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89章 奶酪与指北针
在路上,“羽绒服”漏风跑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张洪等人,好在最外面的兽皮大衣还是挺厚实的,让“羽绒服”多少也发挥了一些作用。张洪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高兴,族人们能够从生活中出发,发现一些连他都不知道或者疏漏的事情,并且能进行改进,这比捕猎到一大群猎物都要让他开心。
不过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羊毛毡,质量不能保证之外,效率还很低。只能让他们没事的时候来做一些了。
这些毛毡回头会用在制作帐篷上,甚至大衣的内存里面。
羊毛的使用,张洪不是没有想过,但后世的思维,更倾向于让他对羊毛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比如制成羊毛衫这样的成品,忽略了这些原材料本身,只要稍微处理就能派上用场。
这件事让他有了警醒,毕竟自己不是全能的人,总会有一些疏漏。
一年之计在于春。
除夕夜的爆竹声犹在耳边,族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张洪已经开始筹划今年的建设目标。
这些天来,张洪将冬季出行行程中,记录在日记上的一些想法拿出来,反复回想和翻阅,真让他找出来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
先是大家都同意了在开春春耕后,从部落往东、西道路两个方向上修建几座“驿站”,用来充当各部落之间互相沟通时,临时休憩的地点:
明年的计划中,打算在东西两线各自修建3个驿站,并且改造沿途2个部落的生活区,让他们从山洞中搬出来,习惯住在有围墙和栅栏保护的建筑内。当然帮助他们改造并不是无偿的,他们首先得根据熊部落的要求准备建房的材料和物资,然后还要找一块地方来建造,最后还给熊部落一些物资,比如兽皮或者粟米、麻等原材料,或者以“劳务输出”的方式,用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熊部落的建筑材料、技术等。
事实上,帮助这些部落从山洞里搬到平地上,也是张洪特别想推进的一个想法——每次去他们的山洞,不仅昏暗,而且味道极其难闻。山洞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在部落的生产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原本为部落提供庇护的地方,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发展的枷锁。
张洪设计的砖窑,预计在春耕之后就能破土动工,到时候烧制出来的砖瓦,就可以随着贸易的线路,运输到各个部落中。张洪不是没想过,把这些最基础的产业放到各个部落里,但现实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原材料提供的问题、运输的问题,现阶段,还是放在熊部落来生产最符合实际,各种成本也最低。
当然,除了修驿站,还有就是旅程途中保暖的问题。
冬日保暖是个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在这次长途行动中,张洪亲身体验,鹅绒做成的羽绒背心,放在两层兽皮的夹层里,保暖效果是真的很好,要比两层皮衣穿起来还要保暖;
这就需要部落有更多的鹅。
去年发现一群大雁的落脚点,今年也可以利用起来,再抓上一些进行养殖。从春天开始养,在夏季的时候可以收集它们身上褪下来的绒毛,等到秋天还会再长。
在羽绒服外面,如果再套上一件由麻布和兽皮混合缝制成的大衣,那几乎就感觉不到寒风的侵袭。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寒风还是会顺着衣服上的缝隙往身体里面钻,尤其是双手,即便有手套的保护,还是经常被冻的冰冷,失去灵活性,只能放在双腿中间焐热。
最新版的手套也就根据族人们的反馈给设计并制作出来了:双层麻布夹着鸭绒作为内衬,外面再包裹着裁剪很薄的鹿皮,让整个手套变得很是保暖,而且不像之前的那种透风且沉重。
部落各种刀具也越来越丰富,对各种动物的毛皮利用也越来越好,比如这种手套上的鹿皮,以现在熊部落的技术,就被族人们削成了两层。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加强保暖,就是爬犁上,这次部落制作的爬犁,算是很宽敞了,就是有点透风,哪怕垫了厚厚的草垫也有寒风嗖嗖地从屁股往上钻。为此,部落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涂抹在麻布上、用来封堵住麻布上网眼的材料,用来制作类似后世油毡布一样的东西。
而熊花发明出来的毛毡,再经过处理之后,应该能够作为各种车辆、房屋等空间缝隙的填充物。
在旅途中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食物补充的问题。
虽然冬季很是寒冷,极其不适合在野外行动,但是从食物保存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保存难度最小的季节,天然的低温让蚊虫、苍蝇无法活动,而零度以下的气温,也让这些鲜肉不需要任何处理就冻成硬梆梆的冻肉,食用的时候,只要解冻就行了。
比如这次出行,就直接带上了一爬犁的肉干或咸肉,防备着在野外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还能有食物保证。但在中途没想到能猎取到这么多的野牛野马肉,稍微处理一下扔在爬犁上,不用半天就能冻的硬邦邦,完全不用操心怎么存储的问题。
不过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食材保鲜的问题不得不考虑了,在部落里还好,有山洞,咸肉和肉干也不会坏的那么快,总能保存一段时间;但在野外旅行途中,天气炎热很容易就会变质,即便是肉干和咸肉,也会因为保存不当而产生一些轻微的变化,影响口感,甚至危害族人的身体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上粟米这种方便保存、运输并且营养丰富的食材,肉食的话可以沿途打猎来补充一些。
理想情况下的食物补充很是简单,可是实际中仍旧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这次雪地中的捉马行动,由于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天寒地冻的天气情况,部落根本没有时间花在狩猎上,那族人只能吃事先准备的咸肉和菜干,包括一些粟米。虽然勉强能吃饱,但做法还是很复杂,部落急需一种能够在运动途中就能补充热量和营养的食物。
好在族人不经意间发现了奶酪的制作方法。
要说大部分华夏人都认为奶酪起源于西方,可是关于奶酪的起源迄今没有定论,没有人知道第一块奶酪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制造的。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全球现有的历史最悠久的奶酪,在华夏。2014年,中国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科学家发现了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实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奶酪。这比罗马文献中出现的奶酪足足早了1600多年,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在夏末商初就开始制作、食用奶酪了。
熊部落得到奶酪的制作办法纯属偶然。
熊叶,是部落里专门收集牛乳和羊乳的族人,因为之前部落里的野牛有不少带牛犊子的,张洪一度产生了让部落也喝牛奶的念头。
当时他想要给族人们增加营养,故而让几个族人专门负责收集,但因为野牛的乳汁分泌的太少,远远比不上后世专门生产牛奶的奶牛,并且部落对小牛犊子更是看重,所以挤牛奶这个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张洪便计划等部落里牛足够多的时候,再继续这个工程。
工程停了下来,原本挤牛奶的这几个族人,陆陆续续也都被其他工坊要走了,只留下她一个刚刚能够干活的小姑娘,继续着对这些牛犊子的照顾,偶尔挤一些出来尝试着喂一些其他动物的幼崽。
秋季的时候,正式部落开始挤牛奶的时候,不过因为产量太少,而且喝下去之后就拉肚子,让族人们失去兴趣。有一次盛放牛奶的桶里还剩一些牛奶,没有刷,而挤奶的族人那几天恰好去帮助制作羽绒服了,等她几天后回来,发现里面残存的牛奶底部结成了一些干硬的东西,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这种东西原本张洪以为是奶酪,但更应该称呼奶干。奶干一度让族中的小孩子们很是欢迎,但没几天挤奶的工作就被暂停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熊叶在之前挤奶时,也听那个族人说过可以把牛奶放放,等干了之后就好吃。
她挤了一大桶的牛奶,放在锅中加热了一小会就给盛了出来,听族长说什么高温消毒什么的。然后将盛出来的牛奶放在房间里,从麻布坊那边要来一块麻布,盖在上面,防止灰尘落入;等过上几天,水桶里的牛奶自然分层,用干净的麻布过滤一下,将上层的清澈一些的给倒掉,然后把剩下的给收集起来。
收集起来的凝乳,跟没有凝结的豆花一样,熊叶做过豆腐,也按照做豆腐的办法,将这些凝乳放到模具中压成型,并挤出多余的水分。
跟点豆腐一样,熊叶也尝试了用各种材料来点,只不过最终还是用盐水泡效果最好。
做好的奶酪,熊叶吃过之后便吐了出来,太难吃了,恐怕部落里没有人会喜欢这个东西的。
于是做好的十几块奶酪,就这样被放在了房间里,冬日房间里火炕一直烧着,温度温暖,而这些奶酪也就扔在房间角落的竹筐里,被盖上盖子放在一旁。
同房间的族想劝她把这些散发着异味的东西给扔掉,被她拒绝了,好在异味持续的时间不长,放在角落里的时间一长,包括她自己,都忘记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了。
好在在过年时的大扫除中,熊叶把这个东西给清理了出来。
由于之前尝过这个东西的味道,熊叶并没有鼓起勇气再次去尝试,并且这个奶干的表面居然有些地方有霉菌出现,这一度让她以为是放坏了,正准备扔掉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来居住区检查炕的熊木等人。
熊木接过去,翻来覆去地查看着。
原本白色的奶块变成了淡黄色的硬块,手摸上去,有一种光滑的质感。
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到嘴里细细嚼着,品尝着白色奶块散发出来的味道,虽然怪怪的,但没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味道,口感居然还不错,于是熊叶和奶酪就这样出现在张洪的视线里。
张洪自然知道奶酪的作用,后世横扫欧罗巴大陆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他们的部队就会随身带着这些东西,当做干粮,用来补充作战时的体能消耗。
在知晓熊叶的故事之后,张洪也开始制作这个东西,奶酪。
“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为醴酪。”
制作奶酪的第一步是将乳清与凝乳分离,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效果,从野外收集到不知名的酸果——保存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坏——就被碾碎加入到牛奶中;
然后是将凝乳中的水分去除,并在模具上压实。模具是个大圆桶,可以放上好几斤的凝乳,基本上现在部落一天的牛奶量只够填满两个模具。
接着就是将定型的奶块放在盆里用盐摩擦,给它洗个盐浴,这样会让它更有风味,同时也能减少一些有害细菌的繁殖。
做完这些,就要放到架子上发酵了,因为是第一批,张洪决定后面要经常来品尝这个奶酪的发酵程度,确定最佳的食用时间。
只要这些奶酪能够成功,那么即便远距离出行时紧急情况下,没有多少食物补充,每个人携带上一些,再带上水,就能维持基本的吃喝问题,让族人在紧急时刻能够快速补充营养和热量。
长途行动还有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那就是方向的辨别。
没有GpS和各种电子地图的指示,在野外如何保持方向、不迷失道路,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张洪这次出去,凭借着前世探索队的经验,能够明显感觉到沿途各个部落所修的道路,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原本可以直接沿直线连接的两处地点,非要拐个大弯,一处两处可能是为了避开树林、巨石这些障碍,但西线这一路上,像这样的地点有很多,粗略算下来,有至少30多处。
这个可能跟各个部落修路的水平有关,有时修着修着,路就开始偏移,发现偏移后,路也修的差不多了,怎么办?拆掉重新修吗?那就只能将就着用呗,再绕回去就是,反正比原来也多不了多少距离。
一个部落如此,各个部落都如此呢?所以导致各个部落之间的道路,即便没有障碍物存在,也被修的歪歪斜斜的。
还有一个需要指南针的原因,张洪不可能一直围绕着熟悉的这十几个部落打转,不去探索更远的地方。
以这次冬季寻找野马为例子,张洪为了避免迷失方向,每经过一段距离,就会插下一面旗子或者将旗子捆在树上作为沿途的标记,回程的时候也会沿着这些标记返回。
中途有过两次,标记的旗杆被刮断或者被野兽破坏,那两次就差点迷失方向,要不是有族人还勉强记得周围的地形,找到了下一处地点的旗帜,那么张洪等人现在搞不好还在雪原上打转呢。
这两次的教训让张洪加大了对沿途插旗子做标记的力度,缩小两个旗子之间的间隔,也让他极度渴望得到能够辨别方向的东西——磁石。
其实现在也不是没有辨别方向的方法,只不过限制条件很多,比如夜晚看北极星,可以分辨出北方,但夜晚也不赶路啊;白天的时候倒是可以依靠阳光,但限制依旧也有,有时候天气阴沉或者下雪,这种办法就没法使用了。
而如果有了磁石就不同了,稍加打磨就可以制成指南针,再结合现在的手绘地图,至少可以保证外出上一两百公里的范围不会迷路。
磁石矿没有发现,但去年在铁矿石开采地发现了伴生的磁石,虽然只有不到拳头大的一块,但已经足够部落制作出几十个能够指示南北的指南针了。
将这块磁石给敲碎,由于结构的原因,这块磁石碎成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块,但基本上都是细长状的,这些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用细线吊着,让这些磁针的两端达到平衡,静置一段时间后,就能知道南方和北方了,在北极一端做好标记,这根磁针就能够让族人在野外不至于迷失方向了。
不过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羊毛毡,质量不能保证之外,效率还很低。只能让他们没事的时候来做一些了。
这些毛毡回头会用在制作帐篷上,甚至大衣的内存里面。
羊毛的使用,张洪不是没有想过,但后世的思维,更倾向于让他对羊毛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比如制成羊毛衫这样的成品,忽略了这些原材料本身,只要稍微处理就能派上用场。
这件事让他有了警醒,毕竟自己不是全能的人,总会有一些疏漏。
一年之计在于春。
除夕夜的爆竹声犹在耳边,族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张洪已经开始筹划今年的建设目标。
这些天来,张洪将冬季出行行程中,记录在日记上的一些想法拿出来,反复回想和翻阅,真让他找出来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
先是大家都同意了在开春春耕后,从部落往东、西道路两个方向上修建几座“驿站”,用来充当各部落之间互相沟通时,临时休憩的地点:
明年的计划中,打算在东西两线各自修建3个驿站,并且改造沿途2个部落的生活区,让他们从山洞中搬出来,习惯住在有围墙和栅栏保护的建筑内。当然帮助他们改造并不是无偿的,他们首先得根据熊部落的要求准备建房的材料和物资,然后还要找一块地方来建造,最后还给熊部落一些物资,比如兽皮或者粟米、麻等原材料,或者以“劳务输出”的方式,用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熊部落的建筑材料、技术等。
事实上,帮助这些部落从山洞里搬到平地上,也是张洪特别想推进的一个想法——每次去他们的山洞,不仅昏暗,而且味道极其难闻。山洞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在部落的生产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原本为部落提供庇护的地方,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发展的枷锁。
张洪设计的砖窑,预计在春耕之后就能破土动工,到时候烧制出来的砖瓦,就可以随着贸易的线路,运输到各个部落中。张洪不是没想过,把这些最基础的产业放到各个部落里,但现实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原材料提供的问题、运输的问题,现阶段,还是放在熊部落来生产最符合实际,各种成本也最低。
当然,除了修驿站,还有就是旅程途中保暖的问题。
冬日保暖是个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在这次长途行动中,张洪亲身体验,鹅绒做成的羽绒背心,放在两层兽皮的夹层里,保暖效果是真的很好,要比两层皮衣穿起来还要保暖;
这就需要部落有更多的鹅。
去年发现一群大雁的落脚点,今年也可以利用起来,再抓上一些进行养殖。从春天开始养,在夏季的时候可以收集它们身上褪下来的绒毛,等到秋天还会再长。
在羽绒服外面,如果再套上一件由麻布和兽皮混合缝制成的大衣,那几乎就感觉不到寒风的侵袭。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寒风还是会顺着衣服上的缝隙往身体里面钻,尤其是双手,即便有手套的保护,还是经常被冻的冰冷,失去灵活性,只能放在双腿中间焐热。
最新版的手套也就根据族人们的反馈给设计并制作出来了:双层麻布夹着鸭绒作为内衬,外面再包裹着裁剪很薄的鹿皮,让整个手套变得很是保暖,而且不像之前的那种透风且沉重。
部落各种刀具也越来越丰富,对各种动物的毛皮利用也越来越好,比如这种手套上的鹿皮,以现在熊部落的技术,就被族人们削成了两层。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加强保暖,就是爬犁上,这次部落制作的爬犁,算是很宽敞了,就是有点透风,哪怕垫了厚厚的草垫也有寒风嗖嗖地从屁股往上钻。为此,部落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涂抹在麻布上、用来封堵住麻布上网眼的材料,用来制作类似后世油毡布一样的东西。
而熊花发明出来的毛毡,再经过处理之后,应该能够作为各种车辆、房屋等空间缝隙的填充物。
在旅途中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食物补充的问题。
虽然冬季很是寒冷,极其不适合在野外行动,但是从食物保存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保存难度最小的季节,天然的低温让蚊虫、苍蝇无法活动,而零度以下的气温,也让这些鲜肉不需要任何处理就冻成硬梆梆的冻肉,食用的时候,只要解冻就行了。
比如这次出行,就直接带上了一爬犁的肉干或咸肉,防备着在野外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还能有食物保证。但在中途没想到能猎取到这么多的野牛野马肉,稍微处理一下扔在爬犁上,不用半天就能冻的硬邦邦,完全不用操心怎么存储的问题。
不过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食材保鲜的问题不得不考虑了,在部落里还好,有山洞,咸肉和肉干也不会坏的那么快,总能保存一段时间;但在野外旅行途中,天气炎热很容易就会变质,即便是肉干和咸肉,也会因为保存不当而产生一些轻微的变化,影响口感,甚至危害族人的身体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上粟米这种方便保存、运输并且营养丰富的食材,肉食的话可以沿途打猎来补充一些。
理想情况下的食物补充很是简单,可是实际中仍旧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这次雪地中的捉马行动,由于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天寒地冻的天气情况,部落根本没有时间花在狩猎上,那族人只能吃事先准备的咸肉和菜干,包括一些粟米。虽然勉强能吃饱,但做法还是很复杂,部落急需一种能够在运动途中就能补充热量和营养的食物。
好在族人不经意间发现了奶酪的制作方法。
要说大部分华夏人都认为奶酪起源于西方,可是关于奶酪的起源迄今没有定论,没有人知道第一块奶酪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制造的。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全球现有的历史最悠久的奶酪,在华夏。2014年,中国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科学家发现了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实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奶酪。这比罗马文献中出现的奶酪足足早了1600多年,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在夏末商初就开始制作、食用奶酪了。
熊部落得到奶酪的制作办法纯属偶然。
熊叶,是部落里专门收集牛乳和羊乳的族人,因为之前部落里的野牛有不少带牛犊子的,张洪一度产生了让部落也喝牛奶的念头。
当时他想要给族人们增加营养,故而让几个族人专门负责收集,但因为野牛的乳汁分泌的太少,远远比不上后世专门生产牛奶的奶牛,并且部落对小牛犊子更是看重,所以挤牛奶这个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张洪便计划等部落里牛足够多的时候,再继续这个工程。
工程停了下来,原本挤牛奶的这几个族人,陆陆续续也都被其他工坊要走了,只留下她一个刚刚能够干活的小姑娘,继续着对这些牛犊子的照顾,偶尔挤一些出来尝试着喂一些其他动物的幼崽。
秋季的时候,正式部落开始挤牛奶的时候,不过因为产量太少,而且喝下去之后就拉肚子,让族人们失去兴趣。有一次盛放牛奶的桶里还剩一些牛奶,没有刷,而挤奶的族人那几天恰好去帮助制作羽绒服了,等她几天后回来,发现里面残存的牛奶底部结成了一些干硬的东西,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这种东西原本张洪以为是奶酪,但更应该称呼奶干。奶干一度让族中的小孩子们很是欢迎,但没几天挤奶的工作就被暂停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熊叶在之前挤奶时,也听那个族人说过可以把牛奶放放,等干了之后就好吃。
她挤了一大桶的牛奶,放在锅中加热了一小会就给盛了出来,听族长说什么高温消毒什么的。然后将盛出来的牛奶放在房间里,从麻布坊那边要来一块麻布,盖在上面,防止灰尘落入;等过上几天,水桶里的牛奶自然分层,用干净的麻布过滤一下,将上层的清澈一些的给倒掉,然后把剩下的给收集起来。
收集起来的凝乳,跟没有凝结的豆花一样,熊叶做过豆腐,也按照做豆腐的办法,将这些凝乳放到模具中压成型,并挤出多余的水分。
跟点豆腐一样,熊叶也尝试了用各种材料来点,只不过最终还是用盐水泡效果最好。
做好的奶酪,熊叶吃过之后便吐了出来,太难吃了,恐怕部落里没有人会喜欢这个东西的。
于是做好的十几块奶酪,就这样被放在了房间里,冬日房间里火炕一直烧着,温度温暖,而这些奶酪也就扔在房间角落的竹筐里,被盖上盖子放在一旁。
同房间的族想劝她把这些散发着异味的东西给扔掉,被她拒绝了,好在异味持续的时间不长,放在角落里的时间一长,包括她自己,都忘记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了。
好在在过年时的大扫除中,熊叶把这个东西给清理了出来。
由于之前尝过这个东西的味道,熊叶并没有鼓起勇气再次去尝试,并且这个奶干的表面居然有些地方有霉菌出现,这一度让她以为是放坏了,正准备扔掉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来居住区检查炕的熊木等人。
熊木接过去,翻来覆去地查看着。
原本白色的奶块变成了淡黄色的硬块,手摸上去,有一种光滑的质感。
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到嘴里细细嚼着,品尝着白色奶块散发出来的味道,虽然怪怪的,但没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味道,口感居然还不错,于是熊叶和奶酪就这样出现在张洪的视线里。
张洪自然知道奶酪的作用,后世横扫欧罗巴大陆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他们的部队就会随身带着这些东西,当做干粮,用来补充作战时的体能消耗。
在知晓熊叶的故事之后,张洪也开始制作这个东西,奶酪。
“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为醴酪。”
制作奶酪的第一步是将乳清与凝乳分离,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效果,从野外收集到不知名的酸果——保存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坏——就被碾碎加入到牛奶中;
然后是将凝乳中的水分去除,并在模具上压实。模具是个大圆桶,可以放上好几斤的凝乳,基本上现在部落一天的牛奶量只够填满两个模具。
接着就是将定型的奶块放在盆里用盐摩擦,给它洗个盐浴,这样会让它更有风味,同时也能减少一些有害细菌的繁殖。
做完这些,就要放到架子上发酵了,因为是第一批,张洪决定后面要经常来品尝这个奶酪的发酵程度,确定最佳的食用时间。
只要这些奶酪能够成功,那么即便远距离出行时紧急情况下,没有多少食物补充,每个人携带上一些,再带上水,就能维持基本的吃喝问题,让族人在紧急时刻能够快速补充营养和热量。
长途行动还有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那就是方向的辨别。
没有GpS和各种电子地图的指示,在野外如何保持方向、不迷失道路,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张洪这次出去,凭借着前世探索队的经验,能够明显感觉到沿途各个部落所修的道路,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原本可以直接沿直线连接的两处地点,非要拐个大弯,一处两处可能是为了避开树林、巨石这些障碍,但西线这一路上,像这样的地点有很多,粗略算下来,有至少30多处。
这个可能跟各个部落修路的水平有关,有时修着修着,路就开始偏移,发现偏移后,路也修的差不多了,怎么办?拆掉重新修吗?那就只能将就着用呗,再绕回去就是,反正比原来也多不了多少距离。
一个部落如此,各个部落都如此呢?所以导致各个部落之间的道路,即便没有障碍物存在,也被修的歪歪斜斜的。
还有一个需要指南针的原因,张洪不可能一直围绕着熟悉的这十几个部落打转,不去探索更远的地方。
以这次冬季寻找野马为例子,张洪为了避免迷失方向,每经过一段距离,就会插下一面旗子或者将旗子捆在树上作为沿途的标记,回程的时候也会沿着这些标记返回。
中途有过两次,标记的旗杆被刮断或者被野兽破坏,那两次就差点迷失方向,要不是有族人还勉强记得周围的地形,找到了下一处地点的旗帜,那么张洪等人现在搞不好还在雪原上打转呢。
这两次的教训让张洪加大了对沿途插旗子做标记的力度,缩小两个旗子之间的间隔,也让他极度渴望得到能够辨别方向的东西——磁石。
其实现在也不是没有辨别方向的方法,只不过限制条件很多,比如夜晚看北极星,可以分辨出北方,但夜晚也不赶路啊;白天的时候倒是可以依靠阳光,但限制依旧也有,有时候天气阴沉或者下雪,这种办法就没法使用了。
而如果有了磁石就不同了,稍加打磨就可以制成指南针,再结合现在的手绘地图,至少可以保证外出上一两百公里的范围不会迷路。
磁石矿没有发现,但去年在铁矿石开采地发现了伴生的磁石,虽然只有不到拳头大的一块,但已经足够部落制作出几十个能够指示南北的指南针了。
将这块磁石给敲碎,由于结构的原因,这块磁石碎成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块,但基本上都是细长状的,这些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用细线吊着,让这些磁针的两端达到平衡,静置一段时间后,就能知道南方和北方了,在北极一端做好标记,这根磁针就能够让族人在野外不至于迷失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