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书籍 第32讲:传道书
热门推荐:
影视从获得记忆宫殿开始
双生罪魂
快穿:那些年渣女渣过的大佬们
震撼!丧尸横行百年丧乱史
亮平破碎信念同伟钟小艾越界冲击
我在末世收女明星
系统传我双修功
原神:彼岸持明
板砖拍巨龙,尿素袋子套诸神
各位,我们开始讲这个单元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我要读几句引述的话,但是我不说是出自于哪里,如果你同意那句话,就请立刻举手,好吗?不同意就不要举手。
请听第一句,“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有人同意吗?有六个人同意。下一个,“人比动物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人的生命也没有意义。”没有人同意这句话吗?接下来请听下一句,“满于现状好过贪得无厌。”这句话大家都同意。“劳碌的人不管吃多吃少,至少睡得香甜,但有钱人却担心得整夜失眠。”同意吗?你们都同意啊。“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过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有道理吗,没有道理?再来,“我在一千个男子中,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但在众女子中,却找不到一个。”没有人同意啊。好,再听下一句,“快跑的人未必能赢,勇敢的人未必得胜。”这句你们都同意哦。再来,“要在不同的地方,或是好几个地方投资,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世上会遭遇什么恶运。”这个你们不确定吗?
每一句你们都应该同意才对,因为这些都是《圣经》的话,刚刚那些都是《传道书》中的话,都是直接引述《圣经》。可是你们有半数都不同意。
我刚刚那样做,为的是要证明断章取义是很危险的。你可以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来证明各种论点,我相信你们都听过这句话,“断章取义的话毫无意义。”
《圣经》里这卷《传道书》,真是一卷很奇怪的书,问题不是出在它的意思难懂,而是在于你同不同意。其中有些话很直接,很容易懂,简单到不太像是上帝说的话,反而比较像是幸运饼内的小纸条,讲一些平凡的格言,听起来其实好像跟丁尼生的诗句也差不多。
去年是丁尼生逝世百年纪念,我随便读几句他的诗句来给你们听,“爱过又失恋,强过未曾爱过。男人的好坏有如天地之别,女人的好坏则有如天堂和地狱之别。王死权倾,知识来了又去,智慧长存。智者择善固执,义无反顾。”
丁尼生的诗听起来好像跟《传道书》也差不多,不是吗?事实上,《传道书》读起来很像现代人的论调,有很多“论”或“主义”,我常会提防冠上“论”或“主义”的东西,只要看到“论”或“主义”我就会有戒心。只有两种论是我认同的,那就是浸礼论和布道论。除了这两个,其他的我都有戒心,那些会让人走火入魔。
我在《传道书》中看到的论点有宿命论——该来的躲不掉;存在主义——活在当下,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男性沙文主义,刚刚读了一两句,显然是男性沙文主义;享乐主义——活着就是要享乐,不妨吃喝快乐吧;愤世主义,传道书中有很多愤世主义,听起来很像是现代人的论调,今天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世代,很难相信世上有好人存在,总觉得别人行善的背后动机不正,别有用心。我们是一群愤世嫉俗的人,而且整体看来有一种悲观主义,对人生感到悲观。
读《传道书》其实会觉得挺丧气,因为作者本身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尾声,但他对人生感到绝望、幻灭,我说作者的人生已经走到尾声,是因为我们很容易从书的内容看出作者的年纪。
我们刚研读过《雅歌》,所罗门写那卷书的时候几岁你们知道吗?他颂赞那段爱情故事的时候年纪还很轻。但是你读《箴言》的时候看到他说:我儿啊,你要提防女人。你想他当时几岁呢?这个时候他已经迈入中年了,想阻止儿子重蹈他的覆辙。我听过有个女孩问她说母亲说:你年轻的时候到底有多叛逆,现在才这么担心我?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所罗门告诫儿子要提防女人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年人。但是他在《传道书》则说:你当纪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他写《传道书》的时候几岁了?他的人生已经走到尾声了,他说他已经快要回到永远的家。
他回顾这一生感到失望,心中有许多懊悔,他觉得他这辈子有很多遗憾。《传道书》中的领悟是他观察人生的结果,他在书中一直说“我看”、“我看”、“我看”,他观察人生、观察人得出书上的一些结论,这不表示上帝的人生观跟所罗门一样,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你不能够把《传道书》的每一句话,都当成是上帝说的。
但我们要晓得上帝为什么把这卷书放进《圣经》,所罗门在这里给自己一个希伯来头衔叫做qohelet,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可以翻译作传道者、哲学家或是教师,我觉得最接近的翻译应该是讲员,因为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下议院中主持辩论的人,这个老人好像在主持一场辩论。但这场辩论是在他脑中进行,他给正反两方平等的机会来发表意见,他先听脑中反方的意见,再听正方的意见,至于辩论的主题则是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活,他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到底活得有没有价值,他不断去听正反两方的意见不断进行辩论,希望能够做出决定是哪一方赢。到了老年的时候才在辩论这件事,实在很可悲,因为人生只能活一次而已。人只有一辈子,昨天已经过去,一切不能重来,毕竟人生只能活一次,到老了才觉得错过了今生,实在可悲。
难怪很多男人有中年危机,很多男人在四十几岁的时候,达到年轻时所定的目标,这个时候站在顶端观看却看不到什么,过去那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因此很多的中年男子到了这个时候想要重新来过,把房车换成跑车,把黄脸婆换成辣妹,做一些疯狂的举动,因为觉得错过了人生想重新来过,再婚个两三次,想重新抓住人生,想在生命结束之前好好过这一生,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地普遍。
各位,所罗门就这样一直在脑中不停地自我辩论,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值得活吗?我们应该怎样善用人生?我想这大概是所有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只能够活一次,但很多人想都不想这个问题,只是吃饭、还有工作,过一天算一天,像这样虚度人生实在是可悲。勉强过一天算一天,很多人就像这样,只关心怎样活下去,问题是如果人生不值得活,为什么要活下去呢?
我们先来看反方的论点,我有没有虚度人生,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一开始就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可惜英文翻译得并不好,把虚空译作vanity,因为这个字今天已经变成虚荣的意思,大多数的汽车在遮阳板上都装有化妆镜,你应该注意到放在哪一边吧,这是为了要满足虚荣的镜子。今天vanity这个字的意思已经变成了骄傲、虚荣,但它原本的意思是空虚,是指去做一件徒劳无功的事、白做了。我想最接近这个意思的英文字应该是pointless(没有意义),这个人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却大叹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凡事都没有意义。
各位,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结论,另外一个现代译本译作没有用、没有用、完全没有用。所罗门曾经处在上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都能随心所欲,他原本是王,所以他有权利随心所欲;他也非常有钱,金银财宝无数,只要是钱买得到的东西他都买得起;另外他也很有名气。这些是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财富、权利和名气,藉此找到人生的意义,让人生活得有价值。所罗门名利双收,声名远播,连示巴女王都大老远前来朝见,想看看所罗门王的样子,看了之后也觉得名不虚传。
所罗门说:我什么都试过了。他列出一堆他有兴趣的事,各样的事都有,他首先尝试科学,他非常用心地钻研农业畜牧,研究如何培育牛群,他下了工夫去研究,也培育出上等的牛种,但这无法满足他,虽然他对这件事有兴趣,却无法感到满足。
接下来他钻研艺术,尝试了两种艺术,先是音乐,当然他从父亲那里遗传了对音乐的热爱,他下工夫钻研音乐和乐器,宫中有管弦乐团演奏,但是他仍然感到不满足。
接下来他对建筑产生兴趣,打造出伟大的建筑物,因此很有成就感,建筑物的寿命比人长,所以玩建筑很有成就感,只是难免会出错。
接下来他改成收集名画,他盖画廊,到各处去收集名画,花很多钱把这些名画据为己有,在画廊中走来走去,这些名画都是我的,但不久他又失去兴趣。
接下来他尝试娱乐,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所以他找喜剧演员来宫中表演,剧团就定期进宫为他表演喜剧,他常常看得捧腹大笑,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大笑一场,各位有没有听过这句话?所罗门试过了,虽然好玩,但不久仍然失去兴趣。
接下来他投入商业投资,在商场上积聚了大笔财富,货品买卖他相当擅长,他发现他可以赚很多钱,多到用不完,但他还是觉得不满足。
所以接下来他尝试享乐,最常见的乐趣就是美食、美酒和美女,所罗门在这三方面都是个中好手,但是他内心仍然感到空虚,
最后他去钻研哲学,买了一大堆书,想要从书上搜寻智慧,他从埃及买来了大量的书,埃及有很多智慧书,他买了各种智慧书籍,放满了整个图书馆,他研究书上所有的智慧,研究所有杰出的着作,但最后他说:着书多,没有穷尽,人读不完所有的书。
这些事都不能够满足他,虽然带给他刺激,却不能带给他满足。要知道,做上面这些事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把那些事当成人生最主要的目的就会失望,那些事不能带给人生意义,现代人都需要听听这些话,不是吗?他说:我什么都试过了,全都没有意义。如果你已经找到人生的意义,就可以享受这些事,但是如果你想从这些事找到人生的意义,你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你会变老,年纪大了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享受这些事,也可能对那些事失去兴趣。
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世代,一天到晚想尝试新的东西,书店中最多的书就是食谱,很多人一天到晚想尝试美食来刺激我们的味蕾,今天晚上吃泰国菜,明天晚上吃中国菜,后天晚上吃印度菜,好像家里的菜做得不够好吃,一定要用尝试新东西的刺激来满足我们,非得尝遍世界各地的美食才行,实在是很悲哀。
很多人想用这些方法找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只要你找到人生的意义以后,就能够享受这些事,但是如果把这些事摆在第一位的话,就会感到苦恼和沮丧,你会因为这些事无法满足你而感到苦恼。
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所罗门他为什么不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所罗门的眼光十分狭隘,他观察得太多,却明白得太少,他的眼光只局限在整幅画的一小部分而已,目光狭小,所见甚少。所罗门的眼光狭隘受限于两方面:第一,他所见到的全是日光之下的事,他总是说:我看日光之下……。如果你的眼光都只局限在日光之下,那么你就永远无法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
我最近和师母在太阳海岸遇到了最悲哀的一群人,这些人到西班牙去度假了两周,就决定要退休去住在那里的艳阳之下,你在那里也只能晒太阳而已,难怪黄金国度幻灭,因为那样的生活不真实。我们看到的这群人,他们买下了别墅却脱不了手,又没有钱回来,一辈子就这样困在艳阳下。
人的眼光不能放在日光之下,一定要放得更高才行,如果你只看到日光之下,就看不见人生的意义。
所罗门的观察还有第二个限制,就是他只看今生,他完全没提到来生。如果你的眼光只看今生今世,那么就永远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不明白人生为什么值得活,你需要从上帝的眼光来看,要跳脱时空的限制,因为如果受限于时空,人生观就会非常狭隘;如果你能够从天上的角度来看人生的话,从来生的角度来看今生的话,就能够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了解吗?
由于他眼光狭隘,所以带出许多负面的想法,因为我们住在科学世代,我们对事情的观察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但是科学只能够观察今生在地球上的事,科学时代跟所罗门一样眼光都非常狭隘,可惜我们都在科学时代长大,所以也都深受其苦,我们的眼光无法超越。你需要跳脱框框,从外往里看才看得清楚,上帝是在框框之外,所以祂能看得清楚。
很有意思的是,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每次谈到上帝就变得正面而且乐观,每当他受限于人的观察,不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只看日光之下还有今生的事,他就会越来越沮丧,但是当他想到上帝,思想就正面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生。
《传道书》中有两章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事情,这个时候生命就对焦了。第一处在第三章,这一章大家最常听到、也最常引用,做每件事都有适当的时机。梅尔文布莱格最新的小说拍成电视影集,书名叫作《跳舞有时》就是取自《传道书》,有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传道书》第三章来为小说或是电影取名,这一章很受欢迎,大多数人引述传道书的时候都是引述这句话,其实第三章整段都很重要,可惜大家没有完整引用。这是诗的形式,有节奏,是讲时机的一首诗,但是重点是诗结束后,又回到了散文体,说这些时机都是上帝设立的,就像《诗篇》作者说,我们的年日都在上帝手中。
如果你确信人生掌握在上帝手中,相信祂知道你什么时候应该跳舞,什么时候应该哭泣,相信临到你身上的事都不是偶然,而是上帝的计划,相信祂要在你的生命中编织一幅画,相信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因为这等于是害了你,如果我们的感觉一成不变,其实等于没有感觉,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毕竟情绪有低潮才会有高潮,如果感觉一成不变就等于没有感觉。感谢主,我们有感觉,有的时候我们想跳舞,有的时候又不想跳舞,有的时候该接吻,有的时候该停下来。
各位,我写了一首歌,我们来唱唱看,好吗?我用的曲子大家都很熟悉,应该都会唱。歌词是在讲时机,以《传道书》三章做为开始和结束,讲到上帝决定我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最适合,实在很棒。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掌握在上帝手中,所以事情发生的时机都是最合适的,这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相信命运已经注定,没有人能够改变,但是上帝会自由选择要让什么样的事临到你,祂会适时调整我们的人生来成全祂的旨意。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
上帝掌管一切,凡事都有定期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收割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亲吻有时,停止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
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
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享受你的人生,但要记住
上帝掌管一切,祂命定一切
所以《圣经》才会说,当你为未来计划时,一定要加上一句:主若愿意。我父亲写的信上,都会出现dV这两个字母,dV这两个字母是拉丁文的缩写,它的意思是说:主若愿意。我看他每封信上都会写上dV,我下礼拜会跟你见面“dV”,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年日掌握在上帝手中。你的计划也许都不能实现,因为上帝对你有别的计划,这是很正面的态度,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听天由命。因为上帝能改变祂的计划,上帝确实会改变心意,祂会后悔,这是《圣经》说的。
祂的决定会和我们的态度互相影响,如果我们改变,祂也会改变,如果我们悔改,祂也会改变。在《圣经》上一再看到摩西改变了上帝的心意,不断向上帝恳求,上帝不是机械化地运作,执行写好的程序,祂是一个人,祂会跟我们互动,祂在这样的互动中能够改变时机,当你以为要哭泣的时候,祂让你跳起舞来,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是上帝在《传道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地方。看法变得正面,他发现人生有一个模式,上帝可以设定这个模式,祂可以确保祂在你身上的旨意实现,我父亲还很喜欢说,人生很长,足够我们活出上帝的旨意,但人生很短,不容许浪费一分一秒。
各位,这正是《传道书》三章的意思,我们的年日在上帝手中,祂会决定怎么做,不是专制地预定好一切,而是祂会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才是对我们最好的,有人这样照顾我们,你看是不是很棒?即使下一段路并不好走,至少我们知道上帝相信这对我们有益,祂要我们去经历,也会帮助我们度过,让苦难塑造我们的品格,成为我们未来的祝福。把眼光放远去看来生的幸福,会大大影响到今生的态度,这个世界非常短暂,稍纵即逝,怎么说呢?
我有个理论大家听听看,我2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二十分之一,我4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四十分之一,我6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六十分之一,我再过一个礼拜就满63岁了,所以一年占我所有记忆的六十三分之一,人生的记忆就是这样不断压缩。时间好像过得越来越快,感觉上好像昨天才在这里录影,但其实这当中,我又已经讲过两场特会,在座有一两位男士不久前来参加过特会,真的是时光飞逝。但我们有整个永恒,可以从今生学到的功课受益,我们有整个永恒可以享受祝福,不用像今生这么辛苦,我们将享受到很多福气。
另外一章可以强烈感受到上帝同在的,就是第十二章,这一章很值得读给大家听,因为是这个老人写的,我想读给你们听,因为这里把老年人描述得很生动,特别适合给我这种已经一脚踏进棺材的人读,这一段内容很有意思,是很发人深省的一段话。来听听看,我要从第十一章的第九节来读起,因为这些章节分得很乱,真希望我们的《圣经.没有分章节,这样大家就会更熟悉《圣经》,我要从十一章七节读起:
活着真好,活着真好,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永生更长,今生的一切跟永生比起来都是虚空。少年人哪,年轻真好,你当享受你年轻的日子,随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事,但要知道,上帝必按你的行为审判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烦恼和痛苦,但要记住人在年轻岁月可能犯下大错,别让青春的兴奋使你忘记你的创造主。你当趁着年轻纪念祂,等衰老临到就太晚了,到时候你将无法享受人生。等你衰老的时候,太阳、月亮、星辰,会在你昏花的老眼中失去光辉,一切都暗淡无光。到那个时候,你的手臂将会发抖,强健的腿会变得无力,你的牙齿只剩几颗,难以咀嚼。你的眼睛昏花,视线模糊不清,当牙齿掉光时,你吃饭必须紧闭嘴唇。黎明时分,麻雀初唱你就醒来,但你的耳朵已经重听,说话声音颤抖。你会怕高,怕跌倒,你的头发斑白,精力衰败,你的性欲断绝,站在死亡的门口,我们都向着最后的归宿地去,那时候,街上将有哀号的声音。趁现在还年轻,就当纪念你的创造主,不要等到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我们的身体将归还尘土,我们的气息将归回赐生命的上帝。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但传道者因为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他收集箴言,加以分类,因为传道者不但有智慧,也是个良师。他不但传授自己所知道的,教法也十分有趣,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会激励人拿出行动,又指出重要的真理。有智慧的学生,精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年轻人哪,还有一件事你应该留意,着作是没有穷尽的,读书过多会使你身体疲乏。我最后的结论是,要敬畏上帝,谨守祂的命令,因为这是人人应尽的义务,我们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恶,甚至于连最隐秘的事,上帝都要审判。
这一篇给年轻人的信息,实在是太精彩了,他的第一个重点是要记念上帝,记念上帝。所罗门他承认自己忘了上帝,这是《雅歌》这卷书中没有提到上帝的原因,当时他很年轻,沉醉在爱河当中,就把上帝忘得干乾二净,满脑子都是这个女孩,他对年轻人说,当趁年轻记念你的主,不要等到来不及。
第二个重点是,要敬畏主,不但要记念上帝,还要敬畏祂。圣经中的智慧书不断指出,敬畏主是智慧的开端,圣经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但会让你更有智慧,更聪明可以赚到更多钱,更有智慧可以帮助你善用人生,你宁愿聪明还是有智慧?想要得到智慧,就必须要先敬畏上帝。
很多人怕很多事,怕艾滋病,怕自己成为累赘等等,但是我告诉你,只要敬畏主,你就什么都不用怕了,主是最可畏的,只要怕祂就不用怕别的。我们为什么要敬畏主?因为祂会要求我们为自己这一生向祂做出交代。如果害怕自己对上帝交代不过去,这是一种健康的害怕,敬畏上帝很重要,这种态度最能够让人想要行得正。
我写的这本《通往地狱之路》得到很大的回响,在这个世代甚至连教会内的人都不想听这个,但是耶稣提醒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说:不要怕那能够杀你身体的,反要怕能够把你的身体和灵魂丢进地狱的。
如果教会外的人不敬畏上帝,是因为教会内的人不敬畏上帝。敬畏的态度有感染力,如果教会内的人不敬畏上帝,教会外的人就不会敬畏上帝,他们会以为上帝是个大好人,连苍蝇都不会去伤害,这真是大错特错。
所以要记念上帝,敬畏上帝,再来是顺服上帝。
有一次我去达拉斯一个百万富翁的家里,那个父亲买了一辆丰田汽车,给女儿开去上学用,那辆车她开了18个月。我待在那里的期间,有一天女儿走路回家,她告诉父亲说车子突然坏了,停在路上不动了。于是父亲就请了一个技师去看看怎么回事,技师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我刚好在场,父亲问女儿:你有没有在车子里面加机油?女儿问:什么机油?你没说我得加机油啊,我只加汽油而已。那辆车她开了18个月了,置物箱里面有一本汽车使用手册,她连翻都没翻过,就这样上路开了18个月。这个父亲很有办法,打电话给汽车公司,他们答应免费换个新引擎,他到处跟朋友讲这家汽车公司真好,汽车公司得到了免费的宣传也挺划算的。这个女孩对汽车一窍不通,她拿到了一辆全新的车,但是看也不看使用手册,才18个月车子就报销了。
同样的,有很多人也笨到把这本人类使用手册束之高阁,要记念上帝、要敬畏祂,要了解祂所设计的生活方式。我相信这是《传道书》被放进《圣经》的原因,因为这卷书告诉你,如果不照上帝的方式而活,下场会很可怜,你如果不从天上和来生的角度,来了解人生的意义,最后将感到绝望、幻灭还有沮丧,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我过这一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一死,大家就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的一生一点都没有留下什么,不管我活了五十、六十还是七十岁都一样,但是基督徒不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在主里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徒劳无功,无论善事恶事都会留下永恒的后果,这个周末可能发生一些事造成永恒的影响,因为后果存到永远。我相信这就是《传道书》被放进《圣经》的原因。
很多年以前我在讲一些列的《传道书》信息,听那个系列信息而信主的人最多,我根本不会想到选择用《传道书》来传福音。有人在点头,你们也听了那个系列对不对?那个系列连犹太人听了都有人信主,那个系列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主日下午我接到电话,说:查尔斯寇森人正在英国,他就是尼克松水门事件中的关系人,今天晚上我们想请他到教会做见证,可以让他来你们教会吗?我说好,但是我心里很挣扎,我已经准备好要讲《传道书》五章了,我觉得不应该因为有重要人物老远来这里做见证就不讲道,所以我决定要照常讲道,讲完以后再让他分享。所以我那天就讲了《传道书》五章,讲完以后我介绍查尔斯寇森,他是当年尼克松的得力助手,他站起来然后说,我不用讲我的见证了,因为你们已经听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说《传道书》五章根本就是在讲我当初怎么虚度人生,他就一节一节的分享,讲到他在当尼克松手下的时候怎样虚度人生,尤其有一句经文说,说话要谨慎,因为你的每句话都被记录下来。
各位,这正是《传道书》五章的重点,因为上帝很清楚你的言语、行为、想法和感受,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上帝透过《圣经》教导我们一生该怎么过,也警戒我们不该怎么过。
祂举了许多正面反面的例子来教导我们,给我们一个完整的观念,《传道书》大多是负面的例子,要我们别落入那样的下场。因为如果你不理会上帝,不敬畏祂,不按祂的指示过你的人生,等你走完人生的道路,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你想走自己的路吗,还是选择照上帝的方式去做,等你走完人生的道路,你会说:感谢主!
有一次我直接从主领受到一个预言,那句预言的最后说:我儿,我希望你能够用心生活和工作,等你将来见到我的时候,可以对我说,主啊,我们做到了。
主啊,我们做到了,那时你会觉得这一生活得很值得,阿们。
请听第一句,“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有人同意吗?有六个人同意。下一个,“人比动物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人的生命也没有意义。”没有人同意这句话吗?接下来请听下一句,“满于现状好过贪得无厌。”这句话大家都同意。“劳碌的人不管吃多吃少,至少睡得香甜,但有钱人却担心得整夜失眠。”同意吗?你们都同意啊。“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过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有道理吗,没有道理?再来,“我在一千个男子中,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但在众女子中,却找不到一个。”没有人同意啊。好,再听下一句,“快跑的人未必能赢,勇敢的人未必得胜。”这句你们都同意哦。再来,“要在不同的地方,或是好几个地方投资,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世上会遭遇什么恶运。”这个你们不确定吗?
每一句你们都应该同意才对,因为这些都是《圣经》的话,刚刚那些都是《传道书》中的话,都是直接引述《圣经》。可是你们有半数都不同意。
我刚刚那样做,为的是要证明断章取义是很危险的。你可以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来证明各种论点,我相信你们都听过这句话,“断章取义的话毫无意义。”
《圣经》里这卷《传道书》,真是一卷很奇怪的书,问题不是出在它的意思难懂,而是在于你同不同意。其中有些话很直接,很容易懂,简单到不太像是上帝说的话,反而比较像是幸运饼内的小纸条,讲一些平凡的格言,听起来其实好像跟丁尼生的诗句也差不多。
去年是丁尼生逝世百年纪念,我随便读几句他的诗句来给你们听,“爱过又失恋,强过未曾爱过。男人的好坏有如天地之别,女人的好坏则有如天堂和地狱之别。王死权倾,知识来了又去,智慧长存。智者择善固执,义无反顾。”
丁尼生的诗听起来好像跟《传道书》也差不多,不是吗?事实上,《传道书》读起来很像现代人的论调,有很多“论”或“主义”,我常会提防冠上“论”或“主义”的东西,只要看到“论”或“主义”我就会有戒心。只有两种论是我认同的,那就是浸礼论和布道论。除了这两个,其他的我都有戒心,那些会让人走火入魔。
我在《传道书》中看到的论点有宿命论——该来的躲不掉;存在主义——活在当下,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男性沙文主义,刚刚读了一两句,显然是男性沙文主义;享乐主义——活着就是要享乐,不妨吃喝快乐吧;愤世主义,传道书中有很多愤世主义,听起来很像是现代人的论调,今天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世代,很难相信世上有好人存在,总觉得别人行善的背后动机不正,别有用心。我们是一群愤世嫉俗的人,而且整体看来有一种悲观主义,对人生感到悲观。
读《传道书》其实会觉得挺丧气,因为作者本身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尾声,但他对人生感到绝望、幻灭,我说作者的人生已经走到尾声,是因为我们很容易从书的内容看出作者的年纪。
我们刚研读过《雅歌》,所罗门写那卷书的时候几岁你们知道吗?他颂赞那段爱情故事的时候年纪还很轻。但是你读《箴言》的时候看到他说:我儿啊,你要提防女人。你想他当时几岁呢?这个时候他已经迈入中年了,想阻止儿子重蹈他的覆辙。我听过有个女孩问她说母亲说:你年轻的时候到底有多叛逆,现在才这么担心我?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所罗门告诫儿子要提防女人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年人。但是他在《传道书》则说:你当纪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他写《传道书》的时候几岁了?他的人生已经走到尾声了,他说他已经快要回到永远的家。
他回顾这一生感到失望,心中有许多懊悔,他觉得他这辈子有很多遗憾。《传道书》中的领悟是他观察人生的结果,他在书中一直说“我看”、“我看”、“我看”,他观察人生、观察人得出书上的一些结论,这不表示上帝的人生观跟所罗门一样,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你不能够把《传道书》的每一句话,都当成是上帝说的。
但我们要晓得上帝为什么把这卷书放进《圣经》,所罗门在这里给自己一个希伯来头衔叫做qohelet,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可以翻译作传道者、哲学家或是教师,我觉得最接近的翻译应该是讲员,因为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下议院中主持辩论的人,这个老人好像在主持一场辩论。但这场辩论是在他脑中进行,他给正反两方平等的机会来发表意见,他先听脑中反方的意见,再听正方的意见,至于辩论的主题则是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活,他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到底活得有没有价值,他不断去听正反两方的意见不断进行辩论,希望能够做出决定是哪一方赢。到了老年的时候才在辩论这件事,实在很可悲,因为人生只能活一次而已。人只有一辈子,昨天已经过去,一切不能重来,毕竟人生只能活一次,到老了才觉得错过了今生,实在可悲。
难怪很多男人有中年危机,很多男人在四十几岁的时候,达到年轻时所定的目标,这个时候站在顶端观看却看不到什么,过去那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因此很多的中年男子到了这个时候想要重新来过,把房车换成跑车,把黄脸婆换成辣妹,做一些疯狂的举动,因为觉得错过了人生想重新来过,再婚个两三次,想重新抓住人生,想在生命结束之前好好过这一生,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地普遍。
各位,所罗门就这样一直在脑中不停地自我辩论,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值得活吗?我们应该怎样善用人生?我想这大概是所有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只能够活一次,但很多人想都不想这个问题,只是吃饭、还有工作,过一天算一天,像这样虚度人生实在是可悲。勉强过一天算一天,很多人就像这样,只关心怎样活下去,问题是如果人生不值得活,为什么要活下去呢?
我们先来看反方的论点,我有没有虚度人生,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一开始就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可惜英文翻译得并不好,把虚空译作vanity,因为这个字今天已经变成虚荣的意思,大多数的汽车在遮阳板上都装有化妆镜,你应该注意到放在哪一边吧,这是为了要满足虚荣的镜子。今天vanity这个字的意思已经变成了骄傲、虚荣,但它原本的意思是空虚,是指去做一件徒劳无功的事、白做了。我想最接近这个意思的英文字应该是pointless(没有意义),这个人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却大叹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凡事都没有意义。
各位,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结论,另外一个现代译本译作没有用、没有用、完全没有用。所罗门曾经处在上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都能随心所欲,他原本是王,所以他有权利随心所欲;他也非常有钱,金银财宝无数,只要是钱买得到的东西他都买得起;另外他也很有名气。这些是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财富、权利和名气,藉此找到人生的意义,让人生活得有价值。所罗门名利双收,声名远播,连示巴女王都大老远前来朝见,想看看所罗门王的样子,看了之后也觉得名不虚传。
所罗门说:我什么都试过了。他列出一堆他有兴趣的事,各样的事都有,他首先尝试科学,他非常用心地钻研农业畜牧,研究如何培育牛群,他下了工夫去研究,也培育出上等的牛种,但这无法满足他,虽然他对这件事有兴趣,却无法感到满足。
接下来他钻研艺术,尝试了两种艺术,先是音乐,当然他从父亲那里遗传了对音乐的热爱,他下工夫钻研音乐和乐器,宫中有管弦乐团演奏,但是他仍然感到不满足。
接下来他对建筑产生兴趣,打造出伟大的建筑物,因此很有成就感,建筑物的寿命比人长,所以玩建筑很有成就感,只是难免会出错。
接下来他改成收集名画,他盖画廊,到各处去收集名画,花很多钱把这些名画据为己有,在画廊中走来走去,这些名画都是我的,但不久他又失去兴趣。
接下来他尝试娱乐,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所以他找喜剧演员来宫中表演,剧团就定期进宫为他表演喜剧,他常常看得捧腹大笑,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大笑一场,各位有没有听过这句话?所罗门试过了,虽然好玩,但不久仍然失去兴趣。
接下来他投入商业投资,在商场上积聚了大笔财富,货品买卖他相当擅长,他发现他可以赚很多钱,多到用不完,但他还是觉得不满足。
所以接下来他尝试享乐,最常见的乐趣就是美食、美酒和美女,所罗门在这三方面都是个中好手,但是他内心仍然感到空虚,
最后他去钻研哲学,买了一大堆书,想要从书上搜寻智慧,他从埃及买来了大量的书,埃及有很多智慧书,他买了各种智慧书籍,放满了整个图书馆,他研究书上所有的智慧,研究所有杰出的着作,但最后他说:着书多,没有穷尽,人读不完所有的书。
这些事都不能够满足他,虽然带给他刺激,却不能带给他满足。要知道,做上面这些事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把那些事当成人生最主要的目的就会失望,那些事不能带给人生意义,现代人都需要听听这些话,不是吗?他说:我什么都试过了,全都没有意义。如果你已经找到人生的意义,就可以享受这些事,但是如果你想从这些事找到人生的意义,你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你会变老,年纪大了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享受这些事,也可能对那些事失去兴趣。
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世代,一天到晚想尝试新的东西,书店中最多的书就是食谱,很多人一天到晚想尝试美食来刺激我们的味蕾,今天晚上吃泰国菜,明天晚上吃中国菜,后天晚上吃印度菜,好像家里的菜做得不够好吃,一定要用尝试新东西的刺激来满足我们,非得尝遍世界各地的美食才行,实在是很悲哀。
很多人想用这些方法找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只要你找到人生的意义以后,就能够享受这些事,但是如果把这些事摆在第一位的话,就会感到苦恼和沮丧,你会因为这些事无法满足你而感到苦恼。
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所罗门他为什么不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所罗门的眼光十分狭隘,他观察得太多,却明白得太少,他的眼光只局限在整幅画的一小部分而已,目光狭小,所见甚少。所罗门的眼光狭隘受限于两方面:第一,他所见到的全是日光之下的事,他总是说:我看日光之下……。如果你的眼光都只局限在日光之下,那么你就永远无法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
我最近和师母在太阳海岸遇到了最悲哀的一群人,这些人到西班牙去度假了两周,就决定要退休去住在那里的艳阳之下,你在那里也只能晒太阳而已,难怪黄金国度幻灭,因为那样的生活不真实。我们看到的这群人,他们买下了别墅却脱不了手,又没有钱回来,一辈子就这样困在艳阳下。
人的眼光不能放在日光之下,一定要放得更高才行,如果你只看到日光之下,就看不见人生的意义。
所罗门的观察还有第二个限制,就是他只看今生,他完全没提到来生。如果你的眼光只看今生今世,那么就永远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不明白人生为什么值得活,你需要从上帝的眼光来看,要跳脱时空的限制,因为如果受限于时空,人生观就会非常狭隘;如果你能够从天上的角度来看人生的话,从来生的角度来看今生的话,就能够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了解吗?
由于他眼光狭隘,所以带出许多负面的想法,因为我们住在科学世代,我们对事情的观察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但是科学只能够观察今生在地球上的事,科学时代跟所罗门一样眼光都非常狭隘,可惜我们都在科学时代长大,所以也都深受其苦,我们的眼光无法超越。你需要跳脱框框,从外往里看才看得清楚,上帝是在框框之外,所以祂能看得清楚。
很有意思的是,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每次谈到上帝就变得正面而且乐观,每当他受限于人的观察,不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只看日光之下还有今生的事,他就会越来越沮丧,但是当他想到上帝,思想就正面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生。
《传道书》中有两章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事情,这个时候生命就对焦了。第一处在第三章,这一章大家最常听到、也最常引用,做每件事都有适当的时机。梅尔文布莱格最新的小说拍成电视影集,书名叫作《跳舞有时》就是取自《传道书》,有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传道书》第三章来为小说或是电影取名,这一章很受欢迎,大多数人引述传道书的时候都是引述这句话,其实第三章整段都很重要,可惜大家没有完整引用。这是诗的形式,有节奏,是讲时机的一首诗,但是重点是诗结束后,又回到了散文体,说这些时机都是上帝设立的,就像《诗篇》作者说,我们的年日都在上帝手中。
如果你确信人生掌握在上帝手中,相信祂知道你什么时候应该跳舞,什么时候应该哭泣,相信临到你身上的事都不是偶然,而是上帝的计划,相信祂要在你的生命中编织一幅画,相信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因为这等于是害了你,如果我们的感觉一成不变,其实等于没有感觉,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毕竟情绪有低潮才会有高潮,如果感觉一成不变就等于没有感觉。感谢主,我们有感觉,有的时候我们想跳舞,有的时候又不想跳舞,有的时候该接吻,有的时候该停下来。
各位,我写了一首歌,我们来唱唱看,好吗?我用的曲子大家都很熟悉,应该都会唱。歌词是在讲时机,以《传道书》三章做为开始和结束,讲到上帝决定我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最适合,实在很棒。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掌握在上帝手中,所以事情发生的时机都是最合适的,这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相信命运已经注定,没有人能够改变,但是上帝会自由选择要让什么样的事临到你,祂会适时调整我们的人生来成全祂的旨意。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
上帝掌管一切,凡事都有定期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收割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亲吻有时,停止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
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
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享受你的人生,但要记住
上帝掌管一切,祂命定一切
所以《圣经》才会说,当你为未来计划时,一定要加上一句:主若愿意。我父亲写的信上,都会出现dV这两个字母,dV这两个字母是拉丁文的缩写,它的意思是说:主若愿意。我看他每封信上都会写上dV,我下礼拜会跟你见面“dV”,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年日掌握在上帝手中。你的计划也许都不能实现,因为上帝对你有别的计划,这是很正面的态度,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听天由命。因为上帝能改变祂的计划,上帝确实会改变心意,祂会后悔,这是《圣经》说的。
祂的决定会和我们的态度互相影响,如果我们改变,祂也会改变,如果我们悔改,祂也会改变。在《圣经》上一再看到摩西改变了上帝的心意,不断向上帝恳求,上帝不是机械化地运作,执行写好的程序,祂是一个人,祂会跟我们互动,祂在这样的互动中能够改变时机,当你以为要哭泣的时候,祂让你跳起舞来,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是上帝在《传道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地方。看法变得正面,他发现人生有一个模式,上帝可以设定这个模式,祂可以确保祂在你身上的旨意实现,我父亲还很喜欢说,人生很长,足够我们活出上帝的旨意,但人生很短,不容许浪费一分一秒。
各位,这正是《传道书》三章的意思,我们的年日在上帝手中,祂会决定怎么做,不是专制地预定好一切,而是祂会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才是对我们最好的,有人这样照顾我们,你看是不是很棒?即使下一段路并不好走,至少我们知道上帝相信这对我们有益,祂要我们去经历,也会帮助我们度过,让苦难塑造我们的品格,成为我们未来的祝福。把眼光放远去看来生的幸福,会大大影响到今生的态度,这个世界非常短暂,稍纵即逝,怎么说呢?
我有个理论大家听听看,我2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二十分之一,我4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四十分之一,我60岁的时候,一年占掉我所有记忆的六十分之一,我再过一个礼拜就满63岁了,所以一年占我所有记忆的六十三分之一,人生的记忆就是这样不断压缩。时间好像过得越来越快,感觉上好像昨天才在这里录影,但其实这当中,我又已经讲过两场特会,在座有一两位男士不久前来参加过特会,真的是时光飞逝。但我们有整个永恒,可以从今生学到的功课受益,我们有整个永恒可以享受祝福,不用像今生这么辛苦,我们将享受到很多福气。
另外一章可以强烈感受到上帝同在的,就是第十二章,这一章很值得读给大家听,因为是这个老人写的,我想读给你们听,因为这里把老年人描述得很生动,特别适合给我这种已经一脚踏进棺材的人读,这一段内容很有意思,是很发人深省的一段话。来听听看,我要从第十一章的第九节来读起,因为这些章节分得很乱,真希望我们的《圣经.没有分章节,这样大家就会更熟悉《圣经》,我要从十一章七节读起:
活着真好,活着真好,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永生更长,今生的一切跟永生比起来都是虚空。少年人哪,年轻真好,你当享受你年轻的日子,随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事,但要知道,上帝必按你的行为审判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烦恼和痛苦,但要记住人在年轻岁月可能犯下大错,别让青春的兴奋使你忘记你的创造主。你当趁着年轻纪念祂,等衰老临到就太晚了,到时候你将无法享受人生。等你衰老的时候,太阳、月亮、星辰,会在你昏花的老眼中失去光辉,一切都暗淡无光。到那个时候,你的手臂将会发抖,强健的腿会变得无力,你的牙齿只剩几颗,难以咀嚼。你的眼睛昏花,视线模糊不清,当牙齿掉光时,你吃饭必须紧闭嘴唇。黎明时分,麻雀初唱你就醒来,但你的耳朵已经重听,说话声音颤抖。你会怕高,怕跌倒,你的头发斑白,精力衰败,你的性欲断绝,站在死亡的门口,我们都向着最后的归宿地去,那时候,街上将有哀号的声音。趁现在还年轻,就当纪念你的创造主,不要等到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我们的身体将归还尘土,我们的气息将归回赐生命的上帝。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但传道者因为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他收集箴言,加以分类,因为传道者不但有智慧,也是个良师。他不但传授自己所知道的,教法也十分有趣,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会激励人拿出行动,又指出重要的真理。有智慧的学生,精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年轻人哪,还有一件事你应该留意,着作是没有穷尽的,读书过多会使你身体疲乏。我最后的结论是,要敬畏上帝,谨守祂的命令,因为这是人人应尽的义务,我们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恶,甚至于连最隐秘的事,上帝都要审判。
这一篇给年轻人的信息,实在是太精彩了,他的第一个重点是要记念上帝,记念上帝。所罗门他承认自己忘了上帝,这是《雅歌》这卷书中没有提到上帝的原因,当时他很年轻,沉醉在爱河当中,就把上帝忘得干乾二净,满脑子都是这个女孩,他对年轻人说,当趁年轻记念你的主,不要等到来不及。
第二个重点是,要敬畏主,不但要记念上帝,还要敬畏祂。圣经中的智慧书不断指出,敬畏主是智慧的开端,圣经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但会让你更有智慧,更聪明可以赚到更多钱,更有智慧可以帮助你善用人生,你宁愿聪明还是有智慧?想要得到智慧,就必须要先敬畏上帝。
很多人怕很多事,怕艾滋病,怕自己成为累赘等等,但是我告诉你,只要敬畏主,你就什么都不用怕了,主是最可畏的,只要怕祂就不用怕别的。我们为什么要敬畏主?因为祂会要求我们为自己这一生向祂做出交代。如果害怕自己对上帝交代不过去,这是一种健康的害怕,敬畏上帝很重要,这种态度最能够让人想要行得正。
我写的这本《通往地狱之路》得到很大的回响,在这个世代甚至连教会内的人都不想听这个,但是耶稣提醒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说:不要怕那能够杀你身体的,反要怕能够把你的身体和灵魂丢进地狱的。
如果教会外的人不敬畏上帝,是因为教会内的人不敬畏上帝。敬畏的态度有感染力,如果教会内的人不敬畏上帝,教会外的人就不会敬畏上帝,他们会以为上帝是个大好人,连苍蝇都不会去伤害,这真是大错特错。
所以要记念上帝,敬畏上帝,再来是顺服上帝。
有一次我去达拉斯一个百万富翁的家里,那个父亲买了一辆丰田汽车,给女儿开去上学用,那辆车她开了18个月。我待在那里的期间,有一天女儿走路回家,她告诉父亲说车子突然坏了,停在路上不动了。于是父亲就请了一个技师去看看怎么回事,技师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我刚好在场,父亲问女儿:你有没有在车子里面加机油?女儿问:什么机油?你没说我得加机油啊,我只加汽油而已。那辆车她开了18个月了,置物箱里面有一本汽车使用手册,她连翻都没翻过,就这样上路开了18个月。这个父亲很有办法,打电话给汽车公司,他们答应免费换个新引擎,他到处跟朋友讲这家汽车公司真好,汽车公司得到了免费的宣传也挺划算的。这个女孩对汽车一窍不通,她拿到了一辆全新的车,但是看也不看使用手册,才18个月车子就报销了。
同样的,有很多人也笨到把这本人类使用手册束之高阁,要记念上帝、要敬畏祂,要了解祂所设计的生活方式。我相信这是《传道书》被放进《圣经》的原因,因为这卷书告诉你,如果不照上帝的方式而活,下场会很可怜,你如果不从天上和来生的角度,来了解人生的意义,最后将感到绝望、幻灭还有沮丧,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我过这一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一死,大家就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的一生一点都没有留下什么,不管我活了五十、六十还是七十岁都一样,但是基督徒不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在主里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徒劳无功,无论善事恶事都会留下永恒的后果,这个周末可能发生一些事造成永恒的影响,因为后果存到永远。我相信这就是《传道书》被放进《圣经》的原因。
很多年以前我在讲一些列的《传道书》信息,听那个系列信息而信主的人最多,我根本不会想到选择用《传道书》来传福音。有人在点头,你们也听了那个系列对不对?那个系列连犹太人听了都有人信主,那个系列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主日下午我接到电话,说:查尔斯寇森人正在英国,他就是尼克松水门事件中的关系人,今天晚上我们想请他到教会做见证,可以让他来你们教会吗?我说好,但是我心里很挣扎,我已经准备好要讲《传道书》五章了,我觉得不应该因为有重要人物老远来这里做见证就不讲道,所以我决定要照常讲道,讲完以后再让他分享。所以我那天就讲了《传道书》五章,讲完以后我介绍查尔斯寇森,他是当年尼克松的得力助手,他站起来然后说,我不用讲我的见证了,因为你们已经听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说《传道书》五章根本就是在讲我当初怎么虚度人生,他就一节一节的分享,讲到他在当尼克松手下的时候怎样虚度人生,尤其有一句经文说,说话要谨慎,因为你的每句话都被记录下来。
各位,这正是《传道书》五章的重点,因为上帝很清楚你的言语、行为、想法和感受,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上帝透过《圣经》教导我们一生该怎么过,也警戒我们不该怎么过。
祂举了许多正面反面的例子来教导我们,给我们一个完整的观念,《传道书》大多是负面的例子,要我们别落入那样的下场。因为如果你不理会上帝,不敬畏祂,不按祂的指示过你的人生,等你走完人生的道路,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你想走自己的路吗,还是选择照上帝的方式去做,等你走完人生的道路,你会说:感谢主!
有一次我直接从主领受到一个预言,那句预言的最后说:我儿,我希望你能够用心生活和工作,等你将来见到我的时候,可以对我说,主啊,我们做到了。
主啊,我们做到了,那时你会觉得这一生活得很值得,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