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 第83章 第四次直播4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第83章 第四次直播4

    说完便不再管那群还行着礼的大臣,转头继续看天幕了。

    赵廷美、赵德昭等人虽然对赵匡胤处理赵光义的方法有些不满,却也聪明的没说什么,只是跟随着自己父皇一起继续看天幕。

    这个时候天幕上的后世之人正在争论赵匡胤到底是如何死的。

    只见有网友说:“虽然有‘烛光斧影’这个故事,但是我怎么记得赵匡胤是因为喝了赵光义递过来的一杯酒,而被毒死的。”

    “没错,刚才我就想说了,我的记忆里赵匡胤也是被毒死的,甚至为了杀掉自己的哥哥,赵光义还发明了一种酒壶,同一个酒壶里倒出来的酒,一杯有毒,一杯没有毒,好像叫两心壶,又叫阴阳壶。赵光义好像就是用它杀了赵匡胤。”

    “所以到底哪个故事才是真的!杀个人怎么能传出这么多不一样的传闻,里面肯定有一个是假的。”

    “问题是到底哪个是假的,哪个是真的?”

    “主播知道吗?”

    “主播肯定知道!”

    有人开始询问主播了,杜苏苏摇了摇头,无奈的说:“你们不要把我当做历史学家啊!我也不学历史,我也只知道一些大概,不能确保真实。”

    “赵匡胤死在50岁,是在万岁殿驾崩的,死之前无病无疾,他才50岁,又正当壮年,赵匡胤还是武将出身,才50岁的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本事都忘得个一干二净,赵光义怎么可能打得过自己多年习武的哥哥,就算有人说赵光义是趁赵匡胤睡下才动的手,但我想上过战场的人,警惕性不可能这么低吧!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毒酒。”

    “那倒也是,宋太祖赵匡胤个人的武力值,在所有皇帝中绝对排的进前十,还有太祖长拳伴身,赵光义怎么可能用一把简简单单的斧头就杀了他。”

    “所以还是毒杀比较靠谱,赵光义是真敢下手啊!”

    ……

    天幕上的后世之人在讨论,天幕下的各朝各代也没停下。

    秦朝正在观看天幕的秦始皇问在自己身旁的太子扶苏:“你对赵光义毒杀自己哥哥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扶苏恭敬的行礼后,小心谨慎的开口说:“赵光义此人杀害自己的亲哥哥,只为争权夺利,实在不是一个好人,简直丧尽天良。”

    扶苏可能还以为父皇是在敲打自己,又添了一句:“想必我秦朝不会出现这样丧心病狂之人。”

    秦始皇眼中浮现一抹失望,最近天幕讲的都是一些野史八卦,秦始皇将自己的儿女都叫了过来,于是他转头问自己其他儿女,也是同样的问题。

    所有的儿女反映的结果都跟扶苏一样,全是在给秦始皇保证自己不会如赵光义那样残害手足。

    除了一个人,公主阴嫚。

    她的回答与众不同,只见她向秦始皇回答道:“赵光义登上皇位的过程并没有错,错的是他不能成为一个名传千古的明君,所以那后世之人才对赵光义杀死自己哥哥的行为大加批评。”

    秦始皇很满意这个回答,便询问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这么想。

    公主阴嫚回答道:“上一个太宗李世民,不也一样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吗,那后世之人可没说李世民的不对,最多在后面说了一句为唐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秦始皇很满意,转头就望见了自己那几个蠢货儿子,正确答案都说出来了,还没反应过来,简直愚不可耐。

    扶苏似乎还是有些不理解,欲言又止, 但又不敢开口询问自己的妹妹,秦始皇看不下去他那个蠢样,解释道:“为君者,从来不看品行的高低!你治理好了这个国家,对于国家的百姓来说你就是明君,受万人敬仰;但你若治理不好这个国家,哪怕你品德高尚,在百姓看来,你也是昏君一个。”

    扶苏有些怔忡的问:“这样的君主怎能为天下做表率!”

    秦始皇不置可否的反问道:“你觉得现在黔首的一天应该干些什么?”

    扶苏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什么突然问到了百姓,但还是很认真的回答:“现在正是粮食播种的季节,大秦的普通黔首现在应该正在田地间劳作,我听闻百姓一天两餐饭食,所以早上或晚上应当在回家做饭。”

    “那你觉得黔首的一天忙碌吗?”秦始皇再次反问。

    扶苏还是没有反应过来,回答道:“现在新式农具只在咸阳附近试用,还没有传遍大秦全境,黔首们应当是比较忙碌的。”

    在一旁的公主阴嫚实在看不下去自己的大兄这么蠢, 直接了当的说:“大兄,黔首一天如此忙碌,怎么会去关心高高在上的帝王的行为,一天的劳作已经耗费了他们绝大多数的精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田地种不种的好,能不能交上朝廷的赋税,皇帝怎么样他们才不在乎。”

    “没错!你们以为黔首是你们吗,有大把的时间来学习,他们终日劳作,只为吃饱穿暖,哪有什么心情来关心皇帝的行为合不合礼法。”秦始皇生气的解释道。

    然后看向了在一旁的阴嫚:“你们妹妹说的很正确,看那后世之人的态度,就清楚李世民杀兄逼父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点谈资罢了,根本不影响李世民的地位和形象。那赵光义唯一做错的,就是没有像李世民那样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他杀人的行为才会被后人谩骂,攻击。若他像李世民那样是一位明君,有谁会在意被他杀死的那个兄弟呢?”

    说完又看向了扶苏,对他说道:“朕并不是鼓励你们像赵光义学习,而是想告诉你,为君者可以用阳谋,正大光明的打败对手,也可以用阴谋诡计,不过正道为主,阴谋为辅罢了。最重要的不是计谋正道与否,而是这个计谋能否达到你要的结果,能否让你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

    在一旁的公主阴嫚听见了,问道:“父皇的意思是为君者以治理国家为己任,期间用些阴谋诡计无可厚非?”

    “没错。”秦始皇赞赏的看着公主阴嫚。

    以前的他压根儿不关心自己的子女们,在他的心中,地位最高的是大秦,就连扶苏,他也只是多问了两句,给他指派了一些他认为可以的老师罢了。居然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子女中还有像阴嫚这样聪明的人物。

    这一次公主阴嫚的表现简直出乎秦始皇的预料,再看一眼旁边解释了好半天才懂得儿子,秦始皇不由得对他们露出了嫌弃的眼神。

    顶着自家父皇这样的眼神,一群公主公子们简直害怕的瑟瑟发抖,纷纷用看勇士的目光看向公主阴嫚,在他们看来敢这样直接跟父皇对话,简直就是勇士,不对,是比勇士还要勇士。

    扶苏听见了自家父皇的话,这些话好似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

    他能理解父皇说的黔首为重的道理,上一次天幕送来的史书中,无一不在表示这个道理,每一个不把黔首放在心上的皇帝,最终都会自食其果,最后导致王朝的灭亡。

    就像书中所说:秦末即使没有陈胜吴广,也会有张胜,李胜,中原大地上生活的百姓,从来就不缺少反抗精神。

    但在他心中认为一个人首先还是要立身正,成为君王的人品格自然是要很过关的,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当君王呢?

    大殿上的儒家子弟也听见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自从从天幕卖的书籍中知道了科举这个大杀器之后,秦始皇就琢磨着来一场属于大秦的科举,也好缓解天幕上后世之人所说的秦朝官吏短缺的问题,顺便安抚一下六国士人的心,让他们安分一点儿,不要整天搞事情。

    而科举的消息一发出,秦朝各家学派的学子们蜂拥而至,既然是科举,那么出的题到底用哪一家的学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所以无论是弟子遍天下的儒家,还是已经成为秦朝显学法家,都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如果科举的出题偏向自己,那天下学子为了做官,自然会学习这一派的学说,到时候天下就尽是自己一派的人了,因此就连那纵情于山水之间的道家,已经开始衰弱的小说家等等,也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墨家倒是不怎么着急,毕竟天幕的书籍里有很多技术,而天下技术最高超的就是墨家子弟了,秦始皇再偏向谁,也有墨家生存的一席之地,现如今大部分的墨家子弟都已经在秦朝入了职,整天抱着后世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看的不亦乐乎呢!

    理所当然的,儒家学派也开始到处走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些原本觉得自己秦朝残暴,不愿意出仕的人也出仕了,今天大殿上就有好几个儒家学派的人。

    他们听见了秦始皇的话,当即眉头就皱了起来,在儒家学派的人看来,为君者行王道,要求君王有极高的品德,能做到以身作则,君王自己就是君子人格,秦始皇教授自己的儿子要不择手段,实在是有违儒家学派的观点。

    可惜对方是皇帝,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反倒是太子扶苏的看法与他们相近。

    于是他们就盘算着多去太子扶苏那里看看,走动走动,交流一下学习,好让太子扶苏偏向他们儒家。

    可惜他们的想法很好,却没有机会实施。

    因为秦始皇觉得太子扶苏有点儿过于柔善了,这样的扶苏,当一个普通的官员或是朝中大臣,他都不害怕,因为他觉得扶苏的实力足以胜任,但皇帝他不行。

    所以即使没有历史上扶苏顶撞秦始皇的事情发生,秦始皇也依旧将扶苏派出去,但是不同于历史上扶苏被秦始皇派出去,在边境监军,这一次秦始皇是让扶苏传播先进的技术。

    现在天幕卖的书里面的各种技术大都在咸阳城中流行,时日尚短,还没有流传到大秦的各个地方。扶苏此去,就是将一些已经验证过的技术传播到大秦的每一寸土地。

    这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而新技术出现,并不能立马被人们所接受,朝廷也不可能强制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新式农具,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扶苏此去就是加快这个过程。

    秦始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锻炼一下扶苏,让他别这么仁善。

    扶苏也清楚,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忐忑不安,而是安安心心的接受自己的历练。

    而当扶苏出去干活的时候,秦始皇就将眼光看向了他的其他儿女们。

    阴嫚上一次的表现让他很惊喜,他觉得自己的眼光不能那么狭窄,公主也是很有能耐的,天幕上的后世之人说了,华夏历史上还出现了女帝,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女儿,就算不能培养出一个女帝,也能培养出一个名留青史的大臣。

    所以原本松松散散,过着自己快乐生活的公子公主们即将迎来他们父皇爱的教育。

    年纪小一点儿的全都安排去学习,文治武功样样不落;年纪大一点儿的就开始帮他,学着处理政务,男的女的都一样。

    公主心细,就去监督纺织工厂、火药局或者是太医院等需要耐心、细心的地方。儿子们胆子大,就去劳军或者打造武器的地方,总之没一个闲下来的。

    公主还好,知道自己手里的权利来之不易,也见过其他国家的公主被人送来送去,当成牺牲品的凄惨模样,十分在意自己手中的权利,所以努力学习着,争取做到最好。

    特别是公主阴嫚,她经过秦始皇的允许,看过后世朝代的史书。在史书中,女人失去了姓名,成为自己父亲、丈夫、儿子的附庸,她们即使拥有男人都比不上的功劳,却还是连完整的姓名都不能留下。

    阴嫚不想成为失去姓名的女人,她想要名留青史,成为比男人还耀眼的女人,所以她要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