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两年不回?读女儿心声去找爹 第118章 一对瘟神
少年合唱团招收的事,许仁虽然并没有要求李菀青参与多少。
可她现在毕竟是文工团的一员了,加上柳大姐对她和诺诺都很好。
她总不能两手一揣,真的就什么都不管。
合唱团招收的公告一个星期前就贴出去了,即使还没有到招收的时间,每天也有不少家属过来问。
问的最多的无非就三个问题,一是会不会影响学习,二是以后是不是就算文工团编制了,三是每个月能拿多少津贴。
少年合唱团原则上是招收8到15岁的孩子,都是小学到初中的孩子。
正常情况下,文工团安排每周末排练一次。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则需要增加排练的频率,一般会安排在孩子们放学后。
至于编制和津贴的问题,在孩子们未成年之前,只是属于文工团的临时编制。
如果在高中毕业后,依然愿意留在文工团的,经过考核才可以转正。
没有转正前,每个孩子每个月有15元的津贴,如果有演出,会酌情给5到10元的奖励。
转正后,就按照部队规定的津贴标准发放。
这样的解释,每天李菀青都要对七八个家属解释。
“柳大姐,我们就不能写一张告示贴在文工团吗?”李菀青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
柳大姐也抱着水杯咕噜噜喝水,“你以为我们以前没试过?”
“家属区家属普遍文化不高,很多家属大字都不识一个,就算写了告示,还是要问。”
李菀青愣了一下,她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就算在义务教育普及了几十年的后世,大部分人识字,也不愿意看一眼通知。
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遇到过。
晨会表演要求穿班服,她提前了一个星期通知家长,晨会前一天又提醒了一遍。
可到了第二天,总是有那么三五个孩子依旧穿的是校服。
这时杜明华抱着诺诺进来了,兜兜转转,他们还是成了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杜明华除了负责文工团的其他乐器表演外,也要负责配合少年合唱团的表演。
这两天这边忙,他就成了帮李菀青看孩子的人。
“李姐,下个月我们合唱团要表演的曲目还没有定下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杜明华问道。
“许团长说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就行,以前文工团都是表演什么曲目?”李菀青问道。
杜明华想了想,“一般都是红歌,适合儿童少年的还真不多。”
“要不就闪闪的红星?”杜明华提议道。
“这个不错,前两年刚出来的电影,热度也在。”柳大姐赞同地说。
李菀青自然也知道这个电影,即便是好多年后,这个电影也深受好评。
其中《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这三首影视歌曲传唱度也很高。
“那就定下来唱红星歌。”李菀青拍板道,“我一会儿就去跟团长报备。”
诺诺听了高高地举起手,这歌她也会。
李菀青刮了刮她的鼻子,“你还太小,等大一点了,就让你唱。”
杜明华看着李菀青欲言又止,眼神里微微有那么一丢丢的遗憾。
李菀青看见了,但没有多问。
她知道杜明华的意思,无非就是之前的节目太惊艳,杜明华对她就抱了很大的期待。
没想到最后还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节目,他多少有点失望而已。
李菀青把节目报给许团长,许仁很是赞同。
“这个节目好,刚好我们这边有一段映山红的舞蹈,跟你这个排在一起,效果更好。”
李菀青没有意见,主要是11月中旬就要表演,少年合唱团到现在还没有组建好。
有一个手耳熟能详的歌,排练上的难度就会低一点。
主要就是团员之间默契的磨合,声音的配合。
到了周六,文工团的大礼堂里挤满了人。
杜明华,还有许团长安排过来帮忙的干事都在帮忙维持秩序。
合唱团的招收工作主要是唱和问。
音色的考察交给专业的人,问答方面就由柳大姐和李菀青把控。
主要就是询问孩子是不是自愿的,对合唱团有没有什么看法之类的。
孩子们的回答都很纯真,充满了这个年代的质朴感。
刘喜梅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只不过在报名那里就被拦住了。
李菀青去厕所回来,刚好从门口经过,就被刘喜梅抓了个正着。
“李同志,你来说说,这凭什么就不让我们家报名?” 刘喜梅嚷嚷着。
这阵子她真的是受够了,同样是立了功,李菀青被人捧着,她却被军区的人说三道四。
尤其是她家男人,对她更加嫌弃了。
要不是有二师的政委在,他都恨不得立马要跟她离婚了。
这次孩子要是能进文工团,那也是面上有光的事,他男人肯定不会再跟她计较了。
哪知道她带着孩子过来,结果连名都不让她报!
李菀青本来不想管,但刘喜梅的声音显然影响到了其他人。
有不少孩子都因为她嚷嚷的声音,弄得更紧张了。
看在孩子的份上,李菀青淡淡地说:“你先到外面等着,我帮你问问。”
刘喜梅不肯,李菀青就瞪了她一眼,“你要是非要闹,我就去找军区领导。”
一听找领导,刘喜梅缩了缩脖子,牵着孩子三步一回头地往外走。
李菀青问清楚情况后,顿时对江凯无语了。
这男人都干的什么事儿啊!
刘喜梅见李菀青出来,赶紧迎了上去,“怎么样?是不是他们故意刁难我?”
李菀青看着刘喜梅,神情一言难尽。
“你家江连长没跟你说,他要被调到西北军区了吗?”
刘喜梅一愣,“没有啊,他什么都没说啊!
她虽然没文化,但她也知道西北军区,条件可比这边艰苦多了。
她男人怎么会调到那边去?
“你还是回去问问他吧。”李菀青叹了口气,“既然你们要调去西北军区了,那孩子就不适合进文工团了。”
说完,李菀青转身就离开了,也不管刘喜梅是伤心还是难过。
忙活了一天,12个名额基本都筛选完了。
等周一的时候,由文工团正式通知各家属,少年合唱团就算正式成立了。
回去的路上,李菀青逗着闺女咯吱咯吱的笑,丝毫不知道家门口来了一对瘟神。
可她现在毕竟是文工团的一员了,加上柳大姐对她和诺诺都很好。
她总不能两手一揣,真的就什么都不管。
合唱团招收的公告一个星期前就贴出去了,即使还没有到招收的时间,每天也有不少家属过来问。
问的最多的无非就三个问题,一是会不会影响学习,二是以后是不是就算文工团编制了,三是每个月能拿多少津贴。
少年合唱团原则上是招收8到15岁的孩子,都是小学到初中的孩子。
正常情况下,文工团安排每周末排练一次。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则需要增加排练的频率,一般会安排在孩子们放学后。
至于编制和津贴的问题,在孩子们未成年之前,只是属于文工团的临时编制。
如果在高中毕业后,依然愿意留在文工团的,经过考核才可以转正。
没有转正前,每个孩子每个月有15元的津贴,如果有演出,会酌情给5到10元的奖励。
转正后,就按照部队规定的津贴标准发放。
这样的解释,每天李菀青都要对七八个家属解释。
“柳大姐,我们就不能写一张告示贴在文工团吗?”李菀青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
柳大姐也抱着水杯咕噜噜喝水,“你以为我们以前没试过?”
“家属区家属普遍文化不高,很多家属大字都不识一个,就算写了告示,还是要问。”
李菀青愣了一下,她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就算在义务教育普及了几十年的后世,大部分人识字,也不愿意看一眼通知。
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遇到过。
晨会表演要求穿班服,她提前了一个星期通知家长,晨会前一天又提醒了一遍。
可到了第二天,总是有那么三五个孩子依旧穿的是校服。
这时杜明华抱着诺诺进来了,兜兜转转,他们还是成了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杜明华除了负责文工团的其他乐器表演外,也要负责配合少年合唱团的表演。
这两天这边忙,他就成了帮李菀青看孩子的人。
“李姐,下个月我们合唱团要表演的曲目还没有定下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杜明华问道。
“许团长说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就行,以前文工团都是表演什么曲目?”李菀青问道。
杜明华想了想,“一般都是红歌,适合儿童少年的还真不多。”
“要不就闪闪的红星?”杜明华提议道。
“这个不错,前两年刚出来的电影,热度也在。”柳大姐赞同地说。
李菀青自然也知道这个电影,即便是好多年后,这个电影也深受好评。
其中《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这三首影视歌曲传唱度也很高。
“那就定下来唱红星歌。”李菀青拍板道,“我一会儿就去跟团长报备。”
诺诺听了高高地举起手,这歌她也会。
李菀青刮了刮她的鼻子,“你还太小,等大一点了,就让你唱。”
杜明华看着李菀青欲言又止,眼神里微微有那么一丢丢的遗憾。
李菀青看见了,但没有多问。
她知道杜明华的意思,无非就是之前的节目太惊艳,杜明华对她就抱了很大的期待。
没想到最后还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节目,他多少有点失望而已。
李菀青把节目报给许团长,许仁很是赞同。
“这个节目好,刚好我们这边有一段映山红的舞蹈,跟你这个排在一起,效果更好。”
李菀青没有意见,主要是11月中旬就要表演,少年合唱团到现在还没有组建好。
有一个手耳熟能详的歌,排练上的难度就会低一点。
主要就是团员之间默契的磨合,声音的配合。
到了周六,文工团的大礼堂里挤满了人。
杜明华,还有许团长安排过来帮忙的干事都在帮忙维持秩序。
合唱团的招收工作主要是唱和问。
音色的考察交给专业的人,问答方面就由柳大姐和李菀青把控。
主要就是询问孩子是不是自愿的,对合唱团有没有什么看法之类的。
孩子们的回答都很纯真,充满了这个年代的质朴感。
刘喜梅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只不过在报名那里就被拦住了。
李菀青去厕所回来,刚好从门口经过,就被刘喜梅抓了个正着。
“李同志,你来说说,这凭什么就不让我们家报名?” 刘喜梅嚷嚷着。
这阵子她真的是受够了,同样是立了功,李菀青被人捧着,她却被军区的人说三道四。
尤其是她家男人,对她更加嫌弃了。
要不是有二师的政委在,他都恨不得立马要跟她离婚了。
这次孩子要是能进文工团,那也是面上有光的事,他男人肯定不会再跟她计较了。
哪知道她带着孩子过来,结果连名都不让她报!
李菀青本来不想管,但刘喜梅的声音显然影响到了其他人。
有不少孩子都因为她嚷嚷的声音,弄得更紧张了。
看在孩子的份上,李菀青淡淡地说:“你先到外面等着,我帮你问问。”
刘喜梅不肯,李菀青就瞪了她一眼,“你要是非要闹,我就去找军区领导。”
一听找领导,刘喜梅缩了缩脖子,牵着孩子三步一回头地往外走。
李菀青问清楚情况后,顿时对江凯无语了。
这男人都干的什么事儿啊!
刘喜梅见李菀青出来,赶紧迎了上去,“怎么样?是不是他们故意刁难我?”
李菀青看着刘喜梅,神情一言难尽。
“你家江连长没跟你说,他要被调到西北军区了吗?”
刘喜梅一愣,“没有啊,他什么都没说啊!
她虽然没文化,但她也知道西北军区,条件可比这边艰苦多了。
她男人怎么会调到那边去?
“你还是回去问问他吧。”李菀青叹了口气,“既然你们要调去西北军区了,那孩子就不适合进文工团了。”
说完,李菀青转身就离开了,也不管刘喜梅是伤心还是难过。
忙活了一天,12个名额基本都筛选完了。
等周一的时候,由文工团正式通知各家属,少年合唱团就算正式成立了。
回去的路上,李菀青逗着闺女咯吱咯吱的笑,丝毫不知道家门口来了一对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