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 第125章 张曼妮的内心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第125章 张曼妮的内心

    乔纳森苦笑,他没料到凯瑟琳会如此坚决。

    沉默了片刻,乔纳森最终叹了口气。

    “凯瑟琳,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记者之一。我不想失去你,但你必须明白,你的选择可能会让你付出代价。”

    凯瑟琳微微一笑:“乔纳森,新闻的意义和力量在于揭示真相,而不是掩盖它。

    如果这是我的代价,我愿意承担。”

    她转身离开办公室,留下乔纳森独自坐在桌前,望着她的背影,神情复杂。

    随后的几天,凯瑟琳的系列报道在《泰晤士报》上继续刊登。

    并引发持续关注和讨论,欧罗巴各国媒体纷纷转载。

    很快,就在欧罗巴掀起一阵夏国热。

    凯瑟琳随之名声大噪,但也引发巨大争议。

    一些人赞扬她的勇气和客观,更多的人指责她是叛徒,为东方阵营“张目”。

    对此,凯瑟琳看得很开。

    她之所以敢发表这些报道,除了坚持自己的新闻理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有退路。

    周博许诺帮她开报社,百万鹰元打底,这让凯瑟琳底气十足。

    而且系列报道发表之后,她在舆论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虽然争议很大,但黑红也是红。

    有名气,有资金,她完全可以另起炉灶,东山再起。

    完成系列报道后,凯瑟琳没有忘记周博的嘱咐,在各大报纸刊登了香江电器的招聘广告。

    二战期间,欧罗巴的经济遭受重创,失业人的很多。

    招聘广告一出,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电子电器行业的人员。

    半导体收音机,计算器,Walkman,在欧罗巴各国都很受欢迎,所以业内人士对香江电器并不陌生。

    而且很多人把香江电器视为一家不列颠公司,这样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

    再加上周博开出的薪水足够诱人,招聘广告居然效果不错。

    随后的时间里,居然真的有人联系凯瑟琳,表达愿意去港岛工作的意向。

    ···

    另一边,沪江。

    在特大高炉出铁后,沪江地区的工厂都深受鼓舞。

    毕竟钢铁是工业的粮食,现在粮食充足,各厂再也不用担心钢铁紧缺的问题了。

    PCL-181的量产线也很快竣工,开始紧锣密鼓地生产。

    程万里还下令,PCL-181的优先性甚至还高于L-15,要以最快速度量产。

    又过了半个月,造船厂终于传来期待已久的消息。

    万吨大驱合拢完成,这意味舰身主体完成,下一步就是设备安装。

    从这一步开始,周博就不可能当甩手掌柜了。

    万吨大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子系统都相当复杂。

    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武器系统,雷达系统,这些全都需要周博参与。

    好在,周博现在也是兵强马壮,手下都是精兵强将。

    这一天,周博叫上大鹏,姜思夏,姜明尚,徐彬,还包括张曼妮,一起来到沪江造船厂。

    几个人都会参与子系统的工作,所以提前参观一下。

    至于叫上张曼妮,也是周博有意为之。

    毕竟之前更机密的长征一号都给她看了,这次把她排除在外,会引起她的警觉。

    反正参观一下,也不会泄露什么机密。

    船坞内,万吨大驱刚刚合拢,周围被脚手架环绕,未经涂装的船上有不少斑驳的铁锈痕迹。

    但那巍峨庞大的身躯,却已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万吨大驱长度180米,将近两个足球场的长度,而高度超过30米,相当于十层楼高。

    站在它的面前,人类的身躯显得如此的渺小。

    除了周博和张曼妮,众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万吨大驱,所有人都震惊了。

    大鹏抬头向上望去,咂舌不已:“这也太大了!”

    周博笑道:“你还没见过鹰酱航母呢,那才叫大呢,是不是,曼妮!”

    张曼妮也没有扭捏,笑道:“鹰酱的福莱斯特航母,排水量八万吨,是万吨大驱的八倍!”

    大鹏瞪大眼睛:“八万吨,那得多大呀。”

    徐彬叹道:“八万吨,要不是有特大高炉,光钢材都供不起!”

    “是呀!”

    这时,陈君威走了过来。

    周博上前招呼道:“陈厂长辛苦了!”

    陈君威一笑:“有什么辛苦,合拢之后,后面就要看你们的了!”

    万吨大驱顺利合拢,陈君威也非常兴奋。

    这可是夏国第一艘万吨巨舰,能参与建造,那是青史留名的。

    随即,在陈君威的带领下,众人顺着舷梯,登上了万吨大驱的甲板。

    此时,甲板上有些杂乱,一群工人正围着舰岛,进行一些焊接作业。

    周博指了指上面:“徐工,曼妮,雷达就装在这个上面。

    八部雷达,你们要好好琢磨布局问题。”

    两人仔细打量着舰岛的形状和布局,虽然都看过设计图,但看实物感觉是不一样的。

    周博又指着前甲板的一块区域。

    “大鹏,主炮就装这儿,到时就交给你了!”

    大鹏拍着胸脯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姜工,电子战设备会部署在桅杆天线,你要注意电磁干扰问题!”

    姜明尚点点头:“我知道了!”

    看到周博说了一圈,唯独漏了自己,姜思夏一皱眉。

    “那我呢,我负责的在哪?”

    周博一笑:“你负责软件,无处不在!”

    众人都不禁莞尔。

    张曼妮也微微一笑,但此刻,她内心却心情复杂,五味杂陈。

    她回想起自己在SSR接受的训练,回想起上司对她说的话。

    “夏国贫穷落后,专制愚昧,夏国人永远不可能赶上鹰酱,他们的技术永远落后于我们。”

    然而,进入夏国以来,她的所见所闻,一次又一次颠覆着她的认知,冲击着她的信念。

    她原本坚信鹰酱是文明的象征,理所当然拥有最先进科技。

    而自己的使命是“为了自由世界的利益”。

    但此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