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最强私生子 > 第162章 朝堂上的博弈

大唐最强私生子 第162章 朝堂上的博弈

    这封建社会真该死!

    陈清德躺在一张摇椅之上洋洋自得。

    身后,丫鬟青莲正殷勤的伺候在旁。

    自家少爷这段时间,天天泡在工地上肯定很辛苦。

    她可得伺候好了。

    免得家中夫人担心。

    想到这里,青莲手上的力道加大了几分。

    陈清德顿时一蹦老高,逃离青莲的芊芊玉手。

    “青莲,你这丫头要死呀!用那么大力,想要捏死你家少爷呢。”

    他肯定是打死也不会承认,明明是自己不受力这件事情的。

    青莲没想到自己好心办坏事,顿时变得雾眼朦胧。

    陈清德一看情况不对,连忙求饶。

    “好青莲,你别哭呀!本少逗你玩呢,你这样少爷我可是会心疼的。”

    青莲闻言,立刻破涕为笑。

    “小郎君,青莲不理你了。”

    说着背过身去。

    陈清德正打算再哄哄小丫头时,却听到远处传来阵阵脚步之声。

    他连忙回头,就见刚刚还躲得远远的陈平安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指着远处的人群道:“小郎君,是三郎回来了。”

    “本少爷自己会看。”

    陈清德没好气道,同时心中顿时一动。

    算算时间,今天是水泥窑开窑的日子。

    看陈玄德那兴冲冲的模样,该不会是水泥烧制成功了吧?

    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一喜。

    这要是真成了,接下来各项施工进度都会提升不少。

    想到这里,他连忙喊道:“三哥!”

    “五弟,成了!水泥烧制成功了。我刚刚已经让人按你的方法测试过了。这水泥比石灰好用何止百倍?”

    陈玄德一脸兴奋的上前。

    在其身后,几名工匠正小心的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放的正是烧制成功的石灰。

    “真的?”

    陈清德立刻上前。

    看着无比熟悉的石灰,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倒的模胚在哪?”

    另外一名匠人连忙上前,将一个已经干得差不多的水泥块递到陈清德眼前。

    陈清德拿在手里一抠,没有丝毫反应。

    于是随手往满是岩石的地上一摔,除了留下几个白印,纹丝不动。

    陈清德心中顿时大喜:“产量如何?”

    “回陈小郎君,由于此次实验我们用的是小窑,这一窑出产的水泥不过两千斤。”

    “够了!”

    陈清德惊喜道:“陈平安,去叫两个抹灰的工匠过来,让他们将这红砖房全部涂抹一遍,包括院子里的地面。走路硌脚!”

    陈平安见状连忙喜滋滋请人去了。

    数天时间过去。

    如今,西山这里已经盖起数栋红砖搭建的院子。

    当然,这样的院子还有数十上百处在建。

    远处靠近矿山的地方则是连绵的临时工棚,那里是将近三千人的流民宿舍。

    仅仅半个月,长安城的流民已经达到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陈清德这里由于太白醉销量有限,

    如今的长安城外,长安县和万年县也在朝廷的政策下开始大量招募流民。

    这些流民会被陈清德新成立【西山建设局】统一接管再分配。然后在加入其中的其他国公府食邑上开始大面积的修建水渠。

    一时间,长安城外,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陈清德一不做,二不休,竟然开始招募附近的普通百姓。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

    如今因为贞观犁的原因,这些百姓早早就完成犁地的工作。这也导致在五月份春播来临前,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会闲散下来。

    大家正无所事事呢?一听有人大量招工,虽然工钱不高,一天一文。但一听说还包吃住,那些百姓也都跃跃欲试起来。

    没办法,他们在家里少吃一口,那家里的老人孩子便可以吃饱一分。

    就这样,以工代赈的方略没有在河北道率先推行,反而在长安城如火如荼进行。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莫大的讽刺。

    李世民对此自然喜闻乐见。

    虽然还不清楚陈清德如此做,究竟要如何才能保证这些人的工钱发放问题。

    但想必江国公陈叔达对此肯定是早有安排的,轮不到他来操心。

    真正让他担心的还是赈灾之事一直没有多少进展的河北道。

    “荒谬!”

    显德殿,李世民将满桌子堆放的奏折全部掀翻在地。

    他看着堂下那些丝毫不为所动的官员,眼中寒芒闪烁。

    “房爱卿,你将如今长安城外的流民情况跟朕的这些大臣好好说说!”

    “诺!”

    房玄龄面无表情的出列:“各位臣公,自河北道爆发干旱以来。截止今日,仅我长安一地共收募流民一万三千多人。”

    “什么?已经有这么多人了?”

    “是啊!怎么长安城中似乎并没有看到流民的影子啊?”

    “对啊,前几天我还出过城,也没有看到城外有流民聚集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见状,李世民冷笑不已:“各位爱卿,是不是很奇怪,如此多的流民究竟去了何处?为何御史台的弹劾朕没有收到一封?”

    王文永和对王绩视一眼。

    王绩点了点头,出列道:“还请陛下明示!”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江国公陈叔达的那封平灾方略?”

    王绩顿时眉头一扬:“陛下难道是说?”

    李世民笑着点头:“正是由于那封在河北道处处受掣的平灾方略,如今我长安城虽有上万流民东来,却丝毫处变不惊!”

    李世民说到这里脸色已经变得无比难看。

    “这……”

    王绩顿时哑口无言。

    他能说什么?

    这绝对是赤裸裸的打脸。

    一时之间,满堂皆静。

    李世民对房玄龄使了一个眼色,房玄龄道:“回禀陛下,经过中书省、门下省商议,正式设立巡察使一职,由朝中五品以上官员,轮流担任,受陛下直接节制,具体已经明确奏章,由下官、长孙尚书、杜尚书……等共同商定。

    还请陛下批准!”

    “念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

    随着奏本被房玄龄念出,顿时满堂哗然。

    谁都知道,陛下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五品上巡察使。

    这是要给地方官员在采访使之外再戴一只紧箍咒呀!

    有人想反对,但很显然,此事经中书省、门下省议定,已经再无挽回可能。

    王文永、王绩、崔通海、崔仁师之流一个个顿时灰头土脸。

    突然,王文永仿佛想到什么,他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主动出列。

    “陛下,如今河北道大旱。臣请旨,出任河北道第一任巡察使!”

    其余人闻言顿时一愣。

    随即,许多面色灰白的世家之人反应过来。

    他们中只要官职足够的,纷纷出列请命。

    “臣,请旨出任河北道第一任巡察使!”

    “臣,请旨出任!”

    “臣请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