容二人。已而自念:“武家闺闼深邃,计将安出?”乃于穴外复凿一窦,潜通武宅。自分足力孱弱,不能至武所,因嵌石窦中,以俟女归。
至夜,武家果举烛入窦。生自窦窥之,见青娥至,暗中捉其佩囊,曳入窦中。青娥大惊,索佩囊不得。既而闻窦中有声,窥之,见一小郎,始知为霍生。乃问:“君何为者?”生曰:“我霍桓也。”青娥曰:“此来何干?”生曰:“慕卿丽质,神魂飞越,恨无机缘,得谐缱绻。今幸得此,愿得永奉箕帚。”青娥曰:“此来必有以教我。”生曰:“但得近卿玉体,死无憾矣。”青娥怒曰:“狂生!我何爱于汝而犯非礼?”言未已,生突前拥抱之。青娥急呼:“婢子来!”婢至,无所见,遂去。生以佩囊授青娥,青娥受而释之。既出窦,女命阖扉。生曰:“卿若有意,当复见访。”女不应。生怅然而归。
逾夕,女果至,责生曰:“我与君无素,何得如此?”生谢过不遑。女曰:“今已如此,当为君图之。”因与订约而去。生喜,数日不复至。母疑之,潜窥其所为,见其常入石窦中,心异之。一日,生至窦,女适在,遽捉其臂曰:“君何往?”生惊而遁。女追之不及。归告母,母往窥之,见女坐窦中,与一少年语。母怒,呼女出,挞之。女泣曰:“母杀儿矣!”母曰:“汝既私相订约,何得复怨?”女曰:“儿与霍生虽有私约,然彼稚齿,未识情事。且此事非儿自主,乃霍生强为之。”母曰:“既如此,何不早言?”女曰:“儿欲言,恐母责儿不贞,故不敢言。”母曰:“今当如何?”女曰:“儿愿从母命。”母乃许之。
生闻女许婚,大喜,具币帛往聘。女曰:“君年未冠,且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敢私许?”生曰:“吾以情告母,母已许矣。”女曰:“既有成言,当待君娶。”生乃去。后女以情告父母,父母许之。
生年十五,入泮。未几,娶女归。夫妻伉俪甚笃。生后举孝廉,仕至某郡太守。
《青娥》白话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亲曾担任过县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聪明绝顶。十一岁时,就因为是神童而进了县学。但他母亲过分疼爱他,禁止他走出家门,以至于到了十三岁,还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乡里有个姓武的评事,喜好道教,进山修仙一去不返。他有个女儿叫青娥,十四岁,美若天仙。青娥小时候偷偷读过父亲的书,羡慕何仙姑的为人,父亲隐居后,她立志不嫁人。母亲也无可奈何。一天,霍桓在门外偶然看见了青娥。这孩子虽然不懂什么,但就是觉得喜爱极了,却又没法表达;直接告诉母亲,让母亲去求婚。母亲知道这事不可能,故意为难他,霍桓闷闷不乐。他整天想办法,也没个主意。
恰巧有个道士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镵,长约一尺。霍桓借来看看,道士不给。他再三请求,道士才说:“这镵你家不能用,就送给你吧。”霍桓觉得他的话很奇怪,收下并道谢。拿回家,爱不释手,仔细端详,上面刻着“天宫”二字,高兴极了,揣在怀里出门。常常想:“这镵能锄地也能挖掘,我可以借此见到青娥,行不?”于是在没人的地方,按照镵上所刻,凿石头挖了个洞,深有几尺,能容纳两个人。接着又想:“武家的内宅幽深,怎么办才好?”于是在洞外又挖了一个小孔,悄悄通向武家。自己觉得脚力弱,到不了武家,就把石头嵌在小孔中,等着青娥回来。
到了夜里,武家果然有人举着蜡烛走进小孔。霍桓从洞中偷看,看到青娥来了,暗中抓住她的佩囊,把她拉进洞。青娥大吃一惊,找不到佩囊。接着听到洞中有声响,一看,见是个小郎君,才知道是霍桓。就问:“你干什么?”霍桓说:“我是霍桓。”青娥说:“你来这里干什么?”霍桓说:“爱慕你的美丽,神魂颠倒,遗憾没有机会,能与你亲近。今天有幸这样,希望能永远侍奉你。”青娥说:“你来一定有什么指教。”霍桓说:“只要能靠近你的身体,死也无憾了。”青娥生气地说:“狂生!我为什么要喜欢你而做非礼的事?”话没说完,霍桓突然上前抱住她。青娥急忙呼喊:“丫环快来!”丫环来了,什么也没看见,就离开了。霍桓把佩囊交给青娥,青娥接受后放了他。出洞后,青娥让他关好门。霍桓说:“你如果有意,应当再来探望我。”青娥不回答。霍桓失望地回去了。
过了一晚,青娥果然来了,责备霍桓说:“我和你没有交情,为什么这样?”霍桓不停地道歉。青娥说:“现在已经这样,应当为你想办法。”于是和他订下约定离开了。霍桓很高兴,好几天青娥都没来。母亲起了疑心,暗中观察他的行为,见他常进石头洞,心里觉得奇怪。一天,霍桓进洞,青娥正好在,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去哪儿?”霍桓受惊逃跑。青娥追不上。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去查看,见女儿坐在洞中,和一个少年说话。母亲大怒,叫女儿出来,打了她。青娥哭着说:“母亲杀了我啦!”母亲说:“你既然私自订了婚约,为什么又埋怨?”青娥说:“女儿和霍桓虽然有私约,但他年纪小,不懂情事。而且这事不是女儿主动的,是霍桓强行这样做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早说?”青娥说:“女儿想说,又怕母亲责备女儿不贞洁,所以不敢说。”母亲说:“现在怎么办?”青娥说:“女儿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母亲这才答应了。
霍桓听说青娥答应了婚事,非常高兴,准备了聘礼去求婚。青娥说:“你还没成年,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敢私自答应?”霍桓说:“我把情况告诉母亲,母亲已经答应了。”青娥说:“既然有了约定,就等你娶我。”霍桓这才回去。后来青娥把情况告诉父母,父母答应了。
霍桓十五岁时,进了县学。不久,娶青娥回家。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霍桓后来中了孝廉,官做到某郡的太守。
《镜听》原文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
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次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此时中情所激,不觉出之于口;既而思之,始知镜听之验也。
《镜听》白话文故事
益都县有郑氏兄弟俩,都是文学之士。老大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常常偏爱他,又因为他而偏爱他的妻子;老二不得志,父母不太喜欢他,于是也厌恶老二的媳妇,甚至不把她当儿媳看待。冷热差别明显,兄弟妯娌之间很有隔阂。老二媳妇常对老二说:“同样是男人,怎么就不能为妻子争口气?”于是就不和老二同睡。于是老二感到愤恨,勤奋用心地思考,也出名了。父母对他稍稍好了些,但还是比不上老大。
老二媳妇盼望丈夫高中的心情非常急切,这一年乡试,她在除夕夜用镜听占卜。有两个人刚起床,互相推让着,说:“你也凉凉去!”媳妇回来,不明白是凶是吉,也就放下了。考试结束后,兄弟俩都回来了。当时暑气还很盛,两个媳妇在厨房做饭给耕田的人吃,热得很苦。忽然有报信的骑马来到家门,报告老大考中了。母亲进厨房叫大媳妇说:“大儿子考中了!你可以凉凉去。”老二媳妇又气又恨,哭着继续做饭。不久又有人来报告老二考中了,老二媳妇用力扔了擀面杖站起来,说:“我也凉凉去!”这时是心中情绪激动,不自觉地说了出来;接着一想,才知道镜听占卜应验了。
《牛癀》原文
陈华封,蒙山人。以盛暑烦热,枕藉野树下。忽一人奔波而来,首着围领,疾趋树阴,掬石而坐,挥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陈起坐,笑曰:“若除围领,不扇可凉。”客曰:“脱之易,再着难也。”就与倾谈,颇极蕴藉。既而曰:“此时无他想,但得冰浸良酝,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楼,暑气可消一半。”陈笑曰:“此愿易遂,仆当为君偿之。”因握手入村。
至家,出藏酒于石洞,其凉震齿。客大悦,一举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于是张灯于室,客乃解除领巾,相与磅礴。语次,见客脑后,时漏灯光,疑之。无何,客酩酊,眠榻上。陈移灯窃窥之,见耳后有巨穴,盏大;数道膜间鬲,如窗棂;棂外软革垂蔽,中似空空。骇极,潜抽髻簪,拨膜觇之,有一物,状类小牛,随手飞出,破窗而去。客觉,奋而捉之,已杳矣。
客大窘,起而谢曰:“实相告:我乃六畜瘟神。适所纵者牛癀,恐百里内牛无种矣。”陈故以养牛为业,闻之大恐,拜求术解。客曰:“余且不免于罪,其何术之能解?惟苦参散最效,其广传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谢别出门。又掬土堆壁龛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复见。
居无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陈欲专利,秘其方,不肯传;惟传其弟。弟试之神验。而陈自剉啖药,殊罔所效。有牛二百蹄躈,倒毙殆尽;遗老牝牛四五头,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恼,无所措手。忽忆龛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经夜,牛乃尽起。始悟药之不灵,乃神罚其私也。后数年,牝牛繁育,渐复其故。
《牛癀》白话文故事
陈华封是蒙山人。因为盛夏暑热烦闷,他在野外的树下躺着休息。忽然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围着围巾,快步跑到树荫下,抓起石头坐下,不停地挥扇,汗水像流水一样淌。陈华封起身坐下,笑着说:“如果把围巾拿掉,不扇扇子也能凉快。”客人说:“脱掉容易,再戴上就难了。”于是和他交谈起来,很是含蓄有涵养。过了一会儿说:“这时候没别的想法,只要能有冰浸的美酒,一道清凉的香气,经过十二重楼,暑气就能消掉一半。”陈华封笑着说:“这个愿望容易满足,我来为您实现。”于是拉着手进村。
到了家,从石洞里拿出藏的酒,酒凉得冰牙。客人非常高兴,一口气喝了十杯。天快黑了,天忽然下起雨来;于是在屋里点上灯,客人这才解下围巾,一起畅谈。说话间,看到客人脑后,不时漏出灯光,陈华封很疑惑。没多久,客人喝醉了,睡在榻上。陈华封移过灯偷偷查看,看到客人耳后有个大洞,像茶杯那么大;几道膜间隔着,像窗户棂子;棂子外软皮垂着遮住,里面好像空空的。陈华封极为惊骇,悄悄抽出发髻上的簪子,拨开膜偷看,有一个东西,形状像小牛,随手飞了出去,冲破窗户飞走了。客人醒来,奋力去抓,已经不见了。
客人非常窘迫,起身道歉说:“实话告诉您:我是六畜瘟神。刚才放走的是牛癀,恐怕百里之内的牛都没种了。”陈华封本来以养牛为业,听了非常害怕,请求他想办法解除。客人说:“我自己都免不了罪责,哪有什么办法能解除?只有苦参散最有效,您广泛传播这个方子,不要有私心就可以了。”说完,告辞出门。又捧起土堆在壁龛里,说:“每次用一合也有效。”一拱手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牛果然病了,瘟疫大肆发作。陈华封想要独占利益,隐瞒这个方子,不肯传授;只传给了他弟弟。弟弟试用非常灵验。而陈华封自己锉药服用,完全没有效果。有二百头牛,都倒地死了;剩下四五头老母牛,也徘徊着要死。他心里懊恼,不知怎么办。忽然想起壁龛里捧的土,心想也许不一定有效,姑且胡乱投给牛吃。过了一夜,牛都起来了。这才明白药不灵,是神惩罚他自私。后来过了几年,母牛繁殖,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数量。
《金姑夫》原文:
会稽有梅姑祠。神故马姓,族居东莞,未嫁而夫早死,遂矢志不醮,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谓之梅姑。
丙申,上虞金生,赴试经此,入庙徘徊,颇涉冥想。至夜,梦青衣来,传梅姑命招之。从去。入祠,梅姑立候檐下,笑曰:“蒙君宠顾,实切依恋。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设座成,当相迓耳。”醒而恶之。是夜,居人梦梅姑曰:“上虞金生,今为吾婿,宜塑其像。”诘旦,村人语梦悉同。族长恐玷其贞,以故不从。未几,一家俱病。大惧,为肖像于左。
既成,金生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诣祠指女像秽骂;又升座批颊数四,乃去。今马氏称金姑夫云。
《金姑夫》白话文故事:
在会稽有座梅姑祠。这位神原本姓马,家族居住在东莞,还没出嫁丈夫就早死了,于是她发誓不再嫁人,三十岁就去世了。族人建祠祭祀她,称她为梅姑。
丙申年,上虞有个姓金的书生,赴试经过这里,进入庙里徘徊,陷入了沉思。到了夜里,梦见一个青衣人来,传达梅姑的命令召唤他。金生跟着去了。进入祠庙,梅姑站在屋檐下等候,笑着说:“承蒙您的眷顾,我实在依恋您。如果不嫌弃我粗陋笨拙,愿以自身侍奉您。”金生唯唯诺诺答应。梅姑送他说:“您先回去。等座位设好,就来接您。”金生醒来后很厌恶这个梦。这一夜,当地居民都梦见梅姑说:“上虞的金生,现在是我的夫婿,应该给他塑像。”第二天早上,村里人们说起梦来都相同。族长害怕玷污了梅姑的贞洁,因此没有听从。不久,一家人都生病了。非常害怕,就在左边给金生塑了像。
塑像完成后,金生告诉妻子说:“梅姑来迎接我了。”穿戴好衣帽就死了。妻子非常痛恨,到祠庙指着梅姑的塑像大骂;又登上座位打了她几个耳光,这才离开。如今马氏族人称呼金生为金姑夫。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的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
在《青娥》的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可视为阴阳的互动。他们所遭遇的波折与最终的相聚,象征着阴阳在矛盾冲突后的平衡与和谐。正如周易所强调的,阴阳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相聚与分离,都是阴阳力量此消彼长的表现,而最终达到的美满结局则是阴阳平衡的实现。
对于《镜听》,其预示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体现了阴阳的动态变化。镜听所给出的初始预示可视为一种潜在的阴性能量,而人的积极行动和意志则是阳性能量的展现。当人的阳性能量足够强大并与阴性能量相互作用时,就能够改变命运的走向,实现阴阳在新层面上的平衡。
变易思想:
《牛癀》中牛的患病与救治过程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无常。牛的健康状况从良好到患病是一种变,人们努力救治使其恢复又是一种变。这与周易中的“变易”思想相契合,即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需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适应和引导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金姑夫》中,人物对财富的态度和财富带来的影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最初对财富的渴望到因过度追求而导致的人性扭曲,再到最终对财富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对待,这一系列的变化展示了人生境遇和心态的转变。
天人合一:
《牛癀》的故事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牛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患病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人类依赖牛进行农业生产,却未能给予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照顾,导致了牛的疾病。这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否则将会遭受自然的反噬。
中正之道:
在《金姑夫》中,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和行为应遵循“中正之道”。过度追求财富导致的贪婪和道德沦丧偏离了中正,而...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为您解析: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镜听奇异梦中央。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易中真谛永流芳。
不知以上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见,请随时告诉我。
诠释:
《清平乐·周易析卷七》
“阴阳有道,卷七深藏妙”:开篇指出周易中阴阳的运行规律,而卷七里的典故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和奇妙之处。
“青娥镜听皆言奥,牛癀金姑意表”:提到《青娥》《镜听》充满奥秘,《牛癀》《金姑夫》也有着深层的表意。
“天地人共相依,机缘变易难知”:强调天地人相互依存,而其中的机缘变化难以完全知晓。
“智慧传承千古,心明哲理无欺”:说明这些智慧历经千古传承,若能内心明白其中哲理,就不会被迷惑。
《如梦令·论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常常想着对卷七进行深入领悟,在周易的道理中追溯根源。
“青娥爱情殊,镜听机缘变数”:指出《青娥》的爱情与众不同,《镜听》中有机缘和变数。
“休负,休负,天地自然同路”:表达不要辜负,天地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和道路。
《菩萨蛮·解周易卷七秘》
“人间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人间的各种事情都遵循着周易的规律,卷七里的典故包含着真切的意旨。
“青娥爱牵肠,镜听运无常”:《青娥》中的爱情让人牵挂,《镜听》里的命运无常。
“牛癀思共处,金富循规度”:对于《牛癀》要思考人与自然共处,对待《金姑夫》中的财富要遵循规则和适度。
“奥秘在其中,传承岁月匆”:奥秘就存在于这些典故中,传承的岁月匆匆而过。
《浣溪沙·探卷七之奥》
“卷七篇章奥理藏,青娥情事韵悠长”:卷七的篇章中隐藏着深奥的道理,《青娥》的情事韵味悠长。
“镜听奇异梦中央”:《镜听》的奇异之处犹如在梦幻之中。
“牛癀自然求睦处,金姑财富莫痴狂”:《牛癀》启示我们与自然求和睦相处,面对《金姑夫》中的财富不能痴迷疯狂。
“易中真谛永流芳”:周易中的真谛永远流传芬芳。
五、《从<聊斋志异>卷七经典典故探寻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奇幻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卷七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柳生”等经典典故,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智慧。运用周易哲学的观点来深度解析这些典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其中关于天地人之道的奥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仙人岛”的故事中,主人公王勉误入仙境,遭遇了种种奇幻的经历。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王勉初入仙境时的惊喜,如同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意味着在新的境遇中,应保持谦逊和谨慎,不可贸然行事。然而,王勉却因自恃才华而骄傲自大,最终惹恼了仙人,被驱逐出境。这正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龙有悔”,警示人们在顺遂之时,若不能保持清醒和谦逊,过度张扬,必将招致悔恨。
仙人岛中的仙境与人间的对比,也体现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仙境的美好与人间的纷繁复杂形成鲜明的对照,正如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生既有顺遂如意的时刻,也有艰难困苦的阶段,只有认识到这种阴阳的变化,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颠道人”的故事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颠道人看似疯癫,却能洞察世事,预知未来。他的存在犹如周易中的“太极”,混沌未分,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颠道人的行为不受世俗常规的束缚,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世间的真相。这种超越常规的智慧,与周易中“变易”的思想相契合。
周易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观念。颠道人用他的颠狂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提醒人们要以灵活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规则和成见所束缚,而颠道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突破常规,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胡四娘”的故事则反映了人情冷暖与命运的无常。胡四娘在家族中备受冷落,但她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和坚韧。这与周易中的“坤卦”精神相呼应,坤卦象征着柔顺、包容和忍耐。胡四娘以坤德之美,默默承受着外界的压力,最终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同时,胡四娘的经历也揭示了世间的因果报应。她的善良和忍耐最终得到了回报,而那些曾经轻视她的人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与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观念相符。它告诫人们要秉持善良正直的品德,相信善恶有报,只有遵循天道,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柳生”的故事则着重探讨了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柳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在周易哲学中,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人的努力和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命运的走向。
柳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不断努力和把握机遇的结果。这正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柳生在帮助他人时,也体现了周易中的“厚德载物”精神,拥有宽厚的品德,才能承载更多的福报。
通过对《聊斋志异》卷七这些经典典故的周易哲学解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之道的奥秘。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人在其中应顺应天道,遵循自然法则,同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机遇。
这些典故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至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周易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聊斋志异》这样的经典作品,应当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传播,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聊斋志异》中“仙人岛”“颠道人”“胡四娘”的原文和白话文故事:
仙人岛
原文: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有才名,屡冠文场,心气颇高,善诮骂,多所凌折。偶遇一道士,视之曰:“子相极贵,然被‘轻薄孽’折除几尽矣。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王嗤曰:“福泽诚不可知,然世上岂有仙人!”道士曰:“子何见之卑?无他求,即我便是仙耳。”王乃益笑其诬。道士曰:“我何足异。能从我去,真仙数十,可立见之。”问:“在何处?”曰:“咫尺耳。”遂以杖夹股间,即以一头授生,令如己状,嘱合眼,呵曰:“起!”觉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飞,潜扪之,鳞甲齿齿焉。骇惧,不敢复动。移时,又呵曰:“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楼延阁,类帝王居。有台高丈余,台上殿十一楹,弘丽无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设筵招宾。殿上列数十筵,铺张炫目。道士易盛服以伺。少顷,诸客自空中来,所骑或龙、或虎、或鸾凤,不一类。又各携乐器。有女子,有丈夫,有赤其两足。中独一丽者,跨彩凤,宫样妆束,有侍儿代抱乐具,长五尺以来,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既行,珍肴杂错,入口甘芳,并异常馐。王默然寂坐,惟目注丽者,然心爱其人,而又欲闻其乐,窃恐其终不一弹。酒阑,一叟倡言曰:“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云盛会,自宜尽欢。请以器之同者,共队为曲。”于是各合配旅。丝竹之声,响彻云汉。独有跨凤者,乐伎无偶。群声既歇,侍儿始启绣囊,横陈几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筝状,其亮数倍于琴,烈足开胸,柔可荡魄。弹半炊许,合殿寂然,无有咳者。既阕,铿尔一声,如击清磬。共赞曰:“云和夫人绝技哉!”大众皆起告别,鹤唳龙吟,一时并散。道士设宝榻锦衾,备王寝处。王初睹丽人,心情已动,闻乐之后,涉想尤劳。念己才调,自合芥拾青紫,富贵后何求弗得。顷刻百绪,乱如蓬麻。道士似已知之,谓曰:“子前身与我同学,后缘意念不坚,遂坠尘网。我不作文字交,故不为子露底蕴,何由自悟以败吾道规?今相会不久,宜早退,恐魔障一至,则堕落无底。”王乃伏地流涕,求为弟子。道士却之曰:“晚矣!”遂送归。至家,已然身卧榻上,家人云:“病七日矣,惟心头未冷。”王回顾道士已杳。自此志意消沉,愧悔欲死。又以真仙之乐,尚不及人间,犹妄求作佛,真愚极矣!后随友人外出,路傍见一长髯道人,观之似曾相识。趋而拜问,则是仙人岛主。岛主笑曰:“子志意既荒,何不再游?”王自惭失志,不敢复言。道士曰:“尔不能作仙,且作贵官。”乃以手向王脑后拍之,曰:“速去!”王如梦方醒,而身已在京都。会试中式,成进士,授江南通判。数年,迁侍御。王以忤权贵,谪戍辽阳,数年始归。至家,值次
全文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http://www.wxlif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