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 第123章 第五次直播12

直播八卦后,皇帝们都想杀了我 第123章 第五次直播12

    “这倒是把他爹没玩过的都给玩了个遍啊!”

    “这父子俩也真是奇葩,老爹一生一世一双人深情的不行,儿子却是男女通吃、荤素不忌,就是最后连个儿子都没有生下来!”

    “连个儿子都没有生下来,难不成真的不行?”

    “看他这么喜欢找美女,怎么可能不行!估计是无精症之类的,在古代又不可能发现!”

    “这件事儿我知道,朱厚照确实没有属于自己的儿子,但是人家可不走寻常路,他有100多个义子,不过这些人跟朱厚照都没有血缘关系!”

    “我去,100多个义子,他认那么多人干嘛?”

    “可能是为了存放他那无处安放的父爱?”

    “听说这个主意还是他身边的太监给他说的呢!”

    “正常啦,那些太监没有儿子,不也经常认些什么干儿子之类的吗。”

    “其实咱们小朱同志是皇帝,认些干儿子也没什么,总不至于养不起。”杜苏苏看见了,和网友们一起讨论起来:“但问题就出现在他认得这些干儿子身上。这些认回来的干儿子可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因为没有皇家血脉,不可能奢想朱厚照身上的皇位,但人家也没有亏待自己,借着自己这个皇帝干爹的势,给自己捞了不少好处。我记得朱厚照认的第一个干儿子叫做钱宁,并且他认识认了这个儿子之后非常的宠溺,导致第一个干儿子做了许多坏事。”

    “真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算要认干儿子 一般人不也会选那些品行高尚的人吗?再不济有才华也行啊!选的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天天就是来惹是生非的。”

    不但网友们不理解,朱厚照的祖宗们也很不理解!

    朱棣看到这儿,很疑惑的向身边的人询问:“他为什么不从老朱家的人中选?那后世之人不是说皇室血脉很多吗?”

    朱高炽听见自己老爹的问话,也很惊讶,还没回过神儿来呢,根本就不能回答。

    倒是老二插嘴说了一句:“估计咱们老朱家的血脉不能让这个子孙高高兴兴的玩儿吧!”

    周围听到的人莫不赞同的点了点头。

    朱棣和朱高炽脸上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

    而直播间却有网友疑惑道:“不是说朱厚照当皇帝当的还不错吗?我现在来看全是他的差评,他这个皇帝要是只是干些这种事儿,那也不外乎那些史官说他是个昏君啊!”

    “就是啊!他的功绩呢?”

    “他当皇帝那么多年,不可能没做出什么事儿吧!”

    既然直播间的粉丝提问了,杜苏苏也不可能不回答:“说他这个皇帝当的不错,肯定是有理由的,不要着急嘛,且听我细细道来!”

    “很多人说咱们小朱同志骄奢淫逸,是个昏君。可是当我们翻开史册细细来看就会发现,朱厚照在位的15年里,他却做了很多所谓好皇帝没有做成的事儿。虽然他也确实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儿,但这些事儿并没有太过危害这个国家。”

    “从他做的好事儿来说,比如改革江南赋税。把之前拖欠中央十年之久的赋税,不仅全部厘清,更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这是他爹都没有干成的事儿!他爹明孝宗朱佑樘虽然是个明君,但是为人或者说为君手段比较软,说实话,我没有听说过一个明君手段会这么软,要不是有实打实的功绩,我真的会怀疑他明君的身份是那些文官给他加上去的,毕竟明孝宗朱佑樘对待文官是出了名的好。”

    “刚才是他的一个举措,他还做了其他事儿,比如改革沿海‘市舶司’。增加外贸收入,迈出了解除海禁的第一步,更扩大了政府税源。要知道那些文官可是整天捧着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愣是不允许解除海禁,虽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海禁政策一解除,南方的人更加富裕,压缩北方的生存空间。但是朱厚照居然能顶得这些文官的压力开海禁,这就表明他不是一个只会听从底下人随口乱说的皇帝。”

    “解除海禁政策,这不是从那群文官手里面扣钱吗?怪不得名声那么差!”

    “朱厚照的名声那么差,有一半儿是自己作出来的,我瞧他干的那些荒唐事儿,跟明君好像也沾不上边儿!但他的功绩也是实打实的,剩下一半儿坏名声跟文官恐怕有那么些关系!”

    “没关系都说不过去,解除了海禁政策,你让那些整天靠走私来赚取利益的海商怎么办,让那些给海商提供庇护的官员怎么办?更别提南方更加富裕,就更容易当官,北方的官员势力就要被压缩,这下子连北方的官员都看不惯这个皇帝了。”

    “换句话说,朱厚照这是把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得罪了个差不多呗!”

    “倒也不全是吧,说不定还有一些真心为国不在乎这些的官员!”

    明朝的皇帝听到这儿,耳朵都已经竖起来了,再想一想之前买到的与经济相关的书籍,好像确实是这样。

    这样一些想要开海禁的皇帝心里打起了鼓,他们也害怕自己的身后名被那些文官乱写呀!

    当然脾气暴躁的明朝皇帝可就不管那么多了,比如朱厚照,当着大臣们的面儿直接了当的说:“朕要开海禁!”

    主打的就是一个猝不及防。

    被小皇帝这么一说,周围的一些大臣反射性的就想去阻止,刚想说些什么,就发现周围的同僚在给自己使眼色,再抬头望一眼天幕上那些大肆发表自己感悟的后世之人,脸色瞬间就白了。

    朱厚照看着这些想要说话的大臣,装作一副很开明的样子,对这些大臣说:“诸位大臣还有什么异议吗?赶快说出来,也好让朕同诸位大臣好好讨论一下!”

    看没有人回答,于是便用手指出了一个平时经常上奏骂他的言官,将他提溜了出来,问他:“朕看这位爱卿好似有话要说,不知这位爱卿有何高见,说出来啊,也好让朕和诸位大臣见识见识。”

    被他提溜出来的那个言官虽然平时话说的很漂亮,大道理一篇一篇的,还经常上奏折对皇帝进行劝谏,但实际上内地里就是一个草包,什么都不懂,只会说些假大空的话。

    现在突然暴露在了那么多大臣的面前,双腿都不住的打颤,脸色也越发苍白,汗流浃背的,哪还敢说些什么。

    但皇帝问话不敢不回答,于是只好支支吾吾的说:“臣,臣,臣没什么异议!”

    看到这个人快要被吓晕了的样子,平日里总是被骂来骂去的朱厚照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再低头一看那人战战兢兢的样子,顿觉无趣,挥挥手,让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被皇帝这么一吓,底下原本想说些什么的大臣也都不敢说了,于是解除海禁这个国策,就这么草率的定了下来。

    朱厚照也不是第一天当皇帝了,知道 虽然表面上这些大臣们同意了,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给他使绊子呢。

    不过明面上的大义已经有了,就看谁旗高一招了,他朱厚照手里也不是没人。

    解除海禁这个大事儿决定下来后,天幕上的杜苏苏看直播间的网友们也讨论的差不多了,继续讲着朱厚照的功绩:“虽然官方史书中,朱厚照这个皇帝做的不怎么样。在《明史》中,朱厚照的记载是骄奢淫逸,荒唐奇葩。‘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也就是说朱厚照这个皇帝整天不干正事儿,亲近一些小人,不过好在朝廷中有众多的大臣,他们拼命干活,努力挽救这个朝廷,所以才让明朝不至于灭亡。真是功劳全是那些大臣的,这个皇帝就只会拖后腿是吧,要是咱们小朱同志知道了他的评价,不知道会多难过呢。”

    朱厚照:“谢谢,虽然有点难过,但更想弄死那批写史书的和乱搞他名声的文官!”

    这么想着,朱厚照顺势往底下的大臣看了一眼,不少大臣被这一眼扫的冷汗都下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有鬼。

    而另一边明孝宗朱佑樘那里就很生气了,虽然之前知道了自己死的比较早,才十几岁的儿子登基肯定会受到文官的牵制,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被这些人这么欺负,愣是将他的功绩抹得一干二净,难道是这些官员,一派忠诚的样子,真是天大的笑话。

    那后世之人都说了,明朝的吏治极端腐败,满朝的文武大臣能有几个是干净的,又不是人人都是于公那样清正的人,他们怎么好意思!

    越想越生气的朱佑樘决定要好好收拾一下自己手底下的这批文官,让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杜苏苏不知道底下这些朝代在干些什么,依旧自顾自的讲着:“但是在董玘编纂的《武宗实录》中,朱厚照却是另外一个模样,在这本史书中,他刚毅决断,弹指之间诛刘瑾,还平定了化王、宁王之乱,打败蒙古小王子,是一位居不世之功的帝王。虽然吹嘘的有点儿大,但也可以看出来朱厚照绝对不是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昏君。甚至在临终前,朱厚照还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请转告皇太后,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妥善处理我死后的事情。以前的很多事情,都是我的过错,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要难为他人。你们看一看能说出这样一段话的人,再怎么样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他好歹是接受着大明最高等的教育成长的,身边还有一个明君父亲 言传身教,本身就不可能差到哪里去,所以即使他不怎么喜欢皇帝这个职位,干了许多荒唐事儿,但他也在努力的为这个国家做事。”

    “那么看来朱厚照确实干的不错!也不知道《明史》上面是怎么写的?”

    “史书中都有修饰啦,孔子发明了春秋笔法以后,这个春秋笔法愣是被那些史官用到了极致!”

    “没错,虽然官方修的史书最有可信度,但说实话,里面的一些记载确实问题很大,远的不说,就说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应州大捷,正史关于这场战役不仅记载寥寥,且极度让人难以相信。”有位网友为直播间内不太懂得粉丝解释。

    杜苏苏刚好也看见了,这哪能错过呀,于是连忙给自己直播间内不懂的粉丝解释:“应州大捷的问题确实很大,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一向以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为偶像的朱厚照,心里面的那股热血突然爆发,不顾大臣们的规劝乃至威胁,出居庸关,亲自驾临北部重镇宣府。可能是因为文官的唠叨实在太让人厌烦了,为了自己的耳根子能够清净一会儿,他没有允许任何一个文官随驾,只是带了一些武将和亲近的亲信就跑到了边关,不得不说 胆子是真的大。”

    “然而,到达边关的朱厚照根本没有见到什么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也是,那时候的他是皇帝,甚至身后还没有继承人,谁敢让他以身犯险。所以才发现,一连多天,兴致勃勃跑到边关的朱厚照,连半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本来大家以为他看到了边观的景色,觉得无聊就会自己回去了,但奈何咱们小朱同志是个不听劝的,犟得很。于是不甘心的朱厚照索性来到了真正的边防前线阳和,并以此为前沿指挥部,向各地将领发号施令。”

    “而且为了看起来更像回事,他甚至自封‘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而且一本正经的制定了俸禄和级别。这也是咱们小朱同志后面那个喜欢扮演将军的传言的来源之一,不过这个是真的,他是真的很喜欢当将军。在明朝需要的是一个皇帝,而不是一个将军,所以一向以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为偶像的朱厚照也只能乖乖的当个皇帝,偶尔扮演一下将军,过过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