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人生 第120章 婆媳见面
热门推荐:
念卿为安
快穿:心机女配又美又撩
异界英魂传
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规则怪谈:贫道从不开挂!
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我一个黑客重生搞点科技很合理吧
阿福带着小雨从楼上走下来,又折回了肖芳卧室。
“妈,那屋里被子太薄了吧?还有被子吗?”阿福好声好气问道,天气冷了,他怕小雨在家里住冻着了。
听说盖了新房子,阿福第一反应是开心的,尽管他知道这栋楼是为了弟弟结婚盖的。毕竟想着以前在老家,家里只有两间房,他和弟弟小时候都是一个床。
眼下心想盖了新房子总归会给他留个房间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仅他没有专属房间,就连现在已经上了初中的妹妹还在跟爸妈一个房间。
再上楼看了看情况,爹妈果然没让他失望,家里的房间没门,地面没装修,更别说床了,床还是他之前在老家房间里的,木头都已经变深色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小雨解释,但好像不用说她也能理解且接受。
纵然刚在问有没有多的被子,也是心有不甘,家里最好的房间,最好的床就在弟弟阿瘦的婚房,而他身为老大,在家里是没有房间的。
其实这些他也习惯了,爹妈的随意,不用问楼上为什么不装,以他的了解,他太清楚家里掌权人的想法了。
“还有吧…”肖芳坐在被窝里,身上搭了件棉袄,背靠着白墙。家里换了管灯,整个房间也亮了许多。
几年没见,肖芳头上似乎多了几根白发,人也有些发胖。
她双手相握,在被窝里挪了挪屁股。思忖间,却被一直躺在另一头,睁着眼睛的王元催促,“你快去给他们找!这天冷!”
他一如既往地有同理心,不管什么事都能很好说话地与人统一立场,所有人都喜欢他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还有一床多的是你老弟他们垫身下的,还有一床薄点的…”肖芳还在为难。家里人多,被套不多,多说是她从旧的棉花被里拆出来重新混装,打出来的棉被。
她之所以犹豫,怕后面小儿子和儿媳妇回来找没得盖的。她也无心,但这话到了阿福耳朵里,就有些不爽了。
但他没吭声,毕竟刚回家,还带了小雨,他也是在尽力维护父母的形象,和寻找爸妈爱自己的证据。
“你先拿出来给他们用,他们那房间冬天朝南还暖和着,他是一个睡!”王元突然抬高声响安排起肖芳。
见状,肖芳没再犹豫径直再次从暖和的被窝起身,随阿福小雨一同去楼上的“杂货间”找多余的被褥。
“你们要不要吃点饭?”起身后肖芳有注意到站在阿福身后的小雨在搓着手,突然就伸过去,“哎呦,真凉,穿少咯!我给你找件我的毛衣你穿?”
“还好,等下就简单洗漱睡了。”突然手被抓过去摸体温,倒是让小雨有些猝不及防。
她慌忙解释道,听着未来婆婆的嘘寒问暖,她倒也没觉得这个老太太有多大作妖能耐。也不是说先入为主了,就来之前也听自己已婚的姐妹讲过外地婆婆的凶神恶煞。
其实她父母也挺反对她嫁到外地,但从与阿福认识到现在,她觉得他值得她嫁,说到底也是因为爱情选择这份婚姻,连带选择接受他的原生家庭。
其实关于要不要再吃点,从他们一进门,开门的肖芳就第一时间问过了,如果他们要吃,肖芳还准备去厨房给他们下点面条,起初小雨就委婉拒绝了,并解释在车上吃了东西的,第一次跟一个讲普通话的人沟通,肖芳硬是没听懂,好在一旁的阿福翻译,她这才明白过来,并接受。
刚才再提问,也是怕新人饿到了。这虽然是简单的问候,却也代表着家里人对新人的重视。肖芳虽然嘴上说不欢迎外地女孩子当她儿媳妇,其实她也知道,只是嘴上说说,真要村里那些八婆们翻译过来,她还是没有太多底气去过多讨论和干涉孩子的婚事。
眼下新人进门他们两口子还没有花上一分钱,之前电话里跟阿福沟通的俩人结婚彩礼的问题,阿福当时也没有在电话里讲,一问就说回家再说。眼下到了家里,肖芳身为母亲,在对待孩子身上,该有热情和态度她也都有了。
等给他们安排好睡觉的地方,回到房间的肖芳,小声说道,“她说的话我都听不懂!”说完她笑笑,跟之前第一次听大福说有外地女朋友的时候的态度截然不同。
“人家说的是普通话!”王元还没搭话,睡在旁边床的于旸接了过去。她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学生,而是去城里上了将近两年的初中了。学校平时上课,老师们也尽量都在讲普通话,当然有些老教师,还是操着当地一口的方言讲课。
对于普通话的新鲜,仿佛让他们从未看过世界的人,开始对外面充满了向往。
大哥之前回家也不止一次教导过她,“要学好普通话,以后出去上大学,别人讲的就都是普通话。”她虽然记下了大哥的话,但还是很扭捏去讲普通话,眼下大嫂的进门,她反而是有了开口去讲的勇气。
于旸并没有去跟大嫂住在洗澡间,理由是大嫂委婉拒绝,大哥也在旁边解释,并不是因为不想跟于旸睡,而是担心于旸挪被窝,怕感冒。其实王元和肖芳都懂,倒也随了他们年轻人,也没有强推。
肖芳笑笑,于旸还不懂她笑的是什么,但直觉告诉她笑的是新人的口音,她不懂,也带些骄傲和自豪。不管哪方面,说出去都是让别人羡慕的份儿。要说小儿子省心,大儿子似乎更省心,早就到了适婚年纪,家里人介绍的基本上都不合适,要不是年纪偏大,要不是离婚的。
在农村,谈婚论嫁上年龄是个很关键的区分点,年轻的匹配年纪轻的,年纪大的匹配年纪大的,年纪大的想要匹配年纪轻的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和家底在身上,不然就很难找到所谓合适的对象,而阿福在家里的婚恋局中早就是容易被淘汰的位置。但当下他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从外面带个姑娘回来,又怎么不算是家里的一桩幸事呢?
至于外省姑娘要多少彩礼就再另说,当然这也是肖芳最紧张的问题。
等到第二天一早,肖芳天还蒙蒙亮,就早早起床去厨房做早饭。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当然有时候王元不忙的时候也会是他起床来做,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
一家人的早饭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几乎重样。如果头天晚上有吃剩的肉汤,或者有人要赶早坐车远行,亦或者王元早起出门开车拉货,这种情况下,肖芳才会早上安排煮上面条,其余时间都是早上喝粥,有时候孩子嘴馋,王元又有闲时间,就会考虑油煎薄饼、炒个蛋炒饭或者在白米粥锅里煮上清蒸蛋。
如果是肖芳的话,这些情况基本上很少出现,哪怕是炒蛋炒饭,要不缺蛋,要不少油,用她的话讲,“直接炒白米饭,然后有下饭菜,就不用多费油,甚至不需要加蛋。”
一家人也都习惯了她的抠搜。
每天早上最忙的就是她了,现在也入冬了,她要忙活着做饭,把饭做好,要去把一家人攒了一个星期才洗澡换下来的衣服洗好,洗完又回去喂小孙子奶粉。就这忙碌了一上午,还在考虑着地没拖,桌子没擦,菜园旁边的枯树枝还没拾掇回家,不然说变天就变天,锅灶后的柴火不经烧。
孩子的哭声引得她淡定地忙完了手上的所有活,姗姗来迟。看着是于旸在抱着孩子哄,床上的王元却还在闭目养神一动不动,她便来了气儿,“小孩醒了也不知道哄一下!天天懒死,让弄个这不弄,弄个那也不弄。”肖芳边气鼓鼓地嘀咕着,边走到靠墙角的箱子一衣物上翻大孙子的衣服。
小儿子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肖芳在带,孩子满月戒奶后,小儿媳妇就跟着小儿子出去打工了,留下大孙子搁家里给肖芳带。肖芳就像很多家庭里的奶奶身份,儿子儿媳把孩子生了,身为老人他们似乎有义务去帮孩子们带娃,且没有任何怨言。
只是肖芳有时候气不过,自己明明很忙的时候,王元哪怕是在家都不能如愿给自己搭把手,在照看孙子的时候,也能把家里的一些琐碎事给办了。王元有时候的拒绝或者沉默都会让肖芳很是抓狂、生气,而她对此的表达也很直接,发起的脾气,随地而起的谩骂都足以让目视这一切的于旸,很是压抑、恐慌。
这种时候,她就要显得很懂事,会主动去扫个地,擦个桌子,或者帮忙带着大侄子,只要在做事,就不会无缘无故受到妈妈肖芳牵扯过来的谩骂和指责。
她有时候很替爸爸王元委屈,但她又没有能力去帮爸爸王元说情,要说连带被骂,还会有被打的风险,肖芳的拐,于旸心里很清楚,她甚至有时候很恨。
每每被骂,她也有反抗过,无理取闹地骂,最后换来的可能会是一个巴掌的吓唬,亦或者喊破天仿佛全村人都能听见的辱骂,这让青春期的于旸很是觉得没面子,越想越委屈,一个人哭的时候就会乱想,继而想到过不去的坎儿——被亲爹妈狠心抱走的身世。
都说重男轻女,于旸虽然没在肖芳膝下感受到她的偏见,但也经历过种种不该承受的呵斥和暴怒。她有时候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身为长女还会被送人呢?如果不被送人,是不是就不会被争吵笼罩的环境里生活?她想要的父母年轻且恩爱,家庭氛围和谐,子女和父母之间没有代沟的生活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
她开始把这份不公,转移到亲生父母身上,一次次的委屈,一次次的暗自发誓。现在上了初中,他们“派”了奶奶过来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这恨意似乎也在减轻,只不过于旸并未打算抹去。
奶奶对她的好,让她感受到了爱意,感受到了来自亲生父母的爱意,只不过她不了解的是,这份爱意是王元肖芳处处以他们为主的商量决定的,也就是亲人之间的谦让,一方自谦淡化自己替他们养大孩子的辛苦,一方面还是把孩子的归属权交给了弟弟弟妹。
眼见姐姐和姐夫的谦让,他们也没办法摊牌不要孩子的想法,也勉强接受安排照顾于旸的城里求学陪读。只是这些于旸都不懂,也不清楚,但这些在王元和肖芳看来,弟弟和弟妹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放养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在乎。
殊不知,如果真在意,早就在把家里老二和老三接去外地读书的时候,就顺势把老大也带过去了,但他们没有。亲人与亲人之间的隔阂有时候就连流一样的血也不能溶解,这是后来于旸的感慨,有恨,不多,毕竟童年的需求满足不了,岁月流逝,再也回不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那个年纪缺失的理解和爱。
听着肖芳的啰嗦,于旸顿觉很烦,但她又不敢发作,抱着大侄子,尽力哄他别哭了。听见小孩哭,小雨和阿福几乎是同时前后脚到,俩人都围在孩子面前,大侄子看着两个陌生的面孔倒是没再哭了。
“来我抱一抱?”小雨笑笑,转头朝阿福说,看着像商量的语气。
“你抱,看他要不要你!”阿福对着孩子笑笑,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大侄子,想当时,孩子出生,作为家里的长孙,名字还是挺重要的,为此弟弟还打电话让大哥给孩子起个名。
还在忙于翻找衣服的肖芳听见新人儿媳妇和大儿子下来了,便也收了自己的怒火。看见俩人,还关心问道,需不需要加件衣服。其实比起小儿媳妇,至少大儿媳妇在起床这件事上就勤快了许多。她本还在看“热闹”,看这外省的姑娘是不是勤快来着,眼下这么早就利索起床了,倒是让她有些刮目相看。
有了一群人围观,小孩子也很快穿了衣服起床了,家里人多了,肖芳也相对轻松了,但凡有人搭把手,她也不至于总是揪着王元一直摧残。
要说王元也挺委屈,只要闲在家里就会因为各种小事响应不积极就会被批斗、谩骂,要不说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好,老实,但凡换了别人,怕是天天跟肖芳干架,鉴于这些,但凡他们夫妻俩吵架,旁人都背后站王元。
“妈,那屋里被子太薄了吧?还有被子吗?”阿福好声好气问道,天气冷了,他怕小雨在家里住冻着了。
听说盖了新房子,阿福第一反应是开心的,尽管他知道这栋楼是为了弟弟结婚盖的。毕竟想着以前在老家,家里只有两间房,他和弟弟小时候都是一个床。
眼下心想盖了新房子总归会给他留个房间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仅他没有专属房间,就连现在已经上了初中的妹妹还在跟爸妈一个房间。
再上楼看了看情况,爹妈果然没让他失望,家里的房间没门,地面没装修,更别说床了,床还是他之前在老家房间里的,木头都已经变深色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小雨解释,但好像不用说她也能理解且接受。
纵然刚在问有没有多的被子,也是心有不甘,家里最好的房间,最好的床就在弟弟阿瘦的婚房,而他身为老大,在家里是没有房间的。
其实这些他也习惯了,爹妈的随意,不用问楼上为什么不装,以他的了解,他太清楚家里掌权人的想法了。
“还有吧…”肖芳坐在被窝里,身上搭了件棉袄,背靠着白墙。家里换了管灯,整个房间也亮了许多。
几年没见,肖芳头上似乎多了几根白发,人也有些发胖。
她双手相握,在被窝里挪了挪屁股。思忖间,却被一直躺在另一头,睁着眼睛的王元催促,“你快去给他们找!这天冷!”
他一如既往地有同理心,不管什么事都能很好说话地与人统一立场,所有人都喜欢他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还有一床多的是你老弟他们垫身下的,还有一床薄点的…”肖芳还在为难。家里人多,被套不多,多说是她从旧的棉花被里拆出来重新混装,打出来的棉被。
她之所以犹豫,怕后面小儿子和儿媳妇回来找没得盖的。她也无心,但这话到了阿福耳朵里,就有些不爽了。
但他没吭声,毕竟刚回家,还带了小雨,他也是在尽力维护父母的形象,和寻找爸妈爱自己的证据。
“你先拿出来给他们用,他们那房间冬天朝南还暖和着,他是一个睡!”王元突然抬高声响安排起肖芳。
见状,肖芳没再犹豫径直再次从暖和的被窝起身,随阿福小雨一同去楼上的“杂货间”找多余的被褥。
“你们要不要吃点饭?”起身后肖芳有注意到站在阿福身后的小雨在搓着手,突然就伸过去,“哎呦,真凉,穿少咯!我给你找件我的毛衣你穿?”
“还好,等下就简单洗漱睡了。”突然手被抓过去摸体温,倒是让小雨有些猝不及防。
她慌忙解释道,听着未来婆婆的嘘寒问暖,她倒也没觉得这个老太太有多大作妖能耐。也不是说先入为主了,就来之前也听自己已婚的姐妹讲过外地婆婆的凶神恶煞。
其实她父母也挺反对她嫁到外地,但从与阿福认识到现在,她觉得他值得她嫁,说到底也是因为爱情选择这份婚姻,连带选择接受他的原生家庭。
其实关于要不要再吃点,从他们一进门,开门的肖芳就第一时间问过了,如果他们要吃,肖芳还准备去厨房给他们下点面条,起初小雨就委婉拒绝了,并解释在车上吃了东西的,第一次跟一个讲普通话的人沟通,肖芳硬是没听懂,好在一旁的阿福翻译,她这才明白过来,并接受。
刚才再提问,也是怕新人饿到了。这虽然是简单的问候,却也代表着家里人对新人的重视。肖芳虽然嘴上说不欢迎外地女孩子当她儿媳妇,其实她也知道,只是嘴上说说,真要村里那些八婆们翻译过来,她还是没有太多底气去过多讨论和干涉孩子的婚事。
眼下新人进门他们两口子还没有花上一分钱,之前电话里跟阿福沟通的俩人结婚彩礼的问题,阿福当时也没有在电话里讲,一问就说回家再说。眼下到了家里,肖芳身为母亲,在对待孩子身上,该有热情和态度她也都有了。
等给他们安排好睡觉的地方,回到房间的肖芳,小声说道,“她说的话我都听不懂!”说完她笑笑,跟之前第一次听大福说有外地女朋友的时候的态度截然不同。
“人家说的是普通话!”王元还没搭话,睡在旁边床的于旸接了过去。她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小学生,而是去城里上了将近两年的初中了。学校平时上课,老师们也尽量都在讲普通话,当然有些老教师,还是操着当地一口的方言讲课。
对于普通话的新鲜,仿佛让他们从未看过世界的人,开始对外面充满了向往。
大哥之前回家也不止一次教导过她,“要学好普通话,以后出去上大学,别人讲的就都是普通话。”她虽然记下了大哥的话,但还是很扭捏去讲普通话,眼下大嫂的进门,她反而是有了开口去讲的勇气。
于旸并没有去跟大嫂住在洗澡间,理由是大嫂委婉拒绝,大哥也在旁边解释,并不是因为不想跟于旸睡,而是担心于旸挪被窝,怕感冒。其实王元和肖芳都懂,倒也随了他们年轻人,也没有强推。
肖芳笑笑,于旸还不懂她笑的是什么,但直觉告诉她笑的是新人的口音,她不懂,也带些骄傲和自豪。不管哪方面,说出去都是让别人羡慕的份儿。要说小儿子省心,大儿子似乎更省心,早就到了适婚年纪,家里人介绍的基本上都不合适,要不是年纪偏大,要不是离婚的。
在农村,谈婚论嫁上年龄是个很关键的区分点,年轻的匹配年纪轻的,年纪大的匹配年纪大的,年纪大的想要匹配年纪轻的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和家底在身上,不然就很难找到所谓合适的对象,而阿福在家里的婚恋局中早就是容易被淘汰的位置。但当下他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从外面带个姑娘回来,又怎么不算是家里的一桩幸事呢?
至于外省姑娘要多少彩礼就再另说,当然这也是肖芳最紧张的问题。
等到第二天一早,肖芳天还蒙蒙亮,就早早起床去厨房做早饭。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当然有时候王元不忙的时候也会是他起床来做,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
一家人的早饭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几乎重样。如果头天晚上有吃剩的肉汤,或者有人要赶早坐车远行,亦或者王元早起出门开车拉货,这种情况下,肖芳才会早上安排煮上面条,其余时间都是早上喝粥,有时候孩子嘴馋,王元又有闲时间,就会考虑油煎薄饼、炒个蛋炒饭或者在白米粥锅里煮上清蒸蛋。
如果是肖芳的话,这些情况基本上很少出现,哪怕是炒蛋炒饭,要不缺蛋,要不少油,用她的话讲,“直接炒白米饭,然后有下饭菜,就不用多费油,甚至不需要加蛋。”
一家人也都习惯了她的抠搜。
每天早上最忙的就是她了,现在也入冬了,她要忙活着做饭,把饭做好,要去把一家人攒了一个星期才洗澡换下来的衣服洗好,洗完又回去喂小孙子奶粉。就这忙碌了一上午,还在考虑着地没拖,桌子没擦,菜园旁边的枯树枝还没拾掇回家,不然说变天就变天,锅灶后的柴火不经烧。
孩子的哭声引得她淡定地忙完了手上的所有活,姗姗来迟。看着是于旸在抱着孩子哄,床上的王元却还在闭目养神一动不动,她便来了气儿,“小孩醒了也不知道哄一下!天天懒死,让弄个这不弄,弄个那也不弄。”肖芳边气鼓鼓地嘀咕着,边走到靠墙角的箱子一衣物上翻大孙子的衣服。
小儿子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肖芳在带,孩子满月戒奶后,小儿媳妇就跟着小儿子出去打工了,留下大孙子搁家里给肖芳带。肖芳就像很多家庭里的奶奶身份,儿子儿媳把孩子生了,身为老人他们似乎有义务去帮孩子们带娃,且没有任何怨言。
只是肖芳有时候气不过,自己明明很忙的时候,王元哪怕是在家都不能如愿给自己搭把手,在照看孙子的时候,也能把家里的一些琐碎事给办了。王元有时候的拒绝或者沉默都会让肖芳很是抓狂、生气,而她对此的表达也很直接,发起的脾气,随地而起的谩骂都足以让目视这一切的于旸,很是压抑、恐慌。
这种时候,她就要显得很懂事,会主动去扫个地,擦个桌子,或者帮忙带着大侄子,只要在做事,就不会无缘无故受到妈妈肖芳牵扯过来的谩骂和指责。
她有时候很替爸爸王元委屈,但她又没有能力去帮爸爸王元说情,要说连带被骂,还会有被打的风险,肖芳的拐,于旸心里很清楚,她甚至有时候很恨。
每每被骂,她也有反抗过,无理取闹地骂,最后换来的可能会是一个巴掌的吓唬,亦或者喊破天仿佛全村人都能听见的辱骂,这让青春期的于旸很是觉得没面子,越想越委屈,一个人哭的时候就会乱想,继而想到过不去的坎儿——被亲爹妈狠心抱走的身世。
都说重男轻女,于旸虽然没在肖芳膝下感受到她的偏见,但也经历过种种不该承受的呵斥和暴怒。她有时候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身为长女还会被送人呢?如果不被送人,是不是就不会被争吵笼罩的环境里生活?她想要的父母年轻且恩爱,家庭氛围和谐,子女和父母之间没有代沟的生活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
她开始把这份不公,转移到亲生父母身上,一次次的委屈,一次次的暗自发誓。现在上了初中,他们“派”了奶奶过来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这恨意似乎也在减轻,只不过于旸并未打算抹去。
奶奶对她的好,让她感受到了爱意,感受到了来自亲生父母的爱意,只不过她不了解的是,这份爱意是王元肖芳处处以他们为主的商量决定的,也就是亲人之间的谦让,一方自谦淡化自己替他们养大孩子的辛苦,一方面还是把孩子的归属权交给了弟弟弟妹。
眼见姐姐和姐夫的谦让,他们也没办法摊牌不要孩子的想法,也勉强接受安排照顾于旸的城里求学陪读。只是这些于旸都不懂,也不清楚,但这些在王元和肖芳看来,弟弟和弟妹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放养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在乎。
殊不知,如果真在意,早就在把家里老二和老三接去外地读书的时候,就顺势把老大也带过去了,但他们没有。亲人与亲人之间的隔阂有时候就连流一样的血也不能溶解,这是后来于旸的感慨,有恨,不多,毕竟童年的需求满足不了,岁月流逝,再也回不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那个年纪缺失的理解和爱。
听着肖芳的啰嗦,于旸顿觉很烦,但她又不敢发作,抱着大侄子,尽力哄他别哭了。听见小孩哭,小雨和阿福几乎是同时前后脚到,俩人都围在孩子面前,大侄子看着两个陌生的面孔倒是没再哭了。
“来我抱一抱?”小雨笑笑,转头朝阿福说,看着像商量的语气。
“你抱,看他要不要你!”阿福对着孩子笑笑,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大侄子,想当时,孩子出生,作为家里的长孙,名字还是挺重要的,为此弟弟还打电话让大哥给孩子起个名。
还在忙于翻找衣服的肖芳听见新人儿媳妇和大儿子下来了,便也收了自己的怒火。看见俩人,还关心问道,需不需要加件衣服。其实比起小儿媳妇,至少大儿媳妇在起床这件事上就勤快了许多。她本还在看“热闹”,看这外省的姑娘是不是勤快来着,眼下这么早就利索起床了,倒是让她有些刮目相看。
有了一群人围观,小孩子也很快穿了衣服起床了,家里人多了,肖芳也相对轻松了,但凡有人搭把手,她也不至于总是揪着王元一直摧残。
要说王元也挺委屈,只要闲在家里就会因为各种小事响应不积极就会被批斗、谩骂,要不说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好,老实,但凡换了别人,怕是天天跟肖芳干架,鉴于这些,但凡他们夫妻俩吵架,旁人都背后站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