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 第54章 奖励影响1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第54章 奖励影响1

    于是很聪明的避开了这个问题,反而转问道:“陛下,那手册上是否写了红薯的产量?”

    好歹也是一个皇帝,朱元璋这个时候也从红薯亩产量的惊吓中回过神来,听见李善长的问题,也顾不得骂他滑头了。

    而是快步走到红薯种子前,眼神中还带着震惊,像是看到了什么不能理解之物,说道:“这手册上面写,这种红薯种子的亩产量最多可以有1万斤。”

    周围听到这句话的大臣们,被震惊得仪态全失,喷水的喷水,揪胡子的揪胡子,总之,没一个人能在这惊人的亩产量面前保持镇定。

    不少大臣心想:1万斤,这是可能达到的数量吗?甚至还有人担心这手册上面是不是写错了,或者是他们看错了。

    但很明显,无论是四皇子朱棣还是皇帝,他们的眼神很好,没有看错。

    一本小小的手册被传阅开来,能在朝堂上生存的,无一不是聪明人,在发现天幕上后世之人所使用的文字与现在不同后,不少人就在记后世的文字,并用现在的文字解释。

    更何况拥有小天幕的人也不少,小天目上面是可以翻译文字的,就连之前朝代的古文,和那些外邦文字也能翻译,语意还十分精准。

    武将徐达心疼的摸着自己被揪断的胡子,小心翼翼的说:“但后世之人难道是从天上偷的种子吗?怎么可能有亩产1万斤的种子。”

    “怎么可能是从天上偷的!”朱元璋摇了摇头,回答道。

    还小心翼翼的摸着红薯种子,像是在摸稀世珍宝一样,忽然想到了什么,感叹道:“当年若是有这么高产的种子,家里怎么可能吃不饱,我又怎么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徐达听见他的话,也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生活,那个时候他们的条件是真的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元朝官兵的欺压。要不是这样,谁去干那要掉脑袋的造反事,他们一行人说不定还在种地呢!

    现在呢,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皇帝。虽然有权有势了,但死去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了。

    经历了那么多事,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是伤感了一小会儿,朱元璋就恢复了正常。看着红薯种子说:“有这些高产的作物,想必我大明再不会有挨饿之人!”

    刘伯温看了看挂在天上的天幕,又看了看红薯种子,感叹到:“天佑大明啊!”

    这下大殿上的所有人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是天佑大明,看看这才直播了几次,大明都从中得到了多少好东西!

    朱棣这时候也回过神来,跟着小心翼翼的看这袋红薯种子,不敢上手去摸,问道:“亩产量真的有这么高吗?那,那后世的人是不是就光种红薯,不种其他的了?”

    刘伯温听见了四皇子朱棣的问话,虽然眼睛还是粘在那袋红薯种子上,但还是分出注意力来回答朱棣的问题:“全种红薯当然不可能,先不说种单一的作物,容易导致植株生病,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整个国家的粮食岂不是全要遭殃。更何况这手册上已经写了吃多了红薯会烧心、腹泻,就更不可能只种红薯了。

    李善长在一旁,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后世的种子应当比我们现在要好,不然那本书中所写的土豆和玉米产量不可能会那么高,与我们现在我找到的玉米、土豆产量大不相同。到那时候恐怕就连水稻,大麦的种子产量也提高了不少,真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让种子的产量提高的!”

    刘伯温感叹道:“若真是那样,那不是怕不是没有人会挨饿了,先贤文中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天下大同的世界,恐怕也会实现吧!”

    朱元璋注意力还是在红薯种子上,听到刘伯温的话,也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一看就知道根本没怎么听。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红薯惊人产量的喜悦中时,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马皇后突然说了一句话:“我听说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地区,一斤的重量都有所不同,那后世的一斤,跟我们现在的一斤是一样重的吗?”

    听见马皇后的话,众人才从喜悦中惊醒。

    是啊! 万一后世的一斤很轻,那这本手册上红薯的亩产量岂不是会大打折扣。

    “可是我们也无法得知后世的重量跟我们现在的重量有何不同?”刘伯温苦笑道。

    有武将满不在乎的说:“都是一斤,能差多少,就算有些许不同,也没有什么大碍吧!”

    “你会算数吗?万一后世的一斤比现在的一两还轻,怎么办?”有文臣反驳道。

    众人的喜悦顿时少了不少,大明初立,又经历了不少天灾人祸,正是需要粮食的时候,这时候多一种高产作物能养活多少人啊!

    徐达更是欲言又止的看着一旁的红薯种子,生怕突然有人告诉他红薯的产量其实很低,一切都是他们臆想的。

    马皇后看见众人的兴致完全没有刚才的高,甚至有些隐隐约约的难过,甚至完全忘记了些什么,无奈的说:“你们都没用过红薯,怎么就一定确定他的产量不高呢 是说你们已经遇见了红薯的产量了 ”

    听见了吗皇后的话,众人一阵恍然大悟,才从思维的怪圈中走出来。

    李善长摇摇头说:“真没想到大家居然都钻了牛角尖,看来是红薯的亩产量给了我们太大的冲击。”

    “是极、是极!种子都还没有种下去,我们居然都在肖想着产量了。”刘伯温也笑了笑,说道。

    徐达无所谓的说:“先别管什么产量不产量的了,这种子只有这么一点儿,还是先把它种出来,再考虑产量的问题吧!”

    “就是,咱们就先别想着飞,先学走吧!”常遇春也在一旁附和道。

    这时候在一旁的朱棣突然出声:“我好像知道了后世的一斤与现在的区别了。”

    众人又都寻声望去,只见朱棣大声的问他手上的小天幕:“现在的一斤与后世的一斤有什么区别?”

    朱棣手上的小天幕闪了一闪,突然飘出了一行文字:明朝一斤的重量,相当于后世的1.1936斤。

    朝廷上的众人看见这个数字,很是高兴,看来后世的重量跟现在差别不大,也就是说红薯的产量跟后世也差别不大。

    朱元璋很是好奇朱棣是怎么发现小天幕能够回答问题的,于是便问了朱棣:“臭小子,你是怎么发现那手上的小天幕还能回答问题的?”

    老爹问话,朱棣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就是觉得这个小天幕肯定是有大用的,不可能只是给主播送礼物,发私信,所以我就到处戳来戳去,最后发现它居然能回答问题,仿佛有灵智一般。”

    朱标笑了笑,温和的说:“毕竟是仙家之物,有灵智也是正常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失去就拐到其他地方去了:“不知道问这个小天幕其他的问题,它能不能回答?”

    朱棣说:“这个我也不知道,我还没试过呢!”

    “那你还不赶快去试!”朱元璋说道。

    “臭老头子,吼什么吼!”朱棣嘴里嘟囔着,手上的速度却不慢,一个意念就又打开了手上的小天幕,按同样的方法戳了戳天幕上的一个问号,又弹出了一个眼熟的对话框,只不过这个对话框上面写着“问题” 的字眼。

    朱棣随意的想了一个问题,问小天幕:“明朝一共有多少年?”

    然后朱棣的问题就化作了文字,显示在对话框中,可惜等了许久,却不见小天幕出来回答问题!

    刘伯温看了后很失望,但还是很理解,说道:“恐怕小天幕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否则我们何必听主播的直播,直接什么问题都问小天幕不就好了。”

    朱元璋看了看,有些忧郁的说道:“这下怕还是要听那后世之人骂朕,真不知道他为什么总跟朕过不去?”

    杜苏苏要是知道了朱元璋的疑问,肯定会说:我不是跟你过不去,只是单纯的讨厌明朝对待女性的态度,无论你有多大的功绩,伤害女性就是不对,成为女生的我看不惯你实在太正常了。

    可惜朱元璋听不见杜苏苏的回答,杜苏苏也不知道朱元璋的疑问,所以只能朱元璋单方面的看不惯杜苏苏,还必须硬着头皮去听直播。

    不止明朝,这次其他朝代的收获也不少。

    杜苏苏为了把自家杂货铺里的库存种子给送出去,每一个包裹里都放了不少的种子,有的是混装,有的是单装,全凭心意。

    因此有的朝代拿到了好几种种子,有的朝代只拿到了可怜的一种(说的就是明朝朱元璋) 。

    但里面也不全是粮食种子,还有一些花种,所以明朝的李时珍就收到了天幕送的礼物,打开一看却是十几包花种。

    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些种子是随意装的,所以李时珍很不理解天幕为什么送给他这么多花种,但他看了看自己正在写的《 本草纲目》,心想:难道是天幕觉得这些花朵也有药用,所以特意送过来让我写进书里吗?

    李时珍不清楚缘由,但还是认认真真的按照送来的种植手册,将花种了下去,待到花开之后,努力研究这些花朵,发现这些花确实有不小的药用价值。

    李时珍连忙高兴的将这些花写进自己的书中,还特意注明了这些花的来历:乃是天幕所赠予的花种。

    秦朝这次也好运的得到了三种种子,一包是土豆种子,另一包则是长绒棉的种子(不要问一个杂货铺为什么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种子,问就是作者开的金手指) ,还有一包白菜种子。

    刚开始大殿上的众人也被这土豆种子惊人的产量给吓呆了,要知道秦朝刚刚从奴隶制转为封建制,生产力极其低下。

    甚至连后世朝代所拥有的堆肥技术和种植方法都没有,比起刀耕火种,秦朝的种植技术也就高那么一丢丢,根本谈不上精细,更何况南边很多地方依旧在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耕种。

    自然秦朝的粮食产量就极为低下,何况他们的种子根本没怎么优化过,种的还是相当难种植的小米,一般来说秦朝粮食亩产量在130斤左右,陡然间听到土豆的亩产量有2000-5000斤左右,可不就得吓傻了吗?

    秦始皇再次把天幕的级别在心中提高了几级,以前只以为这天幕只会卖书,那样最多也只能知晓一些未来创造的制度。

    但秦朝有了天幕以后,未来已经发生改变,那后世之人所知道的历史就只有参考作用,对于秦朝来说用处并不大,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也就是说天幕并不能带给秦朝太多的好处。

    但现在不一样了,秦始皇用近乎温柔的眼光望向天幕,眼中写满了对天幕的满意。以前,这样的眼神只会出现在对秦朝有大用的人身上,比如被秦始皇追了又追的尉缭子。

    现在,这样的眼神秦始皇只会留给天幕,毕竟天幕带给他的是能让秦国永远受益的好东西,也是支撑他野心的最佳选择。

    秦始皇望着放在案几上的三包种子,和它们附带的种植手册,心中陡然升起了巨大的野心,有了天幕的帮助,想让黔首吃饱穿暖,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既如此,他为何不肖想一下大秦周围的无主之地。以前是因为六国还没有统一,现在大秦有了高产的良种,可以让军队吃饱,有了御寒的棉花,可以让军队穿暖,那么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

    更何况按照天幕所说,大秦周围的土地皆有大用,北边有肥沃的黑土地,在后世是产粮的重要基地,南边有一年三熟的好土地,东边更是良好的出海港口,更何况还有一个日本,听说日本的岛屿,下面全是银矿和金矿,西面有石油、天然气和金银铜铁等矿产,天幕卖的书说上面的草皮一掀开,底下全是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