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23章 三寸不烂之舌,也救国也误己
热门推荐:
穿越:这个美艳女帝不是人
奥特:艾雷王的旅途
养阴骨,嫁蛇仙
宝可梦:我将让道之龙重临于世
末世重生,开局sss级空间异能
冥帝的青梅抱枕她又逃了
神豪:无限升级,钱根本花不完!
影帝为追妻息影
战甲:我的天赋是地球
“三寸不烂之舌”,最初的正解,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极佳,甚至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但是现而今就变了味道,这句话使出来多数带些贬义,常用来形容一些大忽悠洗脑、蒙混过关的本领。比如搞传销的骗子,以及某些自称情感顾问类的人物,无不是搬弄“三寸不烂之舌”,迎合部分人急功近利的愿望,以一些实际上根本难以立足的理论,来收割一波波傻乎乎的韭菜。
但是“三寸不烂之舌”的正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后来,又衍生出贬义的内涵了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见,“三寸不烂之舌”这句话,在最初出现,不仅不是贬义,更是一种高度赞扬。
这个毛先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里的那个毛遂。
经历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乘势前进,很快就包围了邯郸。此时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临危受命,欲带领二十名杰出门客,前去楚国搬来救兵。
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人才选拔的犹为谨慎。但是左挑右选,只得十九位各有特长的,始终还存有一名空缺。虽然门客众多,但即使是矬子里拔将军,竟然也再难找出一个堪用之人。就在这时候,毛遂站了出来。说了句,别到处踅摸了,您往这看呀!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几眼,心说就你?从心底里不大信任眼前这位:看起来除了腰间盘有些突出、剩下哪里都不显得突出的门客。
但是毛遂信心满满,态度十分坚决,说那不是一直没机会表现么?带上我,吃不了亏,上不了当。关键时刻,一定是纱窗布擦腚——给你露一手!
平原君见这位侃侃而谈,这么大事儿竟然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心说这或许是个有本事的。就冲这贫了吧唧的嘴皮子,至少一路上也不寂寞,解个心宽也是好的。反正也没合适人选,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没曾想,这一去,还真就是个哪里都不突出的毛遂,使劲突出了一把。
平原君好话说尽、软磨硬泡了好久,一直从清晨到中午,但楚王就是不肯出兵。其他门客也只有干瞪眼,各个都拿不出主意。眼见这一趟就要徒劳无功,赵国就要唱凉凉的时候,毛遂又站了出来。
这一下,楚王先怒了。骂道:“我和你家主人议事呢,哪有你个下人上前说话的资格?”
毛遂嘿嘿一笑,把手按在剑柄上说:“我手里这朋友您认识不?它叫作:大宝剑!我再问您一遍,能好好说话不?”
楚王见机倒也快,心说一个没防备,这孙子已经离我太近。身上要是被捅上几个窟窿,那得多疼呀!只好一本正经地说:“非是本王怕疼,只不过敬你是条汉子。有事您吩咐着!”
毛遂一本正经地说道:“楚国土地辽阔,兵多将广,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
当说到“坐以待毙”的时候,又按剑向前走了两步。
楚王心说确实不能坐以待毙!秦国的事还远着呢,先顾这眼前活命要紧!我若是还这么坐着无动于衷,十有八九得被他给“毙了”。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楚王赶紧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去解赵国之围。
平原君心说真是意外之喜,赞道:“毛先生,真是好口才!这么难劝的楚王,竟然被你三言两语就打动了。毛先生这三寸不烂之舌,更强于百万之师呀!
这就是“三寸不烂之舌”,最早的由来了。于是乎,毛遂因耍嘴皮子立了大功,从此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发达得不可收拾。
但是后来,“三寸不烂之舌”怎么又成了贬义呢?因为毛遂后来,这倒霉也倒霉在,只有这嘴皮子功夫上边了。
常言有道是:按倒了葫芦起了瓢。
这事情的发展,就好比歌词唱得一般: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不及。邯郸之围虽然算是解了,但是赵国被坑杀了四十万兵丁,毕竟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却叫旁边的燕国看出了便宜。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系乱成一团麻,哪里会讲什么科学道理。燕国毅然决然的发了兵,目的也很单纯:趁你病,要你命呗!
经过前边那事,毛遂可就发达了。不仅身价倍增,更成了赵国赤手可热的红人。所以赵王谁都不信,就信毛遂。见燕国来犯,赵王赶紧去请毛遂:“您来来这个呗!”
毛遂初时是抗拒的。
游说之术和领兵打仗那是两个概念呀!就好比现而今,总是喜欢跨行去指指点点的那些个砖家一样。这不是混了蛋嘛!有些钱根本不是跨行能搞定的,您说对不对?
但是毛遂显然不懂得这个道理,和现而今那些祸国殃民的砖家如出一辙。他居然答应了领兵抗敌的事情!
其实并非无人可用,后来击败燕国的也是廉颇。但是在当时,赵王是真的太信毛遂了。一个真敢用,一个真敢接。
这事虽然怪赵王识人不明,但毛遂毕竟也是有些“飘了”。如果知道深浅,劝谏赵王改变主意,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果不其然,毛遂屡战屡,最后甩开士兵,羞愧地躲进小树林里自杀了。
毛遂的发迹,在于善于利用口舌。然而最后的失败,也是因为只有口舌之争的本事。
这一点,就像那个被诸葛,挥泪斩掉的马谡。高谈阔论起来一套一套的,实则就是个战五渣。先主刘备给了这种人一个精确的评价:言过其实。
所以这“三寸不烂之舌”,应用起来又有了一层搬弄巧舌,进行蒙蔽、欺骗的味道。
但是现而今就变了味道,这句话使出来多数带些贬义,常用来形容一些大忽悠洗脑、蒙混过关的本领。比如搞传销的骗子,以及某些自称情感顾问类的人物,无不是搬弄“三寸不烂之舌”,迎合部分人急功近利的愿望,以一些实际上根本难以立足的理论,来收割一波波傻乎乎的韭菜。
但是“三寸不烂之舌”的正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后来,又衍生出贬义的内涵了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见,“三寸不烂之舌”这句话,在最初出现,不仅不是贬义,更是一种高度赞扬。
这个毛先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里的那个毛遂。
经历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乘势前进,很快就包围了邯郸。此时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临危受命,欲带领二十名杰出门客,前去楚国搬来救兵。
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人才选拔的犹为谨慎。但是左挑右选,只得十九位各有特长的,始终还存有一名空缺。虽然门客众多,但即使是矬子里拔将军,竟然也再难找出一个堪用之人。就在这时候,毛遂站了出来。说了句,别到处踅摸了,您往这看呀!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几眼,心说就你?从心底里不大信任眼前这位:看起来除了腰间盘有些突出、剩下哪里都不显得突出的门客。
但是毛遂信心满满,态度十分坚决,说那不是一直没机会表现么?带上我,吃不了亏,上不了当。关键时刻,一定是纱窗布擦腚——给你露一手!
平原君见这位侃侃而谈,这么大事儿竟然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心说这或许是个有本事的。就冲这贫了吧唧的嘴皮子,至少一路上也不寂寞,解个心宽也是好的。反正也没合适人选,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没曾想,这一去,还真就是个哪里都不突出的毛遂,使劲突出了一把。
平原君好话说尽、软磨硬泡了好久,一直从清晨到中午,但楚王就是不肯出兵。其他门客也只有干瞪眼,各个都拿不出主意。眼见这一趟就要徒劳无功,赵国就要唱凉凉的时候,毛遂又站了出来。
这一下,楚王先怒了。骂道:“我和你家主人议事呢,哪有你个下人上前说话的资格?”
毛遂嘿嘿一笑,把手按在剑柄上说:“我手里这朋友您认识不?它叫作:大宝剑!我再问您一遍,能好好说话不?”
楚王见机倒也快,心说一个没防备,这孙子已经离我太近。身上要是被捅上几个窟窿,那得多疼呀!只好一本正经地说:“非是本王怕疼,只不过敬你是条汉子。有事您吩咐着!”
毛遂一本正经地说道:“楚国土地辽阔,兵多将广,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
当说到“坐以待毙”的时候,又按剑向前走了两步。
楚王心说确实不能坐以待毙!秦国的事还远着呢,先顾这眼前活命要紧!我若是还这么坐着无动于衷,十有八九得被他给“毙了”。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楚王赶紧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去解赵国之围。
平原君心说真是意外之喜,赞道:“毛先生,真是好口才!这么难劝的楚王,竟然被你三言两语就打动了。毛先生这三寸不烂之舌,更强于百万之师呀!
这就是“三寸不烂之舌”,最早的由来了。于是乎,毛遂因耍嘴皮子立了大功,从此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发达得不可收拾。
但是后来,“三寸不烂之舌”怎么又成了贬义呢?因为毛遂后来,这倒霉也倒霉在,只有这嘴皮子功夫上边了。
常言有道是:按倒了葫芦起了瓢。
这事情的发展,就好比歌词唱得一般: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不及。邯郸之围虽然算是解了,但是赵国被坑杀了四十万兵丁,毕竟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却叫旁边的燕国看出了便宜。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系乱成一团麻,哪里会讲什么科学道理。燕国毅然决然的发了兵,目的也很单纯:趁你病,要你命呗!
经过前边那事,毛遂可就发达了。不仅身价倍增,更成了赵国赤手可热的红人。所以赵王谁都不信,就信毛遂。见燕国来犯,赵王赶紧去请毛遂:“您来来这个呗!”
毛遂初时是抗拒的。
游说之术和领兵打仗那是两个概念呀!就好比现而今,总是喜欢跨行去指指点点的那些个砖家一样。这不是混了蛋嘛!有些钱根本不是跨行能搞定的,您说对不对?
但是毛遂显然不懂得这个道理,和现而今那些祸国殃民的砖家如出一辙。他居然答应了领兵抗敌的事情!
其实并非无人可用,后来击败燕国的也是廉颇。但是在当时,赵王是真的太信毛遂了。一个真敢用,一个真敢接。
这事虽然怪赵王识人不明,但毛遂毕竟也是有些“飘了”。如果知道深浅,劝谏赵王改变主意,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果不其然,毛遂屡战屡,最后甩开士兵,羞愧地躲进小树林里自杀了。
毛遂的发迹,在于善于利用口舌。然而最后的失败,也是因为只有口舌之争的本事。
这一点,就像那个被诸葛,挥泪斩掉的马谡。高谈阔论起来一套一套的,实则就是个战五渣。先主刘备给了这种人一个精确的评价:言过其实。
所以这“三寸不烂之舌”,应用起来又有了一层搬弄巧舌,进行蒙蔽、欺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