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第二十二章 怎会不知他的用心良苦
“你即刻率一队轻骑,悄悄前往辉城南门,命神射手将我密令射向城楼,切记不可耽误太长时间!”
说罢,田月莹亲自取来笔墨纸砚,在一卷布纸上面写了短短一句话。
随后,便盖上大齐皇帝御章,递交到张仪手中。
接过密令,张仪也不敢耽搁,立马就率一队轻骑,往辉城南门而去。
待他走后,其余将领也纷纷凑上前来,等待女帝发号施令,却迟迟没看到动静。
实在有些待不住了,又一上将伏地询问道:“陛下,您只派张仪将军前往,我等却留在原地,这是为何?”
看了众人一眼后,田月莹才沉声开口。
“等三日后,辉城守军弃城而出。”
“啊?”
听到这句话,众将一时语塞,甚至一度怀疑是他们听错了。
“陛下,我等不远千里奔赴辉城,理应浴血奋战,救辉城守军于存亡中,陛下何故直接弃城啊?”
“是啊,辉城若失守,待康军粮草部队到达,进攻大齐都城必势如破竹啊!”
三年来,众将还是第一次与田月莹并肩作战。
然而却没想到,这位三年不曾临朝的女帝,向众人出的第一条计策,竟然是让辉城守军弃城?
当真是糊涂至极!
一时间,诸将甚至觉得,眼前这位女帝压根不懂如何带兵打仗,不然她又怎会想方设法地将杨川召入宫中?
实在忍无可忍之下,一名将军直言。
“陛下,非我等不敬您,陛下久居深宫,对战场形势怕是把控不够好,若您实在没有好的计策迎敌,可将掌军大权交由一位上将!”
“是啊陛下,我等皆食朝廷俸禄已久,今日大敌当前,当思报国之策,若陛下信不过我等,可立即差人将杨相国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啊!”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今日大齐女帝虽御驾亲征,但她腹中若真无半点墨水,众将也不惜冒着杀头的罪名,将掌军大权拿过来。
“此计,正是临行前,杨相国教给我的。”
眼看众人对自己的计策皆有不服,田月莹沉默片刻,还是向众人说出实情。
此话一出,场内顿时鸦雀无声。
良久,才有一员大将愤慨道:“哼!我就知道这厮从大康而来,没安什么好心,他故意出诡计迷惑陛下,就是为了让康军能顺利破关,也好轻松占领大齐国土!”
“一派胡言!”
别人不理解杨川,她田月莹又怎会不知他的用心良苦?
为了安抚军心,她还是细心解释,“此次出征,杨相国早已告知我,到达辉城之后,便派一队轻骑,前往魏国安定城献上金银细软,只为能让魏军一同截断康军粮草。”
“到那时,困守辉城的康军才是真正的囚笼之鸟,待其军心涣散之时,便可一举而破之。”
“这...”
一员上将思忖片刻,但觉实在答不出话来,也只好闭口不再言语。
...
两日之后,田月莹派出的使者到达了安定城。
领头的偏将刚刚与安定太守见面,便一脸不悦道:“呵呵,魏国将军,你与我齐国乃唇齿之存亡,今日为何轻易放康军入境,袭击我大齐边境?”
“哎哟,大齐使者,请少安毋躁!”
那安定太守一脸奸佞小人之相,此次虽不愿接待大齐使臣,但见随行人员带着一箱财宝,这才勉强与他们搭话。
饶是心中看不惯这安定太守,但毕竟带着大齐女帝的御令前来,偏将还是忍着心中的烦躁。
“我等此次,是奉大齐女帝之令,望太守待康军粮草辎重抵达安定城时,将他们的车马尽数扣下!”
“哦?将军此言,实是让在下有些难办啊。”
安定太守捋着胡须,玩味地打量着他半晌,许久后才喃喃道:“将军有所不知啊,你此行来安定,是为国家之计,而我之所以放康军入境,也是为了我们魏国啊!”
“那大康帝国实力强大,三十万禁军更是如虎豹一般凶猛,我今日应允将军是小事,可大齐若还是抵挡不住康军,那康军的下一个目标,可就是魏国咯!”
“呵呵,如今大康实力日益强大,我奉劝大齐女帝应识时务,若提前向大康请降,甘心做一个附属小国的话,则可保大齐万民不受战火牵连啊!”
“哼!”
眼看着安定太守如此侮辱大齐,前来送礼的偏将实在是有些忍无可忍了。
当即吩咐手下将金银财宝抬出太守府后,他冷着一张脸,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道:“太守如此辱没我大齐,敢问大魏皇帝,可甘愿做大康的附属小国?”
“今日,太守若应允我,那门外千金财宝,太守可尽数享用,若不肯应允,我自提兵去劫康军辎重队伍!”
说罢,豪放一笑,又留下最后一言。
“太守恐怕不知,曾经帮助大康走向第一帝国的杨川,现已成为我大齐相国,那大康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再不可能有昔日的辉煌了!”
“慢着!”
见偏将要走,安定太守立马便起身叫住了他,带着些许狐疑问。
“莫非将军所说的,可是曾经孤身一人,带大康女帝燕无垢杀出重围,连斩两名大宗师武者,随后又用短短三年,帮助大康入主中原的杨川,杨太宰?”
“怎么,莫非此世间,还有第二个杨川?”
亲眼瞧见太守有所转意,偏将也是心中一喜。
没想到,杨相国在诸国眼中的地位,也是如此的崇高。
此次女帝能将他挖到齐国做宰相,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千古唯一的伟大决策。
那太守捋着胡须思忖几秒后,立刻回道:“好,既然是杨川为大齐相国,我便答应将军的这个请求,待大康运粮军一到,我便将他们阻拦在安定城外!”
听到这话,偏将还想再说什么,但碍于魏国与康国实力悬殊,想想还是算了。
随后又言道:“太守也不必太过忌惮康军,只需将辎重军扣押三五日,待我军抵达安定城下,再放行不迟。”
说罢,田月莹亲自取来笔墨纸砚,在一卷布纸上面写了短短一句话。
随后,便盖上大齐皇帝御章,递交到张仪手中。
接过密令,张仪也不敢耽搁,立马就率一队轻骑,往辉城南门而去。
待他走后,其余将领也纷纷凑上前来,等待女帝发号施令,却迟迟没看到动静。
实在有些待不住了,又一上将伏地询问道:“陛下,您只派张仪将军前往,我等却留在原地,这是为何?”
看了众人一眼后,田月莹才沉声开口。
“等三日后,辉城守军弃城而出。”
“啊?”
听到这句话,众将一时语塞,甚至一度怀疑是他们听错了。
“陛下,我等不远千里奔赴辉城,理应浴血奋战,救辉城守军于存亡中,陛下何故直接弃城啊?”
“是啊,辉城若失守,待康军粮草部队到达,进攻大齐都城必势如破竹啊!”
三年来,众将还是第一次与田月莹并肩作战。
然而却没想到,这位三年不曾临朝的女帝,向众人出的第一条计策,竟然是让辉城守军弃城?
当真是糊涂至极!
一时间,诸将甚至觉得,眼前这位女帝压根不懂如何带兵打仗,不然她又怎会想方设法地将杨川召入宫中?
实在忍无可忍之下,一名将军直言。
“陛下,非我等不敬您,陛下久居深宫,对战场形势怕是把控不够好,若您实在没有好的计策迎敌,可将掌军大权交由一位上将!”
“是啊陛下,我等皆食朝廷俸禄已久,今日大敌当前,当思报国之策,若陛下信不过我等,可立即差人将杨相国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啊!”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今日大齐女帝虽御驾亲征,但她腹中若真无半点墨水,众将也不惜冒着杀头的罪名,将掌军大权拿过来。
“此计,正是临行前,杨相国教给我的。”
眼看众人对自己的计策皆有不服,田月莹沉默片刻,还是向众人说出实情。
此话一出,场内顿时鸦雀无声。
良久,才有一员大将愤慨道:“哼!我就知道这厮从大康而来,没安什么好心,他故意出诡计迷惑陛下,就是为了让康军能顺利破关,也好轻松占领大齐国土!”
“一派胡言!”
别人不理解杨川,她田月莹又怎会不知他的用心良苦?
为了安抚军心,她还是细心解释,“此次出征,杨相国早已告知我,到达辉城之后,便派一队轻骑,前往魏国安定城献上金银细软,只为能让魏军一同截断康军粮草。”
“到那时,困守辉城的康军才是真正的囚笼之鸟,待其军心涣散之时,便可一举而破之。”
“这...”
一员上将思忖片刻,但觉实在答不出话来,也只好闭口不再言语。
...
两日之后,田月莹派出的使者到达了安定城。
领头的偏将刚刚与安定太守见面,便一脸不悦道:“呵呵,魏国将军,你与我齐国乃唇齿之存亡,今日为何轻易放康军入境,袭击我大齐边境?”
“哎哟,大齐使者,请少安毋躁!”
那安定太守一脸奸佞小人之相,此次虽不愿接待大齐使臣,但见随行人员带着一箱财宝,这才勉强与他们搭话。
饶是心中看不惯这安定太守,但毕竟带着大齐女帝的御令前来,偏将还是忍着心中的烦躁。
“我等此次,是奉大齐女帝之令,望太守待康军粮草辎重抵达安定城时,将他们的车马尽数扣下!”
“哦?将军此言,实是让在下有些难办啊。”
安定太守捋着胡须,玩味地打量着他半晌,许久后才喃喃道:“将军有所不知啊,你此行来安定,是为国家之计,而我之所以放康军入境,也是为了我们魏国啊!”
“那大康帝国实力强大,三十万禁军更是如虎豹一般凶猛,我今日应允将军是小事,可大齐若还是抵挡不住康军,那康军的下一个目标,可就是魏国咯!”
“呵呵,如今大康实力日益强大,我奉劝大齐女帝应识时务,若提前向大康请降,甘心做一个附属小国的话,则可保大齐万民不受战火牵连啊!”
“哼!”
眼看着安定太守如此侮辱大齐,前来送礼的偏将实在是有些忍无可忍了。
当即吩咐手下将金银财宝抬出太守府后,他冷着一张脸,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道:“太守如此辱没我大齐,敢问大魏皇帝,可甘愿做大康的附属小国?”
“今日,太守若应允我,那门外千金财宝,太守可尽数享用,若不肯应允,我自提兵去劫康军辎重队伍!”
说罢,豪放一笑,又留下最后一言。
“太守恐怕不知,曾经帮助大康走向第一帝国的杨川,现已成为我大齐相国,那大康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再不可能有昔日的辉煌了!”
“慢着!”
见偏将要走,安定太守立马便起身叫住了他,带着些许狐疑问。
“莫非将军所说的,可是曾经孤身一人,带大康女帝燕无垢杀出重围,连斩两名大宗师武者,随后又用短短三年,帮助大康入主中原的杨川,杨太宰?”
“怎么,莫非此世间,还有第二个杨川?”
亲眼瞧见太守有所转意,偏将也是心中一喜。
没想到,杨相国在诸国眼中的地位,也是如此的崇高。
此次女帝能将他挖到齐国做宰相,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千古唯一的伟大决策。
那太守捋着胡须思忖几秒后,立刻回道:“好,既然是杨川为大齐相国,我便答应将军的这个请求,待大康运粮军一到,我便将他们阻拦在安定城外!”
听到这话,偏将还想再说什么,但碍于魏国与康国实力悬殊,想想还是算了。
随后又言道:“太守也不必太过忌惮康军,只需将辎重军扣押三五日,待我军抵达安定城下,再放行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