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 第96章 江东杰瑞
热门推荐:
洛子快跑,她们都想给你生孩子
醒来变成丧尸,开启不寻常的人生
重启之和丧丧的日常
皇位你坐好,我去打江山
穿越十二年,我竟是配角
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刀武天下
向诸天散播黄灯的恐惧
你三代努力,奈何我祖辈万世余荫
自古江东多才俊,但是“江东杰瑞”这个戏称,又是怎么个来历呢?这都是孙权给惹下的是非。
两千多年前,项羽带领着八千江东子弟,一路东征西讨、几乎横扫了整个天下。后来就有网民戏称,霸王用尽了天下气数,所以到了孙权这儿,就只有做“江东杰瑞”的命了。
这个梗得的起源,大半出自于不大磊落的“白衣渡江”。有网友就说了,其实在三国时期,背刺盟友这种事情,几乎各大势力都做过,为什么独罪于孙权呢?
的确,单单仅是背刺了一下盟友,或许还落不下这个名声。所以咱们就得看看,围绕着“白衣渡江”前后,都发生了些什么。
三国演义上,赤壁之战过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巧取了荆州,又顺手得了兵力空虚的南方四郡,直接气死了周瑜。然而实际上,刘备已经占领了南方四郡。但是江陵这一块,却在孙权的掌握中。这就有点尴尬,既然不能攻打盟友,就无法往益州方向发展。
赤壁之战过后的第二年,刘备上表朝廷,请求让孙权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曹操为了防止孙刘做大,下令内迁淮南民众。结果老百姓恐慌了,十余万户人口渡江,归附了孙权。古时候的人口数量,可说是至关重要,所以江东占了大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同意了出借荆州,并且达成了统一战线。
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果然拿下了益州,这就引起孙权的不安,认为影响到了上游的安全,所以就站出来拆台了。
想要回荆州的举动,本就是瞎胡闹。一来说,大家都还是名义上的汉臣呢,荆州这块地皮可不是写明白姓孙。先前刘表的大儿子,可是在刘备阵营呢!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人家可是帮着你孙权渡过了难关。建安十四年,又帮你得了大便宜。从你这儿借出去的那一刻起,任谁都明白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交易。只不过顾及着同盟的关系,人家不能直接抢而已。
眼看这个办法行不通,孙权只好琢磨点其他歪招。荆州的守将可是大名鼎鼎的关二爷,着实有点惹不起。孙权鼓捣出个什么点子呢?和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关二爷的闺女。
这事儿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和亲么?分明是策反呀!孙权对于荆州的渴望,那都是丝毫没有掩饰的。这门亲事要是答应了,关二爷到底算哪边的呢?有朝一日孙权要是起了吞并刘备的念头,关二爷帮谁呢?自己结义大哥又会怎么看自己呢?
关二爷的为人,那是被称作“忠义无双,亘古一人”的!所以他不仅没有答应,还辱骂了东吴的来使。其实话说回来,这种侮辱不是孙权自找的么?不骂你,人家都没办法表明自己的清白。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与吕蒙密谋找机会夺了荆州。随即就向曹魏方示好,请求允许归降巴拉巴拉的,小嘴抹了开塞露一样。曹操听了也很高兴,甚至大手一挥,决定缔结姻亲。
然而孙权这个人,实在是不愧为“江东杰瑞”,随即就变了脸。在建安二十四年,派人去攻打合肥。趁着曹魏忙着调兵遣将的功夫,关二爷也趁机攻打襄樊之地,还斩了庞德、擒了于禁。
按理来说,这属于友军的助攻,分担东吴方的压力,孙权应该感谢才对。但是搞事情不成,又被关二爷骂了的孙权不甘心,竟然调转了枪口,指使吕蒙玩了一手“白衣渡江”。背刺了毫无防备的盟友不说,还把关二爷给杀了,这已经不是不厚道那么简单了。
前脚还打曹魏呢,转瞬就又勾搭到一起了,释放送回了先前擒获的朱光等人,做出示好的举动。
次年,曹操挂了,曹丕继位并且称帝簒汉。
孙权又把于禁等人送回了曹魏,并且上表请求成为藩属国。您就说这脸皮,可真是有点一言难尽。。。。。。
又次年,刘备称帝,领举国之兵前来兴师问罪。孙权其实是想要投降的,用归还荆州作为条件,奈何对方不肯答应。但也真是命不该绝,这次竟然又打了胜仗。
可是对于孙权这种反复无常的,曹丕也着实放心不下。刘备前脚刚走,曹魏的人马后脚就到了。然而这一次,双方也没打出个所以然来。僵持久了,曹兵说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了,撤退不打了。
孙权见曹魏又翻了脸,赶忙又派使者勾搭蜀汉,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但是吧,蜀汉发现,孙权跟曹魏那边也没断了联系!一气之下,又切断了所有联系。
直到刘备去世以后,双方才再次建立起盟友关系。其实说实际的,这种同盟关系,已经脆弱的不堪一击。类似孙权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性格,又有谁能信得过呢?
曹操虽然奸诈,也有篡汉的野心,但是不输雄才大略。不仅容得下张绣,还义释过关羽。刘备是君主里名声最好的,虽然曾屈居人下,但是匡扶汉室的决心从来没有被动摇过。
但是到了孙权这里就有点差劲了:根基是父兄打下的,领导班子是哥哥给安排的。面对着曹操和刘备,两次强敌来犯的时候,虽然最后都赢了,但也总是摇摆不定。自己率领着十万人马,又有着江东全明星阵容,想要风光一把。结果逍遥津一战,让张辽带着八百儿郎,杀得损兵折将、得抱头鼠窜。。。。。。。
他这个人,做人也反复无常到了极致,对于鲁肃、陆逊这些名臣,也是渡过难关就丢在一旁,真是用得着朝前,用不着朝后。以至于到了晚年,他几乎就没有可以相信的人,无论是儿子还是大臣,那是说翻脸就翻脸、说杀就杀,容不得一点反对意见。。。。。。
或许他这人本性就惯于藏头露尾吧,以己度人之余,这天底下又有谁人可以相信呢?所以“江东杰瑞”这个称呼,他算是着着实实落下了。。。。。。
两千多年前,项羽带领着八千江东子弟,一路东征西讨、几乎横扫了整个天下。后来就有网民戏称,霸王用尽了天下气数,所以到了孙权这儿,就只有做“江东杰瑞”的命了。
这个梗得的起源,大半出自于不大磊落的“白衣渡江”。有网友就说了,其实在三国时期,背刺盟友这种事情,几乎各大势力都做过,为什么独罪于孙权呢?
的确,单单仅是背刺了一下盟友,或许还落不下这个名声。所以咱们就得看看,围绕着“白衣渡江”前后,都发生了些什么。
三国演义上,赤壁之战过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巧取了荆州,又顺手得了兵力空虚的南方四郡,直接气死了周瑜。然而实际上,刘备已经占领了南方四郡。但是江陵这一块,却在孙权的掌握中。这就有点尴尬,既然不能攻打盟友,就无法往益州方向发展。
赤壁之战过后的第二年,刘备上表朝廷,请求让孙权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曹操为了防止孙刘做大,下令内迁淮南民众。结果老百姓恐慌了,十余万户人口渡江,归附了孙权。古时候的人口数量,可说是至关重要,所以江东占了大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同意了出借荆州,并且达成了统一战线。
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果然拿下了益州,这就引起孙权的不安,认为影响到了上游的安全,所以就站出来拆台了。
想要回荆州的举动,本就是瞎胡闹。一来说,大家都还是名义上的汉臣呢,荆州这块地皮可不是写明白姓孙。先前刘表的大儿子,可是在刘备阵营呢!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人家可是帮着你孙权渡过了难关。建安十四年,又帮你得了大便宜。从你这儿借出去的那一刻起,任谁都明白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交易。只不过顾及着同盟的关系,人家不能直接抢而已。
眼看这个办法行不通,孙权只好琢磨点其他歪招。荆州的守将可是大名鼎鼎的关二爷,着实有点惹不起。孙权鼓捣出个什么点子呢?和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关二爷的闺女。
这事儿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和亲么?分明是策反呀!孙权对于荆州的渴望,那都是丝毫没有掩饰的。这门亲事要是答应了,关二爷到底算哪边的呢?有朝一日孙权要是起了吞并刘备的念头,关二爷帮谁呢?自己结义大哥又会怎么看自己呢?
关二爷的为人,那是被称作“忠义无双,亘古一人”的!所以他不仅没有答应,还辱骂了东吴的来使。其实话说回来,这种侮辱不是孙权自找的么?不骂你,人家都没办法表明自己的清白。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与吕蒙密谋找机会夺了荆州。随即就向曹魏方示好,请求允许归降巴拉巴拉的,小嘴抹了开塞露一样。曹操听了也很高兴,甚至大手一挥,决定缔结姻亲。
然而孙权这个人,实在是不愧为“江东杰瑞”,随即就变了脸。在建安二十四年,派人去攻打合肥。趁着曹魏忙着调兵遣将的功夫,关二爷也趁机攻打襄樊之地,还斩了庞德、擒了于禁。
按理来说,这属于友军的助攻,分担东吴方的压力,孙权应该感谢才对。但是搞事情不成,又被关二爷骂了的孙权不甘心,竟然调转了枪口,指使吕蒙玩了一手“白衣渡江”。背刺了毫无防备的盟友不说,还把关二爷给杀了,这已经不是不厚道那么简单了。
前脚还打曹魏呢,转瞬就又勾搭到一起了,释放送回了先前擒获的朱光等人,做出示好的举动。
次年,曹操挂了,曹丕继位并且称帝簒汉。
孙权又把于禁等人送回了曹魏,并且上表请求成为藩属国。您就说这脸皮,可真是有点一言难尽。。。。。。
又次年,刘备称帝,领举国之兵前来兴师问罪。孙权其实是想要投降的,用归还荆州作为条件,奈何对方不肯答应。但也真是命不该绝,这次竟然又打了胜仗。
可是对于孙权这种反复无常的,曹丕也着实放心不下。刘备前脚刚走,曹魏的人马后脚就到了。然而这一次,双方也没打出个所以然来。僵持久了,曹兵说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了,撤退不打了。
孙权见曹魏又翻了脸,赶忙又派使者勾搭蜀汉,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但是吧,蜀汉发现,孙权跟曹魏那边也没断了联系!一气之下,又切断了所有联系。
直到刘备去世以后,双方才再次建立起盟友关系。其实说实际的,这种同盟关系,已经脆弱的不堪一击。类似孙权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性格,又有谁能信得过呢?
曹操虽然奸诈,也有篡汉的野心,但是不输雄才大略。不仅容得下张绣,还义释过关羽。刘备是君主里名声最好的,虽然曾屈居人下,但是匡扶汉室的决心从来没有被动摇过。
但是到了孙权这里就有点差劲了:根基是父兄打下的,领导班子是哥哥给安排的。面对着曹操和刘备,两次强敌来犯的时候,虽然最后都赢了,但也总是摇摆不定。自己率领着十万人马,又有着江东全明星阵容,想要风光一把。结果逍遥津一战,让张辽带着八百儿郎,杀得损兵折将、得抱头鼠窜。。。。。。。
他这个人,做人也反复无常到了极致,对于鲁肃、陆逊这些名臣,也是渡过难关就丢在一旁,真是用得着朝前,用不着朝后。以至于到了晚年,他几乎就没有可以相信的人,无论是儿子还是大臣,那是说翻脸就翻脸、说杀就杀,容不得一点反对意见。。。。。。
或许他这人本性就惯于藏头露尾吧,以己度人之余,这天底下又有谁人可以相信呢?所以“江东杰瑞”这个称呼,他算是着着实实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