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第116章 第五次直播5
“还不是那群儒生的锅,规定个什么士农工商的等级,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
“儒学简直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害!孔子当初到底是咋想的!”
“请别把明清那些儒生和孔子联系起来,那个时代的儒生跟秦汉时期的儒生,根本没有一点儿关系,我相信孔子看见了那些人,也得把他们逐出师门去!”
“这确实不是孔子的锅!”
“大家就别折腾孔子了,这事儿确实不是他的锅,要怪也只能怪后面的人不听孔子的话,毕竟儒学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为了统治嘛!”杜苏苏如是解释道。
“不过刚才我们说了朱载堉这位科学家,现在大家想听哪个明朝的皇帝呢?”杜苏苏让直播间的观众提问,看一看大家更想知道哪个皇帝。
网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要不讲明仁宗吧,我就想知道他真的像电视剧里面说的那样胖死的吗?”
“电视剧多不准确,人家肯定是因为生病呀!”
“那有什么好讲的,在位总共一年不到,要我说还是听一听那个修仙求道,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他真的那么沉迷于求仙问道吗?”
“万历皇帝也很有讲头啊,不是说明朝实际上是亡于万历吗?他到底是怎么把明朝弄完的?”
“我也很好奇,要不主播讲万历皇帝吧!”
“还是嘉靖皇帝好,他可也是蕃王上位的哟,据说当时的朝廷大臣们很不服他呢!”
“你们说的这些都不有趣,要我说还是讲一讲明孝宗朱佑樘,他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坚定践行者呢。名气那么大,我就想知道他是不是和皇太极一样,只是表面上做的好!”
“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恐怕是说着玩的吧,反正我不信他真的只有皇后一人!”
“他可是皇帝,真要只有一个皇后,后宫再没有其他人,朝廷的大臣也不答应吧!”
“主播讲这个,这个有趣,明孝宗朱佑樘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就是,主播快讲快讲!”
“快讲+1”
“快讲+2”
……
杜苏苏看来看去,还是明孝宗朱佑樘的支持率更高,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既然大家那么想听,那主播就说一说这位明孝宗朱佑樘。说起明孝宗朱佑樘,他的治国能力在明朝的众多皇帝中算是排的上号的,但他一定想不到,让后世,也就是我们记住他的,不是他的治国能力,而是他和他皇后的爱情故事。毕竟提起治国有为的皇帝不会想到他,但要提起夫妻之间感情好的皇帝,绝对他排第一,像什么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都要逊色不少,至于唐玄宗那样强抢儿媳的,那简直没脸跟他比。”
“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像流传的那样爱他的皇后吗,不会又是一个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骗局吧?这里主播要肯定且大声的说:他俩的爱情是真的!”
“怎么可能,他是一个皇帝啊!怎么……”
直播间不相信的网友,连质疑的话都没有说完,杜苏苏就已经预判了:“我知道你们很疑惑,很不理解,但请先听我说!”
“首先,明孝宗朱佑樘和他的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连史书都承认的,明孝宗朱佑樘是真的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这是一种社会习俗,在当时的人眼中,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甚至你发达了以后,不娶一两个妾,都会觉得你奇怪。而且这种行为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而皇帝,身为九五之尊之人,更应该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而且一般的三妻四妾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有的像唐玄宗和晋武帝那样的,其后宫佳丽数量,都不是3000可以制止的,已经可以组建一个整编师了。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实权也不在自己手中,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好像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
“我也清楚,可能很多粉丝们会怀疑,万一明孝宗朱佑樘不止一个女人,只不过是书上没记载,这又怎么算呢?其实,这种情况只是我们想多了。每次看到古装剧,基本上里面都会有一个人物,叫做起居郎,这个人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记录皇帝一天干了什么的,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行为基本上是透明的!”
网友们虽然很多都觉得主播说的对,但还是有人不信,立志找到主播口中的漏洞:“起居郎最多记录一下皇帝发布的命令和他的日常行为,难道还能跟着皇帝进后宫?”
“就是,起居郎由文人担任肯定是个男的,他一个成年男人进到后宫,在古代对女性贞洁极为看重的情况下,不是起居郎死,就是后宫的嫔妃死,指望他去管皇帝后宫的事,你闹呢?”
“这点儿证据根本就不足以证明,毕竟起居郎还是个人,要是皇帝让他改,他难道还敢不改吗?”
杜苏苏看见这些人的回话,扶额苦笑,但还是跟这些粉丝们仔细解释:“你们说的这些根本就不成立好吧!起居郎虽然不能跟皇帝一起进后宫,但是后宫中还有一个官职,名为彤史。这是女官的职位,她的主要职责是掌记宫闱起居等事务,更为重要的是,彤史还负责安排宫廷中皇帝与他们的妻妾们性生活的细节,这些记录通常用彤管的红色毛笔来完成。因此,彤史也被视为一种记录皇帝与后妃们生活的重要文献。也就是说皇帝连做那档子事儿,都是要仔细记录的。”
“皇帝的身份不一般,他的儿子身份就更不一般了,毕竟在下一任皇帝登基之前,上一任皇帝的所有儿子几乎都有可能性,所以每一朝对皇帝睡的女人,都是有很明确的记录的,万一要是发生了绿帽子事件,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知道明孝宗朱佑樘他的生母就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女,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彤史中都还记载了,不然如何证明明孝宗朱佑樘的血脉?所以朱佑樘要是还有其他女人,不可能不被知道!”
“这个当的皇帝也太惨了吧,连做这种事儿都要有人在旁边记录?”
“但是你觉得惨,他们说不定都已经习惯了!”
“你想想他们拥有的东西,就不会觉得他们惨了,要是我能当个女皇,身边有无数的美男环绕,我保证我绝对是个昏君!”
“现实中不也一样吗?我要是有钱,高低得先去找些牛郎来开心开心!”
……
“你们的讨论怎么越来越黄了,不是在说朱佑樘和他皇后的爱情故事吗?咱们回归正题!”杜苏苏看直播间的讨论向不可描述的方向划去,连忙制止。
“明孝宗朱佑樘不仅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日常生活中这两人也是同平常夫妻一样生活,对张皇后宠爱有加。而明孝宗对张皇后的宠爱到了何种地步呢?这些其实在正史中很少有提到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封建儒学思想里,帝王应重视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毕竟大明的江山还需要有人来继承,你要是只专宠一人,万一生的孩子有个什么问题可怎么办?而且明孝宗朱佑樘还是一个明君,着名的‘弘治中兴’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这样一个明君,在大臣们看来不应该如此痴情于一人,更何况明孝宗为了张皇后看了一些违背礼制的事,就更不应该是明君所为了。
“既然这不是明君所为,大臣们便避重就轻,这些事情极少提到,毕竟写史书的人是文官,想要动点手脚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所以在正史中关于张皇后的事少之又少。但是史学家怎么会放弃研究这位如此专情的帝王呢?所以通过史学家们找到的只言片语,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如何美好!”
“第一件事儿就是他们两个人是住在一起的,不要觉得他们两人住在一起这种小事儿还要提起来。因为按照明朝祖宗规矩,皇帝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皇帝晚上临幸皇后之后,也要命左右执火把送皇后回自己宫中。但是朱佑樘说:祖宗是祖宗 ,我是我,才不听祖宗的话呢!于是明孝宗和张皇后这些年,一直同吃同住,一同起居。因为这件事儿,还让好些大臣上奏呢!”
“以免你们不信,我直接上史书的证据吧!‘旧制,帝与后无通宵宿者,预幸方召之。幸后,中人前后执火炬拥后以回,云避寒气。惟孝庙最宠爱敬皇后,遂淹宿若民间夫妇。’——《宙载》。甚至因为有外国人来朝贡,都知道了这俩人很恩爱,于是回去后说:因为明孝宗一直和张皇后一同起居,所以‘视朝早晚无定时’。很好,这波恩爱直接秀到国外去了!”
“不是,皇后和皇帝不是在一起,这不是给那些后宫嫔妃找机会吗?怪不得那些古装剧里面,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基本上都不太好!就这么搞下来,两人感情能好才怪吧!”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地方,原来明朝的规矩这么奇怪,夫妻两个要睡在一起都要被管,我就问一问,明朝的大臣是闲的没事儿干吗?”
“明朝的言官出名嘛!他们可是能‘闻风奏事’的,也就是说就算听到点儿谣言传闻,他上奏也是可以的,不然咋个出名!搁现代,他名字叫喷子!”
“这话说绝对了,有的言官也是在做好事,为民申冤,让皇帝清楚民情这些事儿他们也没少干,只不过总有那些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罢了!”
“可不止老鼠屎,明朝言官也分派系,后期党派之争根本压制不住,言官就是后面的大佬放出来的狗,方便把对方的人搞下去!完全失去了他作为言官的意义,也不知道他们穿上这身官服的时候脸疼不疼!”
……
天幕底下正在听自己和皇后爱情故事的朱佑樘,原本神情放松,听到这儿,立马警觉了起来,嘴里默默念叨着:“党派之争原来到后面这么严重吗?”
在一旁一起看天幕的张皇后看见朱佑樘陷入了沉思,也没去打扰他,反而把身边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赶下去了。
这俩人是难得的不和大臣们一起看天幕的存在,可能是觉得和大臣们一起看没什么氛围感吧!
大臣们也乐得轻松,反正最近这两次天幕都没讲什么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卖书的时候需要盯一盯,他们干脆也就不去了,在自己家里面待着多好,又不是谁都想一天12个时辰全要上班!
而正在把天幕当节目看的这些大臣们,本来也很放松,直到听到天幕上的后世之人骂明朝的党派之争严重,心莫名其妙的就提了起来,特别是那些言官,不由得扪心自问:“我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官服吗?”
这只是中下层的官员的想法,至于顶层的内阁大学士们,则对天幕的这条信息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都是在权力中浸淫多年的老狐狸了,哪怕只有一些只言片语,也不影响他们分析。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对于党派之争,陛下恐怕会有些想法了!”
明朝的其他皇帝对党派之争也有些想法,特别是明朝后期的那些皇帝,一时之间看底下的大臣们都觉得他们有二心,倒是让这些整天不干事儿,就想着打倒政敌的官员悄悄收敛了一下自己。
天幕上此时还在继续,杜苏苏还没说过瘾呢,不管网友们的讨论偏了,继续说着:“这第二件事呢,就是子嗣问题了。大家也都知道,朱佑樘只有张皇后一人,所以子嗣的数量少之又少,史书记载张皇后为明孝宗生了二子一女,长子朱厚照,便是日后的明武宗,次子朱厚炜,女儿太康公主,可惜次子和女儿都早夭,最后也只有这个长子长大成人,接过了皇位。”
“儒学简直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害!孔子当初到底是咋想的!”
“请别把明清那些儒生和孔子联系起来,那个时代的儒生跟秦汉时期的儒生,根本没有一点儿关系,我相信孔子看见了那些人,也得把他们逐出师门去!”
“这确实不是孔子的锅!”
“大家就别折腾孔子了,这事儿确实不是他的锅,要怪也只能怪后面的人不听孔子的话,毕竟儒学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为了统治嘛!”杜苏苏如是解释道。
“不过刚才我们说了朱载堉这位科学家,现在大家想听哪个明朝的皇帝呢?”杜苏苏让直播间的观众提问,看一看大家更想知道哪个皇帝。
网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要不讲明仁宗吧,我就想知道他真的像电视剧里面说的那样胖死的吗?”
“电视剧多不准确,人家肯定是因为生病呀!”
“那有什么好讲的,在位总共一年不到,要我说还是听一听那个修仙求道,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他真的那么沉迷于求仙问道吗?”
“万历皇帝也很有讲头啊,不是说明朝实际上是亡于万历吗?他到底是怎么把明朝弄完的?”
“我也很好奇,要不主播讲万历皇帝吧!”
“还是嘉靖皇帝好,他可也是蕃王上位的哟,据说当时的朝廷大臣们很不服他呢!”
“你们说的这些都不有趣,要我说还是讲一讲明孝宗朱佑樘,他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坚定践行者呢。名气那么大,我就想知道他是不是和皇太极一样,只是表面上做的好!”
“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恐怕是说着玩的吧,反正我不信他真的只有皇后一人!”
“他可是皇帝,真要只有一个皇后,后宫再没有其他人,朝廷的大臣也不答应吧!”
“主播讲这个,这个有趣,明孝宗朱佑樘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就是,主播快讲快讲!”
“快讲+1”
“快讲+2”
……
杜苏苏看来看去,还是明孝宗朱佑樘的支持率更高,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既然大家那么想听,那主播就说一说这位明孝宗朱佑樘。说起明孝宗朱佑樘,他的治国能力在明朝的众多皇帝中算是排的上号的,但他一定想不到,让后世,也就是我们记住他的,不是他的治国能力,而是他和他皇后的爱情故事。毕竟提起治国有为的皇帝不会想到他,但要提起夫妻之间感情好的皇帝,绝对他排第一,像什么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都要逊色不少,至于唐玄宗那样强抢儿媳的,那简直没脸跟他比。”
“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像流传的那样爱他的皇后吗,不会又是一个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骗局吧?这里主播要肯定且大声的说:他俩的爱情是真的!”
“怎么可能,他是一个皇帝啊!怎么……”
直播间不相信的网友,连质疑的话都没有说完,杜苏苏就已经预判了:“我知道你们很疑惑,很不理解,但请先听我说!”
“首先,明孝宗朱佑樘和他的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连史书都承认的,明孝宗朱佑樘是真的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这是一种社会习俗,在当时的人眼中,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甚至你发达了以后,不娶一两个妾,都会觉得你奇怪。而且这种行为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而皇帝,身为九五之尊之人,更应该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而且一般的三妻四妾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有的像唐玄宗和晋武帝那样的,其后宫佳丽数量,都不是3000可以制止的,已经可以组建一个整编师了。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实权也不在自己手中,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好像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
“我也清楚,可能很多粉丝们会怀疑,万一明孝宗朱佑樘不止一个女人,只不过是书上没记载,这又怎么算呢?其实,这种情况只是我们想多了。每次看到古装剧,基本上里面都会有一个人物,叫做起居郎,这个人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记录皇帝一天干了什么的,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行为基本上是透明的!”
网友们虽然很多都觉得主播说的对,但还是有人不信,立志找到主播口中的漏洞:“起居郎最多记录一下皇帝发布的命令和他的日常行为,难道还能跟着皇帝进后宫?”
“就是,起居郎由文人担任肯定是个男的,他一个成年男人进到后宫,在古代对女性贞洁极为看重的情况下,不是起居郎死,就是后宫的嫔妃死,指望他去管皇帝后宫的事,你闹呢?”
“这点儿证据根本就不足以证明,毕竟起居郎还是个人,要是皇帝让他改,他难道还敢不改吗?”
杜苏苏看见这些人的回话,扶额苦笑,但还是跟这些粉丝们仔细解释:“你们说的这些根本就不成立好吧!起居郎虽然不能跟皇帝一起进后宫,但是后宫中还有一个官职,名为彤史。这是女官的职位,她的主要职责是掌记宫闱起居等事务,更为重要的是,彤史还负责安排宫廷中皇帝与他们的妻妾们性生活的细节,这些记录通常用彤管的红色毛笔来完成。因此,彤史也被视为一种记录皇帝与后妃们生活的重要文献。也就是说皇帝连做那档子事儿,都是要仔细记录的。”
“皇帝的身份不一般,他的儿子身份就更不一般了,毕竟在下一任皇帝登基之前,上一任皇帝的所有儿子几乎都有可能性,所以每一朝对皇帝睡的女人,都是有很明确的记录的,万一要是发生了绿帽子事件,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知道明孝宗朱佑樘他的生母就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女,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彤史中都还记载了,不然如何证明明孝宗朱佑樘的血脉?所以朱佑樘要是还有其他女人,不可能不被知道!”
“这个当的皇帝也太惨了吧,连做这种事儿都要有人在旁边记录?”
“但是你觉得惨,他们说不定都已经习惯了!”
“你想想他们拥有的东西,就不会觉得他们惨了,要是我能当个女皇,身边有无数的美男环绕,我保证我绝对是个昏君!”
“现实中不也一样吗?我要是有钱,高低得先去找些牛郎来开心开心!”
……
“你们的讨论怎么越来越黄了,不是在说朱佑樘和他皇后的爱情故事吗?咱们回归正题!”杜苏苏看直播间的讨论向不可描述的方向划去,连忙制止。
“明孝宗朱佑樘不仅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日常生活中这两人也是同平常夫妻一样生活,对张皇后宠爱有加。而明孝宗对张皇后的宠爱到了何种地步呢?这些其实在正史中很少有提到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封建儒学思想里,帝王应重视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毕竟大明的江山还需要有人来继承,你要是只专宠一人,万一生的孩子有个什么问题可怎么办?而且明孝宗朱佑樘还是一个明君,着名的‘弘治中兴’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这样一个明君,在大臣们看来不应该如此痴情于一人,更何况明孝宗为了张皇后看了一些违背礼制的事,就更不应该是明君所为了。
“既然这不是明君所为,大臣们便避重就轻,这些事情极少提到,毕竟写史书的人是文官,想要动点手脚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所以在正史中关于张皇后的事少之又少。但是史学家怎么会放弃研究这位如此专情的帝王呢?所以通过史学家们找到的只言片语,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如何美好!”
“第一件事儿就是他们两个人是住在一起的,不要觉得他们两人住在一起这种小事儿还要提起来。因为按照明朝祖宗规矩,皇帝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皇帝晚上临幸皇后之后,也要命左右执火把送皇后回自己宫中。但是朱佑樘说:祖宗是祖宗 ,我是我,才不听祖宗的话呢!于是明孝宗和张皇后这些年,一直同吃同住,一同起居。因为这件事儿,还让好些大臣上奏呢!”
“以免你们不信,我直接上史书的证据吧!‘旧制,帝与后无通宵宿者,预幸方召之。幸后,中人前后执火炬拥后以回,云避寒气。惟孝庙最宠爱敬皇后,遂淹宿若民间夫妇。’——《宙载》。甚至因为有外国人来朝贡,都知道了这俩人很恩爱,于是回去后说:因为明孝宗一直和张皇后一同起居,所以‘视朝早晚无定时’。很好,这波恩爱直接秀到国外去了!”
“不是,皇后和皇帝不是在一起,这不是给那些后宫嫔妃找机会吗?怪不得那些古装剧里面,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基本上都不太好!就这么搞下来,两人感情能好才怪吧!”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地方,原来明朝的规矩这么奇怪,夫妻两个要睡在一起都要被管,我就问一问,明朝的大臣是闲的没事儿干吗?”
“明朝的言官出名嘛!他们可是能‘闻风奏事’的,也就是说就算听到点儿谣言传闻,他上奏也是可以的,不然咋个出名!搁现代,他名字叫喷子!”
“这话说绝对了,有的言官也是在做好事,为民申冤,让皇帝清楚民情这些事儿他们也没少干,只不过总有那些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罢了!”
“可不止老鼠屎,明朝言官也分派系,后期党派之争根本压制不住,言官就是后面的大佬放出来的狗,方便把对方的人搞下去!完全失去了他作为言官的意义,也不知道他们穿上这身官服的时候脸疼不疼!”
……
天幕底下正在听自己和皇后爱情故事的朱佑樘,原本神情放松,听到这儿,立马警觉了起来,嘴里默默念叨着:“党派之争原来到后面这么严重吗?”
在一旁一起看天幕的张皇后看见朱佑樘陷入了沉思,也没去打扰他,反而把身边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赶下去了。
这俩人是难得的不和大臣们一起看天幕的存在,可能是觉得和大臣们一起看没什么氛围感吧!
大臣们也乐得轻松,反正最近这两次天幕都没讲什么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卖书的时候需要盯一盯,他们干脆也就不去了,在自己家里面待着多好,又不是谁都想一天12个时辰全要上班!
而正在把天幕当节目看的这些大臣们,本来也很放松,直到听到天幕上的后世之人骂明朝的党派之争严重,心莫名其妙的就提了起来,特别是那些言官,不由得扪心自问:“我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官服吗?”
这只是中下层的官员的想法,至于顶层的内阁大学士们,则对天幕的这条信息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都是在权力中浸淫多年的老狐狸了,哪怕只有一些只言片语,也不影响他们分析。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对于党派之争,陛下恐怕会有些想法了!”
明朝的其他皇帝对党派之争也有些想法,特别是明朝后期的那些皇帝,一时之间看底下的大臣们都觉得他们有二心,倒是让这些整天不干事儿,就想着打倒政敌的官员悄悄收敛了一下自己。
天幕上此时还在继续,杜苏苏还没说过瘾呢,不管网友们的讨论偏了,继续说着:“这第二件事呢,就是子嗣问题了。大家也都知道,朱佑樘只有张皇后一人,所以子嗣的数量少之又少,史书记载张皇后为明孝宗生了二子一女,长子朱厚照,便是日后的明武宗,次子朱厚炜,女儿太康公主,可惜次子和女儿都早夭,最后也只有这个长子长大成人,接过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