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十六岁,我爱上学习了 第119章 夏令营开营仪式
周二一早,来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全部聚集到礼堂参加开营典礼。同学们在这一天全部被要求要穿着自己学校的校服,不能穿自己的私服。
观景中学的同学们被引领到位置上坐好,看到前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学生们,又看看身边穿着同样校服的同学,霎时体会到了平日领导们爱讲的那听起来有些缥缈的“爱校心”和“归属感”。
这次典礼上主要发言的是三个人,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一个是清华大学负责对接这次活动的林老师,一个是这两周的志愿服务队队长郑艺琳。
这次的大会没有太多规训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老一套话语,与其说是开营仪式,不如说更像是清华大学对来自全国各省的尖子生的招生宣讲会。
首先讲话的是副校长,副校长的讲话很有深度,他并没有直接向同学们讲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处于多高多高的位置,近几年又取得了怎样的科研成绩,而是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的故事。
故事里有在战火纷飞中,在云南的黄土洞里埋头继续潜心教学和学习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为了做研究甘愿坐数十年冷板凳的,耐得住生活清苦寂寞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放弃一切名利,甚至放弃与家人幸福生活,不计前程前往萧条冷落的大漠用自己学识为国家做贡献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一个又一个践行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清华人。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培养出来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现在想让同学们看看,之前的清华人是怎样的一片赤忱之心。我希望两年后你们能够踏进我们学校,然后,同样做这样的清华人,展示给社会看,我们清华人到底是怎样的面貌。”
不少同学听完后甚至感动得直抹眼泪。
接着讲话的是郑艺琳。她讲述的是自己如何从教育资源算得上贫乏的地方一路摸爬滚打考上清华大学,然后来到学校后又得到了怎样的培养。
她说,她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读的,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一般,他们英语老师甚至都读不准单词的发音,只会给他们听录音让他们自己模仿,也不会进行纠正。
等她好不容易考到市里的高中,刚进班就因为带着乡音的英语口语遭到班上同学的嘲笑和孤立。
可是郑艺琳不认输,她厚着脸皮每天一放学就去学校英语角和外教对话,从一开始简单日常用语都磕磕绊绊的,每次讲话都会有身边同学忍不住笑出声,到成为英语角里口语最好的同学,她只用了一年。
她三年来,每天都是迎着晨曦走进教室,给教室做了三年早上开灯的人,然后顶着月光做最后一个回宿舍的人。三年披星戴月,没有一天有过懈怠。
后来,她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人,再到年级成绩最好的人。当初笑她农村出来带口音的人现在都来找她请教问题。
而在她来到清华大学后,她积极把握住这个平台提供给她的机会。
“高中三年我有学不下去的时候,这时我就会在脑海里想象大学生活鼓励自己。我告诉自己考到名校以后生活可以如何丰富多彩,我可以听优秀的老师们的现场讲座,可以去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可以在社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我高中时的愿望,我都在清华大学实现了。”
在今年寒假,她和志愿服务部的同学去了非洲支教,今年八月还会作为清华大学代表团一员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活动。
“我从一个除了努力几乎没有什么优势的农村女孩一步步来到清华大学,然后在清华大学成为了一个我想要成为的人。相信你们也能够做到。”
能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同学基本都来自于大城市,很难想象出连学校老师的英语都不标准带有口音是怎样的情景。
郑艺琳的这番话像是让他们稍微触碰到了一个以前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世界。同时,也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的想象。
如果他们也能够拥有一个这么好的大学平台,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呢?
而林老师主要介绍了这次夏令营的活动目的与安排。
夏令营把各省尖子生汇集在一起,让他们通过与别的学校的同学以及清华的学生接触,知道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避免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出现自高自傲的心态。
同时,学校还会让名师来给他们上课,众所周知,高考卷子是大学老师出的,这次夏令营便是从大学老师的角度来给他们讲高考题,让他们可以对知识更加透彻,挖得更深。
在林老师讲话时,志愿者们给每一排的同学都发了日程表,让他们依次往旁边传。由于上课时不可能像开营仪式一样,两千多人一起上课,所以日程表并不是所有人一样的。有可能这几所学校的第一堂课是物理,那几所学校的第一堂课是生物
十四天的夏令营其实并没有说在清华大学学习十四天,而是算上了启程和返程,星期天还放假一天让各学校带队老师们可以带学生游览北京城,其实只有十一天的学习时间。
活动的时间安排更像是贴近大学的课表,早上八点是第一节课,晚上九点结束最后一节课。每节课时长是45分钟,但是一堂物理课可能会是两节或是三节课。
没错,晚上都有安排上课。姜凝庆幸自己前几天在家努力地写作业没有偷懒,她虽然也带了几十张卷子过来,但是看这个时间安排应该是没有什么时间能写作业的。
观景中学理科班的同学在结束开营仪式后是语文课,下午是两节物理课和两节英语课。姜凝看着“物理”这两个字暗自思索,一定要在这个课上努力表现,最好尽快加到老师的微信,然后打听他们物理院的事。
观景中学的同学们被引领到位置上坐好,看到前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学生们,又看看身边穿着同样校服的同学,霎时体会到了平日领导们爱讲的那听起来有些缥缈的“爱校心”和“归属感”。
这次典礼上主要发言的是三个人,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一个是清华大学负责对接这次活动的林老师,一个是这两周的志愿服务队队长郑艺琳。
这次的大会没有太多规训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老一套话语,与其说是开营仪式,不如说更像是清华大学对来自全国各省的尖子生的招生宣讲会。
首先讲话的是副校长,副校长的讲话很有深度,他并没有直接向同学们讲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处于多高多高的位置,近几年又取得了怎样的科研成绩,而是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的故事。
故事里有在战火纷飞中,在云南的黄土洞里埋头继续潜心教学和学习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为了做研究甘愿坐数十年冷板凳的,耐得住生活清苦寂寞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放弃一切名利,甚至放弃与家人幸福生活,不计前程前往萧条冷落的大漠用自己学识为国家做贡献的清华人。
故事里有一个又一个践行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清华人。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培养出来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现在想让同学们看看,之前的清华人是怎样的一片赤忱之心。我希望两年后你们能够踏进我们学校,然后,同样做这样的清华人,展示给社会看,我们清华人到底是怎样的面貌。”
不少同学听完后甚至感动得直抹眼泪。
接着讲话的是郑艺琳。她讲述的是自己如何从教育资源算得上贫乏的地方一路摸爬滚打考上清华大学,然后来到学校后又得到了怎样的培养。
她说,她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读的,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一般,他们英语老师甚至都读不准单词的发音,只会给他们听录音让他们自己模仿,也不会进行纠正。
等她好不容易考到市里的高中,刚进班就因为带着乡音的英语口语遭到班上同学的嘲笑和孤立。
可是郑艺琳不认输,她厚着脸皮每天一放学就去学校英语角和外教对话,从一开始简单日常用语都磕磕绊绊的,每次讲话都会有身边同学忍不住笑出声,到成为英语角里口语最好的同学,她只用了一年。
她三年来,每天都是迎着晨曦走进教室,给教室做了三年早上开灯的人,然后顶着月光做最后一个回宿舍的人。三年披星戴月,没有一天有过懈怠。
后来,她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人,再到年级成绩最好的人。当初笑她农村出来带口音的人现在都来找她请教问题。
而在她来到清华大学后,她积极把握住这个平台提供给她的机会。
“高中三年我有学不下去的时候,这时我就会在脑海里想象大学生活鼓励自己。我告诉自己考到名校以后生活可以如何丰富多彩,我可以听优秀的老师们的现场讲座,可以去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可以在社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我高中时的愿望,我都在清华大学实现了。”
在今年寒假,她和志愿服务部的同学去了非洲支教,今年八月还会作为清华大学代表团一员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活动。
“我从一个除了努力几乎没有什么优势的农村女孩一步步来到清华大学,然后在清华大学成为了一个我想要成为的人。相信你们也能够做到。”
能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同学基本都来自于大城市,很难想象出连学校老师的英语都不标准带有口音是怎样的情景。
郑艺琳的这番话像是让他们稍微触碰到了一个以前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世界。同时,也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的想象。
如果他们也能够拥有一个这么好的大学平台,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呢?
而林老师主要介绍了这次夏令营的活动目的与安排。
夏令营把各省尖子生汇集在一起,让他们通过与别的学校的同学以及清华的学生接触,知道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避免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出现自高自傲的心态。
同时,学校还会让名师来给他们上课,众所周知,高考卷子是大学老师出的,这次夏令营便是从大学老师的角度来给他们讲高考题,让他们可以对知识更加透彻,挖得更深。
在林老师讲话时,志愿者们给每一排的同学都发了日程表,让他们依次往旁边传。由于上课时不可能像开营仪式一样,两千多人一起上课,所以日程表并不是所有人一样的。有可能这几所学校的第一堂课是物理,那几所学校的第一堂课是生物
十四天的夏令营其实并没有说在清华大学学习十四天,而是算上了启程和返程,星期天还放假一天让各学校带队老师们可以带学生游览北京城,其实只有十一天的学习时间。
活动的时间安排更像是贴近大学的课表,早上八点是第一节课,晚上九点结束最后一节课。每节课时长是45分钟,但是一堂物理课可能会是两节或是三节课。
没错,晚上都有安排上课。姜凝庆幸自己前几天在家努力地写作业没有偷懒,她虽然也带了几十张卷子过来,但是看这个时间安排应该是没有什么时间能写作业的。
观景中学理科班的同学在结束开营仪式后是语文课,下午是两节物理课和两节英语课。姜凝看着“物理”这两个字暗自思索,一定要在这个课上努力表现,最好尽快加到老师的微信,然后打听他们物理院的事。