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 第52章 知音——伯牙终是连累了子期

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52章 知音——伯牙终是连累了子期

    “知音”这个词,由伯牙与子期的相遇而诞生。世人皆知这段千古佳话,却不曾想到,子期终为伯牙所累。

    俞伯牙,相传是春秋时期楚国极富盛名的乐师。而钟子期呢,只是一个山野间寻常的樵夫罢了。这二人又是如何相遇、谱写佳话的呢?其中自然有一段缘故。

    话说这俞伯牙,于音乐的造诣那是相当的高!高到什么境界呢?高到没人能懂!这就有些类似梵高的经历。

    不信?您琢磨琢磨,现在提起《高山流水》这首名曲来,有谁会不认为是高雅之作呢?可是在它刚问世的时候,可不是很让人们认可的。

    这么说来,是不是有些像梵高?他的作品《向日葵》大家应该都知道,据说这幅画现在能卖到上亿美元。但是在梵高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根本就没人认!

    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呢?因为当时画坛流行的是印象派。就是那种将所见,犹如照片一般最直接表达出来的形式。而梵高的画作呢,虽然你也看得出来是向日葵,但是怎么觉得就那么“模糊”。以至于观赏者普遍认为,这货的基本功不好,画功太差!

    但是在梵高去世以后,他的作品才逐渐被人认可。这时候又有了新的解释,也不再说是画功太差了。反而解释说:梵高的作品在印象派的绘画基础上,融入了对事物的个人理解、及感情色彩,是为“后印象派”。然后一番大肆宣扬,当初梵高无人问津的画作,竟然被炒出了天价。

    所以您看,艺术这玩意儿,好坏和价值,真的是很难评。

    当初俞伯牙作《高山流水》,就遇到了这种尴尬。咱现在也不清楚,三千年前那会儿,“乐坛”都流行什么风格的。但是可以肯定一点,《高山流水》的风格,是和当时格格不入的。

    我冒昧猜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大约是介个样子的:

    俞伯牙将一曲《高山流水》抚奏完毕,意外的没有得到掌声,反而见到欣赏者无不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良久才有一位“评论家”问道:“俞先生,俞大乐师,你这曲子和的是哪部经典之词呢?我有点听不出来,您把歌词告诉我吧!”

    俞伯牙把脸一拉,反问道:“乐曲一定要附和诗词么?”

    那人摇头晃脑道:“当然!在咱们这个时代,奏乐或为祭祀之用、或为宴飨之用、或为歌舞之用。前二者虽皆为礼仪之用,但一来非年非节的,也没人家办丧事,所以显见不是第一种。当然这第二种也不是,因为也没见您请客开饭呀!至于这第三种,就更不是了,因为歌舞在哪里?掌声又在哪里?所以我猜测,您这就是一首乐诗风格的作品,所以您还是赶快把歌词公布吧!”

    这人一顿白乎,引得其余人等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俞伯牙心说你个野猪吃不了细糠的,我曲中山水的意境你就听不出来吗?就这还评论家呢?于是气鼓鼓地说道:“我再说一遍,没有歌词!”

    “没有歌词?那这乐诗不完整呀?”

    “俞大师,你把歌词补上吧!”

    “要不,咱们帮俞大师填个词?”

    。。。。。。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道。

    “这不是乐诗!”俞伯牙欲哭无泪地苍白解释道。

    “没有歌词?那可显得不伦不类呦,亲!”

    “也不是乐诗?那这曲子是出于什么用途设计的?”

    “俞大师,俞大师,你醒醒,醒醒呀!”

    再看俞伯牙,两眼一翻,被活活气得昏死了过去。

    以上场景,纯属我自由发挥,各位不要当真哈!

    但是有件事是真的,就是这《高山流水》,虽然风雅到了极致,反而一时无人能够懂得欣赏。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发挥了”一点想象力,设计出这么一个场景。

    直到偶遇了钟子期以后,发现这个貌不惊人的樵夫,倒是能够闻弦歌而知雅意,竟然听出了其中山水之意,这把俞伯牙感动得,眼泪哗哗滴呦!心说可算遇到知音喽!

    你说这,却是哪里讲理去?

    颇有一种“寒 素 清 白 浊 如 泥 , 高 第 良 将 怯 如 鸡” 的赶脚。

    俞伯牙前番受了挫折,就把心思寄情于山水之间。雇了一叶扁舟,顺江直流而下,去欣赏大好河山。

    “我欲乘风千万里,雪落轩辕大如席。我欲借船向东游,绰约仙子迎风立。。。。。。”

    俞伯牙游走于山水之间,心情好了许多,正当他意气风发,几乎高歌一曲的时候。天公偏偏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小雨。

    船家促狭地瞧了俞伯牙一眼,嘲弄道:“果然是诗人,真有湿意啊!”

    俞伯牙被打趣得直翻白眼,没好气说道:“靠岸,靠岸!就你话多!再不找个地方避雨,我就真成湿人了!”

    船家把船靠了岸,就近找了一座亭子,就领着俞伯牙几人进去躲避。望着江上烟雨连成一片,或许是俞伯牙的雅兴又上来了,或许是实在闲着无聊。这些都不重要,反正是抚起了琴。

    然而还没拨弄几下,“铮”的一响,琴弦居然断了。这里边有个讲究,叫作“弦断而遇知音。”俞伯牙的小心肝为之一颤,心说莫非是我的知音到了?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诸位细想哈,知音这个词是咋来的?眼下这会儿,可能还没出现这个词呢!但是依然不重要,咱们接着讲故事。

    俞伯牙就吩咐随从:“快快快,快去找!我的知音应该就出现附近,找到了把人给我带回来!”

    随从一听,就不大老乐意的了,心说你一个音乐家还挺迷信,这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我哪里去给你找什么知音呢?

    哪知道出了亭子没有走出几步去,就看见不远处,一块大石下边,躲着一个避雨的人。心说得嘞,这就能交差了,就是你喽!忙上前说道:“辛苦您了,走一趟吧!”

    这躲雨的人就是钟子期,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子,忙回答道:“这位差爷,我也没犯王法呀!您这是因为什么要拿了我呀?”

    随从一听顿时乐得前仰后合,心说这趟活儿干得不冤,就笑着解释道:“我不是官差,是我家主人有请。就是弹琴那位,非要找什么知音。”

    随从领着钟子期,老远就喊道:“老爷,您的知音来喽!”

    俞伯牙听见动静,抬眼看去,随从小厮没有走出多远就转了回来,后边还真跟着一个人。再仔细一打量,气可就不打一道来。只见来人身穿一袭破旧蓑衣,肩上还担着一捆柴。

    俞伯牙就有些火气,带着责问的语气说道:“这就是你给我找来的知音?这不就是一个樵夫么!”言外之意就是,他能听懂什么琴声呀?或许弹棉花更适合吧!

    钟子期听出了这弦外之意,就说:“这位相公,你也别太看不起人了,樵夫怎么就不能懂点音律了?若我听得没错,你刚才所奏,是孔子赞叹颜回的乐诗,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这是也不是?”

    俞伯牙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因为人家说得没错呀!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心说这下可被打脸了,想不到是我把人瞧低了,莫非这人是什么隐居的雅士?当下老老实实地把钟子期让了进来,心说我再试他一试。就说道:“这位先生,我还有一曲,敢请先生闻之。”

    钟子期见对方客气,自己也别失了礼貌呀!哪能脑袋一扑棱,不听!这就有点不识抬举了。赶紧客气地表示:愿闻其详。

    话说这音乐一道,在贤者巨匠手中,最能传达意境。当年孔老夫子抚琴之时,见硕鼠上蹿下跳心生不悦,这情绪自然就在琴声中流露了出来。弟子人还未进门,就问:“狮虎,狮虎,你老人家何事心生不快呀?”

    眼下这情景就是如此,于山下水畔,俞伯牙将《高山流水》的妙处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钟子期呢,虽然也是头一遭听到这种风格的曲子,但是他颇有鉴赏的天赋。而且钟子期身为樵夫,每日里活跃在山水之间,他本身又有一颗通透的心灵,早已把山水的妙处深深体会到了。

    所以这次,等于又撞枪口上了。

    钟子期沉醉在音乐里,摇头晃脑的点评道:“巍巍然仿若高山耸立,洋洋然似河水流动不息。”

    这下俞伯牙是彻底服气了,谁说樵夫就不能做个音乐鉴赏家的?比起眼前这个人来,当初那些文人雅士评论家,简直就是垃圾呀!果然跨界才能带来巨大的伤害!俞伯牙已经盘算好了,回去之后就把那些“乐诗,乐诗”的人全部请来,然后讲述一下某个樵夫怎么听懂自己音乐的。最后再甩下一句:“恕我直言,在座的都是垃圾!”

    这次试探之后,俞伯牙对钟子期的态度,可就不是客气了,而是上升到了尊敬。

    钟子期也是个会做人的,若是直接恭维俞伯牙弹得好,那就有相互吹捧的嫌疑。拿眼一扫,就看到了俞伯牙的琴,称赞道:“先生大才,才可将山水之情表达得如此美妙。但我听俞先生的琴音清丽,想来这架古琴,也必然不是凡品吧?”

    俞伯牙一听,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说道:“钟先生果然是个行家!我这架瑶琴,可是传自上古伏羲!”

    俩人越聊越是投机,简直相见恨晚。俞伯牙急着赶回去,羞臊一下当初那些人的面皮。只好相互间留下了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约定来年再次相见。

    但是到这里,咱们得说一下了,这二人的身份可是天差地远呀!俗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咱们先说俞伯牙,显而易见的文人雅士、地位不凡。咱就看那架可以称之为“神器”的古琴,就知道人家是什么家底。也只有这样衣食无忧的人,才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抚琴弄画。也只有人家这种家底,才能做到访名师、寻古迹,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师。

    咱们再看钟子期何许人也?是个樵夫。就是那种每天上山砍柴,挑到山下变卖给大户人家,换得几个钱维持生计的人。钟子期虽然悟性极高、对音律极有天分。但说到底,他这种家境出身,能有多高的文化底蕴呢?

    要知道,古时候虽说穷文富武,但其实文盲一大把。多数人家里边,是连书都念不起的。身为一个樵夫,即使侥幸认识一些字,又哪里有群书让你博览呢?又拿什么与人家高谈阔论呢?

    所以虽然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音律中的高雅,但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天差地远的。

    但是既然结交到了俞伯牙这个高雅之士,钟子期自然是无比珍惜的。人家又看得起自己,约定了来年再次相见,那钟子期焉有不努力拉近距离的道理?

    总不能俩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叫俞伯牙失望而去。又或者人家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时候,你只会说:“啊!对对对!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这也太尴尬了。

    所以努力用功到最后,钟子期是劳累过度而亡的。

    转过年来,俞伯牙果然携瑶琴、如约又至。但是在初遇时的那个小亭子里,左等不来钟子期,右等不来钟子期。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从言语交谈之中,他却信钟子期不是个轻言贱诺之人,这其中必定缘故。

    于是使出人去,四下里寻找钟子期,谁知却在不远处的江畔,发现了一个坟头。上有“钟子期之墓”,几个大字触目惊心。

    “怎么会是这样?”俞伯牙心痛万分,按照当初留下的地址,几经查访,来到了钟子期家中。经过询问方才知道,钟子期自那一别之后,白天仍然上山砍柴,夜晚挑灯读书。就这么坚持了半年时间,终于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

    也真是难为他了,一面要维持生计,一面要为那“来年之约”而努力学习。毕竟过了最佳学习的年龄,这岁数不饶人呐!就在这脑力、与体力的双重付出,理想与现实的沉重压力下,终于支撑不住了。。。。。。

    他临终前嘱咐家人,要将自己葬在二人初遇时的江边,只为遵守约定,再听伯牙前来抚琴一次。

    二者之间的差距,注定了当初偶遇钟子期,俞伯牙不能察觉钟子期的难处。待到走访了钟子期家庭之后,知道了其劳累过度致死,大约也会猜想到了端倪。

    于是再次抚琴于子期墓前,一曲已罢,就将那价值连城的瑶琴摔碎。言道:“子期不在,我这琴声已经不会再为为别人弹奏!”

    按我猜测,俞伯牙是后悔的。如果当初能体察到钟子期的艰难,施以援助之手,又再多给他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