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穿成小丫鬟 第344章 村村通
狗腿子又待了一会儿后冷得不行,跟里长交待了一番,自己坐马车回县城去了。
他一走众人都松口气儿,有个一脸奸滑像的人在边上看着他们,大家都不自在。
夏樱在这帮人来的时候就往远处走了走,她向来直觉灵敏,一看这货就不是什么好鸟。
至于他打的主意,夏樱虽没当过官,但她见的多,知道这人能跑一趟肯定是想要政绩,但没关系,她只是想把路修好,政绩是谁的对她来说问题不大,只要别烦她就行了。要是县太爷能给她点奖励就更好了。
只能说她还是低估了人的贪心!
村长跟另外几个村的村长说过,三天之后泄水,因为上游堵住的地方虽说旁边挖有一条水道分流一部分河水。
但这毕竟是河,不能堵的时间过长,上游淤积的水快接近屏障了。
众村长听后忙赶回去组织村民尽快清理,一定要在水流下来之前把河道拓宽,以确保村里河滩地数十年的收成。
所以这几天可以说是万众一心,下游七个临河而居的村子全部动起来。
等到三日后泄水的那天,夏樱跟大家商量等深夜再泄水,省得更下游的人不知道情况,万一在河里捡鱼干什么的淹到人就不好了,而半夜泄水就不一样了,谁半夜去河里,黑灯瞎火看不见不说还能冻死人。
大家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等到夜半时分,几十个村民拉住那一节在大树上套好的绳索使劲拽。
夏樱作为力气大的一员,当然也去了,只不过她没有使出全身力气,只使了六分力。
大家卯足了劲儿才把那一截大树拉开,顿时淤积的河水倾泻而下,众人守到这个时候已经累得不行了,加上黑灯瞎火的,大家听着水流声确认无误之后,把大树往边上挪了挪,准备晾晒一段时间再处理。
第二天,等众人来上工的时候发现河水流过河道,只占用了平日里河床1\/3的地方,大家都很欣喜。
说明他们拓得很成功,河床深了,河道宽了,所以河水占的地方也不多,这么宽的河床再加上堤坝,以后到了汛期也不怕,看来往后几十年他们村子都安稳了!
众人更有干劲了,接下来又十天时间修河堤。
夏樱看河堤正在砌,她仔细观察了一下,趁着正在修建,河边干活的人也多,跟村长说了一下,叫了二十多个好手,从河道开了一条渠,又让他们在自家荒地边挖了一个鱼池,再让工匠给堤坝留一个可以堵的桥洞,这样河滩地就变成了水浇地。
需要的时候可以放水,不需要或者汛期就把石头推下去把桥洞堵住,这个活麻烦,她额外给石匠五两银子让人家务必把活干好。
当然,这些全是私活,她也额外给帮忙的村民每人五十文钱,跟他们说:这些活尽快完成,别耽搁村里修路,她现在在众人心里地位也高了,所以,二十几个人用了五天时间,就按她的要求把活干完了。
自此她的二十多亩河滩地有了鱼池,有了水田,最重要的是还变成了水浇地,村民们看后都很艳羡,但没人嫉妒。
毕竟,如果没有夏樱,他们这一片还是荒滩,而且汛期的时候,还要担心河水上涨冲入村庄,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
夏樱不光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还让他们村多了一部分地,凡是来干活的每家都能买一亩或五亩河滩地,
为什么是五亩呢?因为村长规定每家最多买五亩,不然你一家人口多,出十个人的话,那些人口少的就别想买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事不能干!
整个大湾村除了个别户,就没有不感念夏樱心善有大爱的,当然这个别户数也就刘家那两户。
但是,谁又会在意他们呢?不过往往这一些不被在意的害虫,却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咬人一口,当然,夏樱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张嘴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牙会被敲掉。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还是说说当下吧。
村长见河堤过个三五日就要完工了,过来问夏樱路怎么修?
夏樱想了想,肯定是不能拿水泥铺路的,不然她以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她说:“村里到镇上的路把路基处理好,一层沙子一层石头,再铺一层土,用石条使劲夯,然后,继续铺,铺上三层之后先夯,再让牛拉着石碾来回在路上滚,最后在表面填上最细的沙子和小石子。
当然路中间要高于两边,这样方便排水,然后路边再修上排水沟。路边还要种上树。
以后,每搁两年组织人填一次沙子和石头就行了,这样的路面虽简易,不过怎么着都比现在这种泥土路强,而且花费也不大,沿着河边各村都在河道挖了很多石头沙子,就地取材就可以了。
还可以发动各村修各村那一段,毕竟整个路连通了,于大家来说也是好事儿。
他们也可以效仿咱们在路边种果树,这样也是一份收益,而且种上果树春日里咱们这一片繁花似锦肯定好看。
说不定还会有文人富户特意来赏景,您想想看,路边都种上果树,到时村村相连,界时,春日百花盛开,秋日果实累累。
总之这是一个让各村各户都受益的事,您去跟各位村长说明利害,我相信冬日农闲,各位村长们肯定愿意去做这个有名又有利的事。”
周村长一听,这确实是好事儿呀,他觉得夏樱说的没错,于是,让儿子赶着牛车去各村找村长们动员去了。
就此,长宁镇由大湾村主导的村村通工程提上了日程。
村长转了一圈游说完以后,众村长当然愿意了,想想看,到时候,知县老爷下来察看,别的村路上光溜溜的井然有序,自个村是一段泥巴路。
万一被知县老爷怪罪怎么办?想到这儿都没人敢说不。
村村通工程正式动工,当然,这又是一波跟风,各村长又跑到大湾村看他们是怎么修的,回去跟着效仿。
他一走众人都松口气儿,有个一脸奸滑像的人在边上看着他们,大家都不自在。
夏樱在这帮人来的时候就往远处走了走,她向来直觉灵敏,一看这货就不是什么好鸟。
至于他打的主意,夏樱虽没当过官,但她见的多,知道这人能跑一趟肯定是想要政绩,但没关系,她只是想把路修好,政绩是谁的对她来说问题不大,只要别烦她就行了。要是县太爷能给她点奖励就更好了。
只能说她还是低估了人的贪心!
村长跟另外几个村的村长说过,三天之后泄水,因为上游堵住的地方虽说旁边挖有一条水道分流一部分河水。
但这毕竟是河,不能堵的时间过长,上游淤积的水快接近屏障了。
众村长听后忙赶回去组织村民尽快清理,一定要在水流下来之前把河道拓宽,以确保村里河滩地数十年的收成。
所以这几天可以说是万众一心,下游七个临河而居的村子全部动起来。
等到三日后泄水的那天,夏樱跟大家商量等深夜再泄水,省得更下游的人不知道情况,万一在河里捡鱼干什么的淹到人就不好了,而半夜泄水就不一样了,谁半夜去河里,黑灯瞎火看不见不说还能冻死人。
大家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等到夜半时分,几十个村民拉住那一节在大树上套好的绳索使劲拽。
夏樱作为力气大的一员,当然也去了,只不过她没有使出全身力气,只使了六分力。
大家卯足了劲儿才把那一截大树拉开,顿时淤积的河水倾泻而下,众人守到这个时候已经累得不行了,加上黑灯瞎火的,大家听着水流声确认无误之后,把大树往边上挪了挪,准备晾晒一段时间再处理。
第二天,等众人来上工的时候发现河水流过河道,只占用了平日里河床1\/3的地方,大家都很欣喜。
说明他们拓得很成功,河床深了,河道宽了,所以河水占的地方也不多,这么宽的河床再加上堤坝,以后到了汛期也不怕,看来往后几十年他们村子都安稳了!
众人更有干劲了,接下来又十天时间修河堤。
夏樱看河堤正在砌,她仔细观察了一下,趁着正在修建,河边干活的人也多,跟村长说了一下,叫了二十多个好手,从河道开了一条渠,又让他们在自家荒地边挖了一个鱼池,再让工匠给堤坝留一个可以堵的桥洞,这样河滩地就变成了水浇地。
需要的时候可以放水,不需要或者汛期就把石头推下去把桥洞堵住,这个活麻烦,她额外给石匠五两银子让人家务必把活干好。
当然,这些全是私活,她也额外给帮忙的村民每人五十文钱,跟他们说:这些活尽快完成,别耽搁村里修路,她现在在众人心里地位也高了,所以,二十几个人用了五天时间,就按她的要求把活干完了。
自此她的二十多亩河滩地有了鱼池,有了水田,最重要的是还变成了水浇地,村民们看后都很艳羡,但没人嫉妒。
毕竟,如果没有夏樱,他们这一片还是荒滩,而且汛期的时候,还要担心河水上涨冲入村庄,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
夏樱不光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还让他们村多了一部分地,凡是来干活的每家都能买一亩或五亩河滩地,
为什么是五亩呢?因为村长规定每家最多买五亩,不然你一家人口多,出十个人的话,那些人口少的就别想买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事不能干!
整个大湾村除了个别户,就没有不感念夏樱心善有大爱的,当然这个别户数也就刘家那两户。
但是,谁又会在意他们呢?不过往往这一些不被在意的害虫,却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咬人一口,当然,夏樱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张嘴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牙会被敲掉。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还是说说当下吧。
村长见河堤过个三五日就要完工了,过来问夏樱路怎么修?
夏樱想了想,肯定是不能拿水泥铺路的,不然她以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她说:“村里到镇上的路把路基处理好,一层沙子一层石头,再铺一层土,用石条使劲夯,然后,继续铺,铺上三层之后先夯,再让牛拉着石碾来回在路上滚,最后在表面填上最细的沙子和小石子。
当然路中间要高于两边,这样方便排水,然后路边再修上排水沟。路边还要种上树。
以后,每搁两年组织人填一次沙子和石头就行了,这样的路面虽简易,不过怎么着都比现在这种泥土路强,而且花费也不大,沿着河边各村都在河道挖了很多石头沙子,就地取材就可以了。
还可以发动各村修各村那一段,毕竟整个路连通了,于大家来说也是好事儿。
他们也可以效仿咱们在路边种果树,这样也是一份收益,而且种上果树春日里咱们这一片繁花似锦肯定好看。
说不定还会有文人富户特意来赏景,您想想看,路边都种上果树,到时村村相连,界时,春日百花盛开,秋日果实累累。
总之这是一个让各村各户都受益的事,您去跟各位村长说明利害,我相信冬日农闲,各位村长们肯定愿意去做这个有名又有利的事。”
周村长一听,这确实是好事儿呀,他觉得夏樱说的没错,于是,让儿子赶着牛车去各村找村长们动员去了。
就此,长宁镇由大湾村主导的村村通工程提上了日程。
村长转了一圈游说完以后,众村长当然愿意了,想想看,到时候,知县老爷下来察看,别的村路上光溜溜的井然有序,自个村是一段泥巴路。
万一被知县老爷怪罪怎么办?想到这儿都没人敢说不。
村村通工程正式动工,当然,这又是一波跟风,各村长又跑到大湾村看他们是怎么修的,回去跟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