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第 260 章 长大以后别像你爹一样混蛋
热门推荐:
温小姐独美后,偏执靳总悔红了眼
逍遥炼器师
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南洋小道士
至尊战神和绝美金花
质子归国万人嫌?我逆父逆君逆天!
快穿,女将军,为了救爹我穿越了
囚宠上瘾
公主她整天忙着算计人
第 260 章 长大以后别像你爹一样混蛋董裕是个十分敢放权的人。
不是他太相信人心,而是相信这个年代的人品、道德。
除了少部分缺少道德的人外,这年代的人,在人品、道德以及思想高度上,远非魏晋之后可比。
究其原因,还是司马老贼的那一个屁,把古人的道德观给崩的稀碎。
冀州的情况,董裕并不知情。
此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行军,终于是横跨大半个大汉版图,回到了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能够有这个速度,还是因为这一路上他们不需要携带太多的粮草。
都是自己的地盘,路过一地就地补给便是。
去时艰辛,回时却光芒万丈。
相国府
“父亲!”
“老爹!”
“想我了没有?”
“最近减没减肥?”
“体重不会还是三百斤吧?”
董裕脚步匆匆的跑进相国府,刚一进府邸就忍不住大喊道。
在外面他可以撑起一片天,但是回到长安,他更愿意当一个在父亲庇护下自在随意的纨绔。
这一幕,引得相国府内不少下人忍俊不禁。
恐怕也只有这位公子,才敢如此和喜怒无常的董相国这么说话了。
“你个小兔崽子!”
“刚一回来,人还没见到,就开始揭老子的短!”
堂内传来董卓的怒骂。
“哟,不错嘛,看样子是瘦了。”
董裕一脸欣慰的打量了一下减肥略有小成的董卓。
虽说还比不上未入雒阳时的魁梧身材,但至少没那么胖了。
太胖可不是什么好事。
且不说行动不便,各种心脑血管病以及消渴症的缓症概率都很大。
这种在后世都颇为棘手的病症,古代得上就是个死。
“哼,你在外面疯,老子哪敢懈怠?”
董卓冷哼一声,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让父亲劳累了。”
董裕收起笑容,恭敬地给董卓作了一揖。
“你这...行了。”
董卓被自己儿子突如其来的懂事,给搞的有些不知所措。
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一直都未长大。
只不过当意识到时,让他有些恍惚。
“翁...翁”
就在这时,刘慕走了过来,抱着一个孩子,口中还咿咿呀呀的叫着什么,能够隐约地听到翁翁。
“诶哟,翁翁的好大孙哟!”
听到声响,董卓就跟触动了什么开关一样,一张满是横肉、虬髯的脸上堆起了笑容。
“父亲,盈儿闹着要找你。”
刘慕有些为难的对董卓说道。
“不妨事,不妨事。”
“咱的孙子自然是要和翁翁亲的。”
“对吧,好孙子?”
“木嘛!”
董卓接过孩子,对着那吹弹可破的小脸就是一顿啃。
孩子,代表着希望。
当然也承载着希望。
因此董卓对于这个长孙的喜爱,甚至超过了那些后妃。
自从有了孙子后,怕教坏孙子,老董把后院里藏着的后妃全都安置了出去。
整个后宅摆满了各种木制的玩具。
“辛苦你了。”
董裕看向刘慕,低声说道。
“夫君不在家中,妾身操持府中诸事,是本分所在,何谈辛苦?”
“倒是夫君在外征战,数年未归,才是辛苦。”
刘慕多了些温柔,站在董裕身旁小声说道。
身为儿媳,由于董卓并没有妻子,所以有些董卓府上的内事,也需要刘慕操持。
就如同皇帝如果没有皇后,很多时候都需要太子妃掌管后宫一样。
至于妃?
虽说地位要比妾高上许多,但终究是不如皇后以及未来皇后的。
“妾身先回府了,夫君万事都需要注意安全。”
刘慕施了一礼,然后便离开了相国府。
看着对方离去的身影,董裕也是忍不住一阵叹息。
这个女人,终究是一个悲剧。
只希望自己平时待她温柔一些,弥补一些心中的歉疚。
毕竟身为皇室之女,却在臣子提出联姻之时,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
这就足以知道,她的一生就注定了以悲剧开头。
至于会是以何种方式收尾,却还需要看命运的发展。
董家,终究是要夺走刘氏江山的。
“盈儿,这个是你爹。”
“记住了,长大以后别像你爹一样混蛋。”
董卓抱着孩子,指着发呆的董裕说道。
闻言,董裕脸色都忍不住一黑。
“自己怎么就混蛋了?”
“来,我这个亲爹还没仔细看过呢。”
董裕说着就要去把孩子抢过来。
“滚一边去。”
“你自己府中还有撒呢,想抱自己回去抱去。”
董卓脸色一变,冷声道。
相比于其他几个孩子,董卓就没那么在意了。
长孙有董盈,长孙女有董白。
其他的孩子就只能是其他孩子。
“西凉叛军什么情况了?”
董裕抱儿子无果,于是提起了正事。
“这种事你去问李文优,老子不想当着大孙的面说浑话,免得教坏了孩子。”
董卓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声说道。
“这么严重?”
董裕皱了皱眉。
如果事态不够严重的话,自己老爹应该不至于是这副态度。
“行,那我去尚书台。”
董裕微微颔首,转身离开相国府。
尚书台
这里应该算得上是大汉的军政中枢了。
在皇帝失势的情况,所有的军机要务全都会被送到尚书台进行审理,审理过后的奏章也不会呈递到皇帝那里。
与往日的肃静不同,今日的尚书台显得有些吵闹。
或许说,这些日子以来,尚书台就没有安生过。
“依我之见,敌军声势浩大,应当让陛下转移至雒阳。”
“如今雒阳已经初具规模,等到了雒阳征调一些民力,便可重修皇宫。”
杨彪神色严肃,对着众人说道。
“杨尚书,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敌军不过些许叛军而已,相国麾下兵强马壮,如今尚未战败,怎么就先言迁都?”
“这才刚从雒阳迁过来几年?”
“你见过哪个朝代来回迁都玩的?”
淳于嘉瞪着一双大眼睛,反驳道。
“可是也不能置陛下安危于不顾!”
“怎么,在杨尚书看来,我军是必败无疑咯?”
二人大声吵吵着,丝毫没有往日风范、气度。
“唉,你们能不能别吵了?”
“你们是能去打仗还是怎么滴?”
李儒很是不耐的质问道。
“我...”
二人神色一滞。
“真热闹啊,第一次来尚书台,还真是开了眼。”
这时,尚书台门外传来一道爽朗却又有些戏谑地声音。
不是他太相信人心,而是相信这个年代的人品、道德。
除了少部分缺少道德的人外,这年代的人,在人品、道德以及思想高度上,远非魏晋之后可比。
究其原因,还是司马老贼的那一个屁,把古人的道德观给崩的稀碎。
冀州的情况,董裕并不知情。
此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行军,终于是横跨大半个大汉版图,回到了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能够有这个速度,还是因为这一路上他们不需要携带太多的粮草。
都是自己的地盘,路过一地就地补给便是。
去时艰辛,回时却光芒万丈。
相国府
“父亲!”
“老爹!”
“想我了没有?”
“最近减没减肥?”
“体重不会还是三百斤吧?”
董裕脚步匆匆的跑进相国府,刚一进府邸就忍不住大喊道。
在外面他可以撑起一片天,但是回到长安,他更愿意当一个在父亲庇护下自在随意的纨绔。
这一幕,引得相国府内不少下人忍俊不禁。
恐怕也只有这位公子,才敢如此和喜怒无常的董相国这么说话了。
“你个小兔崽子!”
“刚一回来,人还没见到,就开始揭老子的短!”
堂内传来董卓的怒骂。
“哟,不错嘛,看样子是瘦了。”
董裕一脸欣慰的打量了一下减肥略有小成的董卓。
虽说还比不上未入雒阳时的魁梧身材,但至少没那么胖了。
太胖可不是什么好事。
且不说行动不便,各种心脑血管病以及消渴症的缓症概率都很大。
这种在后世都颇为棘手的病症,古代得上就是个死。
“哼,你在外面疯,老子哪敢懈怠?”
董卓冷哼一声,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让父亲劳累了。”
董裕收起笑容,恭敬地给董卓作了一揖。
“你这...行了。”
董卓被自己儿子突如其来的懂事,给搞的有些不知所措。
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一直都未长大。
只不过当意识到时,让他有些恍惚。
“翁...翁”
就在这时,刘慕走了过来,抱着一个孩子,口中还咿咿呀呀的叫着什么,能够隐约地听到翁翁。
“诶哟,翁翁的好大孙哟!”
听到声响,董卓就跟触动了什么开关一样,一张满是横肉、虬髯的脸上堆起了笑容。
“父亲,盈儿闹着要找你。”
刘慕有些为难的对董卓说道。
“不妨事,不妨事。”
“咱的孙子自然是要和翁翁亲的。”
“对吧,好孙子?”
“木嘛!”
董卓接过孩子,对着那吹弹可破的小脸就是一顿啃。
孩子,代表着希望。
当然也承载着希望。
因此董卓对于这个长孙的喜爱,甚至超过了那些后妃。
自从有了孙子后,怕教坏孙子,老董把后院里藏着的后妃全都安置了出去。
整个后宅摆满了各种木制的玩具。
“辛苦你了。”
董裕看向刘慕,低声说道。
“夫君不在家中,妾身操持府中诸事,是本分所在,何谈辛苦?”
“倒是夫君在外征战,数年未归,才是辛苦。”
刘慕多了些温柔,站在董裕身旁小声说道。
身为儿媳,由于董卓并没有妻子,所以有些董卓府上的内事,也需要刘慕操持。
就如同皇帝如果没有皇后,很多时候都需要太子妃掌管后宫一样。
至于妃?
虽说地位要比妾高上许多,但终究是不如皇后以及未来皇后的。
“妾身先回府了,夫君万事都需要注意安全。”
刘慕施了一礼,然后便离开了相国府。
看着对方离去的身影,董裕也是忍不住一阵叹息。
这个女人,终究是一个悲剧。
只希望自己平时待她温柔一些,弥补一些心中的歉疚。
毕竟身为皇室之女,却在臣子提出联姻之时,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
这就足以知道,她的一生就注定了以悲剧开头。
至于会是以何种方式收尾,却还需要看命运的发展。
董家,终究是要夺走刘氏江山的。
“盈儿,这个是你爹。”
“记住了,长大以后别像你爹一样混蛋。”
董卓抱着孩子,指着发呆的董裕说道。
闻言,董裕脸色都忍不住一黑。
“自己怎么就混蛋了?”
“来,我这个亲爹还没仔细看过呢。”
董裕说着就要去把孩子抢过来。
“滚一边去。”
“你自己府中还有撒呢,想抱自己回去抱去。”
董卓脸色一变,冷声道。
相比于其他几个孩子,董卓就没那么在意了。
长孙有董盈,长孙女有董白。
其他的孩子就只能是其他孩子。
“西凉叛军什么情况了?”
董裕抱儿子无果,于是提起了正事。
“这种事你去问李文优,老子不想当着大孙的面说浑话,免得教坏了孩子。”
董卓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声说道。
“这么严重?”
董裕皱了皱眉。
如果事态不够严重的话,自己老爹应该不至于是这副态度。
“行,那我去尚书台。”
董裕微微颔首,转身离开相国府。
尚书台
这里应该算得上是大汉的军政中枢了。
在皇帝失势的情况,所有的军机要务全都会被送到尚书台进行审理,审理过后的奏章也不会呈递到皇帝那里。
与往日的肃静不同,今日的尚书台显得有些吵闹。
或许说,这些日子以来,尚书台就没有安生过。
“依我之见,敌军声势浩大,应当让陛下转移至雒阳。”
“如今雒阳已经初具规模,等到了雒阳征调一些民力,便可重修皇宫。”
杨彪神色严肃,对着众人说道。
“杨尚书,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敌军不过些许叛军而已,相国麾下兵强马壮,如今尚未战败,怎么就先言迁都?”
“这才刚从雒阳迁过来几年?”
“你见过哪个朝代来回迁都玩的?”
淳于嘉瞪着一双大眼睛,反驳道。
“可是也不能置陛下安危于不顾!”
“怎么,在杨尚书看来,我军是必败无疑咯?”
二人大声吵吵着,丝毫没有往日风范、气度。
“唉,你们能不能别吵了?”
“你们是能去打仗还是怎么滴?”
李儒很是不耐的质问道。
“我...”
二人神色一滞。
“真热闹啊,第一次来尚书台,还真是开了眼。”
这时,尚书台门外传来一道爽朗却又有些戏谑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