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 第10章 荀家决策(上)
就在刘和挂念他的老丈人时,颍川荀氏族内,
一众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家族未来的走向。
为首的一位老者看样子已经五六十岁,衣着朴素,一脸淡定正是家主荀俭。
他轻咳两声,等到下面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后,这才娓娓道来:
“诸位,现在黄巾已经攻克襄城。”
“距离颍川已经一步之遥。”
“目前贼势浩大,聚众十万余。”
“蚁附攻城,襄城数日便破。”
“颍川文风鼎盛,武备松弛,面对这样的形势,恐怕也难以招架。”
“现在代郡讨寇校尉刘玄德已经抵达颍川北面。”
“在城内放话说会保证北面通道安全。”
“不过族人来报,刘玄德仅仅带了三千士卒。”
“虽然人人带甲配马,战力不可小觑。”
“然而人数实在太少,恐难转局势之倾颓。”
“所以我将大家召集来,就是要商议此事。”
“我颍川荀氏在此已经经营数百年。”
“到底是留是走,要走去往何方,要留该当如何应对?”
“今晚就需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趁着黄巾尚未离开襄城,进逼颍川。”
“要早做决断,免得到时候无路可退!”
听完荀俭的话,下面的人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族中二代之中的荀衍站出来说道:
“叔父,我听闻冀州黄巾并不严重。”
“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将邯郸邺城治理得颇为繁荣。”
“现在北面朱儁已经率领朝廷兵马抵达汜水,”
“刘和已经官渡抵达颍川北。”
“我们向北迁徙,应该没有阻碍。”
“至于其他方向,西面荆州情况也很凶险。”
“东面泰山贼也在响应黄巾,其势不明。”
“南面汝南已被张梁攻破,不可再去。”
“所以如果要迁徙,也只能一路向北行进了。”
荀衍说完,一些人都颇为认同。
荀衍说完荀棐(音匪)却有不同意见道: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确可以北迁。”
“可是家中的祖宗如何北迁?”
“我荀家在此数百年,无数先辈埋葬于此。”
“我们这些子孙拍拍屁股可以走。”
“到时候这些黄巾来了,只怕宗庙和祖坟都保不住。”
“到我们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听到荀棐这么说,很多人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荀棐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知道有一些人是认同自己观念的。
不过有的人肯定是不愿意留守的。
于是他针对这些人进一步的说道:
“当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我建议,将年轻一辈送往北方。”
“我们这些老骨头,留下一些人来。”
“与宗庙共存亡。”
“这样,就算魂归九泉之后,我们也能有个交待。”
果然听完荀棐说完之后。
不少人的表情又缓和了不少。
附和他这种方案的人声音便多了起来。
“荀棐这个方案好!”
“是啊,万一颍川守住了,我荀氏祖宗牌位也能得到保存。”
“是的,就算没有守住,子孙也搬迁到了北方,可以继续开枝散叶。”
……
荀俭看到大家颇为赞同这种分散风险的方法,于是继续推进议题。
“好,既然大家认同荀棐的看法,那么下一步就是决定北迁的目的地。”
“目前荀衍提议去邯郸或者邺城。还有没有其他的提议?”
“我们今天就把这个事情敲定!”
这时荀俭的儿子荀悦上前说道:
“阿父,邺城和邯郸距离颍川都太近了。”
“倘若黄巾继续北上,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我听闻刘伯安(注刘虞,字伯安)将幽州治理得颇为出色。”
“往来的商队都对那边赞誉有加。”
“而且近年不断在各地吸纳安置流民。”
“既然要迁徙,干脆走远一点。”
“否则太近了,又要反复搬迁,恐怕也不是一个好事情。”
荀悦的话,立刻让大家也都忍不住点头称是。
荀家虽然谈不上千年世家,
但是如果迁徙,算上仆役,也有千把号人要跟着走。
到了新的地方,想要安家,肯定也要建宅买地。
如果这边刚刚置办好家业,结果黄巾又打来了。
那又该如何是好?
临近战乱的地方,土地可不好卖。
这么来一次,对一个家族来说已经巨大的冲击了。
如果再来一次,只怕家族就要散了!
听到荀悦的话,荀彧则忍不住说道:
“我听说刘伯安有个儿子,在代郡。”
“目前是讨寇校尉,这次也来到了颍川。”
“有一些人说他在代郡建立了一个大学城。”
“此人立志要让天下人人如龙,各个识字!”
“所以建立了一个城,专门供饱学之士安家讲学。”
“如果接受他的征用,甚至还会给不低的俸禄。”
“他将学者分为助教、讲师、教授、专家、大家。”
“俸禄从两百石到两千石不等。”
“我倒是觉得,既然要北上,可以考虑去代郡。”
“一来,以各位叔伯的能力,弄个讲师教授应该没有问题。”
“这样收入足以维持家族日常开销。”
“二来,那边提供住房,省了田产购置开销。”
“我观这黄巾军,如野火燎原。”
“此刻虽然疯狂,但是暴雨不终朝,必然难以久驰。”
“如果到时候动乱覆灭了,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到颍川来的。”
荀棐听完荀彧的话,立刻问道:
“你这些待遇都是道听途说吧?”
“倘若等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搬过去发现和实际情况不一样该怎么办呢?”
荀彧笑道:“是真是假,刘玄德本人就在北面,派人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吗?”
听完荀彧的这个建议,大家发现这似乎是最好的方案了。
不过荀悦又忍不住问道:
“可是此去代郡,不止千里,而且还要翻越太行山。”
“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而这时,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书生打扮的人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荀攸,脸上带着微笑,对荀悦说道:
“叔父这就有所不知了!”
“早在去年,刘玄德就已经命人在太行山上建立了索道。”
“现在代郡的商队都是走太行山往来于两地。”
“据说一个日夜,就可以轻松翻越太行山。”
一众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家族未来的走向。
为首的一位老者看样子已经五六十岁,衣着朴素,一脸淡定正是家主荀俭。
他轻咳两声,等到下面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后,这才娓娓道来:
“诸位,现在黄巾已经攻克襄城。”
“距离颍川已经一步之遥。”
“目前贼势浩大,聚众十万余。”
“蚁附攻城,襄城数日便破。”
“颍川文风鼎盛,武备松弛,面对这样的形势,恐怕也难以招架。”
“现在代郡讨寇校尉刘玄德已经抵达颍川北面。”
“在城内放话说会保证北面通道安全。”
“不过族人来报,刘玄德仅仅带了三千士卒。”
“虽然人人带甲配马,战力不可小觑。”
“然而人数实在太少,恐难转局势之倾颓。”
“所以我将大家召集来,就是要商议此事。”
“我颍川荀氏在此已经经营数百年。”
“到底是留是走,要走去往何方,要留该当如何应对?”
“今晚就需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趁着黄巾尚未离开襄城,进逼颍川。”
“要早做决断,免得到时候无路可退!”
听完荀俭的话,下面的人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族中二代之中的荀衍站出来说道:
“叔父,我听闻冀州黄巾并不严重。”
“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将邯郸邺城治理得颇为繁荣。”
“现在北面朱儁已经率领朝廷兵马抵达汜水,”
“刘和已经官渡抵达颍川北。”
“我们向北迁徙,应该没有阻碍。”
“至于其他方向,西面荆州情况也很凶险。”
“东面泰山贼也在响应黄巾,其势不明。”
“南面汝南已被张梁攻破,不可再去。”
“所以如果要迁徙,也只能一路向北行进了。”
荀衍说完,一些人都颇为认同。
荀衍说完荀棐(音匪)却有不同意见道: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确可以北迁。”
“可是家中的祖宗如何北迁?”
“我荀家在此数百年,无数先辈埋葬于此。”
“我们这些子孙拍拍屁股可以走。”
“到时候这些黄巾来了,只怕宗庙和祖坟都保不住。”
“到我们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听到荀棐这么说,很多人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荀棐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知道有一些人是认同自己观念的。
不过有的人肯定是不愿意留守的。
于是他针对这些人进一步的说道:
“当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我建议,将年轻一辈送往北方。”
“我们这些老骨头,留下一些人来。”
“与宗庙共存亡。”
“这样,就算魂归九泉之后,我们也能有个交待。”
果然听完荀棐说完之后。
不少人的表情又缓和了不少。
附和他这种方案的人声音便多了起来。
“荀棐这个方案好!”
“是啊,万一颍川守住了,我荀氏祖宗牌位也能得到保存。”
“是的,就算没有守住,子孙也搬迁到了北方,可以继续开枝散叶。”
……
荀俭看到大家颇为赞同这种分散风险的方法,于是继续推进议题。
“好,既然大家认同荀棐的看法,那么下一步就是决定北迁的目的地。”
“目前荀衍提议去邯郸或者邺城。还有没有其他的提议?”
“我们今天就把这个事情敲定!”
这时荀俭的儿子荀悦上前说道:
“阿父,邺城和邯郸距离颍川都太近了。”
“倘若黄巾继续北上,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我听闻刘伯安(注刘虞,字伯安)将幽州治理得颇为出色。”
“往来的商队都对那边赞誉有加。”
“而且近年不断在各地吸纳安置流民。”
“既然要迁徙,干脆走远一点。”
“否则太近了,又要反复搬迁,恐怕也不是一个好事情。”
荀悦的话,立刻让大家也都忍不住点头称是。
荀家虽然谈不上千年世家,
但是如果迁徙,算上仆役,也有千把号人要跟着走。
到了新的地方,想要安家,肯定也要建宅买地。
如果这边刚刚置办好家业,结果黄巾又打来了。
那又该如何是好?
临近战乱的地方,土地可不好卖。
这么来一次,对一个家族来说已经巨大的冲击了。
如果再来一次,只怕家族就要散了!
听到荀悦的话,荀彧则忍不住说道:
“我听说刘伯安有个儿子,在代郡。”
“目前是讨寇校尉,这次也来到了颍川。”
“有一些人说他在代郡建立了一个大学城。”
“此人立志要让天下人人如龙,各个识字!”
“所以建立了一个城,专门供饱学之士安家讲学。”
“如果接受他的征用,甚至还会给不低的俸禄。”
“他将学者分为助教、讲师、教授、专家、大家。”
“俸禄从两百石到两千石不等。”
“我倒是觉得,既然要北上,可以考虑去代郡。”
“一来,以各位叔伯的能力,弄个讲师教授应该没有问题。”
“这样收入足以维持家族日常开销。”
“二来,那边提供住房,省了田产购置开销。”
“我观这黄巾军,如野火燎原。”
“此刻虽然疯狂,但是暴雨不终朝,必然难以久驰。”
“如果到时候动乱覆灭了,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到颍川来的。”
荀棐听完荀彧的话,立刻问道:
“你这些待遇都是道听途说吧?”
“倘若等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搬过去发现和实际情况不一样该怎么办呢?”
荀彧笑道:“是真是假,刘玄德本人就在北面,派人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吗?”
听完荀彧的这个建议,大家发现这似乎是最好的方案了。
不过荀悦又忍不住问道:
“可是此去代郡,不止千里,而且还要翻越太行山。”
“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而这时,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书生打扮的人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荀攸,脸上带着微笑,对荀悦说道:
“叔父这就有所不知了!”
“早在去年,刘玄德就已经命人在太行山上建立了索道。”
“现在代郡的商队都是走太行山往来于两地。”
“据说一个日夜,就可以轻松翻越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