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诉 第221章 折辱
热门推荐:
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
小青梅抢婚?许小姐独美不嫁了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
神医:踏出女子监狱,我举世无敌
人间武圣:从木匠学徒开始
豪门弃少!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动
废土:杀戮成神
燕王没理会礼部尚书,看向谢瑄道:“谢侍郎,当日是你向皇上进言要皇上处罚本王的儿子。本王的儿子断了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这事你是罪魁祸首。这事本王要是不要个说法,以后岂不是人人都能欺负到我燕王府头上来了。所以你也别怪本王不讲道理,要怪就怪你不识时务,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谢瑄只听闻过燕王是何等的霸道不讲理,如今一见才知传闻果真不虚,眼见燕王是不会善罢甘休,他问道:“王爷想要如何?”
燕王道:“本王也不为难你,本王的儿子断了两条腿,本王也不要你照样奉还。你若是自己打自己二十下耳光,再给本王的儿子磕三个响头道歉,本王便不再追究此事,你觉得如何?”
“欺人太甚!”谢琛忍无可忍的站起身要冲过去,幸好一旁的秦恪眼疾手快将他拉住。
谢筠、徐云洲等人亦是面色难看,燕王这个要求看起来倒是比断手断脚划算多了,但实在太侮辱人了。
谢瑄如今已是朝廷官员,今日这么多官员在场,他要真按照燕王说的做,无疑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和谢家的颜面扔在地上踩。
等到事情传出去,就算人人都知道是燕王欺负人,但谢瑄本人也逃不过被人指指点点,颜面尽失的下场,日后在官场上也要面对同僚们异样的眼光。恐怕日后提起谢瑄,别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的才华和功绩,而是他今日受辱的一幕。除此之外,谢家也未因此名声大损,从前积累起来的声望必将荡然无存。
更别说谢瑄要真的承认是自己错了,岂不是在说盛安帝当初处罚燕王世子处罚错了吗?那是在打盛安帝的脸,所以谢瑄做了会得罪盛安帝,不做燕王也不会善罢甘休,可谓是进退两难。
燕王此举不在伤人,而是诛心啊。
谢筠不卑不亢道:“燕王殿下,我谢家虽是臣子,却也有傲骨。您纵然是天潢贵胄,也不能这般侮辱臣子。”
燕王沉下脸道:“谢尚书这是在教本王做事?”
谢筠道:“微臣不敢,但犬子所作所为并无半点错处,王爷行此辱人之举,恕臣不能接受。作为父亲,断没有看着儿子无故受辱而置之不理的道理,王爷若是执意如此,臣便是拼了这顶乌纱不要,也要向皇上讨个说法。”
燕王目光如炬的看向他,谢筠浑然不惧的看了过去。
谢琛也来到近前道:“我父所言不错,王爷若要辱臣弟弟,便从臣身上踏过去吧。”
看着父兄如此,谢瑄心中也来了又是感动又是愤怒,他本不欲与燕王发生矛盾,奈何燕王步步紧逼,他若是继续隐忍,让父兄挡在前头,岂是大丈夫所为?
想到此处,他站起身走到燕王面前道:“王爷,微臣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是朝廷命官,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世子之事,微臣乃是秉公处理,王爷心有怨言微臣能理解,但若是想以此胁迫微臣做此有辱家门之事,恕臣无法从命。”
燕王竖眉道:“你敢违抗本王的命令?”
谢瑄不卑不亢道:“非是臣故意违抗王爷之命,王爷要为世子出气,臣无话可说。但臣乃朝廷官员,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世子寻衅滋事,无故伤人,臣有责任将其上报给皇上,请皇上处理。”
“臣自认为所作所为并无不妥之处,王爷今日因此事辱臣没什么,但试问若人人皆像王爷这般因袒护自己的儿子责罚无错官员,又有谁还敢秉公办事?今日臣若是向王爷妥协,便是在告诉天下人,凡出身尊贵者皆可视人命如草芥,若是替弱者伸冤,便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若开此先例,则百姓不敢告官,官员不敢尽责,若是如此,那朝廷律法何在?大盛威严何在?”
谢瑄直视燕王,语气铿锵道:“王爷此举不仅是在侮辱微臣,更是蔑视大盛法度,蔑视皇威。”
朝中官员不乏有尽忠职守,不畏强权之辈,此刻听了谢瑄这番话他们心里不免动容。
试想一下,谢瑄当初不过是尽自身职责罢了,就因为对方是亲王世子就要受此奇耻大辱。那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因为自身职责所在得罪了位高权重之人,难道也要受此大辱吗?
若真如此,那他们做官又有何意义?若是以权势论对错,那大盛律法岂非有名无实?长此以往,官员们畏首畏尾,都只知明哲保身,那成什么样子了?
燕王被谢瑄这一番话说得面色铁青,道:“好啊,谢侍郎真是好伶俐的口齿,按谢侍郎所说,本王若是罚了你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犯了众怒了?”
谢瑄道:“王爷要罚臣,臣岂敢违抗。只是臣作为大盛官员,不得不为天下百姓着想,不得不为朝中的诸位同僚着想,王爷罚的不是微臣,而是千千万万敢于对抗强权,不屈服于富贵淫威之下的赤胆忠心之士。王爷的要求臣办不到,王爷若是执意要为此事追究微臣的罪过,请王爷赐臣一死,如此既出了王爷心中恶气,臣也算没有玷污这身官袍。”
听闻谢瑄这话,本就感同身受,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的官员们就不干了,纷纷为谢瑄开脱起来。
“王爷,谢侍郎此举并无差错,您如此责罚他于礼不合啊。”
“是啊,再说了,这事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王爷又何必旧事重提呢?”
“王爷,得饶人处且饶人,若是闹大了,皇上那也不好交代啊。不如大家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不错,谢侍郎秉公办事,若是今日他在此受辱,传了出去,对王爷您名声有损啊,还请王爷三思。”
其他作壁上观的官员见状也纷纷劝说起来,他们只是想看看谢家的笑话而已,这要是再不劝劝,真要闹出人命来,他们都有可能被追责的。
谢瑄只听闻过燕王是何等的霸道不讲理,如今一见才知传闻果真不虚,眼见燕王是不会善罢甘休,他问道:“王爷想要如何?”
燕王道:“本王也不为难你,本王的儿子断了两条腿,本王也不要你照样奉还。你若是自己打自己二十下耳光,再给本王的儿子磕三个响头道歉,本王便不再追究此事,你觉得如何?”
“欺人太甚!”谢琛忍无可忍的站起身要冲过去,幸好一旁的秦恪眼疾手快将他拉住。
谢筠、徐云洲等人亦是面色难看,燕王这个要求看起来倒是比断手断脚划算多了,但实在太侮辱人了。
谢瑄如今已是朝廷官员,今日这么多官员在场,他要真按照燕王说的做,无疑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和谢家的颜面扔在地上踩。
等到事情传出去,就算人人都知道是燕王欺负人,但谢瑄本人也逃不过被人指指点点,颜面尽失的下场,日后在官场上也要面对同僚们异样的眼光。恐怕日后提起谢瑄,别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的才华和功绩,而是他今日受辱的一幕。除此之外,谢家也未因此名声大损,从前积累起来的声望必将荡然无存。
更别说谢瑄要真的承认是自己错了,岂不是在说盛安帝当初处罚燕王世子处罚错了吗?那是在打盛安帝的脸,所以谢瑄做了会得罪盛安帝,不做燕王也不会善罢甘休,可谓是进退两难。
燕王此举不在伤人,而是诛心啊。
谢筠不卑不亢道:“燕王殿下,我谢家虽是臣子,却也有傲骨。您纵然是天潢贵胄,也不能这般侮辱臣子。”
燕王沉下脸道:“谢尚书这是在教本王做事?”
谢筠道:“微臣不敢,但犬子所作所为并无半点错处,王爷行此辱人之举,恕臣不能接受。作为父亲,断没有看着儿子无故受辱而置之不理的道理,王爷若是执意如此,臣便是拼了这顶乌纱不要,也要向皇上讨个说法。”
燕王目光如炬的看向他,谢筠浑然不惧的看了过去。
谢琛也来到近前道:“我父所言不错,王爷若要辱臣弟弟,便从臣身上踏过去吧。”
看着父兄如此,谢瑄心中也来了又是感动又是愤怒,他本不欲与燕王发生矛盾,奈何燕王步步紧逼,他若是继续隐忍,让父兄挡在前头,岂是大丈夫所为?
想到此处,他站起身走到燕王面前道:“王爷,微臣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是朝廷命官,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世子之事,微臣乃是秉公处理,王爷心有怨言微臣能理解,但若是想以此胁迫微臣做此有辱家门之事,恕臣无法从命。”
燕王竖眉道:“你敢违抗本王的命令?”
谢瑄不卑不亢道:“非是臣故意违抗王爷之命,王爷要为世子出气,臣无话可说。但臣乃朝廷官员,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世子寻衅滋事,无故伤人,臣有责任将其上报给皇上,请皇上处理。”
“臣自认为所作所为并无不妥之处,王爷今日因此事辱臣没什么,但试问若人人皆像王爷这般因袒护自己的儿子责罚无错官员,又有谁还敢秉公办事?今日臣若是向王爷妥协,便是在告诉天下人,凡出身尊贵者皆可视人命如草芥,若是替弱者伸冤,便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若开此先例,则百姓不敢告官,官员不敢尽责,若是如此,那朝廷律法何在?大盛威严何在?”
谢瑄直视燕王,语气铿锵道:“王爷此举不仅是在侮辱微臣,更是蔑视大盛法度,蔑视皇威。”
朝中官员不乏有尽忠职守,不畏强权之辈,此刻听了谢瑄这番话他们心里不免动容。
试想一下,谢瑄当初不过是尽自身职责罢了,就因为对方是亲王世子就要受此奇耻大辱。那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因为自身职责所在得罪了位高权重之人,难道也要受此大辱吗?
若真如此,那他们做官又有何意义?若是以权势论对错,那大盛律法岂非有名无实?长此以往,官员们畏首畏尾,都只知明哲保身,那成什么样子了?
燕王被谢瑄这一番话说得面色铁青,道:“好啊,谢侍郎真是好伶俐的口齿,按谢侍郎所说,本王若是罚了你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犯了众怒了?”
谢瑄道:“王爷要罚臣,臣岂敢违抗。只是臣作为大盛官员,不得不为天下百姓着想,不得不为朝中的诸位同僚着想,王爷罚的不是微臣,而是千千万万敢于对抗强权,不屈服于富贵淫威之下的赤胆忠心之士。王爷的要求臣办不到,王爷若是执意要为此事追究微臣的罪过,请王爷赐臣一死,如此既出了王爷心中恶气,臣也算没有玷污这身官袍。”
听闻谢瑄这话,本就感同身受,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的官员们就不干了,纷纷为谢瑄开脱起来。
“王爷,谢侍郎此举并无差错,您如此责罚他于礼不合啊。”
“是啊,再说了,这事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王爷又何必旧事重提呢?”
“王爷,得饶人处且饶人,若是闹大了,皇上那也不好交代啊。不如大家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不错,谢侍郎秉公办事,若是今日他在此受辱,传了出去,对王爷您名声有损啊,还请王爷三思。”
其他作壁上观的官员见状也纷纷劝说起来,他们只是想看看谢家的笑话而已,这要是再不劝劝,真要闹出人命来,他们都有可能被追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