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 第539章 司马懿的誓言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第539章 司马懿的誓言

    司马懿得知自己家小竟在皇宫之内,心中不免一惊。

    就算是当初被王垕发觉自己有异心,他也没有如此紧张。

    但下一刻,其脸色便冷静下来,反而安慰张汪道:

    “后宫广大,虽来不及赶来此处,但若能找到合适掩体,当无大碍。”

    见司马懿自己心都这么宽,张汪也不再言语。

    此时外面轰隆声不断,就算地下身处密道之中,都能感觉到大地不断颤抖,出是不可能出去的。

    自身难保,何况冒险去救人?

    说不定还把自己给搭上。

    密道口不断有人冲进来,却是一些皇宫侍卫们无处可逃,见到有个洞口,便径直朝里面挤。

    皇宫密道,自然乃是禁地,但这时也只能默许。

    就在这时,一名宫人上前哭拜道:

    “陛下!陛下!大事矣!”

    看到这宫人表情,司马防心下大惊,忙问何事。

    宫人道:“陛下!皇后住处被炸,塌了!宫中无人逃出,生死不知啊,陛下!”

    这回事情是真大了。

    司马防得知皇后生死不知,一口老血喷出,仰天便倒。

    半日后,烟尘散去。

    百官走出,只见外面皇宫已经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

    几处倒塌的木质建筑,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四面八方都弥漫着肉香。

    司马防被救醒,却又听到宫人在报。

    “陛下!皇后娘娘~!”

    不用说出,仅看表情就知晓发生了何事。

    不仅找到了皇后娘娘尸体,司马懿之妻张氏,两个儿子,一个不少。

    司马防再次一口老血喷出,这次却没晕倒。

    这下,司马懿也终于绷不住,捶胸顿足,痛哭起来。

    “王垕!我司马氏与你不共戴天!”

    他倒是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了刺杀王垕,豢养了不少死士。

    人便是如此,总不会记得自己怎么对别人,只记得别人怎么对自己。

    巧的是,王垕都记得!

    不用司马懿发誓,王垕心中早就已经将司马氏登记在自己的生死簿上,连同他的党羽。

    共和与帝制,本就不共戴天!

    “陛下!不好了!军营哗变,大量外族将士在外城中抢夺财物后出城而去!”

    听到军队哗变,司马防脸色大变。

    军队是他司马氏在关中和凉州赖以生存之基,若是军队散了,整个大凉国就跟当初的大汉一样,仅有一个名分。

    而且还名不正言不顺。

    “三弟!你在军中有威望,快快赶去军营,镇压三军。”

    司马孚哪敢有丝毫犹豫,司马防还未发话,他就已经转身而去。

    司马防此时已经没了主意,茫然地看着一片废墟,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汪道:

    “陛下!臣建议,立刻迁都敦煌!”

    司马懿也道:

    “飞艇来去如风,长安已不适合作为国都,儿臣也附议,立刻迁都。百官可回家查看,聚拢家小,西出萧关。”

    司马懿说到这,百官这才想起,那飞艇此时退去,指不定何时再来。

    或许明天,或许就是下一刻。

    迁都是一件极其复杂之事,但对于此时的大凉来说,却势在必行。

    “父皇!儿臣觉得,既然迁都,关中已不可守,不如将百姓同时尽可能迁出。”

    司马懿语出惊人,他的意思,竟是要放弃整个关中。

    司马防哪里还有心思处理此事,他已经悲伤过度,长子司马朗就这样死的冤枉,那就直接把政事全部交给司马懿。

    “一切以你为事!”

    司马懿说什么就是什么。

    关中不过五十万人口,要全部迁出,也是困难重重。

    但司马懿深知,一个国家,人口方为根基。

    (史载,东汉近末关中地区的人口数量为240万,到东汉末年建安时减少到50万?。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导致大量人口南迁,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从359万增加到620万。)

    司马懿发下政令,命关中百姓开始西迁。

    如此重大的消息,隐瞒自然是隐瞒不住的,早有探子将消息传至潼关。

    张绣不敢擅做决定,命飞艇将消息传至许昌高顺指挥中心。

    高顺遂与周瑜商议,周瑜道:

    “河西走廊相对于800里秦川沃土而言,乃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关中百姓生存。

    司马氏此举,不过是想迁走世家豪族,因为世家豪族手中有钱粮,乃大凉国之根基。

    普通底层百姓,司马氏不可能迁走。

    所以,我等无需理会,只需按照主公战略,先取武关,再武关、潼关同时推进,步步为营。

    如此一来,所得之地没有世家豪族,反而更加好治理。”

    高顺道:

    “依公瑾之意,那是任由其退往河西走廊?”

    “便是如此。据我猜测,主公之所以先取关中,再取益州,却独留凉州,其意在先安国内。

    待这两地亦平时,定举全国之兵,分两路而出,扫平贵霜国。

    而到时候其中一路,便乃河西走廊,经西域而出。

    另一路,则会于恒河平原登陆。”

    高顺倒是没想这么多,这时听周瑜分析的有理有据,顿时心中想起。

    “我倒是偶尔听过主公有攻取贵霜国之意,却不想公瑾你连主攻战略规划,都已然有猜测,且从目前兵力部署来看,似乎八九不离十。

    郭峻的第三舰队,看似镇守犀牛岛附近海域,然那里乃是蛮荒之地,各岛皆为未开化之野民,哪里需要一支如此庞大的舰队,而且还增加到三艘战列舰,看来正是为此做准备。

    我现在明白,主公为何以你为总参谋将军了!主公识人之明,当世无人能出其右啊!

    若非我比你早跟随主公,此时我这位置,恐怕便是你的。”

    周瑜笑道:

    “将军无需过谦,要论冲锋陷阵,为主公攻城掠地,还得将军这种心无旁骛之人方可。”

    对于周瑜之言,高顺只是笑笑,听听就罢了。

    “好,既然如此,那便传令牵招与张绣,自武关、潼关进军,分南北两路推进。牵招攻取武关后,其任务便是占领长安。

    张绣大军则一路西进,攻至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