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怀孕父不详,边关深山盖大房 第174章 杂交水稻
热门推荐:
恶毒雌性又孕吐,大佬们跪争名分
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王爷登基了
穿成当家主母后,她沉迷搞钱
勇闯七零:我在乡下娇宠京圈太子爷
再嫁春鸢
都氪金了!我修个仙成大佬你急啥
文娱:开局忽悠野蛮大小姐拍电影
逍遥魔君
前任假死出轨,唐小姐转身锁婚京圈大佬
想要水稻杂交,方法有两个。
一个是人为去除雄蕊。可一株水稻上能结三五穗,每一穗都有若干花苞,加起来大概有上千株雄蕊,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第二个就是找野败。
野败就是野生的雄性不育稻。
直白点儿说,就是找水稻中的天然“太监”。
水稻是自身繁殖,有一部分水稻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
偏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此就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外来的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袁爷爷用的第二种办法,沈清棠穿越前研究和学的也是第二种。
袁爷爷就是用野败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大乾水稻亩产量在二百到四百斤。
倘若能培育出杂交水稻,就能实现亩产量千斤以上。
若是如此……
沈清棠想想都兴奋。
杂交水稻不止是高产,还有抗逆性和抗病性。
其实杂交水稻就是让水稻基因重组。
杂交水稻能比传统水稻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还能对多种病害具有抗性。
古代没什么农药,可想而知杂交水稻若是研制成功会给北川乃至大乾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要是真能弄出杂交水稻。她就是大乾水稻之母。
沈清棠兴冲冲回小院,找出剪刀、扯了几段绣线,又用不透光的纸折了两个类似套糖葫芦的那种长方形纸袋。
她一直在找野败。
温泉边上二分地里的水稻,从第一株水稻长穗开始就让她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
倒是也找到过两株雄性不育株进行了授粉,只是怕不成功。
穿越前查资料时看见袁爷爷第一次用人工种植的雄性不育株嫁接时以失败告终。
说是大约“近亲”的关系。
沈清棠怕自己也失败。
没想到让她在这时候找到一株真正的野败。
这株野败上结了三个穗,沈清棠剪下两穗,留下一穗备用。
水稻杂交就类似给花授粉。
听起来简单,却一度被誉为“不可能的任务”。
早在杂交水稻被发明之前,早已经有杂交玉米。
性质差不多,难度却是天差地别。
因为水稻粒本就迷你,又是自花授粉的作物。
往往水稻的花药在伸出内外颖之前就已经开裂,花粉落到自家柱头上完成授粉,完全不需要外来的花粉。
二分地里的水稻因为种种原因,生长速度并不一样。
有的才开花,有的已经到蜡熟期。
沈清棠先找到还在开花的水稻,也就是所谓的母本,先拿剪刀把稻穗上已经完成授粉的穗粒剪掉,剩余的穗粒剪去三分之一露出里面的柱头。
再拿过刚剪下来的野败也就是父本,把已经开过花的部分稻粒剪掉,留下正在开花的部分,把花粉抖在母本的柱头上。
为了以防其他花粉对人工授粉的水稻干扰,再把折好的纸袋套在刚刚授粉的两穗水稻上。
纸袋多往根部套一些,以防水稻上半截过于脆弱,万一折断就功亏一篑。
另外还有把水稻上的长叶贴在纸袋的外面用细绳捆在水稻枝干上。
水稻叶比较有韧性,虽然不能起支撑作用,却能帮助稻杆扛风,同样也能避免下方进入昆虫或者其他花粉。
最后,再把原本开口的纸袋上方稍稍一折,让整株稻穗完整密封在纸袋中。
纸袋上做好标记。
杂交水稻最重要的一步算是完成。
其实杂交水稻最难的部分就是找野败。
袁爷爷看过十四万稻株才找到的第一穗野败,难度可媲美买彩票。
能不能成功杂交相当于买第二次彩票。
完成授粉过程则相对没什么难度和技术含量。
沈清棠一口气完成人工授粉,才扶着腰站起来,抹了把额上的汗。
第一次彩票她已经中了,祈祷还能继续走好运中第二次。
杂交水稻能不能成功,沈清棠不知道,不过这一天倒算好运连连。
她上午刚找到一株野败,下午沈屿之和沈清柯成功拉着六张猪皮回来。
早晨送完猪皮冻后,父子俩分头行动。
沈屿之去找沈炎,两个人打探出收猪皮的衙役是谁,又悄悄找过去,五十文钱买了两张猪皮。
第一次买双方都不敢大开口。
衙役怕卖多了不好交代。
沈屿之也怕买多了引起县令或者王员外注意。
一次交易,双方都觉得下次可以继续合作。
沈清柯负责找两位小公子。
陈小公子对于两张猪皮能换两筐蔬菜这件事感觉像是天上掉馅饼,十分配合。
“不过……”沈清柯摇头,“陈小公子是个人精。他本不知道猪皮都被上缴才这么难买,知道时因着已经承诺我,还是通过自己的关系要来两张猪皮给我,但是也清楚表示没有下次。”
“小胖子那边呢?”沈清棠问。
“小胖子一开始还挺看不上咱们的烤肠,我领着他到没人的地方,生了堆火,现场给他烤了我带去给他的烤肠,他咬了一口后,立马就带着我去找猪皮了。
还说,只要烤肠管够,猪皮也管够。”
李素问闻言松了口气,“太好了!大麻烦终于解决了。”
沈清棠张了张嘴,想说麻烦只是“暂时”解决而已,但是怕李素问又提心吊胆,到底没纠正她。
只对沈清柯道:“马上元宵节。咱们家这些灯笼得卖一下,还有用猜灯谜的方式卖。”
灯笼上不止有季宴时画的画和写的字,还有沈家其他人写的字。
三房都写得一手好字,沈清棠暂时还掉队。
除了符合元宵节的诗词还有一些简单粗暴的题词。
比如“金榜题名”、“心想事成”、“嫁如意郎君”、“三年抱俩”这种通俗易懂的美好词。
年前为了帮老汉囤了这些灯笼,不求卖出去赚多少钱,总不能砸手里赔本。
沈清柯一口应下。
接下来三天,沈屿之忙着弄大棚里的竹管,李素问照顾沈清棠之余会去大棚里帮忙。
孙五爷在等。
不止等季宴时恢复,还在等其他人进谷。
过了年,他们该来了。
一个是人为去除雄蕊。可一株水稻上能结三五穗,每一穗都有若干花苞,加起来大概有上千株雄蕊,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第二个就是找野败。
野败就是野生的雄性不育稻。
直白点儿说,就是找水稻中的天然“太监”。
水稻是自身繁殖,有一部分水稻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
偏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此就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外来的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袁爷爷用的第二种办法,沈清棠穿越前研究和学的也是第二种。
袁爷爷就是用野败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大乾水稻亩产量在二百到四百斤。
倘若能培育出杂交水稻,就能实现亩产量千斤以上。
若是如此……
沈清棠想想都兴奋。
杂交水稻不止是高产,还有抗逆性和抗病性。
其实杂交水稻就是让水稻基因重组。
杂交水稻能比传统水稻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还能对多种病害具有抗性。
古代没什么农药,可想而知杂交水稻若是研制成功会给北川乃至大乾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要是真能弄出杂交水稻。她就是大乾水稻之母。
沈清棠兴冲冲回小院,找出剪刀、扯了几段绣线,又用不透光的纸折了两个类似套糖葫芦的那种长方形纸袋。
她一直在找野败。
温泉边上二分地里的水稻,从第一株水稻长穗开始就让她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
倒是也找到过两株雄性不育株进行了授粉,只是怕不成功。
穿越前查资料时看见袁爷爷第一次用人工种植的雄性不育株嫁接时以失败告终。
说是大约“近亲”的关系。
沈清棠怕自己也失败。
没想到让她在这时候找到一株真正的野败。
这株野败上结了三个穗,沈清棠剪下两穗,留下一穗备用。
水稻杂交就类似给花授粉。
听起来简单,却一度被誉为“不可能的任务”。
早在杂交水稻被发明之前,早已经有杂交玉米。
性质差不多,难度却是天差地别。
因为水稻粒本就迷你,又是自花授粉的作物。
往往水稻的花药在伸出内外颖之前就已经开裂,花粉落到自家柱头上完成授粉,完全不需要外来的花粉。
二分地里的水稻因为种种原因,生长速度并不一样。
有的才开花,有的已经到蜡熟期。
沈清棠先找到还在开花的水稻,也就是所谓的母本,先拿剪刀把稻穗上已经完成授粉的穗粒剪掉,剩余的穗粒剪去三分之一露出里面的柱头。
再拿过刚剪下来的野败也就是父本,把已经开过花的部分稻粒剪掉,留下正在开花的部分,把花粉抖在母本的柱头上。
为了以防其他花粉对人工授粉的水稻干扰,再把折好的纸袋套在刚刚授粉的两穗水稻上。
纸袋多往根部套一些,以防水稻上半截过于脆弱,万一折断就功亏一篑。
另外还有把水稻上的长叶贴在纸袋的外面用细绳捆在水稻枝干上。
水稻叶比较有韧性,虽然不能起支撑作用,却能帮助稻杆扛风,同样也能避免下方进入昆虫或者其他花粉。
最后,再把原本开口的纸袋上方稍稍一折,让整株稻穗完整密封在纸袋中。
纸袋上做好标记。
杂交水稻最重要的一步算是完成。
其实杂交水稻最难的部分就是找野败。
袁爷爷看过十四万稻株才找到的第一穗野败,难度可媲美买彩票。
能不能成功杂交相当于买第二次彩票。
完成授粉过程则相对没什么难度和技术含量。
沈清棠一口气完成人工授粉,才扶着腰站起来,抹了把额上的汗。
第一次彩票她已经中了,祈祷还能继续走好运中第二次。
杂交水稻能不能成功,沈清棠不知道,不过这一天倒算好运连连。
她上午刚找到一株野败,下午沈屿之和沈清柯成功拉着六张猪皮回来。
早晨送完猪皮冻后,父子俩分头行动。
沈屿之去找沈炎,两个人打探出收猪皮的衙役是谁,又悄悄找过去,五十文钱买了两张猪皮。
第一次买双方都不敢大开口。
衙役怕卖多了不好交代。
沈屿之也怕买多了引起县令或者王员外注意。
一次交易,双方都觉得下次可以继续合作。
沈清柯负责找两位小公子。
陈小公子对于两张猪皮能换两筐蔬菜这件事感觉像是天上掉馅饼,十分配合。
“不过……”沈清柯摇头,“陈小公子是个人精。他本不知道猪皮都被上缴才这么难买,知道时因着已经承诺我,还是通过自己的关系要来两张猪皮给我,但是也清楚表示没有下次。”
“小胖子那边呢?”沈清棠问。
“小胖子一开始还挺看不上咱们的烤肠,我领着他到没人的地方,生了堆火,现场给他烤了我带去给他的烤肠,他咬了一口后,立马就带着我去找猪皮了。
还说,只要烤肠管够,猪皮也管够。”
李素问闻言松了口气,“太好了!大麻烦终于解决了。”
沈清棠张了张嘴,想说麻烦只是“暂时”解决而已,但是怕李素问又提心吊胆,到底没纠正她。
只对沈清柯道:“马上元宵节。咱们家这些灯笼得卖一下,还有用猜灯谜的方式卖。”
灯笼上不止有季宴时画的画和写的字,还有沈家其他人写的字。
三房都写得一手好字,沈清棠暂时还掉队。
除了符合元宵节的诗词还有一些简单粗暴的题词。
比如“金榜题名”、“心想事成”、“嫁如意郎君”、“三年抱俩”这种通俗易懂的美好词。
年前为了帮老汉囤了这些灯笼,不求卖出去赚多少钱,总不能砸手里赔本。
沈清柯一口应下。
接下来三天,沈屿之忙着弄大棚里的竹管,李素问照顾沈清棠之余会去大棚里帮忙。
孙五爷在等。
不止等季宴时恢复,还在等其他人进谷。
过了年,他们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