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13章 粟的发现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13章 粟的发现

    熊行等人兴高采烈地走了,趁着才刚刚中午,赶紧到发现苜蓿草的地方,再去采集一些回来。

    张洪发现就算族人采集到了很多的草料,但是每次只能背回来或者抱回来很少一部分,靠这样的来回运输,估计到过冬,都不一定能储备足够牲畜食用的草料。

    于是张洪便叫人去找了一根大概手臂粗细,两米二左右的木棍,两头各用绳子吊着下面的一捆草,原始的扁担便做好了。有了这个简易的扁担,虽然没有办法解决族人背负物品的问题,但至少现在,可以让族人一次往返能够运回更多的草料。带着族长教的办法,一人拿着一根棍子和绳子,熊行等人开心地往目的地进发而去。

    看着熊行等人离去,熊奇也准备带人去其他地方再碰碰运气,衣服就别想了,要是能找到熊行发现的这种草,待会多采集一些,也不至于太丢人。

    张洪蹲在兽栏边,从散落在地上的草苗中抽出一根,仔细端详着。

    这株草大概只有60厘米高,叶子狭长,茎秆也不粗,只有不到筷子粗细,顶端长得像狗尾巴草,但很明显,它的穗要比狗尾巴草更大、颗粒也越多,上面的绒毛也更短和柔软。

    张洪从穗上捏了一些种子放在手心,种子圆滚滚的,很小,直径大概只有0.5毫米左右,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就忽略了。将手上的种子放到一个陶碗里,并用一根木头和石头使劲按了一下碗中的种子。

    外壳破碎后,露出里面金黄色的果实,轻轻地吹掉上面的外壳后,张洪捏起一点放到嘴里尝了尝,嚼起来倒没有什么异味,反而有种清香的感觉,有些熟悉。

    虽然跟后世的作物相差很大,但张洪能够确定的就是,这种植物就是粟。

    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份子,张洪很清楚的知道,五谷杂粮中,一直到大规模种植和食用小麦,在这之前,一直种植的就是粟和稻。

    正是有了粟这种有着可以大规模种植、亩产量高的农作物,文明才有了持续发展下去的物质基础,直到宋代小麦水稻才代替粟,成为中国北方人口的主粮,而在宋以前,粟或者说小米,一直是北方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此刻张洪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心里激动的内心了,他看着在兽栏旁手脚局促的熊奇,心情大好。

    他们不会知道,正是有了这个粮食作物,农业文明才能最终战胜渔猎文明,使得食物供应的稳定性逐渐超越渔猎和游牧,使得华夏文明最早就出现在有种植小米的地区。

    “熊奇,你找到的这种草,我叫他粟,虽然鹿不吃,但他的果实我们是可以吃的,你在哪里发现的,我跟你们一起去。”

    张洪让熊奇等人将散落一地的粟穗给收集起来,还在院中平整出来一个大概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地,专门将粟穗晒在这个地方。因为时间还早,张洪抑制不住去看粟的冲动,连忙让人准备了一些工具,便让熊奇带着他过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吃完煮肉的张洪,让熊奇为向导,带着绳子和扁担便向发现粟的地方走去。

    地方挺远,一路上,张洪记录着行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植物,将有用的全部标记下来,准备后面来收集。

    快到中午才到达地方,张洪估计走了有2个多小时。

    眼前的野生粟田,这一片起码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周围已经有不少鸟雀正蹲在粟杆上吃着。张洪也没停下歇歇,立马带着族中的二十人开始收割粟。

    为了这一片粟,张洪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巫带着十来个人去了其他部落,自己便将部落煮盐、鞣皮、制陶等工作大部分都停了下来,更别提什么麻绳、采集草料的事情了,整个部落里就剩下十来个老弱妇孺守着。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部落里终于把这一片粟给收割完毕。张洪脚上穿着兽皮制成的鞋子,在野地里一点点寻找着有无遗漏的粟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现在每多收集一穗,来年播种就能多生长一片。粟穗如同大号的狗尾巴草一样,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种子,因为是最原始的粟,个头并不是很大,只有后世十几厘米长的三分之一,上面的种子也大概只有五百来个,每颗粟直径也大概只有不到一毫米。

    张洪知道任何农作物的高产,都需要不断地人工驯化和培育,从优中选优,一代代地人工干预,这样才能一点点地把植物的产量给提升上来。

    整片野地连同附近找到的粟田大概有五亩大小,拢共收了大概四百多斤的粟。

    后面张洪也反应过来,粟杆收回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不如直接收穗子。

    众人带来几个兽皮制成的口袋,每天将收好的穗子全部放到口袋中,几个人就能将所有的粟给运回去。最后一天等到检查完毕,没有再发现遗漏的,张洪便招呼众人回去。

    这几天的收割,让张洪和族人们直呼吃不消,收割粟穗完全是个体力活和技术活,粟的植株比较矮小,大概就不到一米,对于身高普遍在一米三四左右的原始人,这个高度还行,不是太累。

    但对张洪一米七的个子来说,委实有点低了,只能不断地弯着腰,累了就站直缓一缓。而且手上没有什么趁手的工具,只能用锋利一点的石头或者徒手去掐,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张洪熟知农业生产的规律,要是大规模地发展农业生产,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生产工具,是无法迅速提升生产力的。

    部落里的人口就这么多,就算全部去种植粟,也需要先将周围的土地给开垦出来,后续还要一些田间管理,比如浇水灌溉,驱兽这些,哪怕收获了,如果不能及实地将果实收回去,那就会吸引一群鸟过来,或者干脆烂在地里,不用几天,就能把辛辛苦苦种植半年的粟给浪费掉。

    生产工具也是个大问题,张洪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经给部落发明了一些工具,受限于材料,只能是一些石质工具,效率也提升不到哪去。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回到部落,张洪立马安排族人把收集来的粟给摊开晾晒,并叫几个孩子手持木棍,如果有鸟过来就进行驱赶,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在这个年纪,正是人嫌狗弃的时候,张洪给他们找点事做,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能为部落出力,也让看管他们的大人乐得轻松。

    收割完粟,苜蓿的事情也不能耽搁。熊行等人在帮忙收完粟之后,又带着人去收割苜蓿存储草料。

    张洪则在这几天把部落周边的地形再次查看了一番,崖壁上方的山包不高,有一些石头和杂草生长,可以等到深秋时一把火把杂草、灌木都烧掉,等到下完雪,开春的时候,将苜蓿草的草籽给洒在上面。

    另外山包北面延伸下去的地方,也可以种上苜蓿草,这样大概有个两百来亩的草场,用于喂养牲畜、囤积草料,族人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收集了,等到鹿群和羊群有了一定的规模,还可以在山脚下另外搭建一个兽栏,就近进行放牧。

    山包更北面,则是一片原始森林,高大的松树将阳光遮挡着严严实实,夏季炎热的时候,比山洞更凉快的就是这里的林间了,但很少有族人到这里去,因为森林里有很多野兽和瘴气。

    树林面积极大,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一眼望不到头。但在其他地方,可能之前发生过山火,林子并不是一整片,而是断断续续的,中间有好多宽度在几百米到几十米不等的通道通往北方,不然想要穿越密林去收集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里张洪是准备作为部落木材储备的地方,这里树木大多数都比较高大粗壮,现在没有什么好的工具,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和工具,这片林子就能源源不断地为部落提供木材。

    而在部落南边,越过小溪,就是一片宽阔的野草地,这里是部落里收集野草、放养牲口的地方,但张洪决定趁着冬天食物充足,多准备一些生产工具,比如石斧、石镰、石锄头等农业工具,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而地点,就放在小溪南边的这块荒地,这里的面积,保守估计有个500多亩,短时间来说,是足够部落用的了。

    选择这里的好处,张洪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小溪能够为土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即便是粟很耐旱,但也要有水源保证前期生长。另外一个就是南面与部落只隔着一条小溪,虽然现在过溪只能从稍微远一点狭窄处涉水而过,但张洪准备在秋冬水位低的时候建一座木桥,沟通南北两岸,溪流并不宽,平均宽度也就在三十多米左右,等桥修好,就能方便族人通行,也方便组织人力去种植粟。

    周边的林子也不仅仅只是松木,也有一些果树,比如之前发现的板栗、毛桃、李子等,这些果实部落今年也收集了不少,李子、杏子等不易长时间保存的,张洪就令人收集回来,洗净去核后,放在陶罐里煮,制成罐头,想试试能不能用这种方式长时间保存这些水果到冬季。这种陶罐口小腹大,高约40厘米,最宽处直径大概40厘米,是熊木等人根据张洪要求做出来的。

    经过处理的水果,现在已经储存了有两千多斤,分为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罐子放在崖壁的仓库中。这里一直阴凉,而且张洪为了最大化利用部落的场地资源,还用砌石的办法,把崖壁下面的原休憩地给围拢起来,只留一个门进出,作为部落其中的一个仓库。

    这个仓库里密密麻麻摆满了煮好冷却的水果罐罐头和晒干脱粒的粟,墙壁上还挂着不少腌制过的咸鱼和鲜肉,这在以前,族人根本不敢想食物还能这样保存。

    居住区的房子里,也有几间作为储存食物的房间,但目前只是摆了十几口大缸,里面放了一些采集过来的板栗、松子等干果,数量也不多。因为这些房间室内温度在太阳照射下比较高,不利于储存一些肉食,所以这里就放了一些晒干的蘑菇、木耳和坚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