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运皇 > 第121章 书上道理问庙堂

运皇 第121章 书上道理问庙堂

    江随湖转去悠悠,一蓑一笠一孤舟。

    南疆腹地,湖面浩浩如圆镜,两岸群山峰峦而过,好一处美不胜收之景。

    静湖之上,一处孤舟缓缓划过湖面,老人手里熬着船桨,一身蓑衣,披星戴月,时不时回头,看看船那头站立的两位船客,微微怔神。

    一男一女,头顶斗笠,并肩望向江畔。

    “公子,过了平澜江,就到岚洲境内了。”侍女模样的女孩十五六岁,一身紫衣,尚未完全发育,身段已略显婀娜,高高斗笠掩住了样貌,撑一把纸伞,腰间别着一柄短刀,抬头看着自家公子,轻声开口。

    男子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模样俊朗,身材修长,一身文人装束,手拿一本书卷,背后却背着一杆用布匹缠绕着的长条状物件,腰间系着一杆墨笔。闻言后微微一笑,“过了岚洲,便是武洲,南疆举人考试的地方不多,想要考取功名,也只得爬山涉水去那武洲地界,不过一山一水,一路走来皆是风景,快哉,快哉。”

    紫衣侍女小声嘟囔,“不明白公子,在山内读书作画已经很好,为何还要去考取那所谓功名,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为争这虚名挤破了脑袋,最后落了个悲惨下场。”

    男子哈哈大笑,“萱萱,这便是你的不对了。书里讲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要是只在山中苦读,而不脚踏实地走上一遭,怎知书上的道理,是真是假?何况昔日儒家圣贤也说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步接一步,最后才是笃行,最重要的也在这个行字上。”

    紫衣女孩俏皮一笑,“萱萱没看过几本书,道理自然讲不过公子的,但我也听说过近朱者赤,想来天天跟着公子,早晚能养出一身书生气,到时候再和公子争上一争。”

    男子无奈拍了拍身边侍女萱萱的脑袋,“你呀你,什么都好,就是不喜好读书,没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吗,读书读的多了,遍地是黄金。”

    “公子你又骗人,要真是这样,咱家里岂不是比那皇宫老爷还富,至于早早行舟,不先吃点东西吗。”女孩嘟着嘴,揉了揉肚子,满脸幽怨,愁眉苦脸。

    男子嘴角勾起弧度,不再跟女孩扯这些大道理,他抬头望着江两畔的景色,衣袖飘扬,心旷神怡,不由得喃喃自语:

    “何况,我想进京,是想问问当今的皇帝老爷,为朝为官,为君为臣,庙堂之上观天下,到底能看上几分,人世浩渺,江湖险恶,究竟能领会多少,当真可以为百姓疾苦分忧吗?孺子百家,跟练气修道,他到底更看重哪个?我观山河,从天地领悟的道理学问,跟京城那位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丞相老爷相比,到底是差上多少?!”

    蓑衣老人默默划着船桨,不知有没有在听这年轻书生满腹文墨之气,不由得唱了一段当地渔民喜欢哼唱的小调,山水倒退,鱼鸟映于海面天空。

    男子突然眼前一亮,高声吆喝一声:“老人家,慢点行舟。”他摘下身后的布匹长条,解开结绳,露出其中之物,竟是一副画具。男子手脚麻利摆正之后,正襟危坐,摸出腰间墨笔,一旁侍女萱萱退后半步,手里拿起一块砚台,一边磨墨一边加水,男子持笔,挥斥绢布。

    蓑衣老人愣了愣,随即笑着回应一声,放缓动作,舟船飘飘而过。

    湖游不急湍,书生要画山。

    临近岸边,男子放下墨笔,轻抖绢布,山水文墨图赫然映跃纸上,一山连一山,一水接一水,气势雄浑,巍峨大气,紫衣女孩跳起来看,喜笑颜开,拍手叫好,连一路不怎么说话的蓑衣老人都朝男子比了个大拇指。

    男子呵呵一笑,十分满意,将其收入布匹之中,小心卷好背起,紫衣女孩想要抬手接去,男子摇了摇头,“身负山水,也是修行,我自己背就好。”

    他跳下船,伸出手拉住紫衣女孩,两人一前一后站上岸来,朝蓑衣老人拱手拜别。

    “我听闻一山一水,皆有神明,山有山神,江有江神,湖有湖神。初闻不信,如今才知天外有天,多谢前辈送在下一程!”男子朗声说道。

    蓑衣老人愣了愣,仔细看了一眼男子的样貌,摸了一把花白胡子,笑着转身,驱舟而去,在湖面上挥了挥手,“好好考取你的功名,若是两手空空而归,本尊下次可要收双倍的路钱了。”

    男人挺直腰杆,拉过紫衣侍女的手,再次挥手告别后,头也不回的离去,半道上,萱萱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江面平静,层峦耸翠,哪里来的一叶孤舟和蓑衣老人?

    女孩瞪大眼睛。

    ……

    中洲地大物博,无边无垠。

    古城连绵,热闹非凡,中洲作为五域之首,物资丰富,民风富饶,这些大大小小的城镇都有着欣欣向荣之景。

    此时一处官道上,三人漫步而来,为首一人身穿绸缎,面如冠玉,气宇轩昂,眉眼宛若星辰皓月,使路过之人人不由得看上一眼。左侧人一身漆黑,紧紧贴着俊朗男人,而右侧一人身材高大魁梧,须发皆白,却同样气度不凡。两人不约而同落后俊朗男人半步,地位高下立判。

    三人同行,俊朗男人一路四处环视,见到过路人便笑一下表示回应,态度温和,如沐春风,他朝着右侧魁梧老人说道:“如今各个小城百姓安居乐业,自给自足,国势日趋强盛,不茫你说,南疆东海之流,可比得上我这小小中洲?!”

    “陛……”魁梧老人刚要出声,在男子的注视下赶忙唤了称谓,“老爷亲自出宫巡查,了解民情,乃是大夏之幸!”

    “行了,又不是在宫内,这种话就别说了,”男子摇了摇头,看向街坊闹市,“我北宸一脉,统领大夏,千年有余,这么多年,一直在考虑,如何国泰民安?”

    他指了指魁梧老者,“按儒家学问来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我北宸一脉,皇子公主少有安于享乐之人,尘世打滚做不到,但也都吃过苦头,心性尚可。我也按照前人所说,一日三次反省,收益颇多,治国如治家,抓得住根本,百姓才能过得好。”

    他又朝向黑衣身影,“照法家来说,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道理有,可若不处身为百姓考虑,何来的贤明君主。比起来,我更喜欢你们那句,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法家治国有一套,儒家治人也有一套,都是前人讲的道理,咱们这些后来者没法评论。”

    俊朗男人仰天长叹,“说到底,做人难,做皇帝更难,做个贤明的皇帝,更是难上加难。”

    魁梧老人淡淡看了身边黑衣身影一眼,默然不语,突然身体一震,一道白芒悄无声息从天而降,融入魁梧老人身体。

    “哦,你那分神回来了,南疆可是出了什么事?”俊朗男人有些好奇,开口询问。

    魁梧老人愣了一会,眉头紧锁,看着俊朗男人,嘴唇微动,男人眉头越来越紧,冷哼一声,“影宗吗,平日里躲在地下苟且偷生的鼠辈,也敢光明正大走出来了啊。”

    男人恋恋不舍的再次看了一眼街道,轻声一叹,“不知道下次微服而行,是何年何日了。”

    他气质猛地一变,龙气升腾,如撼天岳,“回宫!”

    ……

    南疆岚洲,一处偏远小镇上,一道金光划过,坠向天幕。地上,一个稚童张大嘴巴,拼命拉扯自己娘亲的衣袖,指着上空喊着:

    “娘,你快看,天外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