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诉 第226章 心思各异
燕王闻言赞道:“王妃果真足智多谋,此计甚妙。”
燕王世子高兴道:“好,就这么办。哼,谢瑄不是狂得很吗?倒时我非得让他跪下来求我不可。”
燕王妃道:“谢家那里便交给我来办,我会找个机会把谢珊叫到府里来,虽说是侧妃,也得好好瞧瞧,不能辱没了我燕王府。至于皇上那里,就得看王爷你的了,先帝在时,你与皇上多有不睦,若是求旨赐婚,恐怕皇上不允,王爷不如趁此机会向皇上服个软,修复一下兄弟之情。”
燕王不情不愿道:“若是父皇还在,本王何至于受这样的窝囊气。”
燕王妃道:“今时不同往日,王爷也该收敛些了,不说别的,炜儿如今在京中为质,若是开罪了皇上,炜儿他能有好日子过吗?”
燕王叹了口气道:“王妃说得有理,本王照办便是。”
皇宫中,御书房内。
盛安帝批阅着手中的折子,萧煜已经在御书房内站了两刻钟了,盛安帝却好似没看到他一般。
萧煜也没说话,依旧恭恭敬敬的站着,半个时辰后,盛安帝方才搁下手中的朱笔,看向他道:“今日你们兄弟三个倒是让朕十分吃惊。”
萧煜低着头道:“是儿臣不懂事,让父皇操心了。”
盛安帝道:“萧烬跟谢瑄在江州共患难过,肯为谢瑄出头朕不意外。你二哥是个莽撞没脑子的,朕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但你向来谨慎小心,怎么也这般冲动,跟你六皇叔针锋相对?平日里也没听说你跟谢瑄有什么交情,怎么这次却为他出头?”
盛安帝话中毫不掩饰自己的猜疑,很显然萧煜为谢瑄出头这事引起了他的怀疑。
萧煜恭顺道:“父皇明鉴,儿臣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落人口实,二是为了父皇您啊。”
盛安帝道:“哦,此话怎讲?”
萧煜道:“父皇,儿臣虽然与谢瑄并没有什么交情,但谢瑄之前毕竟救过儿臣一命,这次他被六皇叔为难,儿臣若是袖手旁观,岂非是忘恩负义?再者说,谢瑄毕竟是您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燕王世子的事是您下的命令,燕王为难谢瑄,那不就是在质疑您的决定?就算谢瑄真的有错,那也该由父皇您来处置,轮不到六皇叔来越俎代庖,六皇叔这般做,分明是不将父皇您放在眼里,儿臣实在是气不过,这才贸然开口。”
听了这话,盛安帝点了点头,谢瑄对萧煜有过救命之恩,萧煜开口相帮倒也不奇怪。更何况燕王做的这事确实是在质疑他这个皇帝,萧煜若是为了维护他这个父皇,倒也能理解。
想到这盛安帝面色微霁道:“你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不过谢瑄身为臣子,救你也是分内之事,你不必将此事太放在心上,这次你既然帮他说了话,这事便扯平了,你以后也不用总惦记着这事。”
萧煜道:“儿臣知道。”
盛安帝冷哼一声道:“燕王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先帝在时便罢了,可如今是朕坐在皇位上,他却如此没有分寸,若不是看在他是朕的兄弟的份上,朕定会好好教训他。”
萧煜道:“六皇叔确实太过了些,今日他当着众官员的面羞辱谢瑄,所幸并未成功。若真让他得手,文武百官乃至百姓们会如何看待皇室?燕王世子之前本就惹了不少祸事,父皇下令责罚也是为了约束他,免得他继续犯错,六皇叔不领情便罢了,却还无理痴缠,着实有些不识大体。”
盛安帝冷声道:“暂且先让他得意一段时间,终有一日……”
萧煜哪会不明白盛安帝的意思,萧烬能查到的事,盛安帝自然也能查到。
若是燕王肯安分守己的待在福州,说不定盛安帝还会看在先帝的面子上让他安稳的过完这一生,可燕王偏偏不安分,居然还对皇位不死心,敢养私兵,这不是想谋反是什么?
萧煜清楚的记得,上一世燕王世子意外出事,失去了生育能力,燕王心里记恨,认为要不是盛安帝硬要他把儿子送进京城为质,他燕王府也不至于断了香火。
上一世在盛安帝病重之时,燕王起兵谋反,但盛安帝一直对燕王十分防备,对此早有准备,所以燕王并未得逞。
事后燕王府所有人都被赐死,而盛安帝也因为怒极攻心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没过多久便驾崩了。
这一世燕王世子没出事,不知道燕王会不会还跟上一世一般起兵谋反。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回去吧。”盛安帝开口道。
萧煜:“儿臣告退。”
接风宴后过了几天,越王妃下了帖子遍邀京城贵女入府赏梅。
几乎所有接到帖子的人都去参加了,毕竟越王和越王妃都是很和善的人,就是越王世子在京城中风评不佳,不过有燕王世子做对比,越王世子已经很不错了。
而就在越王府赏梅宴的次日,燕王妃同样下了帖子邀请各府的贵女,而谢家同样收到了请帖。
面对燕王府的这份请帖,谢家对此态度凝重,之前的接风宴让燕王丢了面子,心里指不定有多记恨谢家。
谢瑄想让谢珊不要去,毕竟这次不同于上次,在皇宫里好歹还有谢筝护着,可在燕王府就不同了,万一燕王妃故意刁难怎么办?
可谢珊却说自己要是不去的话不就授人以柄了?京城那么多贵女都去了,就她一个人不去,燕王府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谢家呢。更何况这么多人在,燕王府就算为难应该也不会做得太过。
谢瑄劝不动她,只能让她去了,秦绯月本来想陪谢珊一起去,只是她现在有身孕,谢家人都担心她去了会出意外,都不答应,谢珊更是极力反对,秦绯月只能作罢。
幸好沈幼芙听说了这事,自告奋勇陪谢珊一起去了,她背后有定国公府撑腰,有她护着,燕王府若真的要对谢珊不利,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燕王世子高兴道:“好,就这么办。哼,谢瑄不是狂得很吗?倒时我非得让他跪下来求我不可。”
燕王妃道:“谢家那里便交给我来办,我会找个机会把谢珊叫到府里来,虽说是侧妃,也得好好瞧瞧,不能辱没了我燕王府。至于皇上那里,就得看王爷你的了,先帝在时,你与皇上多有不睦,若是求旨赐婚,恐怕皇上不允,王爷不如趁此机会向皇上服个软,修复一下兄弟之情。”
燕王不情不愿道:“若是父皇还在,本王何至于受这样的窝囊气。”
燕王妃道:“今时不同往日,王爷也该收敛些了,不说别的,炜儿如今在京中为质,若是开罪了皇上,炜儿他能有好日子过吗?”
燕王叹了口气道:“王妃说得有理,本王照办便是。”
皇宫中,御书房内。
盛安帝批阅着手中的折子,萧煜已经在御书房内站了两刻钟了,盛安帝却好似没看到他一般。
萧煜也没说话,依旧恭恭敬敬的站着,半个时辰后,盛安帝方才搁下手中的朱笔,看向他道:“今日你们兄弟三个倒是让朕十分吃惊。”
萧煜低着头道:“是儿臣不懂事,让父皇操心了。”
盛安帝道:“萧烬跟谢瑄在江州共患难过,肯为谢瑄出头朕不意外。你二哥是个莽撞没脑子的,朕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但你向来谨慎小心,怎么也这般冲动,跟你六皇叔针锋相对?平日里也没听说你跟谢瑄有什么交情,怎么这次却为他出头?”
盛安帝话中毫不掩饰自己的猜疑,很显然萧煜为谢瑄出头这事引起了他的怀疑。
萧煜恭顺道:“父皇明鉴,儿臣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落人口实,二是为了父皇您啊。”
盛安帝道:“哦,此话怎讲?”
萧煜道:“父皇,儿臣虽然与谢瑄并没有什么交情,但谢瑄之前毕竟救过儿臣一命,这次他被六皇叔为难,儿臣若是袖手旁观,岂非是忘恩负义?再者说,谢瑄毕竟是您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燕王世子的事是您下的命令,燕王为难谢瑄,那不就是在质疑您的决定?就算谢瑄真的有错,那也该由父皇您来处置,轮不到六皇叔来越俎代庖,六皇叔这般做,分明是不将父皇您放在眼里,儿臣实在是气不过,这才贸然开口。”
听了这话,盛安帝点了点头,谢瑄对萧煜有过救命之恩,萧煜开口相帮倒也不奇怪。更何况燕王做的这事确实是在质疑他这个皇帝,萧煜若是为了维护他这个父皇,倒也能理解。
想到这盛安帝面色微霁道:“你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不过谢瑄身为臣子,救你也是分内之事,你不必将此事太放在心上,这次你既然帮他说了话,这事便扯平了,你以后也不用总惦记着这事。”
萧煜道:“儿臣知道。”
盛安帝冷哼一声道:“燕王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先帝在时便罢了,可如今是朕坐在皇位上,他却如此没有分寸,若不是看在他是朕的兄弟的份上,朕定会好好教训他。”
萧煜道:“六皇叔确实太过了些,今日他当着众官员的面羞辱谢瑄,所幸并未成功。若真让他得手,文武百官乃至百姓们会如何看待皇室?燕王世子之前本就惹了不少祸事,父皇下令责罚也是为了约束他,免得他继续犯错,六皇叔不领情便罢了,却还无理痴缠,着实有些不识大体。”
盛安帝冷声道:“暂且先让他得意一段时间,终有一日……”
萧煜哪会不明白盛安帝的意思,萧烬能查到的事,盛安帝自然也能查到。
若是燕王肯安分守己的待在福州,说不定盛安帝还会看在先帝的面子上让他安稳的过完这一生,可燕王偏偏不安分,居然还对皇位不死心,敢养私兵,这不是想谋反是什么?
萧煜清楚的记得,上一世燕王世子意外出事,失去了生育能力,燕王心里记恨,认为要不是盛安帝硬要他把儿子送进京城为质,他燕王府也不至于断了香火。
上一世在盛安帝病重之时,燕王起兵谋反,但盛安帝一直对燕王十分防备,对此早有准备,所以燕王并未得逞。
事后燕王府所有人都被赐死,而盛安帝也因为怒极攻心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没过多久便驾崩了。
这一世燕王世子没出事,不知道燕王会不会还跟上一世一般起兵谋反。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回去吧。”盛安帝开口道。
萧煜:“儿臣告退。”
接风宴后过了几天,越王妃下了帖子遍邀京城贵女入府赏梅。
几乎所有接到帖子的人都去参加了,毕竟越王和越王妃都是很和善的人,就是越王世子在京城中风评不佳,不过有燕王世子做对比,越王世子已经很不错了。
而就在越王府赏梅宴的次日,燕王妃同样下了帖子邀请各府的贵女,而谢家同样收到了请帖。
面对燕王府的这份请帖,谢家对此态度凝重,之前的接风宴让燕王丢了面子,心里指不定有多记恨谢家。
谢瑄想让谢珊不要去,毕竟这次不同于上次,在皇宫里好歹还有谢筝护着,可在燕王府就不同了,万一燕王妃故意刁难怎么办?
可谢珊却说自己要是不去的话不就授人以柄了?京城那么多贵女都去了,就她一个人不去,燕王府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谢家呢。更何况这么多人在,燕王府就算为难应该也不会做得太过。
谢瑄劝不动她,只能让她去了,秦绯月本来想陪谢珊一起去,只是她现在有身孕,谢家人都担心她去了会出意外,都不答应,谢珊更是极力反对,秦绯月只能作罢。
幸好沈幼芙听说了这事,自告奋勇陪谢珊一起去了,她背后有定国公府撑腰,有她护着,燕王府若真的要对谢珊不利,也得好好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