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私生子 第24章 想吃馒头和包子
热门推荐: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神秘复苏:诡异将至
带着盗笔烫男人们去穿越
天门神医
综漫:捡到穹妹开始的日常生活
谍战,日谍被我抓光了
赠礼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
我的姑姑马皇后
女尊!夫郎爱的要死,却口是心非
陈清德回答得非常爽快:“当然!”
“真的?”
耆老一脸不可思议。
他没想到陈清德会如此干脆就应承下来。
按照他的想法,这种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法千金不换,陈清德若真有绝对不会轻易告知。
他厚颜提出,也不过是心念难消,并不指望陈清德会回应他。
“真的!”
陈清德重重点头。
“太公,其实选种的方法很简单,若是平日里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
耆老却不这么认为,只以为陈清德是在谦虚。
他与粮食打一辈子交道,都是延用老一辈的方式耕种。
随着时间推移,只觉前人经验句句在理,自有其理,却从未有过自己的发现和深省。
“要不这样,如今春耕在即,反正各家各户也要挑选种子,不如明天您带着人去我别院前,我演示一遍您便知道了!”
“陈小郎君,您真的要将选种之法教给我们这些泥腿子?”
耆老激动无比,手里的拐杖不停跺地。
“太公,不必多说,明日带人前来学习便是。”
“对了,耆老。关中地区其实最适合种植的还是小麦。而且相对来说,麦子产量高。您看这样好不好?由您出面,明日帮我动员一部分庄户种植麦子。麦种由我江国公府提供。”
耆老闻言顿现难色。
“小郎君有所不知,麦子口感不佳,难以下咽不说吃了还容易积食。也只有灾年时,大家伙才愿意买一些回来吃的。”
“而且麦子不在官府赋税征收之列,种出来官府不收。一旦出现意外,年底交不上赋税那可是会死人的!”
陈清德闻言了然。
但作为现代人的陈清德却知道,在唐朝中后期,随着小麦加工技术进步、产量提高,最后也成为朝廷赋税征收对象。
并且逐渐取代粟米成为北方地区主粮,各种面食也会随之兴起。
其实在隋唐时期,人们的主粮还是粟米和黍米。
当然,在江南地区也种稻米,不过产量不大,所以并没有流行开。
粟米又比黍米颗粒稍大,耐旱,产量也高,所以在这个时代更受欢迎一些。
至于小麦和大麦,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种植。
但小麦多作为粟米的补充在关中等地被少量种植,而大麦则多是用于酿酒和作为饲料。
而且麦子脱粒麻烦,这个时候对石碾的使用并不广泛,导致麦子表面的麸皮极难去除。
都是煮成麦饭或者麦粥直接吃。口感粗糙,还喇嗓子。
所以才不受待见。
不过作为新兴粮食作物,其价格比粟米和黍米贵上一点。
这也是陈清德鼓励耆老让庄子里的庄户种植小麦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下来他要大量制新酒,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料才行。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想吃馒头和包子了。
但陈清德发现,偌大一个陈家庄,竟然没有石碾。
问过才知,石碾笨重,人力难以驱动,而且维护成本不低,也只有那些大户人家和商户家里才有。
至于这个时候用麦子制成的蒸饼和炊饼,前几日陈清德在东西市就尝过味道。
连麸皮都没有去干净的馒头你敢想?混合着一股难闻的粗糠味不说,还硌牙,喇嗓子。
当真是一言难尽。
思及此,陈清德决定帮帮陈家庄的农户,让大家都能吃上细糠。
其实陈清德还有一个想法没说,那就是后世有句谚语“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这句话的意思是,麦子其实耐寒的特点。
它可以秋天八九月粟米收获后立刻播种,来年四五月份收获再种粟米。只要农事安排合理,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一年两熟的。
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必须准备充足才行。
“耆老不用担心,麦子产出,我定会按照市价全部收购。”
耆老闻言这才放下心来。有了主家保证,他做起事情才有底气。
第二天一早,陈清德便让陈平安去将村子里的石匠请来。
他将自己对石碾的要求提出后,石匠顿时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陈小郎君,您确定要制作如此巨大的石碾?”
“只管照做便是,做好了重重有赏!”
陈清德自信地点点头。
石匠之所以如此惊讶还是因为陈清德所制的石碾十分巨大,超过百斤,非人力可以驱动。
这年头,牲口可都是非常金贵之物。
没见整个陈家庄子也见不到几头牛马,否则陈清德也不会着急忙慌制出现代曲辕犁来提高耕种效率。
“平安,将这份图纸拿去交给庄子里的工匠,叫他们分出一半人手来专门打造图纸上的东西!”
见陈清德交代得认真,陈平安一脸郑重领命而去。
图纸是陈清德昨晚回来后挑灯,按照记忆连夜绘制的。
为此他还专门让青莲帮她去庄子里养大鹅的人家寻来一根鹅翅羽,简单处理后做成一根鹅毛笔,用来画图使用。
他画的自然是水车的制作方法。
陈家庄紧靠灞河,有了水车,他让石匠打造的巨大石碾就可以轻易带动。
而且水车可以方便浇灌,只要提前挖好水渠,陈家庄的地都可以成为上好的水田。
一时间,整个陈家庄都在陈清德的指使下热闹非凡。
先是木匠作坊打制家具、曲辕犁,现在又加上一台巨型水车的制造。
再然后是铁匠铺那边,也在全力赶制曲辕犁的犁铲和犁壁,同时兼顾蒸馏锅炉的打造。
还有篾匠,因为陈清德对鳝鱼和泥鳅大量收购,篾匠家的鳝鱼篓子如今供不应求。
最后就是石匠,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可谓不绝于耳。
而耆老则带着满心的期待,领着一众庄户,带着自家提前预留的良种找了过来。
“陈小郎君,人我都给您带来了!”
陈清德眼看这些庄户一个个好奇的看着他,当即也不含糊,直接让陈福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类种子拿了出来。
然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将一斗粟米倒入一个巨大的木桶当中。
“各位,不知道你们平时观察过没有?优质的粟米颗粒颜色鲜黄、光泽、饱满且均匀、圆润;而颗粒颜色暗淡、偏小、发灰、干瘪、大小差异明显的粟米则品质较差,严重的甚至影响口感。”
陈清德话音刚落,顿时引起许多人共鸣。
“是啊,好像真是如此。”
“平日我去粮店买粮,就是遵循这种方式。”
“没错!没想到陈小郎君对于粟米还有这样的见识。”
陈清德见状摆手笑道:“其实,粟米的选种也要遵循这样的选择。”
他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变得一片安静。
“优质的粮种可以保证粟米的出芽率。”
“大家想想便知,这跟你们固有观念里女人屁股大就能生儿子,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真的?”
耆老一脸不可思议。
他没想到陈清德会如此干脆就应承下来。
按照他的想法,这种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法千金不换,陈清德若真有绝对不会轻易告知。
他厚颜提出,也不过是心念难消,并不指望陈清德会回应他。
“真的!”
陈清德重重点头。
“太公,其实选种的方法很简单,若是平日里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
耆老却不这么认为,只以为陈清德是在谦虚。
他与粮食打一辈子交道,都是延用老一辈的方式耕种。
随着时间推移,只觉前人经验句句在理,自有其理,却从未有过自己的发现和深省。
“要不这样,如今春耕在即,反正各家各户也要挑选种子,不如明天您带着人去我别院前,我演示一遍您便知道了!”
“陈小郎君,您真的要将选种之法教给我们这些泥腿子?”
耆老激动无比,手里的拐杖不停跺地。
“太公,不必多说,明日带人前来学习便是。”
“对了,耆老。关中地区其实最适合种植的还是小麦。而且相对来说,麦子产量高。您看这样好不好?由您出面,明日帮我动员一部分庄户种植麦子。麦种由我江国公府提供。”
耆老闻言顿现难色。
“小郎君有所不知,麦子口感不佳,难以下咽不说吃了还容易积食。也只有灾年时,大家伙才愿意买一些回来吃的。”
“而且麦子不在官府赋税征收之列,种出来官府不收。一旦出现意外,年底交不上赋税那可是会死人的!”
陈清德闻言了然。
但作为现代人的陈清德却知道,在唐朝中后期,随着小麦加工技术进步、产量提高,最后也成为朝廷赋税征收对象。
并且逐渐取代粟米成为北方地区主粮,各种面食也会随之兴起。
其实在隋唐时期,人们的主粮还是粟米和黍米。
当然,在江南地区也种稻米,不过产量不大,所以并没有流行开。
粟米又比黍米颗粒稍大,耐旱,产量也高,所以在这个时代更受欢迎一些。
至于小麦和大麦,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种植。
但小麦多作为粟米的补充在关中等地被少量种植,而大麦则多是用于酿酒和作为饲料。
而且麦子脱粒麻烦,这个时候对石碾的使用并不广泛,导致麦子表面的麸皮极难去除。
都是煮成麦饭或者麦粥直接吃。口感粗糙,还喇嗓子。
所以才不受待见。
不过作为新兴粮食作物,其价格比粟米和黍米贵上一点。
这也是陈清德鼓励耆老让庄子里的庄户种植小麦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下来他要大量制新酒,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料才行。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想吃馒头和包子了。
但陈清德发现,偌大一个陈家庄,竟然没有石碾。
问过才知,石碾笨重,人力难以驱动,而且维护成本不低,也只有那些大户人家和商户家里才有。
至于这个时候用麦子制成的蒸饼和炊饼,前几日陈清德在东西市就尝过味道。
连麸皮都没有去干净的馒头你敢想?混合着一股难闻的粗糠味不说,还硌牙,喇嗓子。
当真是一言难尽。
思及此,陈清德决定帮帮陈家庄的农户,让大家都能吃上细糠。
其实陈清德还有一个想法没说,那就是后世有句谚语“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这句话的意思是,麦子其实耐寒的特点。
它可以秋天八九月粟米收获后立刻播种,来年四五月份收获再种粟米。只要农事安排合理,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一年两熟的。
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必须准备充足才行。
“耆老不用担心,麦子产出,我定会按照市价全部收购。”
耆老闻言这才放下心来。有了主家保证,他做起事情才有底气。
第二天一早,陈清德便让陈平安去将村子里的石匠请来。
他将自己对石碾的要求提出后,石匠顿时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陈小郎君,您确定要制作如此巨大的石碾?”
“只管照做便是,做好了重重有赏!”
陈清德自信地点点头。
石匠之所以如此惊讶还是因为陈清德所制的石碾十分巨大,超过百斤,非人力可以驱动。
这年头,牲口可都是非常金贵之物。
没见整个陈家庄子也见不到几头牛马,否则陈清德也不会着急忙慌制出现代曲辕犁来提高耕种效率。
“平安,将这份图纸拿去交给庄子里的工匠,叫他们分出一半人手来专门打造图纸上的东西!”
见陈清德交代得认真,陈平安一脸郑重领命而去。
图纸是陈清德昨晚回来后挑灯,按照记忆连夜绘制的。
为此他还专门让青莲帮她去庄子里养大鹅的人家寻来一根鹅翅羽,简单处理后做成一根鹅毛笔,用来画图使用。
他画的自然是水车的制作方法。
陈家庄紧靠灞河,有了水车,他让石匠打造的巨大石碾就可以轻易带动。
而且水车可以方便浇灌,只要提前挖好水渠,陈家庄的地都可以成为上好的水田。
一时间,整个陈家庄都在陈清德的指使下热闹非凡。
先是木匠作坊打制家具、曲辕犁,现在又加上一台巨型水车的制造。
再然后是铁匠铺那边,也在全力赶制曲辕犁的犁铲和犁壁,同时兼顾蒸馏锅炉的打造。
还有篾匠,因为陈清德对鳝鱼和泥鳅大量收购,篾匠家的鳝鱼篓子如今供不应求。
最后就是石匠,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可谓不绝于耳。
而耆老则带着满心的期待,领着一众庄户,带着自家提前预留的良种找了过来。
“陈小郎君,人我都给您带来了!”
陈清德眼看这些庄户一个个好奇的看着他,当即也不含糊,直接让陈福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类种子拿了出来。
然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将一斗粟米倒入一个巨大的木桶当中。
“各位,不知道你们平时观察过没有?优质的粟米颗粒颜色鲜黄、光泽、饱满且均匀、圆润;而颗粒颜色暗淡、偏小、发灰、干瘪、大小差异明显的粟米则品质较差,严重的甚至影响口感。”
陈清德话音刚落,顿时引起许多人共鸣。
“是啊,好像真是如此。”
“平日我去粮店买粮,就是遵循这种方式。”
“没错!没想到陈小郎君对于粟米还有这样的见识。”
陈清德见状摆手笑道:“其实,粟米的选种也要遵循这样的选择。”
他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变得一片安静。
“优质的粮种可以保证粟米的出芽率。”
“大家想想便知,这跟你们固有观念里女人屁股大就能生儿子,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