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第304章 捞哥哥
热门推荐:
牧者密续
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她可不是金丝雀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我在男频修仙那些年
非是人间惊鸿客
hp:纯血贵族他利益至上
娶平妻侯爷反悔了,求锁死别祸害
退伍后,我只想平凡的生活
“而官方正史里《清圣祖实录》里,没有提到康熙因为乾隆而传位给雍正这件事情,而是在遗诏当中强调了皇四子胤禛的人品贵重,所以传位。”
有辟谣还好,就怕没有辟谣之后,别人还当真了,这从某种程度上还是给他们正名了。
朱清谷这一回讲得也比较稳当了,好像找回一些从前的节奏感来了,越讲越顺了。
直播间里各朝各代的弹幕也很多,还有一些老哥开始整活(造谣)了。
比如说——
(民国·梁华:汉朝皇帝好像都有点同性恋,难道卫青和霍去病和汉武帝……)
就是这么一条,好像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人带头磕起项羽和刘邦相爱相杀了,还有人磕王莽和刘秀……
气得正主跳出来在天幕之上辟谣,禁止乱磕cp。
看到天幕一堆群魔乱舞,李世民庆幸自己没有什么事情。
而老朱则是越来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怎么了?都颠了吗?!!!
他应该庆幸,后世还有人想要穿越和马皇后争宠,而他一点都不知道,要是知道估计就动肝火了。
在他的心里谁能够比得上马皇后?
朱清谷的注意力都有点放到弹幕之上,因为大家说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咳咳,”她看到了一条乱猜的话,都把她给弄笑了,赶紧继续说道,“根据野史记载,马皇后去世的时候众臣要求朱元璋殉葬。”
天幕下的人:“???”
本来在讨论的人还有玩得正起兴的人也一下子就懵逼了起来。
通过天幕他们也知道朱元璋是一个怎么样的帝王,再造华夏,但是为人脾气也的确说不上仁和。
怎么大臣还能要求他为马皇后殉葬?
而明朝的臣子则是一下子就胆战心惊起来,然后才想到这是野史。
他们擦了擦冷汗,很怕做梦的时候九族消消乐了。
这是他们老朱家的通用技能了。
他们还以为朱元璋会发怒,可是朱元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在这里哈哈笑,“之前还以为都是屎,现在也不全是屎,咱给咱妹子殉葬,那些朝臣怎么会有胆子做?要不是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兴许去陪陪咱妹子也不碍事。”
“爹……娘现在也还好好的,别说胡话!”朱标难得的管教到朱元璋。
朱元璋心头微温,也是笑了,“好好好,不说胡话,说胡话那不是咒你娘吗?咱不说!”
就连马皇后看到这句话,也是笑了,他们也都并没有太当真。
大臣们感觉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然后刀缓缓的放了下来,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还不如是正史呢。
他们谁都能够猜到马皇后要是真的逝世,估计皇帝要疯,他们都不敢想太多,生怕成为现实。
“按照这位洪武帝的暴脾气,估计那些朝臣还真这么想过也说不定。”李世民自然也是在这里开玩笑。
他也感同身受,每当想到观音婢也早亡的时候,也是难受得紧。
换做是朱元璋,一辈子不是丧父丧母就是丧妻丧子丧孙,那要是多难受?
不过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唉。
幸好天幕出现了,一切就都来得及。
李世民喃喃的念叨了李承乾和李泰、李治的名字,又想想长孙皇后和兕子,决定每次都去私信一下朱姑娘,问一问有没有办法医治。
朱清谷看到天幕上终于安静一些了,也是继续说,“据说苏澈为了捞苏轼,都快要把自己送上龙床了。”
苏澈:“???”
宋神宗:“???”
苏轼:(??ve v??)?
(明·冯梦龙:好素材,记下来!)
(宋·赵顼:冯先生,请不要乱来。)
(宋·苏澈:冯先生,请不要乱传谣。)
(宋·苏轼:委屈你了,子由~)
苏澈看到这一句话真的就是眼前一黑,这个哥哥他真的再也不想捞了!
赵顼看到这一句话也是眼前一黑,为什么不是委屈他,而是委屈苏澈?!他也很委屈啊!
(宋·苏洵:???)
苏洵一出来,他们兄弟两个都尴尬到抠脚趾了。
天幕下的人都要笑发财了。
就连一些之前说苏仙苏仙的人都笑了,还有一些前面朝代,只是通过天幕来了解这一位知名文学家的人此时此刻都因为苏轼的话忍俊不禁。
(宋·赵顼:朕没有断袖之癖!)
赵顼在这里沉痛的呼唤,但是没有太多人在讨论,一堆人都是在说苏轼乌台诗案的始末,还有在讨论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辙多少岁了。
苏辙真的就是羞愤欲死了,赶紧在天幕之上发话。
(宋·苏辙:苏某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岁了!苏某也没有龙阳之好!)
(汉·刘邦:后世不是说四十一枝花吗?美髯公正好啊……)
刘邦一出来说话,就什么都变味了。
苏辙感觉自己越描越黑了。
这个时候苏轼反而跳反出来了。
(宋·苏轼:高祖皇帝慎言,子由之心我自然是知晓的,子由澄澈冰心,为兄在此谢过了,若是无子由,恐怕也没有现在的苏某了。)
很多时候,家人也是让苏轼寄托心灵的地方。
苏辙看到这里,也是泪目了。
本来还在讨论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的弹幕也一下子往温情向走了。
大家也都没有说那些话,而是赞叹起这两兄弟的感情。
于是又引起了天幕下不少古人思念家人或者是思乡之情。
……
朱清谷也适时说,“野史之所以是野史,就是因为不真实性,以及为了流传个故意夸大、编造一些不实之事,大家当做是笑话看看就好了。”
“乌台诗案是北宋新旧党争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苏轼来说,也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使得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乌台诗案之后,苏辙向神宗皇帝上书,愿意用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
朱清谷一挥手,旁边就出现了零星的字句——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有辟谣还好,就怕没有辟谣之后,别人还当真了,这从某种程度上还是给他们正名了。
朱清谷这一回讲得也比较稳当了,好像找回一些从前的节奏感来了,越讲越顺了。
直播间里各朝各代的弹幕也很多,还有一些老哥开始整活(造谣)了。
比如说——
(民国·梁华:汉朝皇帝好像都有点同性恋,难道卫青和霍去病和汉武帝……)
就是这么一条,好像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人带头磕起项羽和刘邦相爱相杀了,还有人磕王莽和刘秀……
气得正主跳出来在天幕之上辟谣,禁止乱磕cp。
看到天幕一堆群魔乱舞,李世民庆幸自己没有什么事情。
而老朱则是越来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怎么了?都颠了吗?!!!
他应该庆幸,后世还有人想要穿越和马皇后争宠,而他一点都不知道,要是知道估计就动肝火了。
在他的心里谁能够比得上马皇后?
朱清谷的注意力都有点放到弹幕之上,因为大家说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咳咳,”她看到了一条乱猜的话,都把她给弄笑了,赶紧继续说道,“根据野史记载,马皇后去世的时候众臣要求朱元璋殉葬。”
天幕下的人:“???”
本来在讨论的人还有玩得正起兴的人也一下子就懵逼了起来。
通过天幕他们也知道朱元璋是一个怎么样的帝王,再造华夏,但是为人脾气也的确说不上仁和。
怎么大臣还能要求他为马皇后殉葬?
而明朝的臣子则是一下子就胆战心惊起来,然后才想到这是野史。
他们擦了擦冷汗,很怕做梦的时候九族消消乐了。
这是他们老朱家的通用技能了。
他们还以为朱元璋会发怒,可是朱元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在这里哈哈笑,“之前还以为都是屎,现在也不全是屎,咱给咱妹子殉葬,那些朝臣怎么会有胆子做?要不是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兴许去陪陪咱妹子也不碍事。”
“爹……娘现在也还好好的,别说胡话!”朱标难得的管教到朱元璋。
朱元璋心头微温,也是笑了,“好好好,不说胡话,说胡话那不是咒你娘吗?咱不说!”
就连马皇后看到这句话,也是笑了,他们也都并没有太当真。
大臣们感觉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然后刀缓缓的放了下来,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还不如是正史呢。
他们谁都能够猜到马皇后要是真的逝世,估计皇帝要疯,他们都不敢想太多,生怕成为现实。
“按照这位洪武帝的暴脾气,估计那些朝臣还真这么想过也说不定。”李世民自然也是在这里开玩笑。
他也感同身受,每当想到观音婢也早亡的时候,也是难受得紧。
换做是朱元璋,一辈子不是丧父丧母就是丧妻丧子丧孙,那要是多难受?
不过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唉。
幸好天幕出现了,一切就都来得及。
李世民喃喃的念叨了李承乾和李泰、李治的名字,又想想长孙皇后和兕子,决定每次都去私信一下朱姑娘,问一问有没有办法医治。
朱清谷看到天幕上终于安静一些了,也是继续说,“据说苏澈为了捞苏轼,都快要把自己送上龙床了。”
苏澈:“???”
宋神宗:“???”
苏轼:(??ve v??)?
(明·冯梦龙:好素材,记下来!)
(宋·赵顼:冯先生,请不要乱来。)
(宋·苏澈:冯先生,请不要乱传谣。)
(宋·苏轼:委屈你了,子由~)
苏澈看到这一句话真的就是眼前一黑,这个哥哥他真的再也不想捞了!
赵顼看到这一句话也是眼前一黑,为什么不是委屈他,而是委屈苏澈?!他也很委屈啊!
(宋·苏洵:???)
苏洵一出来,他们兄弟两个都尴尬到抠脚趾了。
天幕下的人都要笑发财了。
就连一些之前说苏仙苏仙的人都笑了,还有一些前面朝代,只是通过天幕来了解这一位知名文学家的人此时此刻都因为苏轼的话忍俊不禁。
(宋·赵顼:朕没有断袖之癖!)
赵顼在这里沉痛的呼唤,但是没有太多人在讨论,一堆人都是在说苏轼乌台诗案的始末,还有在讨论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辙多少岁了。
苏辙真的就是羞愤欲死了,赶紧在天幕之上发话。
(宋·苏辙:苏某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岁了!苏某也没有龙阳之好!)
(汉·刘邦:后世不是说四十一枝花吗?美髯公正好啊……)
刘邦一出来说话,就什么都变味了。
苏辙感觉自己越描越黑了。
这个时候苏轼反而跳反出来了。
(宋·苏轼:高祖皇帝慎言,子由之心我自然是知晓的,子由澄澈冰心,为兄在此谢过了,若是无子由,恐怕也没有现在的苏某了。)
很多时候,家人也是让苏轼寄托心灵的地方。
苏辙看到这里,也是泪目了。
本来还在讨论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的弹幕也一下子往温情向走了。
大家也都没有说那些话,而是赞叹起这两兄弟的感情。
于是又引起了天幕下不少古人思念家人或者是思乡之情。
……
朱清谷也适时说,“野史之所以是野史,就是因为不真实性,以及为了流传个故意夸大、编造一些不实之事,大家当做是笑话看看就好了。”
“乌台诗案是北宋新旧党争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苏轼来说,也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使得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乌台诗案之后,苏辙向神宗皇帝上书,愿意用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
朱清谷一挥手,旁边就出现了零星的字句——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