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能复制技能,但可能会变癫 > 第140章 黄泉考场(八)

我能复制技能,但可能会变癫 第140章 黄泉考场(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看着试卷上这几个用毛笔写上的硕大且有些歪歪扭扭的字迹。

    秀才考官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一时也不知如何点评。

    精神小伙这卷上字比较少,字体又比较大,众人几乎都能透过纸背看见这试卷上的答案。

    “真的是天才。”林若缺无声吐槽。

    “这老哥真牛逼。”收卷之后中间的空气墙也已消失不见,隔壁天弃者那边赞叹的声音也是传来了。

    精神小伙听着别人的“赞誉”,倒是毫不在意的嘻嘻笑道:“大家过誉了。”

    林若缺:“……”

    林若缺感觉这小伙颇有自己以前的风采啊,一样的不要脸。

    不过随着伴随着林若缺后面在天道盟的名声越来越大,也就不敢太不要脸。

    台前。

    秀才考官在愣了许久之后,终于有反应了,只见他向精神小伙说道:“这十二个词语,你若随便以其中一个主题写出一篇文章,都应该不会太差。”

    “但你光写这二十四字,无任何论据和内容支撑,便只是泛泛而谈。”

    “倒是你这最后一句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倒是有些意思。”

    “也罢,就扣你个五分罢了。”

    说吧,精神小伙右手上的数字也变成了玖拾伍。

    “竟不是满分。”精神小伙有些失望。

    众人:“……”

    众人:“你配满分吗?”

    看着前面的秀才考官,林若缺不由心想,这考官明显是放水呢。看来在这一关他倒是并没有怎么为难考生。

    也是,作为一名曾经以身殉国的秀才,在秘境规则的允许下,也没必要对后辈过于苛责。

    看完前面这些试卷,这名秀才考官似乎有些失望,但从他僵硬的表情之中倒也看不出什么。

    再一次挥手,王鹰的答卷便已出现在他手中。

    看着这试卷,仅仅只是一个开头,秀才考官便轻咦了一声,随后竟以双手拿着试卷。一字一字拜读了起来。

    当朗读到“救国非独器物之变、制度之争,更需唤醒亿兆民心。”这句话时,秀才考官脸色竟在瞬息之间变得通红,那张僵硬的脸庞之上竟出现了兴奋之色。

    “昔日张之洞言“中学为体”,康有为倡“君主立宪”,孙中山呼“三民主义”,皆如盲人摸象。唯民众觉醒、道路自主,方是破局之钥。”

    他朗声读着,越读越是兴奋,到最后他的身体开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救国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导不如与民同舟。”

    看完这最后一句话,缓缓将试卷放于桌案之上,忍不住赞叹道:“好一个与民同舟!”

    说罢,他猛然向王鹰看去,激动说道:“先生学问通达,吾不及也。当年若能有这篇良策,必然可以救万民于水火。”

    王鹰淡淡笑道;“我等无非是站在后世的角度上,自然看得更清楚了一些,算不上什么本事。”

    “先生谦虚了,此篇雄文当真不凡,值寿命二十载。”说着,他右手一翻,只见王鹰右手手腕上那原本只有壹佰的寿命,此刻竟变成了壹佰贰拾。

    “卧槽,这还能奖励寿命的?”看到这一幕,众人都是不由惊呼。

    特别是天弃者这边,见自己这边领头的竟如此厉害,各种赞美和彩虹屁不断。

    魅影姬:“青冥客老大果然厉害,文武全才。”

    太岁:“啧啧,咱们老大这般厉害,看来这次秘境算是稳了。”

    小芳:“没想到青冥客老大竟如此厉害,不知为何以前竟一直寂寂无名,想必是为人比较低调。”

    铁牛:“老大牛逼。”

    拍完马屁之后,便是趾高气昂地看向天道者这边的众人,意思是我们领头人这么牛逼,你们行么?

    天道者几人也是一时有些沉默,这秀才将青冥客的全文逐字念出,文章他们也全部听了。

    这一篇文章是真的大气雅然,若说是擅长文笔的儒家巨子所写倒是能够理解,但竟然是一名天弃者,还是一名如此年轻的天弃者,这就太过于匪夷所思。

    不得不承认,对方那代号为青冥客的年轻人的确可怕,心中都在想着天弃者那边是何时出现了这么一名人物的?

    可无论如何思考,还是没有能够得到任何答案,只得放弃。

    “肃静,阅卷还未完全结束!”

    高台之上,秀才考官严厉的一句话让场间再次安静了下来。

    看着台下众人安静下去,他这才点点头,微微挥手,那最后一张卷子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读完刚刚那一篇雄文,他已完全心满意足,本没有兴趣再看后面的文章。

    但按照此处的规矩,他还是得把所有文章全部看完,给出结果才行。他便随意瞅了几眼,本打算快速看完大致给个分数就结束。

    可眼睛刚扫过前面几句话,便猛然感觉不对,又将视线放到文章最开头,也开始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首重实业维新:以工商之利铸强国之基。”

    在这一段中,林若缺细数当时各种实业维新的事件,提及了江南制造总局的蒸汽机轰鸣声、南通大生纱厂织机昼夜不息。

    林若缺虽然没有王鹰的百年经历,博览群书的他虽没有亲身经历那一段历史,但对那一段历史同样知之甚详。

    而且在获得了李书翰的儒家技能之后,林若缺在儒家方面也是下过一段功夫,各种锦绣文章可以说是随手拈来。

    “其次制度鼎革:破千年帝制。”

    这一段,林若缺以百日维新103天颁谕286道为例,痛陈裁撤六部、废科举等操切之失,痛斥晚清帝国的腐朽已不是改制可以解决的,提出欲救国必须破除帝制的重要性。

    “再次思想启蒙:燃文明之火照。”

    这一段,林若缺以“救国之要,首在铸新民”为主要论点,详细描写了开明智的重要性。

    高台之上,秀才考官读着林若缺的文章,声音高亢,似是比刚刚读王鹰的文章还要响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