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 第229章 光刻机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第229章 光刻机

    “是中东!”

    周博微微一笑道。

    中东?

    詹姆斯顿时一皱眉。

    中东那地方可不太平!

    除了傻子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战败,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加剧,各国都不太平。

    同时,大国势力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列颠、法兰西等传统殖民势力衰退,鹰酱和毛熊登上舞台。

    “小boss,中东很乱,为什么选那里呢?”

    周博一摊手,露出一丝奸商的笑容:“很简单,王爷们有钱呀!”

    “呃···”

    这理由很充分,詹姆斯竟无言以对。

    对周博来说,中东虽乱,但他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自然会想办法趋利避害。

    而且,乱意味着需求,他手握蓝星最先进兵工厂,半岛大战明年就会结束,总得给自己的产能找到市场。

    同时,他的高科技产品,手机,电脑,彩电,相信王爷们都会感兴趣。

    这简直是天作之合!

    周博又道:“而且中东有石油,这是未来世界的硬通货。我们岂能不分一杯羹。”

    詹姆斯不再争论,在大势判断上,小boss算无遗策,从来没出过错。

    小boss说中东,那中东一定行。

    “那好,我听boss的!”

    “第一站,你去沙特走一趟,然后是约旦。

    把这两个国家搞定后,再向周边市场扩散。”

    当前,沙特和约旦受到西方阵营影响。

    但香江集团是港岛企业,詹姆斯又是鹰酱公民,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身份,进入两国市场。

    事实上,两国即便知道香江集团和夏国的关系,也不会拒绝。

    后世,沙特可是购买过东风快递的国家。

    “另外,再成了一家石化公司,就叫香江石化。

    未来有机会的话,在中东搞几个油田。”

    “行,我懂了!”

    能源行业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入的,詹姆斯明白小boss所图甚大。

    但富贵险中求,如果能打开中东市场,并进入能源行业,香江集团的规模必将再上一个档次。

    未来比肩摩根、洛克菲勒等财团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他也有机会成为蓝星上屈指可数的富豪。

    这让詹姆斯一阵兴奋。

    聊完中东,周博又谈起东南亚、南美、非洲。

    将来这些地方的市场,原材料,都是香江集团的目标,周博的计划是既要又要。

    总之,香江集团未来的目标是全世界,是星辰大海。

    两人一直谈到深夜。

    离开房间时,詹姆斯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跟紧周博。

    第二天,周博和姜明尚一早乘车向晶圆厂驶去。

    姜思夏今天没有和二人同行,她要去粤州大学,做一场UNIx+c的讲座。

    粤州大学已经开设软件、计算机、集成电路设计等一系列课程,未来可以源源不断为晶圆厂、电子厂输送人才。

    另一边,周博二人坐着吉普车再次来到粤州工业区,连片的工地再次进入视野

    姜明尚盯着一片工地,问道:“那边就是核电站的工地吧!”

    周博点点头:“是的!”

    亚湾核电站也是一五重点工程,由秦三民担**工。

    毕竟硅片厂,晶圆厂都是耗电大户,肯定要有电站进行配套。

    车开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粤州晶圆厂。

    粤州晶圆厂是一五核心的工程,未来几年芯片要爆产量,就看这座工厂了。

    为了尽快投产,姜明尚亲自主持晶圆厂建设。

    为此,姜明尚忙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一个多月了,晶圆厂第一条产线依然没有跑通。

    原因在于,粤州晶圆厂的生产方式和扬子江电子厂有很大不同。

    一直以来,扬子江电子厂采用的是光刻流水线方式,而非后世常用的光刻机。

    因为光刻机是一种高度精密、高度集成的装备,不是那么容易造出来的。

    当初,周博在7号车间土法上马,根本不具备造光刻机的条件。

    周博只好因陋就简,把光刻机的效能,分拆开来,做出一条光刻流水线。

    这种方式也能造出芯片,但效率偏低,而且产线迁移非常困难。

    现在,粤州晶圆厂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当然不能再搞作坊式的流水线,光刻机势在必行了。

    第一台GK-1光刻机,在扬子江电子厂制造完成,然后用火车运过来的。

    GK-1既不是后世常说的dUV,更不是EUV。

    那都是浸润式光刻机,目前还是周博难以企及的黑科技。

    GK-1属于干式光刻机,分辨率1微米,套刻后精度可达200纳米。

    这个精度虽然和dUV,EUV没法比,但已经相当牛掰。

    要知道,后世的dUV,EUV都是集几十个国家之力,才搞出高精尖设备。

    夏国被制裁后,也是集全国智慧,才能搞出落后几代的光刻机。

    可见光刻机的制造难度!

    而GK-1基本是周博和姜明尚手搓出来的。

    这实在是相当逆天。

    GK-1完成后,姜明尚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

    有了GK-1光刻机,芯片生产不仅效率提高数倍。

    而且,光刻机方便迁移,可以快速复制和扩散产能。

    要实现一五计划年产千万芯片的目标,GK-1是关键一环。

    进入厂区后,工人们纷纷向姜明尚打着招呼。

    姜明尚微笑回应。

    很快,两人来到了晶圆切割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