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人一鬼,炸翻43宗逆天奇案 > 第23章 疯蜜(2)神婆与狼

三人一鬼,炸翻43宗逆天奇案 第23章 疯蜜(2)神婆与狼

    现在是1999年的8月中旬。

    距离三宗谋杀案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深夜,重案组的办公室内,天花板上风扇旋转着,夏季只有到晚上,才能凉快些。

    办公桌上有半块冷汉堡,烟灰缸已经满是烟蒂。

    办公桌上坐着一名男子,留着时髦的小分头、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

    25岁的许文山抽着香烟,看着面前的黑板,黑板上贴着三名死者的照片,白色的粉笔写着三名死者的人际关系网。

    三人全无交集,也没有共同的熟人。

    凶手如何选择作案目标的,只是随机?

    不可能,凶手一定是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人都有钱。

    商品促销人员?保险人员?社区工作者?维修工?

    查了过,三名受害者在死前都没有接触过这类人。

    凶手也不再作案,为什么突然停手了?

    电话响了,号码显示是胡木珍。

    许文山接起电话。

    “许SIR,在干嘛呢?”胡木珍提着公事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们是一对恋人,彼此的初恋。

    胡木珍是一名见习律师,许文山是重案组的高级督察,他很有能力,警校毕业加入重案组,五年内从警员升为高级督察。

    今天应该是什么日子吧?许文山想。

    完了,今天是胡木珍的生日。

    “不好意思,我...我,你在哪里,我现在过来。”

    因为这宗案件,他们已经十几天没见了。

    “你过来也没用,人在心也不在,还是专心查案吧,许SIR。”胡木珍握着电话笑了笑。

    许文山看着腕表,在今夜结束的最后一秒,说了一声,“生日快乐。”

    挂了电话。

    助手走进办公室,带来一杯咖啡。

    “财务公司那边查得怎么样了?”许文山问。

    凶手之前肯定有经济危机,许文山让助手朝着财务公司方向调查。

    凶手特征:身高在170—175之间,穿42码鞋。

    助手面露难色,全K城的地下财务公司都问了,给了有几百个嫌疑人。

    这样的男性特征太普遍了,若是一一调查,真如同大海捞针。

    “继续查吧。”许文山喝了一口咖啡。

    助手幽幽说了一句,“要不,去找那个神婆帮忙?”

    一口咖啡吐了出来,许文山浑身的汗毛直竖。

    助手口中的神婆,正是姚若岚。

    28岁,知名心理学博士,诡案组负责人,也是警队重案组的顾问。

    这个女人很美,是那种需要用五个成语叠加才能形容的貌美。

    可是因为性格冷漠,查案风格怪异,被冠以“神婆”之称。

    “不要吧。”许文山拿起了一支烟。

    “还是去吧。”助手恳求,“我们已经半个月没放假了,大家都很累了。许SIR,为了我们。”

    许文山叹了口气,在案件面前、在追凶面前,只能忍一次了。

    他开车来到山上,有一个集装箱搭建的房子。

    这是姚若岚的家,他抬起头,见到在月光下,集装箱小屋顶上立着一头狼。

    狼从小屋上跳了下来,露出獠牙。

    许文山吓了一跳,拔出配枪,完了,这家伙不会要咬我吧。

    吱呀,一声。

    集装箱小屋的门开了,姚若岚走出来。

    许文山大喊:“你快回去,有狼。”

    姚若岚不慌不忙,双手合十,吹着、发出呜呜的声音。

    她在说狼语,意思是,“肥肥,这是我朋友,没事了,去玩吧。”

    狼听了之后,温顺下来,又跳回了集装箱顶,闭目养神。

    狼是姚若岚“散”养的宠物,难怪她敢独自一人住在这地方。

    许文山进屋,将门关上。

    他说:“有个案件想请你们诡案组帮忙,听说你们有个奇奇怪怪的仪器,能让死者还魂是吧?”

    “这几天诡案组放假。”

    “放假?”

    “十三妹去冬眠了,可能要睡上十几天。至于肥佬,说自己要闭关修炼。”

    关于这事,姚若岚懒得去理,批了假。

    “这样啊。那没事了。”许文山准备走。

    “我当然可以帮你,48小时就能破案。”姚若岚幽幽地说。

    “不可能,这案子我们几十人查了半个多月了。”

    “什么案子?”

    “连环杀手。”许文山从口袋里掏出烟,准备点上。

    “我很讨厌烟味,请你在我的面前不要抽烟。”

    “那我出去抽。”

    “出去也不行,我说了,我很讨厌烟味。”

    “好,知道了。”许文山放下那支香烟,捏在手中。

    “给我看看案件。”

    许文山将一大叠卷宗取出。

    姚若岚将卷宗纸一页页铺在地上。她戴着黑框眼镜,快速浏览,看字很快,一目十行。

    “我觉得吧。”一旁的许文山想讲自己的推理。

    姚若岚伸手示意许文山不要说话。

    一口气堵着,许文山乖乖靠在墙角。

    姚若岚继续看满地的纸——照片,那些文字仿佛在空中浮起,在她大脑中穿梭,寻找着将之串联的线索。

    半个小时后,姚若岚阅读完全部卷宗。

    “许SIR。可以说话了。”

    许文山开口:“我们认为凶手很聪明,具有反社会人格,你的判断也是这样的吧?”

    “不一定,我觉得这名凶手很慌张,做所有事都是想一出是一出。”

    怎么可能?

    一个能在犯罪现场冷静的给尸体涂满蜂蜜的凶手,做这些事竟然都是随机的?

    姚若岚说:“蜂蜜只是假象。

    试想一下,一个冷静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凶手,又怎会在三宗谋杀案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凶手只不过是一次次误打误撞的升级。

    第一宗,老妇人谋杀案,凶手只是想抢钱,误杀了老妇人,用的工具应该是老妇人家里的一把水果刀。

    他带走作案凶器,擦去指纹,但是留下鞋印。

    第二宗,他还是很缺钱,必须再次抢劫。

    他总结了第一宗案件的不足,戴上手套、穿了鞋套,蒙面,拿着第一次行凶的水果刀,去工地找包工头打劫。

    但是他又遇到了突发事情,包工头反抗。

    二人搏斗,在搏斗中包工头扯下凶手的头套,凶手的样貌暴露。

    凶手发现案发现场竟然有一罐蜂蜜,他抓起那罐蜂蜜砸向包工头的头。

    包工头被打晕了,由于凶手的样貌暴露,必须杀死包工头,之后拿钱,慌张逃走。

    所以在第二宗谋杀案中,现场的保险柜、尸体,地上才会有乱七八糟的蜂蜜。

    回家之后,凶手发现到手的钱还是不够。必须要再做一宗案。

    他又总结了一下,发现蜂蜜是个好东西,能够招来蚂蚁,蚂蚁会破坏现场证据。

    于是他去超市买了罐蜂蜜,进行了第三次劫案。

    这一次,他决定直接杀人灭口,面对60多岁的红豆杉木材厂老板陈翁,他轻松制服。

    行凶,夺财之后,自如的涂上蜂蜜,离去。

    完成了三宗案件后,凶手拿到了他想要数额的钱,所以就暂时不在犯案了。”

    许文山问:“你的意思,凶手可能是个烂赌鬼?”

    姚若岚点点头:“我们去一趟澳城。”

    姚若岚拿起一张照片,第一宗案件,案发现场的照片,有一张皱巴巴的船票,去澳城的船票。

    澳城与K城一海之隔,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赌场。

    第一名死者是老妇人,名叫Gina。六十岁。在遇害的前一晚,去过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