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 第29章 制盐术:换取最佳老六蹲点坑位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第29章 制盐术:换取最佳老六蹲点坑位

    还真没想到,

    这天刚进中书省,

    杨宪就乐呵呵过来,拍拍苏尘肩膀说:

    “苏兄啊,有好事啦……哈哈哈哈……上位头几天下去体察民情,见百姓吃不起盐。这几天都在朝会上议盐政呢!皇上说,大明的盐要便宜,要让百姓吃得起。”

    他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

    “不过,话虽如此,可事情难办啊。满朝大臣,全都缩回去了!哈哈,我就想,苏兄是新科进士,就算干不成,皇上也不会怪罪,要是干成了,那就是平步青云啊!所以呢,哥哥就给你举荐了。怎么样?”

    哦哦哦。

    那真是——

    太特么的巧了!

    “好好,多谢杨大人!”

    苏尘正儿八经地给他拜了一拜。

    嗯嗯,

    “你呢,先做个巡盐御史,去江淮各大场看看,把产量搞上去,价格搞下来,哥哥在朝堂上再给你说话,以后就当个中书省知事,如何啊?”

    杨宪看来是真把他当亲信了。

    苏尘赶紧严肃地拜了一拜,

    “多谢恩相。”

    哈哈哈哈,

    杨宪大笑一会儿,又忽然问:

    “苏尘啊,你是不是经常去乐民楼啊?”

    呃,

    “不是经常去,偶尔去吃个鸭血汤……”

    哦哦哦,

    杨宪拍了拍他肩膀,

    “去吧,有什么事直接跟我说。”

    “是,遵命。”

    ……

    出了门,

    苏尘感觉也酸酸爽爽的。

    本来还担心搞不了盐,结果好了,直接当了巡盐御史。虽说赚不到钱,但把老朱搞定是肯定的,到时候再升一升,就真的要苟起来了。

    还有一点也要考虑起来了,那就是——

    杨宪的中华神稻迟早都要出事!

    现在全中书省都认为他苏尘是杨宪的亲信,所以已经有点危险了。最好趁着这次机会干出点业绩,引起老朱亲自关注,到时候等杨宪被查,自己才能躲过一劫。

    他当即打开制盐术,看了一会儿,感觉还是做海盐来得快。

    一来,产量大,一个海盐场比得上十个矿盐;

    二来嘛,价格低,不需要太多成本,就是靠晒。

    如此一来,

    价格肯定能大幅下降,这一把就成了。

    当天下午,

    苏尘就去找到了分管盐政的左司侍郎陶安,李善长的亲信,次日就拿到了印信官服什么的。

    紧接着,

    他也管不了别的了,写信让蓝玉什么事都不要瞒着,于是带着属员就下去地方了。

    半个月,看了福建、浙江两个省的盐场,一共50多个场子,产量又少,价格又高,而且错综复杂,想把他们压下去,那是想都别想。

    不过还好,

    苏尘仗着杨宪的名头,大多数人也都很害怕。

    于是,

    一个海盐计划正式启动——

    分别在福建、浙江两省,各搞五个海盐场,年产60万引(400斤\/引),而全国加起来才130万引。

    不仅如此,

    海盐是用“晒盐法”做的,只要有海水就行,过滤之后用卤水去掉杂质,就可以结成非常细而均匀的晶体,比矿盐强多了。另外,海盐每个月都能晒成一批,比矿盐快好几倍。

    他现在是巡盐御史,全国盐政最大的官,直接关掉了几个破旧盐场,把人力转到海盐场,又在两省的转运司里拨出银子,大刀阔斧投下去。

    这样,

    忙活了两个月,苏尘总算看到了成绩——

    十个海盐场已经开始出盐,第一批就是5万引,全年40万引,明年全部到位,就能达到60万引!

    这个成绩已经比两省的正常水平翻了一倍!

    苏尘还没回京,就把报告打上去,又把样品送上来一批,杨宪已经送给了老朱。

    十几天后,

    苏尘终于回到了京城。

    人还没到中书省,中书省的政令已经下来——

    【巡盐御史苏尘,制作海盐,年产翻倍,擢为中书省左司知事。】

    “哈哈哈!太好了!”

    “这个坑位最适合当老六了!”

    因为中书省是个中枢机构,人员非常多,签事、督事、知事是三种最普通的官儿。签事太小了,整天被人使唤;之前他当过的督事,又闲得蛋疼,一点权都没有。

    知事呢,不大不小正合适,各地的文书都有权看,上面下来的政令,也要知事来监督。可以说,对上无风险,对下有威压。简直是专为老六而设的绝佳蹲点位置。

    还有一点:左司是分管户部、工部那些事情的,一般也不会惹上什么大麻烦。

    忙了几天,

    苏尘先答谢了杨宪,又见了李善长,跟几个尚书、侍郎也见了面,第三天才正式上班。

    ……

    这天,

    老朱盘点了一下近几年的政绩,正式发布了榜告,公布了洪武最初的政绩:

    一、粮食价格降低到了7钱一石,温饱问题解决;

    二、食盐降低到了两分一斤,家家户户都吃得起;

    三、军民合屯的卫所全面铺开,各处边疆空前安定;

    四、空印案审理完结,抓了八千多人,吏治清明;

    快接近年关了,

    应天府家家户户都感到了幸福感爆棚,天天晚上都在放鞭炮。

    只要是个人都能感觉得到:大明朝已经站稳脚跟了!

    苏尘在街市上看到这个榜文,也是非常感慨——

    如果换个时代,这些政绩已经足够他当个大臣了,可在老朱手下,还是得当老六!

    粮食,靠的是土豆、杂交水稻,半年之内,就把粮价从100钱干到7钱,降了十几倍!

    盐巴呢,从七八分一斤,降到了两分!靠的是海盐!

    有了这两样,

    任何一个新朝代都足够站稳脚跟了。

    但偏偏是在老朱手里,你政绩干得太好,他就会猜疑你,所以只能苟起来当老六。

    不过呢,

    收获也不是没有——

    至少蓝玉获得了老朱信任!

    这是最大的本钱。

    可以说,只要蓝玉不倒,他苏尘就有了盼头,到时候能熬死老朱,一切就能得到补偿。

    但屈指一算,

    苏尘还是感到有些慌——

    明初四大案,现在才走了一个空印案,以后还有多少?

    “还有杨宪那个作死天王,好日子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